小班健康活动我不哭了,幼儿园小班安全说课迷路了我不哭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26 09:05:54
1,幼儿园小班安全说课迷路了我不哭
一、说课
1、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内容组成:
(1)在城市迷路怎样脱困;
(2)在农村迷路怎样脱困;
(3)在野外迷路怎样脱困。
由“情景再现”引出课文:由于一个三年级学生在学校值日,在乘公交车回家时因天黑没看清站牌而坐过站,下车后迷路,在巡警的帮助下回到家中。
如果迷路走失了,怎么办呢?请学生们出主意、想办法。
“专家指点”为学生提供了在已经迷路走失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几种主要方法,当然,还可以有很多办法,在课上可以让学生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对本课内容,我是围绕当地人和班上学生实际迷路走失的事情作为主线索展开。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到听说的),探讨交流:迷路走失时心情如何?后来是怎么办的?怎样防止迷路走失等等。
2、学情分析
学生有与家人或者同伴走失的经历,只是走失的时间长短而已。由于五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还比较缺乏,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会着急害怕,手足无措。有的学生到处毫无目的的找,结果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有的学生有一定的经验,还能够求助或自救脱困。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历,寻找个案,从个案着手,以点带面,组织学生探讨交流、合作学习,再根据学生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指点、归纳和总结,最后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学生参考、运用,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在迷路走失时的求助以及自救方法。
二、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迷路走失莫慌张。
2、教学目标
(1)了解迷路走失后脱离困境的方法。
(2)知道在迷路走失后如何求助与自救。
(3)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发展自护自救能力。
3、教学重点:了解迷路走失后脱离困境的方法。
4、教学难点:知道在迷路走失后如何求助与自救。
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6、教法选择:同桌讨论、合作探究、小组表演。
7、教学活动
活动一:交流。说说自己迷路走失的经历。迷路走失对小学生而言是较为常见的,班上或许会有迷路走失经历的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比从教材中的故事切人课文,学生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二:讨论。结合自己的经历、经验或看到听说的事情,充分讨论迷路走失了以后应该怎么办。
活动三:表演。通过求助或自救脱困。活动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与人打交道时的文明礼貌,找人问路要注意只问路,不跟着陌生人走。
活动四:拓展。延伸巩固,加深了解,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和实践野外辨别方向的办法,进一步掌握多的方法。
2,小班健康不哭不闹教师参考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药时也不哭”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我不哭”提示自己努力控制情绪。 3、能用语言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课件ppt、儿歌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了解儿歌中的人物。 师:我们班不止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三个小动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小熊、小猴子、小猫咪) (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药时也不哭”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1、出示儿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中的语言:“不哭、不哭……”。 师:小熊、小猴和小猫在幼儿园做游戏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你想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小熊在玩什么?(拍皮球)我们也来学一学拍皮球(做动作) 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小熊怎么了?你觉得皮球掉了能不能哭?那你要对他说什么?(不哭不哭,捡回来。) (2)小猴子在干什么?(翻跟头)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哭声),是谁哭了?请你来猜一猜。 是不是小猴呢?(是)他为什么哭?(摔跤碰了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头上有包)我们要对他说什么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爬起来。) (3)我还有一个小动物是谁啊?(小猫咪)小猫咪在学什么?