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研主题有哪些,在小学美术教研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4-19 12:46:37
本文目录一览
1,在小学美术教研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2,幼儿特色教育美术的科研课题有哪些
关于这方面的课题包括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等等。1、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该课题视角新颖,体现基础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幼儿的家乡文化意识、艺术兴趣和动手能力,幼儿园教师很有创新精神,重视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以吴文化为内核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正在形成新的品牌。2、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课题对核心概念理解到位,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认识非常到位,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序推进,方法选择正确,特色活动与环保相结合,促进多领域目标的达成。地方文化资源、美术课程、幼儿创作实践活动这三个概念各有侧重,教育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协调发展。3、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人类最可宝贵的时代是孩童时代,童心无暇、童真可爱、聪慧乖巧、率性不羁。儿童有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心理,同时拥有伟大的想象力,儿童在作画时随心所欲,形状、颜色、构图变化无穷,不受任何限制,表现了儿童特有的质朴、纯真、自然、幼稚的美。而小学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教学方法和内容必然有着内在的对应性。4、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近二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经历了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转到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随着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和DBAE美术教育体系传入我国,又出现了轻视技能训练的作用,重视学生创造、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的教学倾向。目前,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的目标。当人们思考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美术学科的时候,也要围绕这样的教育目标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其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5、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在学科教育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成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点。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学科,而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应该从主动参与绘画创作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深层次地把握美术内涵,既锻炼了绘画技能与技巧,又促进了美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关于这方面的课题可以从: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塑造完美人格; 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等等这些方面进行课题的研究。对于课题的研究你可以来亿百出版网看看。
3,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小课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教师不仅是审美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设计师,应善于把课标的精神和教材内容融为一体,在重视研究教学创新时,更要研究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一、把握教学目标,活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据,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而且要透过教材的图文结合,挖掘教材育人的潜在因素,切实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正确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全面完成教学任务。1.以造型表现为基础,使用教材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美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把思想教育寓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例如,小学美术第一册《乘上列车去画画》一课,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富有智慧和创造力。这样就把教育延伸到教材之外,不但在教材中学到了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而且引导了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以绘画等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景物。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相同的主题,把教材用活改编后的教材,强调趣味性,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可以用多种表现技法来完成相同的主题。针对教材这一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某一种表现形式,可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自己的感受。例如,小学美术第七册《幻想未来》一课中,我根据班上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以多种形式来表现主题,“人类的智慧反映在手指尖上”,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生动的作品,如“未来的房屋”“未来的汽车”。学生们通过想象、创造,利用泥塑、雕刻,把想象中的未来表现得栩栩如生。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还开拓了儿童的思维,对培养儿童的耐心细致和手的灵活性,促使儿童智力发展和劳动观念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3.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内容和备课预计之外的、发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瞬息变化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创新教育。例如,我在教学小学美术第五册《大冬天》一课时,多数学生以“吃冰糖葫芦,堆雪人,看冰灯,打雪仗”等常见画面来表现冬天,而有一名学生则以“冬泳”来表现冬天,画面上一群穿着棉衣的年轻人,站在江边看着一群老人在领着孩子冬泳。这位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生动材料,因此,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表扬,鼓励他大胆创新。对学生长期治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创新培养,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教材随着深改的推进,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必然潮流,因为,教材中往往有些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生活,有的使用起来觉得与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需要,补充教材。1.根据教学内容,补充教材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不尽相同,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身边极普通和司空见惯的东西,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例如,第一册18课《动物王国》要求用电脑绘画,由于我们学校没有电脑,达不到这种条件,于是我让学生到操场上捡一些小石头,结合橡皮泥来制作小动物。2.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补充教材社会生活就是活教材,我们应当利用好各种机会。例如,过教师节、元旦、春节时,可让学生尝试自制贺卡,开展送贺卡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平时可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壁挂,装饰房间,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春、秋季来临时,还可以教学生制作风筝。这些小活动,既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和智慧,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既锻炼了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又促进了智力的开发,还感受了创作的乐趣,使学生学到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对教材起到了补充作用。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针对教材这一特点,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补充教材。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搜一下: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小课题研究
文章TAG:
小学 学美术 美术 教研 小学美术教研主题有哪些
大家都在看
-
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教案设计,三位数除法如何计算?
2022-12-25
-
学唱拨浪鼓 教案,牛奶盒贴上波浪鼓幼儿边玩边学唱
2022-12-26
-
幼儿园美工手工折飞机教案,纸飞机折叠方法(1))
2022-12-31
-
《香玉》《王六郎》教案,香玉康复后和九生一样幸福快乐
2023-01-01
-
关于诚信小班教案,一文读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3-01-05
-
喂 出来---教案设计,喂养小动物幼儿园教案1
2023-01-08
-
初二物理公开课杠杆教案,杠杆知多少?问与答(20)
2023-01-24
-
幼儿园这只狐狸教案,教案(一)
2023-02-17
-
龟兔比赛教案,骄傲兔子比赛被比赛结果出炉!
2023-02-17
-
六年级数学商场打折教案,六年级新学期开学礼包新折扣
2023-02-18
-
小鸭童谣教案小班,小学儿歌教案
2022-12-18
-
自我新形象 教案,如何在职场迅速认识自己?
2022-12-26
-
万圣节的由来介绍教案,万圣段由来万圣节前夕最热闹
2022-12-30
-
幼儿园剪纸课优秀课教案,剪纸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1-28
-
车的运动教案,汽车为何不能启动?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