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模型,高中动量定理相对位移模型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06 20:22:23
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动量定理相对位移模型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
你这个做法太复杂,我看得头都昏了,但是我可以表述的是,物体有两个速度,其一,相对于P的速度,其二,相对于地面速度。你设速度时需要注意,使用设定的速度也需要注意。这个题中木块相对地面一直速度向左,但是相对P而言,先向左后向右。我的答题到此结束,谢谢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2,高中物理 动量守恒 人船模型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口诀:人动船动,人停船停,人左船右,人右船左刚开始人船静止,初动量为零,(M+m)*0=Mv1-mv2因为时间相等,即0=Ms1/t-ms2/t得Ms1=ms2s1向左,s2就向右,人从船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对地为参考系可知s1+s2=L我们可以从冲量来理解动量,首先在人与船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人和船之所以运动是因为人与船之间的水平的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时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在人与船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两冲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人动量的变化量就等于船动量的变化量。当开始人和船都保持静止时,就可以得到上述的结论
3,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应用和模型
动量守恒问题,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并规定正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1:系统合外力为零(但绝不是不受外力);2: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注意,是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绝不系统是动量守恒);3:内力远大于外力(这种情况可以合外力部位零,但是相对内力来说可以忽略)一般常见模型为爆炸动量守恒的运用一般用于与能量结合来求速度,这也是高考常考题型,如:滑块模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口诀:人动船动,人停船停,人左船右,人右船左刚开始人船静止,初动量为零,(m+m)*0=mv1-mv2因为时间相等,即0=ms1/t-ms2/t得ms1=ms2s1向左,s2就向右,人从船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对地为参考系可知s1+s2=l
4,高二物理 动量定理
根据公式:v^2=2gh得:球接触板前瞬间的速度:v1=根号下(2*10*3.2)=8m/s,方向:竖直向下。球接触板后瞬间的速度:v2=根号下(2*10*5)=10m/s,方向:竖直向上。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Ft-mgt=mv2-mv1即:F*1.2-mg*1.2=m(10+8)解得:F=2.5mg即:这个力约为小球重力的2.5倍。公式:1/2mv^2=mgh得:v1=8方向向下同理V2=10方向向上此过程经历减速和反向加速所以速度改变量为8+10=18m/s公式:a=速度变化量v/时间t=15m/s^2所以根据公式:F=m*a得F=15m没有题目啊人和船的相对位移是船身长度各自的速度反比于质量 时间相同所以位移反比于质量用总位移(船长)除以质量只和 乘以人的质量 得船的位移乘以船的质量 得人的位移
5,高中物理动量与能量 绳子模型
设绳长l在绳子绷直前,B的加速度aB=3/6=0.5m/s^2在绳子绷直后,加速度为a=3/(3+6)=1/3由于动量=冲量,所以F*t=(mA+mB)*V,所以t=(3+6)*2/3/3=2秒令绳子拉直前运动t1, 绳子拉直瞬间速度为(aB*t1)mB/(mA+mB)所以B的位移=0.5*aB*t1^2+(aB*t1)mB/(mA+mB)*(t-t1)+0.5*a*(t-t1)^2=0.75所以t1=1秒所以l=0.5*aB*t1^2=0.25米动量是什么静止时,设细绳的拉力为f对木块分析f+mg=f浮木对金属f+f浮金=mg剪断细线,两个物体浮力不变。对木块a木=(f浮木-mg)/m=f/m对金属a金=(mg-f浮金)/m=f/m木块向上匀加速运动h=1/2a木t^2 =ft^2/2m金属向下匀加速运动h=1/2a金t^2 =ft^2/mh/h=(ft^2/m)/(ft^2/2m) =m/mh=mh/m希望对你有帮助
6,高一物理动量定理
牛顿第二定律:从3.2m地方落到网上是速度是8m/s前0.6S是做减速运动,后0.6S是做加速运动!人上升到5M高的地方,那么离开网的时候速度应该为Vt^2-Vo^2=2gS求出Vt=10m/SF合=ma牛顿第二定律a=Vt-Vo/t=8-(-10)/0.6=15m/s^2(Vo为人在刚接触网时候的速度,为8m/s)F合=ma=F弹力-mg求出F弹=ma+mg=1500N根据动量定理△mv=Ft在最刚接触网时候的速度为V1刚离开网时候的速度为V2=-10m/s△mv=mv2-mv1=F合×tt=1.2△mv=-1080F合=900N=F弹-mgF弹=1500N总结:其实两种方法的差别并不大,不过都是要算出接触和离开网时候的速度再列表达式!前面两位对公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没有很好得理解好F如果F=900N的话那么接触网的过程中F合900N-600N=300N那么a=F合/m=5m/s^2要把速度从8m/s减小到0已经需要1.6S了.所以是错了!请提问者慎重考虑!牛顿第二定律:从3.2m地方落到网上是速度是8m/s前0.6s是做减速运动,后0.6s是做加速运动!人上升到5m高的地方,那么离开网的时候速度应该为vt^2-vo^2=2gs求出vt=10m/sf合=ma牛顿第二定律a=vt-vo/t=8-(-10)/0.6=15m/s^2(vo为人在刚接触网时候的速度,为8m/s)f合=ma=f弹力-mg求出f弹=ma+mg=1500n根据动量定理△mv=ft在最刚接触网时候的速度为v1刚离开网时候的速度为v2=-10m/s△mv=mv2-mv1=f合×tt=1.2△mv=-1080f合=900n=f弹-mgf弹=1500n总结:其实两种方法的差别并不大,不过都是要算出接触和离开网时候的速度再列表达式!前面两位对公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没有很好得理解好f如果f=900n的话那么接触网的过程中f合900n-600n=300n那么a=f合/m=5m/s^2要把速度从8m/s减小到0已经需要1.6s了.所以是错了!请提问者慎重考虑!
