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教案幼儿园艺术领域,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17 07:52:59
1,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手,用印画的方法印出手印。 2、创造性地印画不同的手形,体验小手变变变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相关经验,幼儿活动材料纸及水粉颜料和调色盘活动过程 一、小手变魔术。 1、我们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的小手会干什么呢?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边念儿歌,边用双手造形: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变呀变呀变,变成……2、引导幼儿观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变成了什么,像什么。(山、树枝、仙人掌、花等)3、师幼共同游戏,体会用手造形的多种可能。 二、印一印小手的魔术。 1、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把小手变的魔术印下来? 2、教师示范印画的方法:想好印什么造型,把手蘸上自己喜欢的颜料印在纸上。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印画时放在纸上的手不能随意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小手变换出不同的造形。 三、结束活动。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印的小手魔术。 《小手印的快乐》教学背景我们设计活动主要是围绕孩子的。托班幼儿年龄小,如果我们单纯地用小班方式来做,收获甚小,但以魔术的形式来教,效果会更加明显。游戏是托班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吧! 教学重难点: 1.幼儿印画时画面易脏,要着重辅导。 2.幼儿印画时手容易移位。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练习画横线和竖线,锻炼手腕的灵活性。 3、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什么衣服?" "格子在哪里?请你用手来指一指。" ◆"我们互相看一看,找一找,还有谁也穿了格子衣服?" 2、引导幼儿用手比划横线和竖线。 ◆探索横线和竖线的画法。 师:"这些格子衣服,都是用格子布做成的。我们就来画一画格子布,好吗?" ◆幼儿在白纸上练习画横线和竖线。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画格子的经验。 ◆请幼儿互相欣赏,互相介绍,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颜色的`格子布。 ◆将幼儿画的格子布展示在黑板上。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 ◆教师小结: 小朋友画了各种颜色的格子布,有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橘黄色的等等。我们先从左到右画横线,再从上到下画竖线。如果画得稀,格子就大,如果画得密,格子就小。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这一目标对于小班幼儿独立完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要能找到相应的位置估计大部分幼儿没有办法完成,所以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二、活动重点: 能够仔细听辨声音,认真操作活动材料。 三、活动准备: 铃鼓、三角铁等乐器。活动材料第6页 四、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这一环节通过三个步骤帮幼儿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如:先介绍“这是铃鼓“;介绍完五种乐器之后,可以让幼儿指认铃鼓在哪里;最后指着铃鼓问”这是什么“,看幼儿能否准确说出铃鼓的名称。如果幼儿因为种类多而记不住,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xx(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这一环节教师再帮幼儿梳理一遍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个环节的活动。)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操作要点跟幼儿落实清楚:先找蓝色的“十字格”图里的乐器,再看看空白“十字格”中的符号“▲”,分别与什么乐器的位置相对应。)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五、活动延伸 :,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 六、附栏: 七、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4 课题:风儿找妈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风琴、散文录音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师声问好。师: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也快乐的动起来吧!让幼儿随音乐进教室。 2、 幼儿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进行律动活动。 二、新授部分 1、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假若你与你妈妈走散了,你会怎么样呢?讲述故事 提问:风儿问过谁?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风儿是怎样找妈妈的? 2、 发声训练 3、 学习新歌 (1)、教师范唱,让幼儿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幼儿听录音范唱。 小朋友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的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拍。 (3)、幼儿跟教师朗诵歌词,体验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4)、幼儿跟唱,可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教师随时进行评价。 (5)、幼儿随琴有表情的演唱。 风儿问过谁?(让幼儿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 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6)、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 练习双声部合唱(一组哼唱,一组唱歌词) 5、 延伸:编写第三段歌词 (1)、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如果你找不到妈妈时,你会怎么做?