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呢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21 09:20:06
1,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呢
1在语音方面,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2. 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汇类别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3. 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语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展。4. 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语言)过渡,并有可能初步掌握书面语言。
2,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案例有哪些
什么是语言敏感期当孩子在从4个月咿呀学语的时候,在1周岁说出第一批词语的时候,2岁说出完整句子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语言的敏感期了。0-6岁都是孩子语言的敏感期,所以说,语言的敏感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错过语言敏感期有哪些危害有家长问,为什么爸爸妈妈口齿伶俐,孩子却说话晚?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口吃?我的孩子为什么咬字不清楚?等等。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家长在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造成的。那么今天,我就和各位家长朋友聊一聊什么是儿童语言的敏感期。
3,幼儿言语发展有何特点
言语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分类,最普通的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 4岁 : 城市的儿童 发音正确率是 97 %; 乡村的儿童 发音正确率是 74%。 4岁的儿童 可掌握 1540 个词数 增加词数为 318个 词汇的发展 【1】 词汇数量的增加 【2】 词类范围的扩大 【3】 词义逐渐确切和深化 语法的掌握 【1】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2】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4】 句子从短到长 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 独白言语的出现 【2】 连贯性言语增多 著都是 3岁到6岁 孩子的 语言发展 你从中提取点 差不多就可以了
4,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花君影幼儿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可分为: 言语发展、 认知发展、 情绪发展和个性与社会化发展这四方面。 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儿童一般都是在5岁左右才基本掌握人类复杂的语言系统,人的语言机能是在5岁左右完成的,此后便处于一个稳 定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也就是说小班幼儿处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我就以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问题谈一下我的感受与想法。 当今社会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目前一般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发展理论是核心。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拥有一套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儿童通过这一天赋的语言 习得装置,对最初接触的语言资料进行加工,从中生成出一套能够编造新语句的句法、语义和语音规则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天赋的语言 器官,这种"心理器官"同人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是有一个发育过程的。他承认环境和经验在认知发展、包括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环境和经验像"扳机"那样起诱 因、促进作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天赋的认知结构的活动和成熟。也就是说,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要从先天的内在结构来寻求答案,环境起了辅助作用。 那么,幼儿如果具备天生的语言能力,在与成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基础上,言语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主要接 触的成人莫过于老师和家长,其中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及特点
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多为5岁~6岁,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大班幼儿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及观察能力,需要采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得更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班幼儿所具有的语言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习综合能力。大班幼儿不但能够学习到不同的语言形式,同时还可以对语言含义进行感性的揣摩;当幼儿通过揣摩了解语言含义之后,会尝试对类似语言进行推测。如教师告诉幼儿橙子及梨是水果,则幼儿通常会问教师香蕉及柚子是否同样是水果。(2)个性化特征明显。幼儿会变通及选择性地模仿日常生活或动画片中听到的词语,从而创造性使用模仿到的语言,因此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例如国产动画喜羊羊当中的台词经常被大班幼儿模仿及使用。(3)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及不断积累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能够独立探索应用日常语言的规律,并能够在好奇心及表现欲望的驱使下不断积累语言词汇。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很强,特别是语言类,只要老师发音准确,小孩就可以马上学会,只要用心,多一点耐心就好。据年龄段的不同,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同。小班的孩子可以跟着音乐拍手,但是他们通常都是跟不上节奏,但是可以初步的感知到节奏。