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

重点1:角要测量准确,最好用量角器。 重点2:平行与相交要用固定工具做出最精确的平行线与相交线。 重点3: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包括了混合运算要会准确的运用加法结合、交换律和乘法结合、交换律。 先告诉你这些掌握以后就可以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

2,请问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重点是什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统计,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难点。大数的认识,两位数的乘、除法,角度的认识,是重点。
并不是要恶意顶撞上级!因为百威英博的上级不把员工当人看!恶意克扣工资!伤了员工的自尊心!员工也是无赖之举!!!!!

请问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重点是什么

3,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朋友你好:四年级的数学大体学的是一.简单的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求平均数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三.约数和倍数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能被2.3.5整除的数 质数和合数 分解质因数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和通分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六.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4,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归纳100字

一、用字母表示数, 二、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还要掌握这些定律的逆运用,多做题,才能熟能生巧。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经常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注意“末尾”两个字 四、小数的加减法,加减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五、小数乘法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画掉。 六、小数除法 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做到四点:一看。即看清运算符号。二想。即想能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三算。即计算式要认真、仔细。四查。最后检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七、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5,小学四年级数学的知识要点有哪些

小数的混合计算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2.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3. 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4.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数是小于5还是大于5。 5.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6.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二、角的度量 1. 像手电简、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2.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3. 直线、射钱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直线的有限部分。区别:直线无端点,长度无限,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4. 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线段可以量出长度。5. 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6.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7.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直角=90度,钝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平角=180度,周角=360度,锐角小于90度,锐角8.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锐角小于90°。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1. 速度x时间=路程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可以,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都是四边形,所以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6.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 有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六、统计 七、数学广角

6,四年级数学小知识急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米的诞生 在公元1790年之前世界各国的长度单位几乎各不相同,给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时,法国的一位科学家他雷兰提出了制定一个世界各国通用单位的建议。 法国的学者取得世界各国的同意,把地球子午线上从北极到赤道的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的单位,叫做1米。 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测量了整整七年,实际还只是仅仅测量了西班牙的巴赛罗纳和法国的敦刻尔克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了最初的1米。 后来1960年的国际会议规定。一米为氪(K8)原子在真空中发射的橙色光波波长的1650763.73倍。人身上的尺子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假如你?一拃?的长度为8厘米,量一下你课桌的长为7拃,则可知课桌长为56厘米。如果你每步长65厘米,你上学时,数一数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树,两手正好合拢,这棵树的一周的长度大约是150厘米。因为每个人两臂平伸,两手指尖之间的长度和身高大约是一样的。要是你想量树的高,影子也可以帮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树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长度就可以了。因为树的高度=树影长×身高÷人影长。这是为什么?等你学会比例以后就明白了。你若去游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远,可以请声音帮你量一量。声音每秒能走331米,那么你对着山喊一声,再看几秒可听到回声,用331乘听到回声的时间,再除以2就能算出来了。学会用你身上这几把尺子,对你计算一些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也会为你提供方便的。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 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 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 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7,四年级数学知识要点

总: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3.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4.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数是小于5还是大于5.5.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6.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7.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二、角的度量 1.像手电简、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3.直线、射钱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直线的有限部分.区别:直线无端点,长度无限,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4.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线段可以量出长度.5.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6.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7.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直角=90度,钝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平角=180度,周角=360度,锐角小于90度。单元概括:第一单元 亿以上数的认识 姓名: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3一定要先分级再来读数或写数。 三、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换成一个“万”字。 五、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的省略的尾数,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0、1、2、3、4,就把尾数都舍去,改写成“0”,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6、7、8、9,就把尾数省略,并向前一位进1。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关键:找准尾数的最高位,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千位;如果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就看百位;如果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十位?? 七、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都是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九、亿以上数的读法与亿以内数读法相同:先分级,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时按照个级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 十、亿以上数的写法与亿以内的写法相同:先分级,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每一级的写法与个级的写法一样。 十一、读数和写数关键都是“先分级”。 十二、对整亿数的改写:直接省略亿位后面的8个0,再加上一个“亿”字。 十三、不是整亿数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再改写:先分级再在尾数最高位“千万位”上进行“四舍五入”,用“?”写出得数,不要忘记写“亿”字。 十四、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记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作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每一档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十五、电子计算器操作键的功能。 符号 名称 功能 ON/C 开启键 开或消除输入的内容 OFF 关闭键 关闭 CE 消除键 只消除上一次刚输入的内容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一、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联 系 区 别 都是直的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长短 直线 无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无 射线 1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无 线段 2 不能向一端延长 有长短 二、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只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三、量角器由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组成,在量角时注意:(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2)使量角器的内面0刻度(外面的0刻度)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边指向哪,就根据内圈(外圈)刻度读数.(4)要注意从0刻度读起,做到“0对内读内,0对外读外”。 四、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 五、小于900的角叫锐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角叫钝角. 六、1平角1800=2直角 1周角=3600=2平角=4直角 七、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八、画指定度数的角,注意做到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角的一条边重合;还要看准度数,“0对内读内,0对外读外”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整数或整千数乘一位数,都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三、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四、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其表示方法是所行路程/时间单位。如:120千米/时,50米/分,计算方法是用路程÷时间=速度。 五、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六、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0除外)。乘法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 七、乘法估算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四舍五入”法来估算,即把两个因数看成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但有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如估钱够不够要往大估。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它们的关系叫做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平行线的要点有:(1)在同一平面;(2)永不相交;(3)两条直线。 3、平行线的基本性质:(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与一条直线距离相等的平行线可以画两条,如与已知直线相距5厘米的平行线有上和下各一条。(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平行,哪么这两条直线也一定互相平行。 4、垂线的基本性质:(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与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 与另一条直线垂直,哪么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5、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有:(1)平行:不相交的两条直线;(2)相交:相交成直角就是垂直。 6、用三角板和直尺来画平行线的方法:○1放三角尺,○2靠直尺,○3沿着直尺边推三角尺,○4画平行线。(总结为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8、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2)四个内角的和等于360度;(3)相对的角相等;(4)相邻的角互补。梯形的特征:(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2)四个内角的和也等于360度;(3)最少有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9、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也就是说长方形可以拉成平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变成长方形。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会变小。 10、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都有无数条。 1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画法,相当于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而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1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3、从组合图形中数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个数,也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数,先给每个最小的图标出序号,然后一个个的数,两个两个数,再三个三个数??以此类推。 14、所有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6、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可以用想乘法算除法和表内除法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 17、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上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1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就看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9、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既可以按照“四舍五入”法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乘法直接确定商。 20、判定商是几位数,先看被除数与除数的前几位(取决于除数是几位数), 如果除数是两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注意:每一步商的位置要正确,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1、当除数不变时商与被除数变化正好相同。(0除外) 当被除数不变时,商与除数的变化正好相反。(0除外) 当除数与被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商不变。 22、总数量=每份数×份数 每份数=总数量÷份数 份数=总数量÷每份数 23、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竞价÷单价 24、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25、除数不接近整十数时可看作个位是5的数来试商。 15×2=30 15×3=45 15×4=60 15×5=75 15×6=90 15×7=105 15×8=120 15×9=135 25×2=50 25×3=75 25×4=100 25×5=125
有没有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
350

文章TAG:四年  四年级  年级  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