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微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美术小课题研究 研究什么最好 谢谢大家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22 15:14:50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美术小课题研究 研究什么最好 谢谢大家

2,小学美术怎样提高趣味化教学课题设计论证
引入有关美术的教育游戏啊,比如趣动课堂,现在有人物创作和美术空间等游戏,可以在应用商店找一下趣动课堂,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帮助。
3,小学美术教学过程怎么设计
美术课题研究实施前的准备工作,除了有好的课题选择,还需要根据所选择的课题,设计一个最佳的研究方案。设计美术课题研究方案,是研究者根据所选择的课题内容,为课题的实施制订具体的操作计划,也为上级部门对课题的检查评估、研究者的中期反思总结、课题组成员的相互协作交流等提供了依据。一个好的方案关系到课题研究实施的方向和过程,也影响着研究目标的实现和最后成果的质量。因此课题方案设计是课题研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这个很简单!教学设计一般是作为师范学院必修课, 小学美术就更简单了, 我现在帮你弄套设计方案! 孩子吗!艺术细胞的发展重要时期,你可以弄一套自由发挥方案比如: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形状?是圆形 方形 三角形,,, 你也可以在黑板上画画让他们模仿! 可以问小朋友喜欢家里什么人,让他们发挥想象画画,更可以带着小朋友到学校的操场或者花园照着鸟 花啊什么的画画增加课程生动性!留个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完成的美术作业,这样可以增进老师 学生 家长的互动! 多试着让孩子自由发挥,不要刻意让他们模仿你的作品!这样才能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 有问题的可以及时发现!
4,利用布尔逻辑运算符知识为本课题编制检索式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设
在一个检索式中,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逻辑运算符,构成一个复合逻辑检索式。复合逻辑检索式中,运算优先级别从高至低依次是not、and、near、with、or,可以使用括号改变运算次序。 如:(A or B) and C先运算(A or B),再运算and C 检索中逻辑算符使用是最频繁的,逻辑算符使用的技巧决定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用布尔逻辑表达检索要求,除要掌握检索课题的相关因素外,还应在布尔算符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方面引起注意。另外,对同一个布尔逻辑提问式来说,不同的运算次序会有不同的检索结果。布尔逻辑运算符 含义 & 逻辑与 | 逻辑或 ^ 异或 || 短路或 && 短路与 ! 逻辑反 &= 逻辑与赋值(赋值的简写形式) |= 逻辑或赋值(赋值的简写形式) ^= 异或赋值(赋值的简写形式) == 相等 != 不相等 ?: 三元运算符(if-then-else) 布尔逻辑运算符“&”、“ |”、“ ^”,对布尔值的运算和它们对整数位的运算一样。逻辑运算符“!”的结果表示布尔值的相反状态:!true == false 和!false == true
5,有关中小学美术应教些什么研究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学生、课堂都在发生着变化。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学习,大胆尝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在不断尝试创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动恼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并在各级各类绘画比赛活动中获取优异成绩。 (2)教师注重了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中,教师注重将书本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开放作业形式,激活学习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思维和方式。形成丰富的教学反思和论文,其中2篇研究论文获奖。 五、问题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实际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让我们必须严肃地面对并进行及时的反思。1.理论学习需要拓展深度。目前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主要依赖于《美术课程标准》和美术学科类杂志,面比较小,针对性也不强。还需要从学科性、指向性更深的理论书籍上汲取营养,使研究实践建立在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基础上。2.日常积累需要多元开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只重视了作业照片的积累,但却忽略一些文字资料、研究方法、典型课例的及时梳理,从而流失或遗漏了一些宝贵的资源。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多元的日常积累,丰富课题研究的各类资料。3.教师提升需要专家引领。由于研究能力和视野有限,课题组成员渴望高位的引领,能及时把美术教育领域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本课题的研究。为此,我们将会积极主动的与县、市教研员、美术教育界名师等专家联系,获得名师、专家的引领。网上的资料,望采纳。
6,探究微课如何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一、利用微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手工活动课以及较为特殊的美术技法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可以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识技巧,可以借助于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同时配上字幕,在制作过程中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用语言更加活泼易懂。比如,在教学版画这部分知识内容时,由于版画的专业性较高,需要较为特殊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相关内容,如果直接进行讲解示范,往往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可在课堂教学之前制作好微视频,把版画制作需要的材料、制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都利用视频来呈献给学生。教学时首先给学生进行播放,播放时能够随时对部分重难点知识予以强化。学生观看结束后,让其分组讨论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视频观看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二、进行有效的课堂示范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示范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师示范不但能够把美术技巧直接呈现给学生,同时也能够展示出教师的基本功。但部分教师常常喜欢用粉笔直接勾勒来代替范画,这样起到的示范作用往往不如人意。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其课程特征决定了美术作品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然而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短暂的教学时间不适合进行完整性示范,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是提前把作品制作好后再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教师的制作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述是无法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的。而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能够提前将相关内容进行录制,之后利用软件对微视频内容予以删减调整,将最重要的步骤在课堂中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用相对短暂的时间了解绘画方法和基本步骤。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之后配合教师的提示与指导,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以便于他们之后的动手创作。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借助于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依靠微课能够激发出小学生的绘画灵感,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和感受美术知识。