(学跑步)你猜她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来看看猜得对不对?(小猫摔跤了)我们要对她说什么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站起来。) (4)我这里还请了一个神秘的人,我们看看是谁?(小宝宝)他在干什么?(打针)他打针时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请你对小宝宝说句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真勇敢。) 2、小结:我们小朋友对他们说了这么多好听的话,他们都想要变勇敢了,小熊下次皮球掉了不哭,自己捡回来,小猴子翻跟头碰了头也不哭,自己爬起来,小猫咪学跑步摔跤了,不哭自己站起来,还有小宝宝打针,虽然有点疼,但他也忍住不哭。这些孩子的都是勇敢的孩子,他们遇到困难都会自己解决,而不是用哭的办法。 (三)通过图片讲述对勇敢的初步理解,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言提醒自己学习控制情绪。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讲述对勇敢的初步理解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勇敢的孩子,请你说说,勇敢的孩子是怎样的?(出示一些相应的图片) 2、引导幼儿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身上勇敢的不哭的事。 师:我们知道这么多勇敢的孩子,那你们是勇敢的孩子吗?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一些你很勇敢,没有哭的事情。 3、引导幼儿学说为自己打气的话:“不哭不哭、我不哭。” 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打针、吃药不哭,摔跤不哭自己站起来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孩子,但如果你摔了一跤,摔得真的很疼,但又想当勇敢的孩子那怎么办呢? 师:我这里有一句给自己打气的话,可以让你变勇敢,你想不想学一学?“不哭不哭、我不哭。” 师:你学会了吗,请你把这句打气的话大声地说出来?如果下次你摔跤摔得很疼,打针的时候真的很害怕,我们可以为自己打气,对自己说“不哭不哭、我不哭。” 4、鼓励幼儿做个勇敢的孩子。 师:我们学会了这句打气的话,以后是不是都很勇敢了?现在,我请你做一件勇敢的事好不好?请你站起来勇敢地大声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我不哭(儿歌) 小小熊,拍皮球,球儿跑,不哭不哭,捡回来。 小猴子,翻跟头,碰了头,不哭不哭,爬起来。 小猫咪,学跑步,摔倒了,不哭不哭,站起来。 小宝宝,要打针,有点疼,不哭不哭,真勇敢。 反思 经过一研过后,我进行了反思根据各个老师的建议,将活动的内容改动并细化,将ppt细节制作精细。在活动中,我语速放慢,设计了更多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整个活动十分完整,流程十分顺畅,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对幼儿回答也能快速的反应,并能自然地引导幼儿。在我的引导下大多数幼儿在这次的学习中都能学会这句打气的话“不哭、不哭,我不哭”。而在最后一环节,我巧妙的运用了客人老师的条件,让幼儿现场表现勇敢,让幼儿知道能和陌生人打招呼也是勇敢的表现。虽然整个活动很完整流畅地进行了下来,但还是有些环节有点小问题,在第二环节“小宝宝”与第三环节联系生活上,环节间有些混乱,以及在第三环节理解“勇敢的孩子是怎样的”和“你身上勇敢的事”这两个问题时,没有递进性,内容有点重复,需要改进。。以及对于勇敢这个词,我应该需要在活动中重点再解释一下,让幼儿更明确。 活动延伸 (一)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摔跤不哭,不会的原意去学、去练,不哭。用简洁的语言鼓励:“不哭、不哭,真勇敢。”及时表扬不哭的幼儿。 (二)在体检或者生病吃药打针时,当孩子有了勇敢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药时也不哭”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我不哭”提示自己努力控制情绪。 3、能用语言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课件ppt、儿歌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了解儿歌中的人物。 师:我们班不止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三个小动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小熊、小猴子、小猫咪) (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药时也不哭”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1、出示儿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中的语言:“不哭、不哭……”。 师:小熊、小猴和小猫在幼儿园做游戏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你想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小熊在玩什么?(拍皮球)我们也来学一学拍皮球(做动作) 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小熊怎么了?你觉得皮球掉了能不能哭?那你要对他说什么?(不哭不哭,捡回来。) (2)小猴子在干什么?(翻跟头)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哭声),是谁哭了?请你来猜一猜。 是不是小猴呢?(是)他为什么哭?(摔跤碰了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头上有包)我们要对他说什么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爬起来。) (3)我还有一个小动物是谁啊?