7,高中物理动量定理高手帮帮忙哈
答案:C,A,动量p=mv B,动量变化Δp=p2-p1(末动量-初动量)C,动量变化率Δp/Δt=F(根据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物体动量的变化,而冲量I=Ft=p2-p1)D,冲量I=Ft 而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同一茶杯,动量变化是相同的,(可由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茶杯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与地面接触过程中末速度相同都为0)而与石头接触的茶杯接触时间短所以与石头间的作用力大,才被打碎。选C,动量变化率大,由于石头质硬,海绵质软,杯子落到石头上时,石头形变量比海绵小的多,速度迅速减到0,而海绵有缓冲,速度减到0要更长的时间。自由落体嘛,速度只与高度有关,落地前杯子的速度是一样的,又都减为0,所以动量变化一样.落到石头上用时短,故动量变化率大。。从另一个角度,动量变化率mv/t=ma,就是力的单位,所以实际上动量变化率大小就是力的大小,这是笛卡尔总结的。其实最终问题还是归结到受的冲击力上,力大当然易碎喽动量的变化量等于f(受力)*t(时间)。即是说同样的动量变化,受力的时间越长,其单位时间内的冲量越少。海绵的弹性接触使得茶杯在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增长从而减少了受力,而掉在石头上,时间几乎为一瞬间,所以受力非常大。动量mv冲量ft。a是说茶杯重量大速度快,b说动量的整个变化从开始到最后很大(其实一样大)。c说在单位时间内动量的变化很大,d说冲量大。选c a不对 因为都是茶杯同样的速度动量一样大。b不对 开始动量相同,最后动量也相同为零,变化一样。 d不对 冲量等于动量变化量一样即将压延的部分和已经压延的部分的形状,就像两条不同高度的水平面用一段圆弧连接了起来,只要进口处支持力的水平分力小于等于出口处的摩擦力,就能持续压延,设进口处的支持力与铁板水平面的夹角为θ
cosθ=√[(0.5d)2-(0.5d-0.5b+0.5a)2]/(0.5d)
f支cosθ≤f
f支cosθ≤f支μ
cosθ≤μ
cosθ≤0.1
√[(0.5d)2-(0.5d-0.5b+0.5a)2]/(0.5d)≤0.1
√[(0.5d)2-(0.5d-0.5b+0.5a)2]≤0.05d
(0.5d)2-(0.5d-0.5b+0.5a)2≤0.0025d2
252-(25.25-0.5b)2≤6.25
25.25-0.5b≥24.87
b≤0.75cmc首先两个过程动量总量是相等的所以其他的全错之所以石头上会碎,而海绵不会,是缓冲时间不同P=F*tt石<t海 p相等 所以F石>F海,所以掉在石头上被摔碎,而掉在海绵上不易碎动量变化率=P/t题目分析:茶杯从同一高度掉到石头上和掉到海绵上,在撞击之前,茶杯具有相同的速度V,而在撞击过程结束后,二者最后的速度都变为0。茶杯撞在石头上会碰碎,是因为石头和茶杯都很硬,基本不会发生变形,整个撞击过程很快结束,即撞击过程的时间t很短。根据动量定理 0-mv=ft因为撞击石头时,t很短,所以会产生很大的力f,致使茶杯粉碎但是撞击海绵时,由于海绵会发生形变,使t大大增大,从而使f减小,茶杯不易碎答案分析:A: 两个过程中,初始动量相等,结束后也相等,而且动量是一个过程量 不对B: 两个过程中,茶杯的动量变化是一样的,都为mv 不对C: 茶杯的动量变化量为mv,也等于ft,动量变化率即为其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力f ,撞击石头时,茶杯受到的力f确定比较大 对D: 在两个过程中,茶杯受到的冲量相等,等于mv 不对
文章TAG:
高中 高中物理 物理 动量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模型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