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班语言活动 夏天在哪里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夏天在哪里》活动后,我感觉本次集体教育活动效果很好,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孩子们参与意识强,多数的幼儿能主动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一半的幼儿能积极动脑进行创编儿歌,可以说本次教学行为充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整个教育效果良好。一开始儿歌活动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儿歌,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语言活动的价值更大。在教师不断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班语言活动 夏天在哪里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2,小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语言教案1    要求:   1、理解鼠宝宝和奶奶互送好吃的食物的情节,体会它们互相关爱的情感   2、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多媒体教具 糖    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老鼠)看,今天来了什么客人?   2、你们看,鼠宝宝有个大口袋,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她的口袋里是什么?   3、(请幼儿摸一摸,拿出糖)鼠宝宝带着一口袋糖去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鼠宝宝是怎么敲门的?   2、奶奶看见了鼠宝宝,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奶奶会怎么招待鼠宝宝?   4、鼠宝宝走了,鼠奶奶会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5、为什么奶奶会觉得孤单呢?   6、笃,笃,笃,谁在敲门?鼠宝宝怎么又回来了?你们看奶奶怎么样?(模仿惊讶的表情)   7、幼儿自由猜,教师可出示大口袋提示:鼠宝宝是怎么说的?   8、请幼儿演鼠宝宝   三、与幼儿一起分享完整故事   1、你们喜欢故事中的鼠宝宝吗?为什么?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爱你的?你会怎样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2、幼儿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3、鼠奶奶也想把好吃的糖分给小朋友吃,你们想吃吗?   4、活动在幼儿愉快的分享过程中结束 小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中国。   2、能背诵儿歌《爱妈妈》。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图回答问题: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鼓励孩子用形容词加以描述,如蓝蓝的大海、闪闪发亮的星星等。   2、老师指着图念诗请小朋友欣赏。   3、提问:诗里说了哪些事儿?谁是大海的娃娃?谁爱大海妈妈?谁是森林的娃娃?谁爱森林妈妈?谁是蓝天的娃娃?谁爱蓝天妈妈?谁是祖国的娃娃?谁最爱祖国妈妈?   4、告诉幼儿祖国的节日是十月x日,我们要学好儿歌。大家一起念儿歌。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确,所以在进行讨论或提问时,尽量提供幼儿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动安排上,先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模样,再深入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再表达出来。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体验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和成长。 小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鹅妈妈滑稽有趣的形象特点。   2、根据问题对应寻找正确的物体。   3、体验与同伴合作开展接力赛的乐趣。   4、让幼儿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故事《鹅妈妈买鞋》,鞋子、袜子、花裙、项链、香水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鹅妈妈买鞋》,请幼儿说一说。   (1)鹅妈妈去了哪些商店?买了什么东西?   (2)鹅妈妈为什么会买那个东西?你喜欢鹅妈妈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回答拿出实际的物品:鞋子、袜子、花裙、项链、香水。   3、将幼儿分组,请幼儿边复述故事边操作实物。   4、请个别组表演故事。   5、活动延伸:玩游戏“鹅妈妈买鞋接力赛”。    游戏规则:   将幼儿6人分成一组,排成一纵队,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同时每一组选一个幼儿扮演鹅妈妈。哨声一响,排头的幼儿立即跑向终点线,踩到线后,看黑板排出的图卡,在篮子里挑出图卡上的东西,如鞋子,拿好急速返回,交给扮演鹅妈妈的幼儿穿起来。如此按次序轮流游戏,先后拿回袜子、花裙、项链、香水,交给扮演鹅妈妈的幼儿。各组的鹅妈妈穿好后,家当评,看哪一组穿戴得最为正确。若都一样,则以快的那组获胜。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语言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小班语言教案5    活动目的:   1、识别各种颜色,具备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了。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纸卡30余张。   