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研修心得体会,如何创新教学行为实现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小学美术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0-07 02:32:30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创新教学行为实现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小学美术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2,作为一个小学美术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我当小学美术老师的时候,感受颇深:小孩子永远不会知道你在讲什么,小孩子的画脱离不了公主和房子,当你选择在黑板上画画的时候,除非你画的很好,不然小朋友没什么课堂纪律,也一定要嘲笑你。孩子的天性是纯真的,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画画也是,树永远是绿的,花儿永远是红的,老师永远像一个奥特曼一样大战着怪兽。手里拿着小条,底下牛神马面,很无厘头,但很美好。现在美术老师竞争也比较激烈 但是你家里或者自己有能力 当美术老师当然好了 比一般的科目老师要轻松 要是不想当了 上外面学习软件 也可以转行做设计
3,学习美术后的感想
1是中国的美术教育还处于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2是想靠美术吃饭根本不可能;3是40岁以前的人都不可能成为画家4是出美术书的混水摸鱼的太多了。。。。。行内有责任心的都老了,中年的不是自满过度就走穴去了,年轻的没几个认真学净是普通学校不收的渣子混文凭来的,乌烟瘴气毫无希望可言。我就奇怪了,中国人不会画中国画,跟着人西方后头跑学来学去又不像,美院毕业连个毛笔也不会拿敢说自己会画画。出书的画不好中国人,说什么亚洲人种五官扁平,没特征不好画,我靠!光会临摹希腊人你还有理了,就这还敢出书呢。现在的美术教的就是俄罗斯的石头人画法+唯美派的混合体,一点空间都没有,你说点之外的老师叫你想都不要想,想进美院不用考拉一车钞票进去是头猪也给文凭。我是彻底绝望了,谁要学与其上课不如挣点钱去跟着走后门吧!高中的美术学习生涯给了我许多欢乐,痛楚也是那么的有滋味,回忆起来真的很好。我可以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快乐。美术给了我们很多人生的选择,在那段时间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越是喜欢越画的起劲,越画的起劲越是慢慢画的越好,越画的好自然也就越快乐。就在这样的连锁反应中我不断收获,我喜欢美术,我的选择是对的。其实美术是有点不容易。。 太感性了不好 理性了没意思哦。。 我学了之后发现我喜欢了 感觉画画真的很好 能静心的画 那感觉真的很好 特别是在外面写生 画画最开心的是看到自己进步了 我喜欢画画 当自己画的不耐烦的时候要坚持哦 因为离成功近了。。。 (*^__^*) 嘻嘻……。。。。。。。。。我这个专家都没法说感想你们还这样。。。。。。其实美术就是自己对艺术所抱的期待和感受,如果有梦想那就更好了,只要你爱一个东西,它就是最好的上面说的真好,不过,我还有一点补充,那就是,10个画家9个骗人,不信,你让他们画画你的头像就知道了
4,我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想得到大家
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有学美术,简单的当时叫画画,特意请了老师来教.一对一教学的时候还行,但是到了学校大家一起上美术课的时候就有问题了,大家并不是都对美术有兴趣,而且美术课在升学考试中并不十分重要,不听美术课也就很正常了.当时大家并不是都用很严肃很认真的态度去学美术课,但是老师又逼着我们必须交作业上去,感觉就越厌恶上美术课,有时候还不交作业,同学甚至说,不就美术嘛,我不学也没什么,照样考重点.所以建议您上课的时候,把书上的例图说一下,主要是画内容的故事和背后的故事以及作者的故事等等.比如说我们当时老师说到达·芬奇的《丽达与鹅》的时候就提到了画里人丽达与宙斯的故事,同时也说到了达·芬奇与威罗乔先生与这幅画之间的故事,还简单的介绍了达·芬奇。大家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就开始很安静的认真的听老师说了。您不妨试试看。然后就是小孩子画的东西,尤其是没有专业学习过的小学生,不能太强求,画得不好是很有可能的,也有很多人慢慢的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出兴趣的,主要就是备课可能会麻烦些。说了一些关于小时候学上美术课的感受,和后来教小孩子东西的感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是名中学美术老师·但是也在交小学的美术课,感受就是小学的孩子他基本听不懂你说的东西,要用吸引他们的东西来完成你讲授的内容,只要是有兴趣的内容孩子就会喜欢,尽量做一些游戏环节与学生互动,书本上的东西他们根本听不明白,学生本来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学不到实质的东西,只能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故事性的内容虽然吸引人,但是不实用,让他们动手能力和思维上拓展了,到初中不至于啥也不会了,上中学也就好教一些,小学的美术课不容忽视啊,现在还是多数地方小学美术课就是对付上的··希望你认真上好每节课~你要了解小朋友在想什么哈,这个最关键。多去了解他们的世界。人家说,做聪明人,“用上帝的方法思考,要笨蛋的语言表达。”我说呢,做小学老师,“用大人的逻辑思考,用迎合小朋友的想法的方式去表达。”毕竟教小孩,不是中学生,小孩思想不成熟,他们只关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不去管这个东西的价值。也不会听人讲道理,与其和他们硬坳讲理,还不如投其所好。
