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编号XMS001】人教小学美术一上PPT课件.zip》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jV7kKswYzdJ5nMfsXKH5Q人教小学美术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k5at复制提取码跳转提取码:k5at人教小学美术一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下载

  《数的产生》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的一课,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学习难点: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   提问: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技术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少”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来数物体的个数,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介绍)   老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述数的产生过程。   你们觉得这些计数方法怎么样?(这样太不不方便了)   师:计数法现在看来很麻烦,但在当时数还没有产生的情况下,能创造这样的计数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表现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   2、各国的记数符号:   师: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课件演示)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请看这分别是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小资料: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   3、自然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板书:1、2、3、4、5、6、7、8、9、10、11……)这些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它们叫自然数。   人类开始只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数字计算的发展,才出现了“0”,同桌讨论一下:0是不是自然数呢?(“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学生回答后板书:0)   师:学生独立看黑板观察、思考、交流一下。 思考题:   1、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从小到大)   2、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4、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5、自然数有多少个?   二、探究十进制计数法:   1、后来人们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认的数越来越大,每一个数都用符号来表示,很不方便,于是就产生了进位制。一般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二进制计数法,八进制计数法、十二进制计数法、六十进制计数法……,)因为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要了解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先从计数单位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   前后桌四名同学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1)、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汇报交流: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1)、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十亿、百亿、千亿)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进行验证。   提问:“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把板书出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千亿的左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计数单位。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制关系。)   说明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这些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请同学们依次说出这些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然后引导学生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再说明数位的作用:有了数位以后,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所以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   (4)使学生明确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引导学生对数位分级,同时说明数位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可以很方便地读数。在我国按惯例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亿级,制成表,并把它和计数单位表连接起来。   