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中班科学垃圾怎样分类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幼儿园中班科学垃圾怎样分类

2,幼儿教案垃圾多了怎么办

挑出有用的,结合所学进行教学。不然就换一本书。既然你都知道垃圾多了,就不要用了。免得误人子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幼儿教案垃圾多了怎么办

3,中班教案 放飞烦恼

活动目标:  1、通过风筝DIY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动手自制风筝和提高家长的创新能力;  2、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爱护周围植物。  3、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工艺。  设计思路:  我们班这个月的主题是《春天在哪里?》,结合主题的第三阶段春天的活动(放风筝),所以我们开展了这次社会活动,针对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们特设计本次的亲子活动(制作风筝),希望通过本次的活动,让家长感知幼儿在园的变化,增进亲子情感,通过家长对活动的参与,提高家长对自制玩具的创新能力等。  活动内容及过程:  (1)9:00在白朴公园门口集合。  (2)9:00-9:40清点人数、整理、根据指定路线图到达活动现场。过程中乔老师在最前面带头,周老师在最后,徐,罗老师分站两边负责照相。幼儿与家长以一个家长牵着一个幼儿前进。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组织观察春天的特征。  (3)9:40—10:00活动前期准备,清点人数,布置场地。  (4)10:00-11:30 亲子活动游戏《两人三脚》《猜宝宝》  (5)11:30- 13:00 进餐自由活动,交流、引导幼儿整理环境。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爱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放置等;幼儿交流讨论今天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最喜欢哪一种花和草,长什么样子。老师家长负责看好幼儿,避免幼儿擅自脱离群体。  (6)13:00-13:30 风筝BIY活动,首先老师讲好活动规则,发放风筝与制作材料,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我们的风筝。  (7)13:30-15:00放风筝比赛开始啦:幼儿和家长分别放自己制作的风筝,比一比谁放得最高,老师负责维持现场次序,并评选出“风筝能手和最佳创意奖”  (8)15:00- 家长和幼儿老师清点班级幼儿人数,交代回家注意事项,幼儿同家长自行回家。  (9)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评价与反思:  知道今天要进行《放飞梦想》的DIY实践活动,孩子们都很兴奋。和家长们早早的就来到了白朴公园,不时的询问什么时候开始自制风筝的问题,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请家长们配合我们,让家长都能够腾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们出来活动。这件事情对于幼儿来说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对环境卫生的的爱护以及对各种春天花草成长的一个认识。家长的参与也让幼儿与家长的关系更加的密切,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表现。让家长、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更近一步,从而更好的配合使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中班教案 放飞烦恼

4,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分类我最行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分类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类、比较的能力,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能。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做过垃圾填埋和废电池养花实验2.物质准备:做纸浆工具、实物垃圾和三个垃圾桶、录像机、纸和水彩笔活动过程实录一、引出课题提问:什么是垃圾?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每天清扫垃圾呢?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1.认识有机垃圾①提问: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学习词:有机垃圾)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目标: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江山\"和\"贺村\",其中\"贺村\"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地方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贺村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贺村?如果你住在贺村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贺村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江山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贺村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5,中班十一月份教学反思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月中班《垃圾分类》活动反思  垃圾分类是一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却又往往被忽视,因此,我认为必须再给孩子准确、清晰的概念,决不能含糊其词,但要想说得清,道得明却并不容易,我登陆中国环境网,浏览了大量相关知识和信息,从而自己先搞清楚了垃圾如何分类,然后再开展整个活动。  活动中,我与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讨论垃圾的来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利用教学图片及光盘让幼儿观看垃圾的分类及处理;通过生活实践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解决餐巾纸、卫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时,我先是利用情境表演导入,再引发孩子们的讨论,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孩子们在讨论中萌发了问题意识,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接下来又利用垃圾分类的操作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直观地体验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活动结束时,我把活动延伸到了班级环境及孩子的家庭中,让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泛化到周围人的身上,这也是活动的最终目的所在。  这次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垃圾分类操作时最好让幼儿带上一次性手套,还有在讲解垃圾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过程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能更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效果会好一些。  要说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到了什么,那就是:  1.关注身边的事,不要畏惧不了解的知识领域,只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精心的设计准备,一样能呈现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  2.今后我会不断磨练自己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对出现的问题应有预见性,对他们的回答能及时地给予有价值的肯定和开放式的引导。  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性。

文章TAG:中班  社会  教案  垃圾  中班社会教案垃圾分类缺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