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

课题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3.教具准备 4.导入新课 5.新课讲解 6.巩固练习 7.课堂小结 8.板书设计 9.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

2,哪里有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的急用多谢

http://www.pep.com.cn/xxsx/xxsxjs/xs4b/xs4bkb/
教案没所以什么表格的吧自己去网上下载一些,然后修改下就ok的具体你可以去“千教网”上边找,免费的,我们学校老师都在上边下载课件,教案这些或者用他的“

哪里有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的急用多谢

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师生活动的表格式教案

小学教师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学科 版本 第( )册 班级 姓名 全 册 教 材 简 析单 元 简 析第( )单元第( )单元第( )单元第( )单元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课 题授课类型课 时共( )课时第( )课时总课时( )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板书设计:课堂反馈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你好!你是买这样的教案,还是寻求下载地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师生活动的表格式教案

4,急需苏教版四下 表格式数学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sort0121/down-3634.html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第一单元《乘法》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三单元《三角形》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六单元《找规律》第七单元《运算律》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十二单元《统计》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sort0121/down-13.html 第八册数学教案 ㈠期初复习【教学内容】P1:1-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熟练地应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式进行验算以及求未知数x。 2、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3、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并能熟练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要求】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愉快而又短暂的寒假过去了,今天我们开始到数学的海洋里去遨游,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学期的一些知识以及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二、复习口算。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sort0121/down-18027.html 苏教版第八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教 学 要 求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主要教学方法: 尝试法(自主探索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求“一共住了多少户”算式怎么列?板书:144×15= 二、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讲述:144×15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请学生板演。 同桌交流:请同桌同学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哪位同学来说说计算的过程。 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类似,先要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

5,谁有一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的那类谢谢

2012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全套教案http://www.flyedu.cn/ViewDownInfo-48714.html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备注18.27—8.31准备课(2)位置(2)429.3—9.71-5的认识和加减法(4)439.10—9.141-5的认识和加减法(4)449.17—9.211-5的认识和加减法(4)359.24—9.31认识图形(一)(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6610.1—10.70国庆节710.8—10.1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4810.15—10.19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4910.22—10.2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41010.29—11.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1—20各数的认识(3)41111.5—11.911—20各数的认识(3)数学乐园(1)41211.12—11.16认识钟表(1)20以内的进位加法(3)41311.19—11.2320以内的进位加法(3)41411.26—11.3020以内的进位加法(3)整理和复习(1)4滚第二单元一、内容:位置二、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三、教学资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四、学生基本情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五、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教师应加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活动中理解知识,通过交流,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TAG:小学数学表格式教案设计图片小学  小学数学  数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