(小猫咪)小猫咪在学什么?(学跑步)你猜她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来看看猜得对不对?(小猫摔跤了)我们要对她说什么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站起来。) (4)我这里还请了一个神秘的人,我们看看是谁?(小宝宝)他在干什么?(打针)他打针时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请你对小宝宝说句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真勇敢。) 2、小结:我们小朋友对他们说了这么多好听的话,他们都想要变勇敢了,小熊下次皮球掉了不哭,自己捡回来,小猴子翻跟头碰了头也不哭,自己爬起来,小猫咪学跑步摔跤了,不哭自己站起来,还有小宝宝打针,虽然有点疼,但他也忍住不哭。这些孩子的都是勇敢的孩子,他们遇到困难都会自己解决,而不是用哭的办法。 (三)通过图片讲述对勇敢的初步理解,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言提醒自己学习控制情绪。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讲述对勇敢的初步理解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勇敢的孩子,请你说说,勇敢的孩子是怎样的?(出示一些相应的图片) 2、引导幼儿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身上勇敢的不哭的事。 师:我们知道这么多勇敢的孩子,那你们是勇敢的孩子吗?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一些你很勇敢,没有哭的事情。 3、引导幼儿学说为自己打气的话:“不哭不哭、我不哭。” 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打针、吃药不哭,摔跤不哭自己站起来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孩子,但如果你摔了一跤,摔得真的很疼,但又想当勇敢的孩子那怎么办呢? 师:我这里有一句给自己打气的话,可以让你变勇敢,你想不想学一学?“不哭不哭、我不哭。” 师:你学会了吗,请你把这句打气的话大声地说出来?如果下次你摔跤摔得很疼,打针的时候真的很害怕,我们可以为自己打气,对自己说“不哭不哭、我不哭。” 4、鼓励幼儿做个勇敢的孩子。 师:我们学会了这句打气的话,以后是不是都很勇敢了?现在,我请你做一件勇敢的事好不好?请你站起来勇敢地大声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我不哭(儿歌) 小小熊,拍皮球,球儿跑,不哭不哭,捡回来。 小猴子,翻跟头,碰了头,不哭不哭,爬起来。 小猫咪,学跑步,摔倒了,不哭不哭,站起来。 小宝宝,要打针,有点疼,不哭不哭,真勇敢。 反思 经过一研过后,我进行了反思根据各个老师的建议,将活动的内容改动并细化,将ppt细节制作精细。在活动中,我语速放慢,设计了更多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整个活动十分完整,流程十分顺畅,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对幼儿回答也能快速的反应,并能自然地引导幼儿。在我的引导下大多数幼儿在这次的学习中都能学会这句打气的话“不哭、不哭,我不哭”。而在最后一环节,我巧妙的运用了客人老师的条件,让幼儿现场表现勇敢,让幼儿知道能和陌生人打招呼也是勇敢的表现。虽然整个活动很完整流畅地进行了下来,但还是有些环节有点小问题,在第二环节“小宝宝”与第三环节联系生活上,环节间有些混乱,以及在第三环节理解“勇敢的孩子是怎样的”和“你身上勇敢的.事”这两个问题时,没有递进性,内容有点重复,需要改进。。以及对于勇敢这个词,我应该需要在活动中重点再解释一下,让幼儿更明确。 活动延伸 (一)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摔跤不哭,不会的原意去学、去练,不哭。用简洁的语言鼓励:“不哭、不哭,真勇敢。”及时表扬不哭的幼儿。 (二)在体检或者生病吃药打针时,当孩子有了勇敢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小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受秋天的落叶的自然现象,培养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 学习朗读儿歌,注意发好“树”“飘”“鸟”等字的音。 3、 愿意参加游戏并使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 二、 活动准备: 1、 环境创设--------创设秋天的情景。 2、 风娃娃一个(自制)、红、黄、绿的树叶胸饰幼儿人手一个、自制树叶若干、三棵颜色不同(红、黄、绿)的树妈妈。 3、录音机、磁带(《秋天》儿歌、背景音乐、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的形式引入活动:(在参观中师幼互动,自由交谈) “小朋友来这里开心吗?那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好吗?”(幼儿歌表演《秋天》)“小朋友刚才唱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呢?”(《秋天》)。“对了,秋天到的时候,小树叶会怎么样呢?” (二)、出示树妈妈、风娃娃,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今天,有一位主人非常欢迎我们来这里做客,它呀就是树妈妈(边出示树妈妈),树妈妈身上有好多的树叶宝宝。可是到了秋天,树妈妈身上的树叶宝宝就会慢慢的落下来,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树叶会落下来吗?“(出示风娃娃)“秋天到了,调皮的风娃娃一吹,树叶宝宝就变黄,调皮的风娃娃一吹,树叶宝宝就落下来了,于是,小树叶们就离开了妈妈。”(边说边演示树叶飘落)引导幼儿说说小树叶是怎么飘落的、飘下来时象什么?(蝴蝶、蜻蜓、小鸟等等)。“那小树叶会飘到哪里呢?”