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请小朋友演唱所编歌曲(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他在找妈妈。问过小朋友,问过老师,请你帮我找妈妈,风儿想回家。)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不但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还会为歌曲伴奏,并会编写歌曲。用两个声部合唱。真是让老师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 聆听散文(风儿和我),安静休息。自然结束! 教育反思: 通过演唱歌曲《风儿找妈妈》,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也能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妈妈的把我们养大不容易,知道母爱的伟大,长大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时幼儿学会了创编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练习双声部合唱的基础上,体验了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音乐前奏,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的演唱歌曲。 2、随着音乐学习漱口的方法,感受讲卫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个干净的水杯;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漱口歌》 活动过程: 一、讲述《讲卫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讲述:这是一直讲卫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齿又白又整齐,可好看了。 2、你们知道她没太能吃完点心后、饭后都做了什么吗? 3、观察动作表演与教育挂图,理解、记忆歌词。 4、教师按歌词的顺序表演漱口的动作,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5、逐一出示挂图,与幼儿共同理解各挂图的意义,教师用歌词进行讲解。出示及讲解挂图时应注意打乱顺序。 6、教师边朗诵边表演,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后将挂图按顺序排好。 二、教师范唱,帮助幼儿感受歌曲,进一步记忆歌词。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边欣赏边学唱。 2、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按音乐的内容有节奏的进行表演。一两遍后教师可视情况提示幼儿在念白处跟念。 三、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教师应提示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在前奏结束后开始演唱。同时,根据幼儿学习情况,有轻声带唱逐步过渡到幼儿独立演唱。 2、教师伴奏,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午餐后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按音乐提示幼儿正确漱口。

2,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鱼的外形和颜色的差异,体验画家活泼有趣的作画风格,大胆讲述自己对画的感受。 2.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重点难点: 1.观察画面中鱼的外形和颜色的差异,体验画家活泼有趣的作画风格,大胆讲述自己对画的感受。 2.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鱼儿水中游》。 2.一次性纸盘、各种彩色笔。 3.名画《游》作品介绍 4.学习单:《好吃的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名画《游》。 1.你看到了什么?画上有什么?(鱼、水草、泡泡) 2.这些鱼儿在做什么?(吐泡泡) 3.这些鱼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身体外形不一样。) 4.数一数画面上有几条鱼? 5.画面上最大的鱼在哪里?它的身体上有哪些颜色?你看到这条最大的鱼有什么感觉? 6.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7.画面上蓝色的部分是什么?你觉得这幅画像什么?(引导幼儿通过画面看出蓝色部分是盘子的边缘) 二、向幼儿简单介绍这幅名画以及幼儿用书封底的幼儿作品。 这幅画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的盘子,盘子里有很多条鱼,有大的、有小的,最大的一条鱼身上有红色、粉色和黄色,特别漂亮,鱼儿们在水里快活地游,所以这个盘子的名字就叫“游”。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2 艺术活动:《树叶飘落》(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连贯,能随音乐想象并用肢体语言初步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 2、喜欢欣赏音乐,初步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情景,增强幼儿的直观感受。 2、物质准备:头饰、教育挂图《领域活动·树叶飘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增强直观感受。 ·启发幼儿回忆树叶飘落的情景,用语言描述树叶是怎样飘落的。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教师: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哪里了?飘到空中像什么?飘到地上做什么?大家边听歌曲边想想。 3、幼儿游戏,感受秋天树叶飘舞的动态。 (1)在地上放一个呼啦圈,引导幼儿围着这个圈趴在地上。呼啦圈里放一些树叶,让幼儿边听录音边模仿微风,轻轻地对这些树叶吹气,看树叶如何在地上跳舞,观察不同的气息会给树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引导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想象自己是一片小树叶,随音乐飘舞,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特点。 (3)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动作体验:你觉得自己飘舞起来像什么?落在地上又像什么? 4、弹奏旋律,幼儿随音乐自由朗诵或自由动作。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将歌曲的录音放在音乐区,提供树叶头饰或黄色纱巾,供幼儿自由玩游戏。 2、美工区:投放各种形状的落叶,幼儿进行树叶粘贴活动。 