5,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1 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因此课前我认真钻研了这课的教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掌握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②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③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工作习惯。同时也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掌握编织一提一压的基本技法上,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到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外形进行创新设计和改变经、纬条的形状及变换提压方法,从而制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2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比较科学的教学环节:①激趣导入,揭示学习目标;②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③作品欣赏;④学生作品创作;⑤作品展评;⑥拓展总结。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需要的材料较多:色卡纸每组(两人为一组)三张、剪刀、直尺、铅笔、固体胶,除色卡纸外,其他材料要求学生自己提前准备。教师还要准备一些外型各异、编织方法不一样的作品,另外根据教学环节的设计,准备好教学课件。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的教学环节,充分的课前准备,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3 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是关键 3.1 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我首先出示范作,欣赏激趣。在看过精致的作品时,孩子们的兴趣高涨了起来。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他们说:“不知道!”我告诉他们是用纸条编织出来的,不仅让他们初步感受了制作的材料,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啊,原来用纸条还能编出这么美丽的作品,这样就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进入后面的学习之中。 3.2 美术课堂离不开教师必要的示范讲解。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用纸条编东西,加之本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所以老师的演示讲解必不可少。在学习基本制作方法这个环节中,我最初的设计是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制件方法的四个步骤:①对折剪经条;②剪纬条;③按一提一压的基本方法编织;④整理完成。这四个基本步骤并不难,可等到学生真正来创作作品时,却是千篇一律,跟课件中演示的作品没有什么两样,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在穿编方法上都没有进行改变,这样的作品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于是第二节课我对这个环节进行了改变:由教师亲自示范,并在每一步的示范中,强调我们一般剪的经条形状是直线状,也可以改变经条的形状,把它变成折线状、斜线状、弧形状,这时再不失时机地展示比较典型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改变了经条的形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让学生领悟到最基本的纺织方法是一提一压,也可以改变成一提两压、一提三压……这样都可以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来。
6,求美术培训心得体会
记忆中的一个炎热的夏天妈妈把我送到北京画室,妈妈就当天离开了我回乡下。美术考前生活便在创世纪央美美术培训中心总是那么充实和美好期间起早炭黑的练习认识全国各地同学们特别的高兴开心、充实,虽说我们很累的也觉得心里比较舒服。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备战为了那些艺术高等院校美术考试。白天练习晚上也在练习,一周休息一天没有忘记一起聚餐的美酒,美好的画室视野宽广。老师们也很负责我们按时完成作业一天一天有所提高眼看要考试了心里乱乱晃晃得无法学习、老师们也很关注的安抚我们。结果大家欢快的心情度过了漫长的日子里,同学们、师弟们家长们加油吧。(这些是我平时的一些心得或理解,一些拙见,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素描 (sm)、速写(sx)、色彩(sc)——三者均以“s”开头,说明画画需要“三思(3s)”,不三思就只能“卖小吃(mxc)” 。 美术创作同文学创作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画画就是画关系:明暗关系、比例关系、位置关系、结构关系。所以必须从整体出发,找大关系。不拘小节,无伤大雅——这才是科学发展观 对于处于基础阶段的我们来说,画画的过程就是不断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是熟能生巧的本质。 作画时不要拘泥于某一细节,要真画得和实物一样,那还要相机做什么。——这和陶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异曲同工。 了解规则才能打破规则 。 不要过早形成一套自己的风格,要敢于否定自己,善于潜心钻研,注重领悟。 学习提倡“三到”:手到、眼到、心到。