(地板上)“那落到地板上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看法) (三)、以游戏的口吻引入儿歌《小树叶》 “今天,树妈妈还准备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要送给小朋友呢。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做《小树叶》。”(播放录音《小树叶》,幼儿记住儿歌名字)。 (四)幼儿学习儿歌《小树叶》 1、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儿歌(重点指导幼儿发准“树”、飘”、“鸟”等字的读音); 2、幼儿朗诵儿歌,录音机进行录音。(请幼儿进行比较---树妈妈读得好还是小朋友读的好,强调“树”、“飘”、“鸟”等字的读音。) (五)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小树叶飘下来时还象什么呢?那我们也一起来编首新的儿歌来送给树妈妈好吗?”(如:飘来飘去象蝴蝶……) (六)、音乐游戏:小树叶找妈妈 1、幼儿人手一个小树叶胸饰,请幼儿看清自己小树叶的颜色,并提问(出示不同颜色的树叶,请幼儿说出颜色,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2、交代游戏规则----找到自己的树妈妈并躲在树妈妈的后面。 3、游戏玩法: 播放《秋天》音乐,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音乐一停,马上找到自己的妈妈。(根据胸卡-----叶子的颜色找妈妈)。交换树叶继续游戏。 (七)活动结束: 小树叶跟着音乐飞出室。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丰富词语:" alt="最新小班我不哭教案" loading="lazy"> 能专心倾听,体验故事中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感。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重复的语句:"奇怪,XX怎么会XX呢?""这个游戏真有趣,我也要玩。" 活动准备 树林大背景、情景表演、背景音乐、故事图片、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奇怪的事为线索,设置悬念。 1.教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 2.这几天树林里发生了一连串的奇怪事,想听听吗? 二、分段看表演,了解故事中悬念的答案,练习对话,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 1.幼儿看表演(第一天)。 教师:(第一天,小老鼠看见一片绿色的树叶从小路的这头慢慢走到了另一头。)教师:小树叶怎么走的?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听音乐)教师:小老鼠怎么想?(奇怪,树叶怎么会走路呢?) 幼儿学说。 教师:小老鼠跟着树叶从小路的这头走到了另一头,看见从树叶下钻出来了3只小蚂蚁。 教师:是不是树叶在走路? 总结:哦,原来不是树叶在走路,是小蚂蚁躲在树叶下走路。(小老鼠高兴地说:"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也想玩。")教师: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也想玩!) 2.同法看表演(第二天)。 教师:(第二天,一只出来散步的小兔惊讶地看到,有一只红色的袜子在树林里跑来跑去。)教师:袜子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下。(音乐)教师:小兔子会怎么想? 幼儿学说。 教师:小兔吓得到处乱窜,这时从红袜子里钻出来一个头,说:"我是你的朋友啊!"教师:是不是袜子在走路? 总结:哦,原来不是袜子在跑来跑去,是小鼹鼠钻在袜子里面跑。小兔子会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 3.看表演(第三天),引导幼儿对第三天发生的奇怪事进行猜测,启发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 教师:(一只小鸟在草地上空,一边飞一边唱歌。突然,它看见草地上有一顶帽子在跳来跳去。)教师:帽子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音乐)教师:小鸟会怎么想? 幼儿学说。幼儿教育网() 教师:是不是帽子在跳来跳去? 总结:哦,原来不是帽子在跳来跳去,是兔子藏在帽子下面跳。)小鸟会是怎么说的?(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也想玩!)幼儿学说 三、通过小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结果。 1.教师:树林里发生了几件奇怪事?哪三件奇怪的事?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在黑板上出示小图片。 2.第四天,有一块手帕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教师:手帕在天上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下。(音乐)教师:你们看到手帕在天上飞来飞去,会怎么想呢?(奇怪,手帕怎么会飞来飞去呢)教师: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上来揭开手帕。 总结:哦原来不是手帕在飞,是小鸟在飞。 教师: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那你们会怎么说? 3.森林里还有很多奇怪的事情,第五、第六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回到教室再来说一说吧。 小班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会运用插接的方法将雪花片连成一条,成为可爱的毛毛虫。 2、学会轻拿轻放积木,养成良好的建构常规。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大、小雪花片;成品“毛毛虫”两个。 