中班孩子可以跟着节奏做动作,但是跟着节奏并不持久。大班和学前的孩子就做得很好,他们可以准确的跟住节奏,作出的动作也可以准确的踩住点,节奏能力在逐渐加强。 西周幼儿园现正火热招生中,欢迎上我们的官网了解看看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2.从情景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发展。3.能够利用表情、手势及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要求。5.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6,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19-21个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语言理解方面 这一阶段,您的孩子将越来越“善解人意”,因为他能理解的词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每天都在增加词汇量。除了名词以外,他还可以听懂很多描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如“热、漂亮、脏”等等。对于一些描述方位的词语。如“在里面、在外面”等,他也能理解。那些描述日常生活基本动作的词语,他已经全部理解了,比如“坐、看、吃、睡、打开、关上、拿、走”等等。有趣的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他能摆脱情景单独理解您的语言了,如您什么都不拿对他说“来,我给你梳梳头”时,他也能准确地理解。 另外,这一阶段他开始不断地向您提问。他总是要您告诉他各种事物的名称,问您“那是什么|”、“那叫什么”等问题。这实质上是他在学习语言。这个时期是他掌握词语的第一个关键期! 2、语言表达方面 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 。他以每个月平均说出25个新单词的速度发展着。这种掌握新词速度猛然加快的现象,我们称为“词语爆炸”。许多母亲都有这种突然的感觉:孩子怎么一下子会说许多词语了呢。另外一个大的变化就是,这阶段您的孩子将说出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双词句”。如果他会说“走——再见”、“大狗狗”、“苹果——削”等。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我们发电报时所用的简略语句,因此,又被称为“电报句”。 还有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他开始学会使用否定和疑问的表达方式,他开始用“不——睡”、“不——奶”等语言来拒绝您,也会用“哪儿”、“什么”来问您一些问题。 总之,这一阶段是孩子语言发生重大进展的关键期。您一定要把握好本阶段的语言训练。 二、父母指南:告诉孩子一切 这阶段您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 勤学好问”的人。他不断地问您“ 这是(什么)?”等,不断地想知道事物的名称。他很喜欢跟您一块儿坐着“看书”,跟您谈书中的图片。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 :主动告诉孩子,把所有他感兴趣的东西都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当然,您要适当考虑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1.出生后 发出叫喊的声音:饿了的时候,身上不舒服的时候.这种叫喊完全是由生理的需要引起的.2.约2-3个月 “牙牙学语”的声音:吃饱的时候,身上舒服的时候.能听到a—a、e—e—e、k—k、h—h等声音.这些声音也并不是言语,只是儿童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的表现.3.约半岁 发出音组:如,ma-ma、ba-ba、da-da、na-na,等.这时儿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饥饿、疼痛、假哭)而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仍然不是言语,最多只是为言语的发生准备条件而已.4.约7-8个月 形成了最初的言语活动.约7—8个月时,由于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头脑里就建立起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2.约10—11个月起,在词的声音和物体或动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儿童不再对相似的音调发生反应,而是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意义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言语信号,即第二信号.这时的词音在引起儿童反应上具有基本意义的,还不是词的内容,而是词的音调,只要音调相似的词音,都可以引起儿童的相同的反应.例如,不管是“猫猫”,还是“帽帽”,“馍馍”,都能应起儿童讯寻找猫的反应.这时词的声音还不是言语信号或信号的信号,而仍然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当儿童开始能听懂词的时候,虽然儿童自己还不能利用言语,但可以说已是儿童与成人言语交际的开端.这时儿童所能懂得的词是非常有限的.实验证明:在没有相应的物体或动作的情况下,词的指示往往无效.可见,此时的第二信号还带有浓厚的第一信号的色彩,或者还是第一和第二信号协同活动的开始. 第二,这时第二信号经常需要第一信号的支持.例如,成人的言语指示常常要和相应的物体或动作一起出现(成人一面说“拍手”,一面作拍手动作.或成人一面说“猫呢?”一面指着旁边的猫).第三,这时的第二信号,由于还跟第一信号相近,因而还不象成人的词那样包罗万象,那样具有更大的概括性.第四,无论如何,这已经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言语活动,而这是动物所绝对不可能有的.儿童真正掌握言语交际的能力,就不仅要能听懂词,而且还要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会说出词.只有在儿童的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运动分析器之间建立联系之后,语言才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1.儿童约在7-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摹仿成人的动作,但还不能模仿词音.2.儿童到1岁的时候,能够听懂的词大约有10-20个,而能说出的词则还很少很少.纵然能说几个,也往往是不完整、不清晰的.成人之所以能听懂它,一半是猜测.因此,到乳儿时期结束的时候,言语的交际职能还是很差的.儿童言语活动的发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7-8个月以前)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10-11个月以前)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满1岁时)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1岁以后)言语活动或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跟成人进行交际的需要.为了从小发展儿童的言语,成人在跟儿童接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跟儿童说些什么,虽然儿童这时还不懂得这些言语的意思,但是这在发展儿童心理的积极性上,是大有裨益的.
