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1册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05 11:44:07
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1册
http://www.lbx777.com/yw11/shiyice_r.htm
2,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篇1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乐园 教学重点: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 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 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的魅力,理解对联的意思,体会对联的巧妙之处,积累对联。 2、进一步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4、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成语的意思,积累成语,从成语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过诵读感悟对联的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节奏美的特点。 6、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7、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写清引发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实现这个愿望。不说空话,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合乎逻辑、合理布局。 教学准备: 搜集有趣的对联、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收集你喜欢的对联。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我们过春节,家家户户门口贴了什么?(对联、春联)谁能向大家说说你喜欢的对联?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大家的记性可真好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副对联,请翻开书语文乐园二,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读每副对联,想想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 3、交流与提示: ①第一副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二副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结论:这两副对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②对联是讲求对仗的,仔细看看它们是不是对仗的?(结论:的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对对子的语言交流活动,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们自豪。) 4、多种形式朗读背诵。 5、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6、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对联。 三、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多种形式读这三句话,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①出示用第一句话改编的陈述句“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并将两句话进行对比,看看哪一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肯定。(结论:看来,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②以此方法,要学生自己体会后面两句,看看它们是什么句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论: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过程中也可 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3、进一步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请同学们读读本题的两个句子,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注释或字典,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即一个人如果能给国家做出贡献,就能将自己的名字和功绩永远记在史册上,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就是国家的`兴衰成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3、可联系课前搜集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5、小组交流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 二、学习“成语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2、指名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谁能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组讨论:赵奢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你觉得赵奢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指名回答。 6、讲故事比赛:《奉公守法》 要求:讲故事的时候,运用文中特别能表达赵奢品质的词句,如“依法惩治”“毫不畏惧”“奉公守法”等。 7、学生评。 第三课时(探究与实践:了解对联) 一、引“联”导入,营造活动氛围。 (出示几副对联)同学们,这些对联写得多好呀!对联是汉语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对联。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把! 二、明确探究的内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对联? 2、对联有哪些特点? 3、从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到有关对联的知识?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选出组长。 2、分配探究任务:整个小组研究一个主题,或者小组成员各自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起交流。 3、讨论探究途径。 师指导:《四库全书》,通过络搜索,百度、谷歌,键入你的主题。 4、展开探究活动,各小组成员注重合作,小组间保持联系,互通信息。 师适时指导。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组内部交流,准备好在全班交流的发言稿。 2、小组间相互交流,彼此借鉴。 3、全班集体交流,师从内容、方法上进行。 五、拓展延伸。 开展“接对联比赛”“互赠对联增友谊”活动,让这朵奇葩开在学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课时(习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充满了爱心的好老师,使很多顽皮的孩子有了进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师那样,于是我就认真学习,终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现在我还在为自己”当优秀教师“这个心愿而努力呢!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心愿?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又怎样为它而努力着呢? 二、自由交谈,开阔思路。 1、结合“想一想“的环节,思考里面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来要合乎逻辑,纠正牵强附会引导学生要言之有理;实现愿望的过程要说得真实,具体,可行,要切合实际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达到某种美好、有意义的目的。 引导学生区别“心愿”和“梦想”,二者都有“希望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这层意思,但梦想的程度深,梦想是对更高更远目标的期待,一个人会有一个或两个梦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对一个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导学生对“心愿”和“梦想”的区别目的是启发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生活中的小事,小现象,遗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学生一味选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结合学生生成相机启发,拓展学生思维。 三、明确要求,片断引路。 1、学生就三个问题写片断。 A、你有怎样的心愿? B、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C、怎样为它努力?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留意写得好的,备于讲评有针对性和示范性。 3、赏析片断。 第五课时(习作赏析) 一、写法指导,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心愿,再谈心愿的由来;可先叙述引发心愿的事情再表达自己的心愿。 2、应把引发心愿的事情作为重点写详细、具体,注意写好自己的内心活动,流露真情。 3、在叙述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 二、自评自改,完善习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具体。 2、是否具有真情实感。 三、指导品赏,成就激励。 1、小组评析。同学们,习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倾听一下好的建议?请自由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三人评,看看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2、抽样导评。展示学生的习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导全班同学评议,欣赏成功之处,提出建议,修改不足之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学们,一习作的成功还有待于反复地修改。课后,你可以找信得过的伙伴评一评,也可以让爸爸妈妈给你提提意见,然后自己认真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3.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作业 背诵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3,小学六年级微格教学语文教案你有吗
电子版的没发现,这个你看看http://202.198.141.13:8080/Special/Subject/XXYW/YWBL/XXYWWGJC/你把语文的课题发过来我们HI交流,我帮你找,这些我太擅长了,亲滴,给点分吧
4,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案重点及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我16年拿到了小教的本。一一帮你解答。本人非师范生。我原本是借了一到六年级上下册的语文书。但不用心。木有怎么看。大致翻了一下。流程是这样。随机排队。去的早的站在前面。比方说前面多少名同学先进去。到一个教室里面提交你的报名号信息。一个一个电脑选考题。我前面一个不巧选到了大概是宋词的课文。我运气好选的是白杨树的课文。此时电脑会给你打印出课文部分内容。这就是你要上的了。然后就进了一个大教室。登记考务信息。发了a4纸。教案就是那样写。考试教材有。什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步骤。要掌握的重难点字词什么的。你给同学提问的问题等等。一条一条要罗列清楚。这个你自己去学习。关于备课时间问题。我感觉最多给了二十分钟。好了。先说这么多。有问题你再问。
文章TAG:
小学 一到 六年 六年级 小学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案
大家都在看
-
语文版《百合花》教案,中秋之夜百合花的背景
2022-12-23
-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乘法of有理数的概念
2023-01-01
-
语言活动教案祝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仅供参考
2023-01-09
-
托班主题教案搬鸡蛋,公仔、大鸡蛋和母鸡妈妈的故事
2023-01-24
-
超越嫉妒心理课教案,我们不会嫉妒爱因斯坦和巴菲特
2023-01-29
-
络绎梨花免费教案,第二集:《特种兵》第一集
2023-02-13
-
幼儿园健康教案 换牙,教案怎么写?
2023-02-13
-
手指教案和反思,幼儿园教材:毛球运动项目
2023-02-17
-
教案悬空,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矛和盾儿童动手操练
2023-02-26
-
美术活动神奇的圆教案及反思,一文读懂!
2023-02-26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译林出版社,怎么拼写英语单词?看这里!
2022-12-15
-
中班区域美丽的树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一文读懂!
2023-01-02
-
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小鱼,纸上画a小鱼剪上小鱼
2023-01-03
-
请多喝水教案,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2023-02-01
-
交通安全记我心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案1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