美术亦如此:先整体观察,获取第一印象(观察力);再分析大关系(分析力);然后我手画我心,成竹在胸(表现力)。 诙谐;灰面和谐,统一亮面和暗面。既不过于直白,又不至于晦涩。此乃中庸之道。 默写:我闭上眼睛,只是为了能在心里看得更清楚。 素描: 好的素描能看出颜色——黑白灰对比 素描靠明暗对比;色彩靠补色对比;速写靠线条对比。 画素描时,应将刻画的对象看成各种基本的几何形体,或是变形的几何形体。以便于我们理解大的形体转折和明暗转折。找出黑白灰,还有明暗交界线。应 注意命案交界线无处不在,只是有主次罢了。 画正视头像时,眼睛基本位于头部1/2处;仰视时,位于1/2以上;俯视时,位于1/2以下。 画正面头像时,可用“t”字法确定眼与鼻的关系;画侧面时,可用“弧线串珠法确定动态。 画准形的方法:坐标比例分割法。画画前将画纸看成一个坐标系,所刻画的对象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坐标,一个点的坐标不对,形就不准,所以应该多做十字辅助线。 色彩: 每一对补色都包含了完整的三原色。 调配颜色时,应先分析此色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 提高明度加白色,反之加黑色;提高彩度少加其它色,反之加补色。(降低补色可以加黑色,但很浑浊,最好的方法是加补色) 光谱三原色:红、黄、蓝。之所以称之为三原色,是因为理论上可以用这三种颜色调出1600多万种颜色;而无法用其它颜料调处这三种颜色。 由于化学成分色原因,除了黄色外,其它的原色都不是纯正的光谱色。 人的大脑最多只能记住七个左右的明度阶段和彩度阶段。 色彩节奏:慢、快、慢 速写: 线条美感三要素:力度(运笔轻重)、速度(运笔快慢)、 角度(运笔走向)。 重心在两脚之间。 坐姿俯视时,五个头的位置在重心底下,不在脚前。 衣纹线的虚实非“近实远虚”,也非衣褶本身的清晰模 糊。而是指:衣服靠近肌肤的地方为实,反之为虚;起 伏大的地方为实,反之为虚。 结构主线:轮廓线、紧贴肌肤的线、起伏大的线、体块转折 处的褶皱、受体块牵拉或紧绷的线、黑白对比强烈的体积边缘线。——这些主要线条为实。 结构次线:依附于主要转折形体的线、色彩轻淡的线由质感或运动挤压而成的褶皱——这些线条为虚。 游离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体现衣服包裹下的 肢体的结构而画出的皴擦线。
7,参加教研活动的即时感想怎么写
这次参加了教研活动,虽然是“外行看热闹”,但还是认为外行也应积极参与研究,所以决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碰碰思想,如果能让大家觉得外行的视角也是值得重视的元素,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我一直认为,教研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所以其重点在“研”不在“教”,“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论“教”得成功或失败,“研”一定能有成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能成为“研”的成果。事实上,一堂课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通过一堂课的研磨,发现举一反三的规律——我不主张将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就是因为这样做往往导致在纯净的研究活动中掺杂多余的东西,束缚大家的思维,影响对真理的探究,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我们又扎扎实实玷污了一次学术精神——为避免某些不应有的影响,我不想对所听的课逐节加以评述,只想围绕课堂评价标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其中列举的一些案例,也只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并不代表对整堂课的评价。那么,到底该怎样评价一堂课呢?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业内也不乏新颖、时髦的理论,而我还是喜欢用最原始的方法对课堂作原生的解剖: 一看角色,讲求“美”与“和”,要变“牵牛”为“放羊”。角色即人,即教师和学生。“美”是形象性标准,课堂上教者与学生的仪态、行为、语言,以及留下的其他印迹如板书、作业、作品,乃至营造的场景氛围,都可以成为美的元素,都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直接体现,教者应想方设法挖掘、展现一切美的元素。这次活动中,我听各位优秀教师上课,感觉如坐春风,美不胜收。“和”是协调性标准,主要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我主张变传统的“牵牛式”的师生关系为“放羊式”的关系,关键就在一个“放”字,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掌握知识,甚至自行探索、总结方法。生活中,我们看到放羊娃放羊,并没有给每一头羊拴一根绳子,但从不会走失一只羊,其中的奥妙至少有三:一是丰草环境的吸引效应,二是羊群集体的同化效应,三是对特殊个体的关注效应,将类似的效应引入课堂,我以为就构成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应有之义。我个人并不十分欣赏老师像一个强势的导演来控制情节的发展,我以为教师只是学生的拐杖,拐杖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最终被丢掉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孩子们引到一片广阔的求知天地,激发班级、小组等各种团体的学习活力,并对可能掉队的一些特殊个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徐卫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看道具,讲求“实”与“巧”,要变“时装”为“武装”。道具即教学设备与技术。“实”是选择性标准,即是否从实际情况及需要出发使用合适的设备与手段。