2、各种颜色的水粉笔,蜡笔12盒。   3、拷贝白纸30余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导入幼儿在教室内找认识的颜色。   2、幼儿拿来色卡对找同颜色的实物,并述说颜色名称。   3、继续述说各种颜色,并要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实物颜色以。   4、认识颜色,辨别各种颜色的色彩。   5、请幼儿自选各种画笔并说为什么选择此颜色。   6、幼儿自行画出太阳、气球、叶子、棒棒糖、冰棒……   7、互相评比,欣赏创作的画。   8、老师总评出有特色的画并给与表扬奖励。   活动延伸:   由三原色混调能变出更多、更神奇的颜色,进一步理解颜色的奇妙与美丽。在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去欣赏美,唤起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为造就具有"美的心灵"打好基础。    活动评价: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作为美术内容活动,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习与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去创造美,较好地满足幼儿身心需要,也有利于幼儿学会交往技能。 小班语言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讲述晚上在家里的主要活动。   2、学习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描述画面内容。   3、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   2、晚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亮和星星的图片,遮住文字”晚上”   引导与观察。   师:这是什么时候?晚上是什么样的?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绘本故事名字就是《晚上》。揭掉遮挡露出文字“晚上”。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引发幼儿发挥想象。   教师小结:晚上是,月亮和星星出来捉迷藏的时候。   二、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这是什么地方?太阳公公拿去了呢?   教师小结:晚上是太阳回家休息的时候。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这副图片上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小结,晚上是萤火虫开灯,青蛙练习合唱的时候。   3、出示图三,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   师:这是什么地方?晚上回到家里妈妈首先要做什么?(启发幼儿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描述画面内容。)   教师小结:晚上是,开了灯才看得见东西的时候。   4、出示图四,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   师: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全家人在干什么?它们是什么表情、心情怎样才?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是什么感觉?(启发幼儿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描述画面内容。)   教师小结:晚上是,爸爸下班,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时候。   5、出示图五,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小结画面:晚上是,把电视机声音关小一点的时候。   6、出示图6,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   师:准备睡觉了,妈妈都会对你说什么呢?   小结画面:晚上是,睡觉前不要玩了上厕所的时候。   7、教师:睡觉前你会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出示图7。   小结画面:晚上是,上床前跟爸爸妈妈说“晚安“的时候。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阅读,巩固学过的内容。   四、集体讨论。   师:你喜欢晚上吗?晚上还有那些事情? 小班语言教案7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用歌声和动作感受春天的美景。   2、能跟随歌曲有节奏的进行游戏。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游戏准备:   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1-4小节:由一部分幼儿扮演下雨的动作。   5-8小节:由一部分幼儿扮演种子。   在场地中间自由做动作。随着音乐种子做慢慢长大的动作。   交换角色扮演。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他们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尤其喜欢能在游戏情节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 来满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因此,我设计了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想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并能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小班语言教案8   【概念】   财务成本分析报告是企业为获取成本优势,寻求改善成本的有效途径而对企业内部成本发生的相关环节进行分析总结的文书。   【技巧】   报告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 财务成本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 融资成本。   