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物理二级结论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抛体运动、平抛等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

2,高中物理二级结论好的追加分数

伽利略在力学,天文学,和哲学上都有很重要的贡献,尤其在力学方面,做了好多的贡献,考试不会考他做了那个方面,主要是他的各个研究都很出色。可以说是牛顿力学的先驱,包括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其次还有:康普顿:康普顿效应 compton effect玻尔:玻尔的原子模型。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洛伦兹:“电子论”.(相互作用不是直接的)海森伯:不确定原理,矩阵力学阿基米德: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高中熟知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欧姆:电流定律(欧姆定律)焦耳:焦耳—汤姆生效应,热功当量尼古拉·哥白尼: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薛定谔:概率波动力学帕斯卡:帕斯卡定理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发现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定律。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动定律)卢瑟福:质子的发现哈勃: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帕斯卡尔:帕斯卡尔定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开尔文:创立了热力学温标惠更斯:惠更斯原理费曼:路径积分。。。。当然还有很多,但是经常考的我感觉到时比较普适的一些:库伦,布朗,爱因斯坦,牛顿,普朗克,卢瑟福,查德威克 ,麦克斯韦,玻尔,阿基米德。建议查下罗贝尔奖,就知道那个科学家在那个领域贡献杰出。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好的追加分数

3,物理高考二级结论有点疑问

说得很对,要根据动能定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句结论,应为相同线框在恒力作用下穿过磁场,速度越大,产生的焦耳热越大。

物理高考二级结论有点疑问

4,有哪些高中物理的重要二级结论

有好多,有公式、图解,怎么给你?如:五、机械能:1.求机械功的途径:(1)用定义求恒力功。(2)由做功的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3)由图象求功。(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5)由功率求功。2.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功能关系:摩擦生热系统失去的动能,等于滑动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功的大小。4.保守力的功等于对应势能增量的负值:。5.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符号相反,其总功也不一定为零。6.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获得的动能。七、振动和波:1.物体做简谐振动,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量、动能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通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只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半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经过一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原来位置,一切参量恢复。一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零。2.波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都作受迫振动,都重复振源的振动,只是开始时刻不同。波源先向上运动,产生的横波波峰在前;波源先向下运动,产生的横波波谷在前。波的传播方式:前端波形不变,向前平移并延伸。3.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多解”。4.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上坡向下,下坡向上”5.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6.波发生干涉时,看不到波的移动。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位置不变,互相间隔。

5,求必修一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锦急

物理二级
因为合成后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一定是共线的 例如: ①水平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8m/s2 ②竖直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6m/s2 合成起来,初速度是与水平方向成45°,而加速度合成后起来与水平方向成约37° 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不共线,则不可能是直线运动,必然是曲线运动

6,求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越多越好

一、运动学1、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第1个T内、第2 个T内、第3 个T内质点的位移之比是: 1:3:5 ,在位移第1个S内、第2个S内、第3个S内所用时间之比是 : 1:(—1):(—) 2、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且V t/2=(V0+Vt)/2,式中V0、Vt为该段时间的初速度、末速度;该段位移中点的速度是Vs/2= ,且无论加速、减速总有 Vs/2 >Vt/2 。3、在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运动中,任意两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都相等,且△S=aT2。4、在速度图象中,图象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某段图线下的“面积”数值上与该段位移大小相等。5、在初速度为V0的竖直上抛运动中,返回原地的时间T=2 V0/g;抛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V02/2g。6、平抛(类平抛)物体运动中,即由原点(0,0)经平抛由(x,y)飞出的质点好象由(x/2,0)沿直线飞出一样,如图所示。7、船渡河时,船头总是直指对岸所用的时间最短;8、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9、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加而速度减小。10、紧靠点光源向对面墙平抛的物体,在对面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是匀速运动。11、运动分解中,一般将“合速度”——实际速度(相对地的速度)进行分解12、“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2aS求滑行距离。二、静力学1、两个力F1、F2的合力范围: |F1-F2|≤F合≤F1+F2 2、用力缓慢推放在桌边的木块,在木块翻离桌面前推力与摩擦力大小不改变。3、两根劲度系数为K1、K2的弹簧串联使用时满足1/K串=1/K1+1/K2,并联使用时满足K并=K1+K24、用两端均用铰链联接的轻杆,其受力一定沿同一直线上,若轻杆为直杆,则沿杆方向。

7,谁有高中物理二级结论的资源啊感激

1.牛顿 万有引力 卡文迪许 用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菲涅耳 折射反射定律泊松亮斑 迈克耳逊 光速精确值 托马斯·杨 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 库伦 库伦定律 安培 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法拉第 电磁感应 普朗克 量子理论 德布罗意 物质波 迈克斯韦 电磁场理论 赫兹 发现电磁波 汤姆生 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 发现中子 伦琴 X射线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试验发现质子 爱因斯坦 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 约里奥-居里夫妇 γ射线 布朗 布朗运动 奥斯特 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胡克 胡克定律
支持正版!

