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怎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23 22:19:36
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下:“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而实践研究则是教师将“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地实施与呈现的过程。特点:系统分析:是指整个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必须建立在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的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建构”。整体设计:是指课时教学以前,要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组建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规划,以及整体规划下的课时设计。确定主题—明确目标—逆向设计(评价早于活动设计)—结构化任务、递进性活动—课型、课时、作业、测试统筹安排与科学设计。“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可以说是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标准。而这一标准的体现,核心就是在课堂主阵地。上好每一堂课,是拿下这一主阵地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教师要担当起这一份职责,就需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这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线回应。

2,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四个问题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进行 Why—What—How 的思考,有助于教师真正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大观念指对个别的事实和技能赋予意义和连结的重要概念、主题、问题、观念。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落实单元目标,也就是在课程标准框架下精准落实哪些知识技能的问题。单元之间的比较、递进、提升,是理清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关系的重要载体,让每一节课的课程、教学目标更清晰,既避免教学的 “越位” 或者 “不到位”,也不至于 “平均用力”,能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形成体系。一 Why——为什么 “整”? 单元整合教学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和流程,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作业。1. 关注和实施 “单元整合(整体)教学” 是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和有效实施教学的前提与保障。2. 我们探索、实施单元整合式教学,是为了打破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顺应语言的认知规律,更好地落实英语教学的根本属性和核心任务。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为了使知识体系更为系统化,将知识的学习与听说看读写技能的发展更好地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使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关联、发展、整合,实现语言的深度学习和语用能力的发展,让英语从课本真正走向生活。4. 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可更好实现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学、多样化、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能、全面发展。实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和落实。二 What——“整” 什么? 从宏观来看,在整个教育层面,整合学习是指不同教育领域,不同经验世界,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从微观来看,对于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表述为:整合学习是指学生在主题语境中,基于语篇,通过语言技能活动,运用学习策略,获得、梳理、整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理解与赏析语言,比较与探究文化,评价与汲取文化精华。 基于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思路和策略:以学生的主题意义理解和整体表达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主线;围绕主题意义设计体现学习进阶的单元整体目标和学习小单元目标,设计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围绕主题意义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螺旋递进式发展;以整合性输出任务作为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融合发展的落脚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领导力:根据课程方案,通览学段教材;参照课程标准,拟订学期教学计划;编拟学习单元,整合课程资源;充实课程内容,创造自己的课程;推进课堂教学,评价课程效能;充实课程内容,创造自己的课程;教材研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三 How——如何 “整”? 从学情分析、单元分析,课时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件及板书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明确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 How——“整” 得如何? 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凸显了 “境”,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及语言能力。在不同情境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相近内容的组合,注重了单词、短语、句型的整合;注重了新知与旧知的融合;注重了语言运用的循序渐进;注重了情感教育的提升。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了整体感,有助于建构相关语言知识及能力体系。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凸显了 “进”,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通过整体设计语篇带动语境的创设,通过语篇的输入带动语量的输出,通过语篇的积累带动语用的实践。在整理和复述语篇的过程中,学生的旧知被激活。新授的语法知识依托、生成于语境中,通过仿说形成新的语篇,让学生带着浓浓的情感进行语用的体验。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凸显了 “尽”,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以 Adventures 作为 “景架”,以 Who is the hero? Is Joe / Sarah afraid of the bank robbers? 作为 “语架”,围绕单元主题和课时话题,整体感知理解故事,在故事教学中渗透了敢于冒险、如何冒险的教育。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以语言知识目标为引领,以情感态度目标来推动,以整体评价手段来贯穿,以整体课件设计为服务,实现了整体语言教学,使英语课程的学习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途径。五 结语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建构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进行 Why—What—How 的思考,有助于教师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挖掘文本价值,为学生提供语言和思维范式,真正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也对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做好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单元的知识,使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会让你知道在什么时候讲到什么程度,会让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读教材,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会让学生对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知道本单元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以及与前边学过的章节和后续章节的联系,就会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学习了。 目前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设计有如下要求: 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2.教学设计要突出对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参与广泛的合作与交流。3.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方法的应用,数学思想的吸收和数学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质。4.教学素材要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发生在身边的数学,就会产生亲和力。5.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6.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要丰富多彩,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故事、场景、动画、游戏、实验等。7.教学内容设计要有弹性,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8.教学媒体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要在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上做文章,要避免形式主义。所以说单元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也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都应提倡单元教学设计。 那么单元教学设计究竟需要设计什么? 一、首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就是确定要教什么。把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单元内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分析。这其中包括:1.单元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2.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含课标要求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走向和逻辑链,特别是每一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教材编写的意图等方面;3.单元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学内容分析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之上。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二、其次是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起点的能力与学习特点等。包括:1.学习该单元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2.学习该单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3.学生学习该单元内容可能的困难;4.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学习习惯和学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析应该有“前测”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自己的学生分析。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前测”往往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要素。学生分析应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三、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在学生分析之前和之后往往存在差异。如果对教材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教学目标应该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不能只写不做,特别是设计意图中应该逐步阐释活动是如何通过组织与实施在为达成目标服务的。四、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就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设计的活动。包括:1.活动内容;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活动的设计意图;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教法与学法的设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还是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还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独立学习等方式。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方式。活动材料的准备,如学具(写明具体材料、数量等)、教具、课件等。而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式的“普遍真理”。五、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堂教学形成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的设计。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后者重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过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实际上,要想学生在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中获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要将总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其标志就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基于评价设计教学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颇有感触,以前写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要学哪了才写哪,最多就是超前几小节再写写教案,可是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小节的内容以及题型都是和前后几小节内容和题型相互联系着演变,内容联系还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题型之间联系和演变确实只有通过整章或者整个单元的连贯掌握,才会真实体会它们之间内容以及题型演变的过程。在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后,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就自然的使学生明白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发展过程。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将教师工作重心前移,也就是要将主要精力从做题复习移到教学设计上,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精心准备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课程的新理念。

文章TAG: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单元 整体 教学
大家都在看
-
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教案设计,三位数除法如何计算?
2022-12-25
-
学唱拨浪鼓 教案,牛奶盒贴上波浪鼓幼儿边玩边学唱
2022-12-26
-
幼儿园美工手工折飞机教案,纸飞机折叠方法(1))
2022-12-31
-
《香玉》《王六郎》教案,香玉康复后和九生一样幸福快乐
2023-01-01
-
关于诚信小班教案,一文读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3-01-05
-
喂 出来---教案设计,喂养小动物幼儿园教案1
2023-01-08
-
初二物理公开课杠杆教案,杠杆知多少?问与答(20)
2023-01-24
-
幼儿园这只狐狸教案,教案(一)
2023-02-17
-
龟兔比赛教案,骄傲兔子比赛被比赛结果出炉!
2023-02-17
-
六年级数学商场打折教案,六年级新学期开学礼包新折扣
2023-02-18
-
小鸭童谣教案小班,小学儿歌教案
2022-12-18
-
自我新形象 教案,如何在职场迅速认识自己?
2022-12-26
-
万圣节的由来介绍教案,万圣段由来万圣节前夕最热闹
2022-12-30
-
幼儿园剪纸课优秀课教案,剪纸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1-28
-
车的运动教案,汽车为何不能启动?
2023-02-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