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化学实验方案

格式: 实验设计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材料: 仪器: 试剂: 步骤:

化学实验方案

2,如何写好一篇有机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目的二、原理三、装置药品四、药品物理性质五、实验步骤六、注意事项七、实验记录
b,理由

如何写好一篇有机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3,化学实验报告范文急急急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及处理七。结果讨论
我国食醋的ph一般为2.8~3.8,酱油的ph值为4.5~4.8。用ph试纸测的话,可能分别为3(或4)和5。 洗洁精的话估计在8~9之间--这一个不太确定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急急急

4,化学教案怎么写

呵呵,这有点复杂。分几个部分: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反思。
化学教案还不就那样,写目标,写重难点,写过程,写板书设计,写作业布置。如果是比赛用的,还需要加些什么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之类的。总之把自己的教学意图(怎么教,那些重点教,会用些什么样的手段)写出来就好了。

5,化学实验方案

(1) 假设:和浓度有关 实验方案:用两种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2)假设:和温度有关 实验方案: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3)假设:和使用催化剂有关 实验方案;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份过氧化氢,一份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一份不加,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假设:与温度有关 实验方案:1.用热水和凉水制成不同温度梯度的水浴A.B.C.D.E 2.将双氧水分成a.b.c.d.e.0相同的五组加入相同的催化剂相同的量 3.用A.B.C.D.E五组水浴加热看气泡产生的量
没有催化剂 加催化剂MnO2

6,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教案怎么写

搜一下: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教案怎么写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 0.1L0.4mol/L的NaCl 溶液  1. 常用实验仪器:认识仪器——容量瓶;规格:100ml标识:200C 100ml;使用注意事项:  ①每一容量瓶只能配置相应规定体积的溶液,  ②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③容量瓶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  2. 实验步骤:  ①计算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②称量。(固体一般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  ③溶解(或稀释)在烧杯中进行,并且恢复到室温。  ④移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与玻璃棒约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⑥定容:继续加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反复颠倒摇匀。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  3. 误差分析:步骤 具体情况 影响称或量 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偏高 砝码残缺或放在了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偏低 量筒内有水(量取液体溶质时) 偏低 俯视量筒刻度 偏低 仰视量筒刻度 偏高 吸水性,挥发性,药品长时间暴露 偏低溶解 搅拌及转移时有液体溅出,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偏低定容 溶液未冷却就倒入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 偏高 定容时仰视刻度 偏低

7,设计一个化学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取适量(0.5克左右)氧化铜的还原产物,放入试管,加入2M的稀硫酸1毫升,振摇后静置。实验现象与结论:溶液一直是无色,表明还原产物中没有氧化亚铜,如果溶液变蓝,说明还原产物中有氧化亚铜。方程式:Cu2O+H2SO4=CuSO4+Cu+H2O
从题目来看,是反应后的红色物质,所以不用考虑是否含有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有蓝色就可以证明有亚铜离子。步骤:将反应后得到的红色物质加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振荡。然后静置。因为铜不与硫酸反应。如果溶液变蓝色,则前面反应所得的红色产物中含有氧化亚铜。否则就没有。这只是个定性的办法,Cu2+离子溶液呈蓝色。无法定量。化学方程式:Cu2O + H2SO4 == CuSO4 + H2O + Cu
一。电离度 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这里我们只学习电离度。 1、电离度的定义和计算: 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 电离度(α)= 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 =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数) =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体积) [例1] 25℃时,在0.1mol/l醋酸溶液里,每10000个醋酸分子里有132个分子电离成离子。它的电离度是多少? 解: α=132/10000=1.32% 答: 它的电离度是1.32%。 [例2]在氟化氢溶液中,已电离的氟化氢为0.2mol,未电离的氟化氢为1.8mol。求该溶液中氟化氢的电离度。 解: α=0.2/(0.2+1.8)=0.2/2=10% 答: 该溶液中氟化氢的电离度为10%。 2、影响电离度的因素: 内因:电解质的本性。 外因:温度和溶液的浓度等。 (1)浓度的影响: 醋酸稀释时电离度变化的数据: 浓度(mol/l) 0.2 0.1 0.001 电离度(%) 0.948 1.32 12.4 可见,电离度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 (2)温度的影响: 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因此温度升高离子化倾向加强,又因大多数电解质电离时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这就导致温度对电离度虽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的必然结果。一般情况下,温度对电离度影响不大,但水的离解过程显著吸热,所以温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电离度。 因此,用电离度比较几种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时,就当注意所给条件,即浓度和温度,如不注明温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温度和浓度时,电离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例3]下列关于电离度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α与浓度无关;②α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条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④α值增大,相应离子浓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应离子物质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二。电离平衡 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的平衡状态。 具体一点说,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的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而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有: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大部分盐类(nh4cl) 弱电解质有: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ch3cooh)、弱碱(nh3·h2o)、水 --------------------------------------------------------------------------------------------------------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浓度:弱电解质分子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朝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4.化学反应:某一物质将电离的离子反应掉,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电离方向)移动 -------------------------------------------------------------------------------------------------------- 电离度公式 α(电离度)=已电离的分子/原有分子数×100% --------------------------------------------------------------------------------------------------------- 水的电离: 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的电离,生成h3o^+ 和oh^-: h2o + h2o可逆符号h3o^+ + oh^- 可简写为:h2o可逆符号h ^+ + oh^- kw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 在25℃时,水中h^+溶度和oh^-溶度都是1x10^-7mol/l,所以 kw=c(h^+)·c(oh^-)=1x10^-14 判断点解强弱方法: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映速率的快慢,如将zn投到等浓度的盐酸与醋酸中比较,结果前者比后者快。

文章TAG:化学  化学实验  实验  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模板范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