2. 研发成本。   3. 制造成本。   4. 存货成本。   5. 营销成本。   6. 管理成本。   7. 财务成本。   8. 税收成本。   9. 服务成本。   财务成本分析报告写作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 资金成本的控制。   (1)融资期限与资产结构的合理匹配。   (2)应收账款中坏账的防范与及时回收。   (3)应付账款政策的设计与延迟支付。   2. 存货成本的控制。   (1)如何确定存货决策。   (2)零库存的条件与误区。   (3)存货成本控制的技术。   3. 营销成本的控制。   4. 管理成本的控制。   5. 税收成本的控制。 小班语言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理解儿歌内容、欣赏儿歌。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1.大树、摇篮、小鸟若干。   2.音乐:摇篮曲、风声、雨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刚才小朋友在楼下玩得有点累了,让我们一起到大树底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吧。   2.师:你觉得我们小五班的这棵树高吗?想和它比比看吗?   3.幼儿和大树比高矮。   二、理解儿歌。   (1)播放摇篮曲。   师:听,大树在唱歌,仔细听听它在唱什么呢?谁睡着了?   (2)播放风声和雨声。   师:什么声音?风来了,雨来了,小鸟要被淋湿了,怎么办呢?   三、欣赏儿歌。   1.结合教具,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幼儿在大树下欣赏儿歌。 小班语言教案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准时、不迟到是一种好习惯。   2、乐意想办法帮助小乌龟,体验助人的乐趣。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有个好朋友要和我们一起玩一玩,它是谁呀?原来是小乌龟卡尔,我们跟它问个好。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乌龟卡尔》   二、发现问题   1、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2、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1)小乌龟赶得这么辛苦,可还是迟到了,这时它心里觉得怎么样?   (2)大象老师要求动物宝宝们不迟到,卡尔为什么会迟到?   三、解决问题   1、讨论:怎么才能让小乌龟卡尔不迟到呢?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体验帮助小乌龟的乐趣。   四、完整欣赏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语言教案11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看看、猜猜、讲讲,进行圆的想象。   2.在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圆》的课件。   2.各种颜色的圆、白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魔术表演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表演魔术“变圆”,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二、逐一讲述4个圆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 讲述1个圆的故事,理解词语“孤零零”,说说1个圆能变成什么。   2.讲述2个圆的故事,感受有了朋友快乐的心情,说说2个圆会变成什么。   3.讲述3个圆的故事,找一找故事中3个圆藏在了哪里。   4.讲述4个圆的故事,说说4个圆在故事里和我们的生活中都变成了什么。   5.完整地欣赏故事。   三、摆一摆、画一画,创编5个圆的故事。   1.幼儿操作,用5个圆拼图。   2.用拼好的图创编故事。   四、6个圆的想象,结束活动。 小班语言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小手的用途。   2、愿意根据儿歌内容用小手和身边的朋友做做动作。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自己身边的朋友。(材料准备)PPT。    重点与难点:   根据儿歌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有用的小手   1、你的小手在哪里?   2、小手可以干什么?   二、小手会说话   1、你用什么说话?   2、你用什么和别人打招呼?怎么说的呢?   3、和身边的朋友打打招呼。   三、我的小小手   1、欣赏儿歌   2、观看PPT并回答提问:   ——你听到儿歌里的小朋友用什么来打招呼?   ——她们是怎么打招呼的?   1、动作与儿歌内容匹配   ——拍拍手、招招手、握握手、摆摆手   2、学念儿歌   四、表演儿歌   1、喜欢念的和老师一起念   2、和身边的朋友一边做动作一边念。 小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大胆想像并勇敢讲述   3.体会作品中关心他人、友好相处的情感主题。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玩滑梯,让幼儿体会滑滑梯的乐趣。   2.挂图一幅。   3.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玩滑滑梯时的情景,及内心感受。   二、教师富有感情地讲述童话,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幼儿思考回答:小动物的滑梯是谁做的?小象没有滑梯不能玩,怎么办?   三、借助直观教具,老师有表情的朗读,引导幼儿边完整欣赏,边思考:   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做大滑板送给小象玩?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想什么办法让小象也玩得高兴?   