5、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基本练习   判断:   1、个位、十位、百位、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3、0是最小的自然数。( )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   填空:   1、一百亿里有( )个十亿。 ( )个百亿是一千亿。   2、(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4、“4”亿位表示( )个( )   巩固练习:   说出下面每个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每个“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 353087030431   拓展训练:   故宫的房间有9999间,“9999”中每个数位上的“9”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百位上的“9”表示的数是最低位上的“9”表示的数的多少倍?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发明创造都是人们为了不断适应生活的需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来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下载

3,四年级上册语文5课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下面我整理了四年级上册语文5课件,欢迎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5课件   一、导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是百科之母。我们新世纪的学生也希望能有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让我们能更好地学好这课。新课改语文教学大纲都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很明确规定。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将逐渐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下面就制作中学语文课件为例,谈谈语文课件的制作。   二、语文课件所需软件及分类   根据语文课件的制作难度不同,分为高、中、低三档。低难度语文课件一般用Powerpoint等简单制作工具完成,仅包括少量图片及文字,适用于配合演讲、口语交际等单一情节;中难度语文课件一般也用简单制作工具完成,包括大量图片、文字、少量录像及声音,适用于一般教学需求。高难度语文课件一般用Authorware、Flash等专用工具完成,包括大量图片、文字、录像、声音、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适用于重点课程教学。   根据语文课件的表现内容不同,分为记述型、说教型、情议型。记述型语文课件适用于带情节的故事、历史、事件,表现手段多选用照片、文字、录像等再现情节,尽量少用动画,以体现出真实感;说教型语文课件适用于描述原理、成因等抽象内容,多用动画、文字,以描述其组成、机制;情议型语文课件适用于散文、议论文,多使用图片作底图,突出运用文字效果,以达到引人思考的目的。   在语文课件制作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及能力,确定语文课件的难度及类型,以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确定语文课件难度时不应一味求难求高,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就是最好的。为了满足普通上课的需要,我们通常选择用简单软件制作中等难度的语文课件,这样既可节省时间,也便于修改。只要运用得当,像Powerpoint这样的软件完全可以作出令人炫目的效果。只有在语文课件中需要大量动画效果的情况下,我们才考虑制作一个高难度的语文课件。   三、语文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   有经验的制作者可能会直接在计算机上开始自己的工作,但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语文课件必须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准备,并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教案   第二步:编制脚本   第三步:选择素材   第四步:素材处理   第五步:制作课件   第六步:打包执行   1.准备教案   合理设计教学清节。语文课件是配合教学、为教学服务的,没有好的教案、好的创意、就没有整体教学效果可言。   2.编制语文课件脚本   脚本如同剧本,是语文课件的.灵魂,体现出教学者对教学情节的设计。脚本中应按教学情节先后逐一排列,每一情节内容应包括:教师的讲话内容、设想中课件显示的文字、配音、   配图、底图、动画、录像等。   3.选择语文课件的素材   脚本是对语文课件提出要求,选择素材则是实现这种要求,素材可以是课文插图、背景资料、录像带、VCD,照片、声音等。素材的选择必须紧扣脚本,根据脚本不同情节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段,再根据表现手段寻找、取舍素材。   4.对语文课件素材进行处理   图片需要进行扫描、处理、存储;录像、VCD需要采集、编辑、合成;声音需要录音、处理。素材处理过程也需要按脚本需求,同时考虑到后期制作时格式、大小的要求。   5.制作语文课件   根据语文课件难度、形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突出表现效果。   6.语文课件打包或制成可执行文件   这样可以脱离编辑环境,方便在不同机器上使用。   在上述步骤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最为关键,而对不同情节表现手段的选取则是难点。   四、在PowerPoint2003软件环境中制作幻灯片   对语文来说,PowerPoint无疑是最简便最实用的软件,利用它可以制作出包含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据调查,我国目前制作语文教学课件绝大多数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这是由硬件设备决定了的(目前我国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一般都是一台教师机加上一台投影机,而网络多媒体教室很少)。   (一)拟定思路   设计语文课件,通常分“预习提示、阅读指导、问题探究、巩固练习”几个环节,各环节又包含不同的内容。   