3、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拾落叶,一起玩树叶飘舞与飘落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节奏美,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并大胆表达。 3.理解儿歌内容,尝试大胆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玩具小手 洗脸、漱口、穿衣的图片 儿歌音频 幻灯片等 活动重点 学会安静倾听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演儿歌,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过程 一、利用手指游戏,了解小手的作用 1.师幼一起做游戏“听我说、跟我做”,激发幼儿对手的兴趣,认识小手。 师:(1)刚才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现在请数一数你有几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知道两只手合起来是一双手。)(2)伸出我们的.双手,数数一共有几个手指头?(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 2.根据出示的玩具小手和图片的提示,请幼儿说说、做做穿衣、扣*等动作。 师: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 二、安静倾听,感知儿歌的节奏感 1.播放音频,请幼儿安静倾听儿歌。 师:你听到了小手能做什么事情? 2.教师结合图片朗诵儿歌,使幼儿感知儿歌押韵的特点。 三、利用幻灯片教师有感情朗诵,使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教师播放幻灯片,根据图片提示,请幼儿学说儿歌内容。 四、师幼表演儿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演,并朗诵儿歌 播放儿歌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伸出小手,表演儿歌。 小结: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才是最棒的小宝宝。 活动延伸 利用丙烯颜料进行手印画:《我的小小手》。 附: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有了这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反思 直观的教具能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小手的作用。由于小班幼儿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准备了各种贴近生活的图片,来拓展幼儿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2.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 重点: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难点: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歌曲《我家有几口》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里有几个人。 1.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2.家里一共有几口人?(请幼儿掰手指数一数) 三、教师一边弹钢琴一边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请幼儿掰手指数出歌曲里面家人的数量。 1.刚才歌曲里是怎么数我家人的啊? 2.家里有几口人啊?他们是谁?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四、幼儿跟随着教师学唱歌曲2~3遍,并在唱到“爸爸妈妈,还有我…….”时用手指表示其相应的数量。 五、小结。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的宁静、轻柔与优美,体验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2、能安静倾听音乐,能用自己喜爱的动作表现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情景。 活动准备: 布娃娃及动物玩具每人一个,宁静、轻柔的音乐;创设与音乐相符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利用娃娃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宝宝哭了,要睡觉了,怎么办?谁来帮我想想办法?(让幼儿来说说你有什么办法)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二、教师边表演 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1、教师边唱歌曲,边摇着娃娃,歌曲轻柔,动作缓慢,宝宝听着歌曲睡着了 2、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是总结幼儿的发言,并丰富摇篮曲 3、请个别幼儿来师范怎么样抱宝宝睡觉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 再次感受音乐的安静,优美的情绪,享受音乐中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并尝试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1、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2、幼儿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师边摇呀摇,边唱歌曲哄宝宝睡觉。 3、教师讲评抱布娃娃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再来一遍 四、音乐游戏《散步》 1、幼儿抱着布娃娃随音乐的变化而做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玩办家家当爸爸妈妈,从中体会游戏中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情景中布置娃娃、动物睡觉的场景,自己扮演娃娃的爸爸、妈妈,随音乐表现哄宝宝睡觉。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孩子睡觉前唱给孩子听,演唱时要轻柔舒缓。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6 艺术活动 :《手指变变变》(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能随乐边演唱边有节奏地表现相应的动作,增强节奏感。 2、提高手指动作的灵敏性,体验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变变变》的童谣、幼儿已有模仿毛毛虫、小兔、小猫、鸽子等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玩法。 (1)玩法:前奏时幼儿齐念口诀"我的小手真灵巧,我的小手变变变"。