游戏过程: 一、设置“毛毛虫”玩游戏的情景,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 1、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毛毛虫妈妈带着孩子到公园里去玩了。 2、(出示毛毛虫)妈妈带着孩子一会去滑滑梯,一会去荡秋千,可开心了。 二、介绍“毛毛虫”的建构方法。 师:宝宝们有没有发现毛毛虫是用什么做的? 幼:积木。 师:谁发现了毛毛虫的身体是怎样连起来的呢? 幼:一个一个连起来的。 师:宝宝们观察的真仔细,毛毛虫呀是用雪花片一个一个插在一起变出来的。小雪花,小雪花,张开小嘴巴,你爱我,我爱你,小嘴用力亲一亲。(边念儿歌边示范) 三、幼儿自由建构,老师介绍建构常规。 1、师:毛毛虫妈妈生了好多的宝宝,请小朋友帮忙把她的孩子请出来好不好?宝宝们在搭积木的时候要轻轻地拿积木,轻轻地放积木,不能抢。比一比哪个宝宝搭的毛毛虫最可爱。 2、幼儿进行分组建构,教师巡视,并适时给予指导。 3、适时给予个别幼儿指导与帮助。 四、结束游戏,讲评游戏。 1、师:毛毛虫妈妈来找她的孩子了,请宝宝们把毛毛虫宝宝送给她吧。 2、刚才宝宝在送毛毛虫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毛毛虫的身体断了,这是为什么呀?(再次强调插接的方法,并一起念儿歌) 游戏反思: 本次建构游戏活动《可爱的毛毛虫》。首先我确定了活动的目标:1、会运用插接的方法将雪花片连成一条,成为可爱的毛毛虫。2、学会轻拿轻放积木,养成良好的建构常规。其次,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大、小雪花片若干筐;成品“毛毛虫”两个。通过谈话导入本节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及要求,充分自由发挥想象,搭建出各种形态的毛毛虫。对于搭建能力低的孩子,我引导他模仿成品“毛毛虫”的造型进行建构,并引导他们从颜色的搭配来构建出各种形态的毛毛虫。总之,每个孩子搭建的毛毛虫造型都不一样,都别具一格。活动结束,我又组织孩子们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自由讨论谁搭建的毛毛虫最可爱,表扬大胆建构,大胆创造的孩子。 本次活动效果比较满意。孩子们增长了建构的经验,对毛毛虫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一些比较可爱的毛毛虫,让孩子们印象很深刻。孩子们在建构中开始尝试一些特色的搭建方法,搭建的内容也在增加。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能激发幼儿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动物的图片、幼儿用书 重难点: 了解常见动物的皮毛花纹。 区分各种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师:动物王国要选美大赛了,小动物们都想来参加,那你们来当评委选一选谁的花衣服最漂亮? 师: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 二、出示奶牛、斑马、老虎、长颈鹿、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动物的花纹、颜色,并说出动物花纹、颜色有哪些不同。 师:这个小动物是谁? 师:这个小动物的花衣服是什么颜色? 师:这个小动物的花纹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动物的花衣服是斑点还是条纹? 师:那你们来说说它们的花衣服是不是一样的呢,那你认为哪个动物可以成为今天的冠军呢? 三、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猜测动物并熟悉动物的花纹。 师:看一看,书里面都藏了哪些小动物,你可以通过小动物的花纹说出它到底是谁么? 四、教师总结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师:看看你们猜对了么,找出藏在书里的小动物了么! 活动反思: 幼儿在开始看动物图片的时候,能够说出动物皮毛的颜色,但是不能准确的说出动物花衣服的花纹形状,所有我进行引导幼儿说出,是长条状或是圆形斑点,之后的动物图片中也有之前出示过的相同的花纹形状,幼儿就能基本说出来了,幼儿用书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自己寻找探寻藏在里面的小动物是谁,因为之前的图片没有出现豹子,所有在豹子的时候部分幼儿会认为那是长颈鹿,所有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又向幼儿介绍了豹子的花纹特点。

文章TAG:
小班 健康 活动 我不哭 小班健康活动我不哭了
大家都在看
-
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教案设计,三位数除法如何计算?
2022-12-25
-
学唱拨浪鼓 教案,牛奶盒贴上波浪鼓幼儿边玩边学唱
2022-12-26
-
幼儿园美工手工折飞机教案,纸飞机折叠方法(1))
2022-12-31
-
《香玉》《王六郎》教案,香玉康复后和九生一样幸福快乐
2023-01-01
-
关于诚信小班教案,一文读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3-01-05
-
喂 出来---教案设计,喂养小动物幼儿园教案1
2023-01-08
-
初二物理公开课杠杆教案,杠杆知多少?问与答(20)
2023-01-24
-
幼儿园这只狐狸教案,教案(一)
2023-02-17
-
龟兔比赛教案,骄傲兔子比赛被比赛结果出炉!
2023-02-17
-
六年级数学商场打折教案,六年级新学期开学礼包新折扣
2023-02-18
-
小鸭童谣教案小班,小学儿歌教案
2022-12-18
-
自我新形象 教案,如何在职场迅速认识自己?
2022-12-26
-
万圣节的由来介绍教案,万圣段由来万圣节前夕最热闹
2022-12-30
-
幼儿园剪纸课优秀课教案,剪纸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1-28
-
车的运动教案,汽车为何不能启动?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