7,如何促进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
正文: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幼儿运用一定的语言内容、形式陈述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能力,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说的愿望,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式、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三岁的幼儿已经学会辨别,并能发出汉语中大多数音。他们的语言日趋复杂,拥有大量的词汇,能像成人一样讲话,只是偶尔在语法、发音上出错。他们的造句能力已明显增强,一般都能说出六七个句子。同时,他们说的句子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反映了当前的需要或存在的事情,还涉及一些过去的经验或以后的要求。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传达给教师,而教师就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积极的情绪,只有性格开朗的幼儿才会乐说、善说,智力水平也将会不断提高。我教小班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间的语言交往不是很好。经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个别“叼嘴”(发音特别不清晰)幼儿的言语,是听不大懂的。那么,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呢?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交往的重要条件。因而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对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语言表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多开口说话。 游戏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影响极为重要。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是幼儿能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具体表现。在游戏中幼儿有大量的情感方面、道德伦理方面的体验,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一个“说话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图片、字卡、各种手指偶等供幼儿自由取用,并鼓励他们学说一句短句,甚至一些词组、单词等。在翌日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培养幼儿在做中学。如教小班幼儿漱口时,教师就一边示范一边念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咕噜咕噜吐出水。”幼儿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常受到这样的语言刺激,他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些话,而且乐意边洗边说,效果很好。 随着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又为幼儿提供了内容简单、特征鲜明、形象生动的小图书,鼓励他们自己学着翻书,并尝试用较简短的句子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并配有录音。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角色与背景图相结合,运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象进行自由的表达。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边听边翻图书、边学讲;除此之外,还适时地采用情景表演、故事表演等形式进行游戏。如在教授完《唱歌比赛》后,适时在“表演区”为幼儿提供大量的道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很高,表演得也很带劲,连平时不大愿意开口说话的小朋友也愿意进入“表演区”参与游戏。 二、通过谈话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情况与个体差异,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谈话活动计划。需要教师每天不间断地实行,根据具体情况,谈话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为幼儿提供用语言表达想法、意愿的空间、时间。 在每天的谈话活动中,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如:快乐的节日、高兴的一件事、我喜欢的动物、我的家、今天的天气、我该怎么办等等,鼓励每个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认真倾听每一位幼儿的表达,使每一位幼儿在温暖、安全、轻松的氛围中,没有压力、情绪积极,树立自信心,有勇气大胆表现,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三、多给说话材料,拓宽说话渠道 在一日活动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幼儿说话发挥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含自制幻灯片)的语言教育功能,让幼儿在看中学、看中说,看看讲讲,既扩大了眼界,又锻炼了说话能力。如动画片《天线宝宝》的内容就极为丰富。如今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而又妙趣横生,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使其每一项内容都具有语言训练的妙处。幼儿有天赋的模仿能力,生动逼真的模仿既渲染了语言交往能力,又使幼儿达到了语言表达的新水平。四、多给幼儿机会与同伴与成人交流,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在“娃娃家”游戏时,“妈妈”和前来作客的客人发生了争执,“妈妈”跑过来告诉我。这时,我说:“那怎么办呢?”“妈妈”说:“我又不是真的妈妈。”旁边的幼儿就开始提醒她:“可是你现在就是妈妈啊~!”这种情况下,我退出了“娃娃家”,旁观孩子的表现。“妈妈”在争执之中不断的为自己辩解,这也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让她学会了怎样去处理问题,而不是一味为自己开脱。使幼儿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的表达以及动手操作等实际交往的互动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地学习期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提升语言交往能力。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学习语言表达的源泉预基础。只有局部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成人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花香鸟语、春夏秋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带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等等。并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游戏活动中。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活动,很容易使幼儿获得一种自信,从而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其中,提升语言交往能力。六、设置障碍,“逼”孩子用语言表述。 我们班有几名幼儿说话不清楚,刚开始连他说“吃饭”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些语言表达不是很好的孩子,由于在家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只要他一个动作,就帮他把事情办好了,或者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嘲笑而不愿意说话了。对待他们,我采取的就是“逼”的方式,午睡时要脱衣服了,由于天气冷,大多幼儿衣服穿多了了,自己就不好脱了。当他向我寻求帮助时,把两只手张开就不动了。我虽然知道他的意思,可是我就是不帮他的忙,而是问他:“诚诚,你怎么了?你说话啊,不说我知道你想做什么。”在如此的强势之下,他就只好开口说话了。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是不可不重视的。而环境创设又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浅议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我教小班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间的语言交往不是很好。