四、请幼儿边看教具,边听故事录音,鼓励幼儿说说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活动延伸】   投放动物头饰,引导幼儿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小百科:滑梯属于综合型运动器械,只有通过攀爬才能进行滑梯活动。孩子玩滑梯需要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可以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当孩子"嗖"地滑下来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滑梯为儿童体育活动器械的一种,常见于幼儿园或儿童游乐场中,适宜于3-6岁的儿童,另外也有特殊用途的滑梯,如用做救生的滑梯等。滑梯是在高架子的一面装上梯子,另一面装上斜形的滑板(一般有平直和弯曲的两种),儿童从梯子上去,从斜板滑下来。 小班语言教案14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中初步学会儿歌《小鸡》   2 认识相关字:鸡,捉,叽。   3 感受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图,文的内容。   活动准备 :教师用书,大挂图,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见过小鸡吗?他们长什么;样?怎样叫的?   小朋友们知道后和教师一起学做小鸡的走路动作和叫声。   然后出示挂图《小鸡》并说:今天我们学小鸡。   2、进入   先让幼儿观察挂图,至少一分钟,没有声音,静静地看图上都有什么,都有谁,然后等待老师的问题再回答。   ---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做什么?   ---数一数,图中有几只小鸡?仔细看,他们是一起来的吗?   ---有一只小鸡呀是后来的,那他来干什么呢?是来找着两只小鸡一起玩游戏的,是不是?再问一次,它来找着两只小鸡做什么?   3 开始理解的读儿歌   ---小鸡怎样叫(叽叽叽) 引出第一句。   ---他们在哪啊(青草地) 引出第二句。   ---他们在干什么(捉小虫) 引出第三句。   ---那他们吃完虫子准备做什么了(做游戏)   4 熟悉字卡,认读鸡,捉,叽字卡   ---教师举读字卡,幼儿复读。   ---教师举字卡并说:一只小(鸡)来(捉)虫,(叽),幼儿复读。   ---教师再举字卡说:两只小(鸡)来(捉)虫,(叽叽)。   ---教师再举字卡说:三只小鸡来了,应该怎么说?幼儿说:三只小鸡来捉虫,叽叽叽。   5 拍拍字宝宝   教师说:这三个字宝宝等着你们叫他们呢!快用你们的小手和他们握握手吧(用小手拍打字卡)   活动延伸:了解公鸡和母鸡,回家让爸爸妈妈将关于公鸡和母鸡的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15   活动设计的提出:   某日在进行户外体育游戏时,有小朋友注意到地上的落叶,很感兴趣,我们一起把叶子捡起来,还仔细地观察了叶子的形状、颜色,了解到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由此引发思考,延伸出该活动《小树的新衣》。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训练涂抹、粘贴等小肌肉动作;   3、锻炼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等颜色的碎卡纸(树叶);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画纸(每张上画有一棵数,供小朋友贴树叶)   3、小篮子(装碎卡纸用)   4、浆糊5、小碟子(装浆糊用)   6、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垫板7、范画一张(已贴好树叶)   8、录音机和磁带(含有儿歌《大风与树叶》)   9、毛巾三条(擦手用)活动过程:(20分钟)   1、引入:(4分钟)(音乐开头有一段风吹的呼呼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先放音乐,老师双手拢在耳旁做倾听状,问小朋友)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啊?(音乐停,做吹气状,口中发出"呼呼"声)这是什么声音呀?   小:风!   师:是风的声音,听听是不是?哦,真的是风的声音哦。风婆婆很喜欢旅行,也很爱帮助别人。有一天,她旅行经过一片小树林,忽然听听一阵哭声(做哭泣状)。风婆婆一看,原来是小树哭了。风婆婆停下来问小树(慈祥的语气):"小树小树,你为什么哭呀?"小树说(出示一张没有贴树叶的化,模仿小树的语气):"我周围的好朋友都有漂亮的花衣服,只有我没有,我好羡慕她们啊……"风婆婆笑着说:"别着急,让我来帮帮你!"风婆婆对着小树吹口气(做吹气状),小树马上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快速换上贴好树叶的画)。旁边的小树叶一看,可高兴了,嚷着要风婆婆也帮她们穿花衣服(出示几张树的画)。可是风婆婆她很忙,怎么办呢?她想了想,哎,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手都很能干,我们请他们来帮小树穿衣服好不好?小树高兴极了。今天老师把小树请到我们幼儿园来了,一会就请小朋友给小树换上漂亮衣服。   2、示范和讲解:(4分钟)师:老师这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树叶,有红色的(出示红色的碎卡纸),有绿色的(同上),还有黄色的(同上)。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随意拿起一片叶子,可重复几次,使小朋友能够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   这么多漂亮的叶子,我们一张一张贴上去。小树就会穿上花衣服了。(边示范边讲解)先拿起一片叶子,用一个小手指蘸一点浆糊,均匀地涂在叶子上,在轻轻地贴在树上,小手压一压。真好看。小朋友看看,这叶子是长在哪的呀?   小:树上的。   师:对,是长在树上的。所以我们要把树叶都贴到树上去,掉下来就不好看。我们再贴一个。(重复上面的步骤,边讲解边示范)。   哎呀,我的小手弄脏了。怎么办啊?不能擦在桌子上,也不能擦在衣服上,我们用桌上的小毛巾擦一擦,小手就干净了。   3、开始活动:(10分钟)将小朋友分成三个小组,班上三位老师分别指导一个组,指导的要点是怎样涂抹浆糊,怎样粘贴在指定的位

小班语言教案

