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一必修二生物试题

应该选C 白化病是常让色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色盲是性染色体X上的隐性遗传病 设白化病染色体为a,色盲为Xa 则父亲为Aa,XAY,母亲为Aa,XaXA 白化正常的基因型为AA Aa Aa 1/3纯合体 色盲正常的基因型为XaXA,XAXA 1/2纯合体 1/3*1/2=1/6

高一必修二生物试题

2,高中生物必修2怎么学

必修2跟必修一差异很大,理解性的东西增多,记忆性的少了一点,难度也有所增加。这一模块,主要的学习方法跟其他理科相似,重理解,多做题。理解是前提,做题是提分保障。
多做题,把书上的看懂就ok了,像孟德尔遗传定律高考最多出现一个选择题,至于大题最多是一个实验的一个小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2怎么学

3,高一生物必修2

你好 正常的话,F1的种子应该都是Aa,但是出现无色,即有的是aa。而母本的卵细胞是a。 1,父本是杂合子的话,提供的精子是A或a,所以又可能得aa的组合。 2,外来花粉,更有可能提供a, 3,多倍体不育的话,就不会产生种子,自然就谈不上种子颜色为无色。 4,本题中,未受精的是不能发育出种子来的(因为受精后才会刺激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而玉米是颖果,种皮和果皮愈合,可以把种子认为是果实,所谓无子结实也是需要植物激素刺激的)。所以也谈不上中的颜色 O(∩_∩)O~

高一生物必修2

4,生物必修2很难吗

新教材生物必修2包括遗传学与物种变异、进化内容 总体来说不是很难~首先是宏观遗传学定律 即孟德尔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定律不难 难的是各种各样的杂交试验其次是微观遗传学 即现代生物学对以上定律的解释 包括细胞的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包括分子的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和基因的复制与表达再次是变异与育种 总结了各种变异类型 再以此为基础研究各种育种方法最后是进化 即达尔文和现代进化两种理论 这四部分内容中都是高考出题重点照顾对象但鄙人认为宏观遗传学是最容易掌握的 只要研究完整各种试验类型就没问题 而后两个则是学生知识的盲区 建议重视
首先,生物是理科,当然先要理解。还要背熟好“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重要的定律。当然啦,对那些相对性状,配子,自交,杂交等概念要清晰,要掌握如何计算基因分离比,性状分离比等等,这个非常重要,是整本书的基础。另外,学减数分裂时要搞清楚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还要去背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知道什么是联会,什么是四分体。。。。。。多看一下书本,仔细斟酌一下,搞清楚概念和区别,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做题,因为必修2概念多而且易混淆,习题中会有很多陷阱,学会识别这些陷阱,才能拿高分的~~这是我的经验,希望帮到你!!

5,高一生物必修2目录

科学家访谈 我赞叹生命的美丽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 二 受精作用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科学家的故事 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 DNA的复制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科学·技术·社会 DNA指纹技术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科学前沿 生物信息学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科学·技术·社会 基因治疗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育种工作者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化石标本的制作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科学·技术·社会 理想的“地质时钟”

6,怎样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

懂得举一反三。对里面几个经常考试的熟记
必修2《遗传与进化》其实学起来不是很难啦,比必修3要容易很多。第1章是孟德尔的两个著名的杂交实验,使我们初步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注意此时孟德尔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所以这个时候“基因”是用“遗传因子”来代替的;从第2章---第6章开始为重点内容,引进“基因”这个词,并围绕它阐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这个时候要牢记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减数分裂的那几幅图(尤其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图像还有它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伴性遗传的特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完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还有中心法则,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等等,这些还有很多,需要你在学习中不断的完善积累和揣摩;最后一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点在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些主要内容等。这些都是我个人在学习必修2时候总结出来的观点啦,其实LZ你还可以慢慢去揣摩出来很多的,生物学习起来真的很有意思的。
估计你现在必修3已经学完,我认为分专题复习较好。如1、识图专题,通过课本上的图延伸知识。2、错题专题:把以前做过的错题拿出来进行复习。3、探究题专题:搜集各种探究题,理清每个探究题目探究的目的,探究设计思路、过程,每个步骤证明的是什么,本探究实验与课本对应的知识是那一部分等。4、其他专题:当然还有其他专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比如,我的基础较差,还要增加基础知识专题。
生物属于文科,首先先要把基本的重要知识点先背诵下来,然后再用系统性的归纳起来,就是连接成一个树状图这样的知识树,这样你会更加掌握这些知识点,而且会了解更加地透彻,一般老师都会说吧,可能你老是忘了,或者是你忘了。
必修2《遗传与进化》其实学起来不是很难啦,比必修3要容易很多。第1章是孟德尔的两个著名的杂交实验,使我们初步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注意此时孟德尔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所以这个时候“基因”是用“遗传因子”来代替的;从第2章---第6章开始为重点内容,引进“基因”这个词,并围绕它阐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这个时候要牢记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减数分裂的那几幅图(尤其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图像还有它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伴性遗传的特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完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还有中心法则,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等等,这些还有很多,需要你在学习中不断的完善积累和揣摩;最后一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点在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些主要内容等。这些都是我个人在学习必修2时候总结出来的观点啦,其实LZ你还可以慢慢去揣摩出来很多的,生物学习起来真的很有意思的哦~还望采纳

7,高中生物必修二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 性状和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2、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3、 纯合子、杂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的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的不同个体叫做杂合子。 【注意;当具有某一相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时,其双亲均为杂合子。】 4、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5、 遗传因子 (1) 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 (2) 隐形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形遗传因子。 6、 测交----让子一代与隐形类型相交,确定F1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交。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相交。 7、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分离定律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分离。】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雌雄配子有16种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表现性。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 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相同,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能两两配对(即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2) 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单体=4个DNA分子 (3)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减1间期 数目减半-减1 减1前期出现联会,形成四分体,染色单体发生交叉和互换。 后期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 染色体复制之后,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加倍。 (5) 精子、卵细胞都是由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因此精子、卵细胞染色体、DNA分子都是一致的。它们产生子细胞数目都是4个,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6)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减1间期2N—减1末期N(即染色体数目减半) DNA含量减1前4C-减1末2C(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数目不减半。减1末期(减2前期)N-减2末期2N-精子N 减数第二次分裂DNA含量-减2前期2C-减2末期C,减半 【注意—卵细胞在减数分裂中不需变形,精子由4个精细胞变形为4个精子。】 【有丝分裂】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间期—细胞质浓,细胞核大。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丝出现,染色体形成。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稳定,形态清晰 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并且平均移向细胞两级,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染色体形态上消失,形成染色质。 3、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丝出现,都有核膜、核仁消失和重建的过程,都有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现象。 注意-减数分裂没有周期性。
你想要什么阿?

文章TAG:高中  高中生物  生物  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2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