经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个别“叼嘴”(发音特别不清晰)幼儿的言语,是听不大懂的。那么,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呢?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交往的重要条件。因而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对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创设语言表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多开口说话。游戏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影响极为重要。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是幼儿能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具体表现。在游戏中幼儿有大量的情感方面、道德伦理方面的体验,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一个“说话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图片、字卡、各种手指偶等供幼儿自由取用,并鼓励他们学说一句短句,甚至一些词组、单词等。在翌日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培养幼儿在做中学。如教小班幼儿漱口时,教师就一边示范一边念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咕噜咕噜吐出水。”幼儿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常受到这样的语言刺激,他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些话,而且乐意边洗边说,效果很好。随着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又为幼儿提供了内容简单、特征鲜明、形象生动的小图书,鼓励他们自己学着翻书,并尝试用较简短的句子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并配有录音。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角色与背景图相结合,运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象进行自由的表达。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边听边翻图书、边学讲;除此之外,还适时地采用情景表演、故事表演等形式进行游戏。如在教授完《唱歌比赛》后,适时在“表演区”为幼儿提供大量的道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很高,表演得也很带劲,连平时不大愿意开口说话的小朋友也愿意进入“表演区”参与游戏。二、通过谈话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情况与个体差异,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谈话活动计划。需要教师每天不间断地实行,根据具体情况,谈话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为幼儿提供用语言表达想法、意愿的空间、时间。在每天的谈话活动中,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如:快乐的节日、高兴的一件事、我喜欢的动物、我的家、今天的天气、我该怎么办等等,鼓励每个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认真倾听每一位幼儿的表达,使每一位幼儿在温暖、安全、轻松的氛围中,没有压力、情绪积极,树立自信心,有勇气大胆表现,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三、多给说话材料,拓宽说话渠道在一日活动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幼儿说话发挥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含自制幻灯片)的语言教育功能,让幼儿在看中学、看中说,看看讲讲,既扩大了眼界,又锻炼了说话能力。如动画片《天线宝宝》的内容就极为丰富。如今的教材 ,内容丰富多样,而又妙趣横生,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使其每一项内容都具有语言训练的妙处。幼儿有天赋的模仿能力,生动逼真的模仿既渲染了语言交往能力,又使幼儿达到了语言表达的新水平。四、多给幼儿机会与同伴与成人交流,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在 “娃娃家”游戏时,“妈妈”和前来作客的客人发生了争执,“妈妈”跑过来告诉我。这时,我说:“那怎么办呢?”“妈妈”说:“我又不是真的妈妈。”旁边的幼儿就开始提醒她:“可是你现在就是妈妈啊~!”这种情况下,我退出了“娃娃家”,旁观孩子的表现。“妈妈”在争执之中不断的为自己辩解,这也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让她学会了怎样去处理问题,而不是一味为自己开脱。使幼儿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的表达以及动手操作等实际交往的互动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地学习期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提升语言交往能力。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学习语言表达的源泉预基础。只有局部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成人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花香鸟语、春夏秋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带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等等。并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游戏活动中。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活动,很容易使幼儿获得一种自信,从而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其中,提升语言交往能力。六、设置障碍,“逼”孩子用语言表述。我们班有几名幼儿说话不清楚,刚开始连他说“吃饭”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些语言表达不是很好的孩子,由于在家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只要他一个动作,就帮他把事情办好了,或者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嘲笑而不愿意说话了。对待他们,我采取的就是“逼”的方式,午睡时要脱衣服了,由于天气冷,大多幼儿衣服穿多了了,自己就不好脱了。当他向我寻求帮助时,把两只手张开就不动了。我虽然知道他的意思,可是我就是不帮他的忙,而是问他:“诚诚,你怎么了?你说话啊,不说我知道你想做什么。”在如此的强势之下,他就只好开口说话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是不可不重视的。而环境创设又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文章TAG: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小班 幼儿 语言
大家都在看
-
语文版《百合花》教案,中秋之夜百合花的背景
2022-12-23
-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乘法of有理数的概念
2023-01-01
-
语言活动教案祝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仅供参考
2023-01-09
-
托班主题教案搬鸡蛋,公仔、大鸡蛋和母鸡妈妈的故事
2023-01-24
-
超越嫉妒心理课教案,我们不会嫉妒爱因斯坦和巴菲特
2023-01-29
-
络绎梨花免费教案,第二集:《特种兵》第一集
2023-02-13
-
幼儿园健康教案 换牙,教案怎么写?
2023-02-13
-
手指教案和反思,幼儿园教材:毛球运动项目
2023-02-17
-
教案悬空,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矛和盾儿童动手操练
2023-02-26
-
美术活动神奇的圆教案及反思,一文读懂!
2023-02-26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译林出版社,怎么拼写英语单词?看这里!
2022-12-15
-
中班区域美丽的树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一文读懂!
2023-01-02
-
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小鱼,纸上画a小鱼剪上小鱼
2023-01-03
-
请多喝水教案,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2023-02-01
-
交通安全记我心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案1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