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坦率地讲,还是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示图片而展示图片,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装饰做作,甚至是画蛇添足。“巧”是功效性标准,讲的是使用效果。我们曾经用过的道具很多,从最初的粉笔、机械教具,到后来电化教具、多媒体,及至今天的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与手段,形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先进。关于道具的使用,我并不主张见了西瓜就丢了玉米,我认为用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用得巧,要产生教学效益,不能只是摆设,而应成为“武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克敌致胜的作用,其中的“敌”就是通往教学目标路上的障碍。王璐老师上美术课,巧妙利用多媒体,融入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元素,十分成功。我主张积极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以及之前的教育信息工作调研,我非常遗憾的感觉,我们有一些学校,甚至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比我预想的要浅薄,应用探索也不够深入,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层面,没有将网络手段引入教育教学过程。 三看过程,讲求“顺”与“活”,要变“捉迷藏”为“破迷宫”。过程即教学活动的推进与层递,常常表现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应服从于学,学应服从于认知规律。在我看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依葫芦画瓢”——模仿性学习,二是“想葫芦画瓢”——理解性学习,三是“没葫芦画瓢”——探究性学习,其中模仿学习可能最具实效性,理解学习可能最具广泛性,探究学习可能最具创造性。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学科、教材等各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上述方式的学习活动,我主张要更多地安排探究学习的活动。“顺”是流畅性标准,要求教学活动的起承转合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衔接自然有序。“捉迷藏”与“破迷宫”都有一个迷字,都有纷繁复杂的意思在内,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即前者的目标与方向不明确,后者则反之。“破迷宫”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却因为目标明确能引人入胜,“捉迷藏”则可能使人茫然不知所措。这次教研活动中,郭满花老师上的数学课,犹如带领孩子们登山,层层深入,最后势如破竹,一气呵成,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活”是生动性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演练、讨论、竞赛、评比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合作探究,促进师生互动,热烈课堂气氛,突破学习难关。这次活动中,何如老师上心理辅导课,导入方式新巧,很快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效果很好。许世群老师、廖建政老师、何翠薇老师上英语课,抓住学科特点,在巧妙创设的情景中强化语言能力训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文章TAG:
小学美术教师研修心得体会 如何创新教学行为实现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小学美术
大家都在看
-
语文版《百合花》教案,中秋之夜百合花的背景
2022-12-23
-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乘法of有理数的概念
2023-01-01
-
语言活动教案祝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仅供参考
2023-01-09
-
托班主题教案搬鸡蛋,公仔、大鸡蛋和母鸡妈妈的故事
2023-01-24
-
超越嫉妒心理课教案,我们不会嫉妒爱因斯坦和巴菲特
2023-01-29
-
络绎梨花免费教案,第二集:《特种兵》第一集
2023-02-13
-
幼儿园健康教案 换牙,教案怎么写?
2023-02-13
-
手指教案和反思,幼儿园教材:毛球运动项目
2023-02-17
-
教案悬空,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矛和盾儿童动手操练
2023-02-26
-
美术活动神奇的圆教案及反思,一文读懂!
2023-02-26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译林出版社,怎么拼写英语单词?看这里!
2022-12-15
-
中班区域美丽的树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一文读懂!
2023-01-02
-
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小鱼,纸上画a小鱼剪上小鱼
2023-01-03
-
请多喝水教案,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2023-02-01
-
交通安全记我心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案1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