1、划出设计流程草图:   2、简单设计幻灯片内容,并预计张数(便于整体安排)。   比如“开始”包含文章标题、作者等内容,1张;四个教学大环节各需一张共4张;“预习提示”包含“字词音义”、“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3个内容,“阅读指导”包含“课文朗诵”、“要点提示”和“问题思考”3个内容??每个教学环节各含3张共12张,结束1张,总计18张。   (二)“开始”幻灯片的制作   1、启动PowerPoint2003——“格式”——“幻灯片版式”,选择“空白”版式。   2、背景图案设计。“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一张合适的图片做底图,用鼠标改变使它布满,然后再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适当调节“亮度”及“灰度”使之变淡。   3、设置文章标题、按钮。   方法:“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后再右击文本框——“设置文本框格式”,适当调节里面的各个选项,直到满意为止。   逐个设置各个文本框,并设置字体、字号等。   4、背景音乐设置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选择合适的声音文件,再按照提示选择声音播放方式“自动”或“单击时”。   (三)按钮效果设置   按钮的效果有“鼠标单击时”和“鼠标移过时”突出显示(变色)两种效果设置,其中还包括“超级链接”等的设置,方法如下:   以“预习提示”的设置为例,右击该文本框——“动作设置”,①选择“单击鼠标”—   —点击“超链接到”从中选择“第2张幻灯片”,同时选择“单击点突出显示”;②选择“鼠标移过”,点击“鼠标移过时突出显示”。   其它设置类似,不再一一说明,只不过“返回”和“结束”在“超链接到”时分别选择“第1张”和“结束放映”。   (四)其它幻灯片的制作   为节省时间,可将第一张幻灯片复制。复制方法:点击“普通视图”最左边的显示后进行复制和粘贴,复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将第2张幻灯片复制3张,分别用于“字词音义”、“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的制作,其内容同样以文本框的形式插入,方法差不多。   (五)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与使用   1、一些与课件相关的视频文件、动画、声音、图片等,可以在/里搜索下载。   2、视频文件的插入:与图片、声音类似:“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选择适当的影片,按提示选择“自动”或“单击”影片播放方式,用再鼠标播放至合适的播放屏幕大小。如下图:   (六)特技处理   1、幻灯片切换   “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选择“百叶窗”、“收缩”“展开”等方式,并取消“换片方式”中的“单击”。同时还可对声音和速度进行修改。如图所示:   2、文字特效处理   选中需设置特效的文字框,右击——“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对“开始”、“路径”、“速度”进行修改。   3、动画方案设置   “幻灯片放映”——“设计方案”,选择全适的方案。   以上各项在设置时均可以预览。   (七)打包执行   制作调试完成,如果要拿到其它电脑上播放,还需要进行打包,否则你在课件中选择的图片、影音将无法正常使用。   方法:“文件”——“打包成CD”——命名——“复制到文件夹”——“设置存放位置”——“确定”,等待一会即完成,将生成的文件夹复制或刻录即可。   五、不同类型章节内容语文课件的表现手段及制作技术   1.文章题目   文章题目一般位于语文课件首屏,以文字效果突出表现。制作技术:选用表现文章主题的图片作底图或配图,题目文字以大字为主,可选用文字动画使其生动,另外可加配乐。为了突出文字效果,我们也可将文字在Photoshop中处理成描边的大字,通过存储为png格式导入语文课件,达到完美的透明叠加效果。   2.目录与标题   以文字效果为主,加底图,尽量不加配图,以防冲淡主题。重点处理可以在不同章节间跳转的按钮,特别是按钮的凸起与按下效果,还可加人音效。   3.记述情节   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图片要处理成抠图后的柔化边缘图像,以实现与背景的融合。   4.原理情节   以动画为主,将事物内部组成、运动路线分解显示。   5.历史资料   以录像、照片为主,加配说明文字,突出事实感。   6.抒情与议论情节   以淡化的底图配文字为主,突出文字效果。   7.课文学习情节   以文字加朗读声音为主,加配背景音乐。   六、课件素材的采集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于一身,它形象生动,活跃教学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制作一个好课件,必须首先设计好课件的脚本以及进行课件素材采集。课件素材是组成课件的基本元素,是课件制作的开始,课件素材准备不充分,如同无米之炊。课件素材采集的确重要,而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能采集到合适的课件素材,下面浅谈一下多媒体课件素材采集和处理的方法。   1.课件素材的来源   (1)课件素材的网上寻找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交流最大的平台,含有大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而且很多是免费资源,采集方便,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Sohu、Yahoo、Sina等搜索到所需的课件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如在百度搜索中选择网页或图片等其中的一项,再键入关键字,便能搜索到所要的网页或图片等课件素材,在关键字后再加上文件格式如PPT或SWF,便能搜索到所要的powerpoint或flash课件。平时上网要注意浏览有关学科的网站,并将喜爱的网页或网站收藏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打开。   (2)课件素材的网外挖掘   除上网外,如一些教学录像、录音带、VCD、DVD、CD-ROM、图片等,可以到学校、图书馆、音像制品商店等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协议,相互交换、信息共享,租借、拷贝、扫描、购买等方法获得一些必需的珍贵课件素材。有条件者,与有关单位或专业人员,自己制作一些录音、录像、VCD等教学资料。   (3)课件素材的分类   课件素材采集后,按照种类分插,如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按钮、图标、光标、背景图等分门别类贮存起来。学校按各学科建立网上课件素材库,把教师的一些优秀的课件素材吸收进入课件素材库,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方便教师制作课件。   七、语文课件的艺术美   (结合制作的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记念刘和珍君》《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1.创意美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为了达到创意美,在制作课件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图片、墙纸的搜索,从中选出与本课件相关的图片、墙纸;甚至还要拍摄与本课件相关的照片以及录像片段运用到课件中去,使课堂板书无法表现的东西能形象再现于课堂,以达到使课堂效果更加生动。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必须进行精心准备,制作者要认真钻研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切不可将书本简单地电子化。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本身就像一名导演,怎样把“演员”(即素材)放到适合的位置,并使它表演得出色,全部依赖于导演的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   例如讲授小说、剧本时,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就可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利用视觉形象加深学生对情节的印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就可以设计六幅图片让学生概括情节:1.沧州遇旧交,2.密谋害林冲,3.好言劝教头,4.草场交接,5.出门沽酒,6.刺杀仇敌。讲授说明文时,也可把说明过程依次制作为一个个形象的幻灯片。写景、叙事的散文、诗歌同样可用此思路。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在让学生充分想象、感知词句内容的基础   上,可以显示九幅图片,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具体。图画可据以下写景句子设定:1.湘江北去2.橘子洲头3.万山红遍4.层林尽染5.漫江碧透6.百舸争流7.鹰击长空8.鱼翔浅底9.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另外像散文《故都的秋》,剧本《雷雨》等很多课文都可仿照这种思路去制作图片,添加到课件中。   2.画面美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片头、主体内容和片尾。通常情况下,片头部分应包含背景图片、课件主题和作者信息。由于片头是课件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所以它的制作往往更需要精雕细琢,才能引人入胜。如《赤壁怀古》语文课件中,片头我选取有波浪,有暗礁的大江作背景画面,气势恢弘,一下就给人以“大江东去”之感觉;片尾则选用微波泛漪的江面作“再见”背景,这样既首尾照应,画面又壮美!主题内容我多选用带有或古香古色,或白底素边的背景,这样使整个画面既清新淡雅,又富有历史的凝重,给人一种和谐美。   注:课件制作中色彩搭配的方法   在课件制作中,色彩的选择与搭配应该是课件制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最基本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它不应使课堂沉闷、乏味,使学生感觉沉闷压抑;同时又不过分热烈,使学生过度兴奋而导致注意力分散、视觉疲劳和心理恐慌。   第二,应充分考虑文字的明暗程度和清晰可读性,使距屏幕较远的学生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基于上述两点基本要求,课件制作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课件制作中色彩搭配的方法。   1.不同的教学对象对色彩搭配的偏好   4~15岁的儿童,也就是小学到初中的学生,偏爱纯度高的鲜艳的色彩,如:纯粹的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15~20的青少年,即高中的学生则喜爱低纯度的色彩,也称为复色,像橙色、粉红色、蓝紫色、黄绿色等经过调和的色彩。   2.利用色彩搭配创设教学氛围   色彩能唤起各种情绪,借以表达情感,甚至可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理感受,可以根据教学氛围的需要来进行色彩搭配。   (1)欢乐与悲伤教学氛围的创设   红、黄、粉红、粉蓝、浅紫等纯色或浅色系色彩明快鲜艳,纯度、明度高,使人产生快乐、身心愉悦的情感。组合色调明快鲜艳,富有朝气。这类搭配的适用面较广,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偏向的教学环境都可以用这种搭配来创设活泼、有激情的教学氛围。   与欢快的色彩相反,灰色、冷色、暗色会使人感到悲伤,或是痛彻心扉或是淡淡忧伤,或唤起记忆,或引发联想。组合色调色彩对比弱、低调。   (2)兴奋与安静教学氛围的创设   橙、黄等艳丽、纯度高的色彩容易刺激人的视觉神经,引起激动、兴奋的情感。组合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明艳,醒目突出。这类搭配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创造力,蓝、绿等一些中性色易使人安静,情绪平缓。   在课件设计中对色彩的选择应该是设计一开始就必须考虑的问题。一个课件应该有一种主色调,其他的色调只起补充陪衬作用。一个课件所具有的统一色调,对于统一课件的整体风格,保持学习者~致的稳定的学习情绪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课件中或某一页面中,应将课件色彩选择控制在三到四种色彩之内,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颜色。使用过多的颜色有时会适得其反,给人以纷繁杂乱的感觉。

四年级上册语文5课件


文章TAG:四年  四年级  年级  上册  四年级上册课件下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