例如,在教学“石刻”这部分内容时,中国的石刻包含了碑碣石刻、画像石刻、摩崖石刻等,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国内各地的石刻景观,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中国汉字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可以选择Premiere软件对知识内容进行编辑,再结合网上下载的配音,把国内各地的石刻景观图案融入到一个微视频中,让学生仿若置身于实际情境中,借助于观察获得感性的知识体验来更深入的理解知识。总之,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形象化和趣味化;让学生获得更加自然真实的感受,可以有效的促进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微课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才能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7,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小课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教师不仅是审美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设计师,应善于把课标的精神和教材内容融为一体,在重视研究教学创新时,更要研究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一、把握教学目标,活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据,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而且要透过教材的图文结合,挖掘教材育人的潜在因素,切实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正确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全面完成教学任务。1.以造型表现为基础,使用教材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美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把思想教育寓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例如,小学美术第一册《乘上列车去画画》一课,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富有智慧和创造力。这样就把教育延伸到教材之外,不但在教材中学到了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而且引导了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以绘画等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景物。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相同的主题,把教材用活改编后的教材,强调趣味性,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可以用多种表现技法来完成相同的主题。针对教材这一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某一种表现形式,可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自己的感受。例如,小学美术第七册《幻想未来》一课中,我根据班上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以多种形式来表现主题,“人类的智慧反映在手指尖上”,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生动的作品,如“未来的房屋”“未来的汽车”。学生们通过想象、创造,利用泥塑、雕刻,把想象中的未来表现得栩栩如生。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还开拓了儿童的思维,对培养儿童的耐心细致和手的灵活性,促使儿童智力发展和劳动观念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3.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内容和备课预计之外的、发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瞬息变化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创新教育。例如,我在教学小学美术第五册《大冬天》一课时,多数学生以“吃冰糖葫芦,堆雪人,看冰灯,打雪仗”等常见画面来表现冬天,而有一名学生则以“冬泳”来表现冬天,画面上一群穿着棉衣的年轻人,站在江边看着一群老人在领着孩子冬泳。这位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生动材料,因此,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表扬,鼓励他大胆创新。对学生长期治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创新培养,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教材随着深改的推进,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必然潮流,因为,教材中往往有些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生活,有的使用起来觉得与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需要,补充教材。1.根据教学内容,补充教材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不尽相同,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身边极普通和司空见惯的东西,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例如,第一册18课《动物王国》要求用电脑绘画,由于我们学校没有电脑,达不到这种条件,于是我让学生到操场上捡一些小石头,结合橡皮泥来制作小动物。2.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补充教材社会生活就是活教材,我们应当利用好各种机会。例如,过教师节、元旦、春节时,可让学生尝试自制贺卡,开展送贺卡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平时可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壁挂,装饰房间,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春、秋季来临时,还可以教学生制作风筝。这些小活动,既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和智慧,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既锻炼了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又促进了智力的开发,还感受了创作的乐趣,使学生学到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对教材起到了补充作用。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针对教材这一特点,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补充教材。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搜一下: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小课题研究
文章TAG:
小学 美术 课题 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微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什么最好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
-
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教案设计,三位数除法如何计算?
2022-12-25
-
学唱拨浪鼓 教案,牛奶盒贴上波浪鼓幼儿边玩边学唱
2022-12-26
-
幼儿园美工手工折飞机教案,纸飞机折叠方法(1))
2022-12-31
-
《香玉》《王六郎》教案,香玉康复后和九生一样幸福快乐
2023-01-01
-
关于诚信小班教案,一文读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3-01-05
-
喂 出来---教案设计,喂养小动物幼儿园教案1
2023-01-08
-
初二物理公开课杠杆教案,杠杆知多少?问与答(20)
2023-01-24
-
幼儿园这只狐狸教案,教案(一)
2023-02-17
-
龟兔比赛教案,骄傲兔子比赛被比赛结果出炉!
2023-02-17
-
六年级数学商场打折教案,六年级新学期开学礼包新折扣
2023-02-18
-
小鸭童谣教案小班,小学儿歌教案
2022-12-18
-
自我新形象 教案,如何在职场迅速认识自己?
2022-12-26
-
万圣节的由来介绍教案,万圣段由来万圣节前夕最热闹
2022-12-30
-
幼儿园剪纸课优秀课教案,剪纸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1-28
-
车的运动教案,汽车为何不能启动?
2023-02-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