8,物理二级定理

“二级定理”是在一些常见的物理情景中,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又叫“半成品”。由于这些情景和这些推论在做题时出现率高,或推导繁杂,因此,熟记这些“二级结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级结论”,但只要记得“二级结论”,就能预知结果,可以简化计算和提高思维起点,也是有用的牛顿 万有引力 卡文迪许 用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菲涅耳 折射反射定律泊松亮斑 迈克耳逊 光速精确值 托马斯·杨 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 库伦 库伦定律 安培 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法拉第 电磁感应 普朗克 量子理论 德布罗意 物质波 迈克斯韦 电磁场理论 赫兹 发现电磁波 汤姆生 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 发现中子 伦琴 X射线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试验发现质子 爱因斯坦 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 约里奥-居里夫妇 γ射线 布朗 布朗运动 奥斯特 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胡克 胡克定律
我奉劝你一句,不要死背公式,其实说实话,那么多二级定律(公式),你就能死记住!真正考场上,保证你就蒙住了,还有那种死记的公式往往在大型考试中会因记错一个符号而导致整道题错误,我还是劝你对基本公式活学活用,通过练习题自己反复推导演练,不要盲目追求速度,不然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不是奔着你的积分来的,只是看到你这样的问题,特来提醒一下罢了,我已经摆脱高考已经工作了!高考对于我们都不容易,不希望你错下去!自己的一点建议,不赞同之处还望见谅。

9,求高中物理实用的特殊结论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 1、静磨擦力与压力无直接关系;最大静磨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2、质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三个力必组成一闭合三角形。 3、质点受多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其中任意一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平衡。 4、图像的斜率都表示物理量变化的快慢;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理量的变化量。 5、同一弹簧或弹性绳上的弹力各处都一样,弹簧或弹性绳与物体相连时,弹力不能突变;线或绳上的弹力可以突变。 6、 原长相同的两弹簧串联,其劲度系数K=K1K2/(K1+K2);并联时,其劲度系数K=K1+K2 7、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若只受磨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a=μg. 8、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其加速度a=g sinθ;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应有μ=tgθ。 9、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在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或最小。 10、两个共同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零、加速度相等。 11、双星的引力是双星的向心力,双星和旋转中心的距离与星的质量成反比。 12、绳端物体的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3、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度放上,在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磨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 14、双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弹簧为原长时,一个振子速度最大,另一个速度最小;弹簧最长和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两振子速度一定相等。 15、卫星正常运行时,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其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越小,周期变大。 16、两卫星绕同一行星运行,从距离最近,经时间t后,距离又最近,则t =2nπ/(ω1-ω2)。 17、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绳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心时,重力充当向心力,速度大小为√gR;杆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为零。 18、两轮由皮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情况下,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 19、平抛运动,末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正切值的2倍。位移方向相同,则末速度的方向相同。 20、轮船渡河,要时间最短,则船相对于水的速度与河岸垂直;要使船垂直横渡,则船对水的速度必须大于水流的速度。 21、轮船渡河,若水流速度大于船对水的速度,若要使位移最小,则船对水的速度应与船对地速度垂直。22、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大现而减小,gh/g =R2/(R+h)2 。

10,高考有哪些理综二级结论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的老师就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一些建议: 首先分析一下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作?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觉: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又比如小孩会说的东西,要让他写出来,就必须经过反复写的练习才能达到那一步。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作,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分几个层次来具体分析。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我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首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道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某一题目,首先要看是什么问题——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还是原子物理,然后再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目中所给条件,应用相关物理概念,规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级,二级结论,才能顺利求得结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确,题目中既给的条件或隐含的条件看不出来,或解题既用的公式不对或该用一、二级结论,而用了原始公式,都会使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受到影响,考试中得高分就成了空话。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综上所述,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渐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学习的六个层次,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确定自己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大学学习做准备的,对同学们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学习的基本过程——记忆,积累,综合,提高就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学会了学习方法,对物理科有了兴趣,掌握了物理这门实验学科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特点,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一定会把高中物理学好。

文章TAG:高中物理74个二级结论高中  高中物理  物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