3,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我家的变化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念儿歌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是快乐的。  2、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就不要对爸爸妈妈恋恋不舍,要做一个独立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消除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也是家。  活动准备  色彩鲜艳的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1、布置环境,在活动室里布置几个布娃娃,减少桌椅,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使幼儿园环境接近家庭。  2、大带小,来园时,让大中班的哥哥姐姐们在门口欢迎,介绍姓名互相对话,共同游戏使新来的小班小朋友感到有伙伴,增加安全感。  3、教师尽可能做到在学唱儿歌的同时,搂抱每个孩子,与孩子说几句亲切的话,与他们共同游戏。  4、多安排自由活动,少坐在座位上。  5、对话,今天你认识了谁?来幼儿园是高兴的。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刚进园,我会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要用妈妈的语气告诉他们,大家已经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要认真的学习本领,做一个合格的小班幼儿。  如果条件允许多发一些发响声的玩具各一些机动玩具,像在家一样自由取放,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我家的变化活动方案

4,小班语言活动好看的电视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长方形纸进行简单的折、粘、画,做成小小电视机。  活动准备:  范例作品一件,长方形纸、长条形、浆糊、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小小电视机。  1、出示范例作品:这是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幼儿讨论。  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并示范小小电视机制作步骤和方法:将长方形纸段边对折,做成电视机的机身;将长纸条斜折成一个“V”字型,做电视机的天线;将纸折成“V”字型,做电视机的机身上;在电视机的一面画上屏幕和开关,一台电视机就做好了。  二、幼儿制作。  1、交代作业要求,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折电视机身,短边要对齐。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除了画开关和屏幕之外,还可添画简单的图画作为电视节目图像。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天线的折叠和黏贴发。  三、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作品。表扬积极动手、折叠平整、大胆添画的幼儿。
设计意图  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常常会抱怨游戏材料不够多、不够新,自制的游戏材料有时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园里有一些随处可见的现成材料,如果教师稍加利用,就能成为“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所以设计了《调皮的小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行进中用均匀的力量踢球,听到口令后能用脚尖马上控制皮球,使球停下来(重难点)。  2.积极探索皮球一物多玩的方法,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哨子一个;字卡:球;幼儿人手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玩球  1.出示字卡:球。提问:你知道哪些球,他们可以怎么玩?  2.集体做各种玩球动作。  二、出示皮球,幼儿自由探索皮球的玩法  1.出示皮球,引导探究:皮球可以怎么玩,你有几种玩法?  2.幼儿自由探究,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皮球的玩法。  三、技能训练:控制皮球  1.提活动要求:请小朋友边踢小皮球,边前进,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让你的小皮球马上停下来,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操作方法  教师小结:踢小皮球时要用轻轻的力量去踢,小皮球不能离开你的脚远,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可以用你的脚尖马上去点住皮球,小皮球就不会逃跑了。  4.幼儿再次练习,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四、放松活动:  球操。  活动反思:  “物”虽普通,切入点有新意.  “一物多玩”中“物”和“玩”是两个关键词。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即离不开“物”,也离不开“玩”。在选择了“球”为本次活动的“物”后,怎么玩?引导幼儿怎么新颖的玩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分析孩子对球的原有经验,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能滚球、拍球、抛球等技能,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还是重复这些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兴趣吗?所以我在引导孩子们动脑筋“一球多玩”的基础上,结合足球,让孩子们学习“控球”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文章TAG:小班  语言  活动  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及反思  夏天在哪里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