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双手平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一只手指头平放胸前,做毛毛虫爬行的样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两只手指头竖直顶在头顶顶部,做小兔蹦跳的样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后三个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三只手指头放在脸颊旁,做小猫喵喵叫的样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压,其他四指伸开,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四只手指扇动,两臂交叉做鸽子飞翔的样子。 (6)第五段:左右手两只张开,随音乐伸出,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五只手指头弯曲,坐老虎扑食的样子。 (7)重点指导幼儿的动作尽量符合音乐的节奏,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变成相应的动物形象。 2、幼儿随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幼儿熟悉玩法后,可引导幼儿自己变出不同的形象,编出其他不同的手指游戏。 3、评价活动。 活动延伸: 将音乐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继续游戏。 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运瓜 见领域活动指导P28。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3,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篇
幼儿艺术活动的创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 中秋节 ,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音乐前奏,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的演 唱歌 曲。 2、随着音乐学习漱口的 方法 ,感受讲卫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个干净的水杯; 教育 挂图《领域活动.艺术.漱口歌》 活动过程: 一、讲述《讲卫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讲述:这是一直讲卫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齿又白又整齐,可好看了。你们知道她没太能吃完点心后、饭后都做了什么吗? 3、观察动作表演与教育挂图,理解、记忆歌词。 4、教师按歌词的顺序表演漱口的动作,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5、逐一出示挂图,与幼儿共同理解各挂图的意义,教师用歌词进行讲解。出示及讲解挂图时应注意打乱顺序。 6、教师边朗诵边表演,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后将挂图按顺序排好。 三、教师范唱,帮助幼儿感受歌曲,进一步记忆歌词。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边欣赏边学唱。 2、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按音乐的内容有节奏的进行表演。一两遍后教师可视情况提示幼儿在念白处跟念。 四、指导幼儿 学唱歌 曲。 1、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教师应提示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在前奏结束后开始演唱。同时,根据幼儿学习情况,有轻声带唱逐步过渡到幼儿独立演唱。 2、教师伴奏,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午餐后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按音乐提示幼儿正确漱口。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图片中初步了解登封人刘永占的 泥塑 作品真实、朴实的特点。 2、学习用团圆的方法制作糖葫芦,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力。 3、对泥塑这种美工活动感兴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泥、泥工板、泡沫板、木棍儿 活动过程: 1、欣赏泥塑 (1)出示泥塑图片,引出泥塑是用泥做出各种造型 (2)观察泥塑的各种造型 (3)引出做出这些泥塑的登封人——刘永占 2、做泥塑——糖葫芦 (1)请幼儿讨论泥塑糖葫芦怎么做 (2)介绍、发放材料,并进行 安全教育 (3)幼儿尝试做泥塑糖葫芦 3、交流、展示作品 (1)请幼儿 说说 自己喜欢的糖葫芦,为什么? (2)请幼儿把糖葫芦布置在区角活动。 教学 反思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3、活动后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好泥塑材料,养成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4 猫和老鼠是天敌。幼儿百看不厌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老鼠,机智勇敢,聪明幽默,不畏强敌,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老鼠画猫》这首歌曲诙谐、生动,旋律和节奏都适合大班幼儿歌唱,符合幼儿认知特点。活动关注快乐的情感体验,为孩子学唱、乐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画画、唱唱等活动形式,借助图谱学唱、乐唱歌曲。 2.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与表达,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和音乐表现能力。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情感,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听听、说说、画画、唱唱等多元手段,帮助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这首歌曲的歌词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将歌词颠倒,借助形象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动画PPT,纸若干张,画笔人手一支,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图谱一组,音乐《老鼠画猫》等4首。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歌。 1.鼠妈妈带领鼠宝宝去找食物。(ppt粮仓定格。) 鼠妈:宝宝们,快到妈妈的身边来!(神秘状)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发现一个好大的粮仓!走,咱们去找粮食吧!(音乐1起e) 2.遇见一只凶狠的大野猫,使老鼠觅食行动受到阻碍。(ppt恶猫出现。) 鼠妈:不好,野猫来了,赶紧躲起来!(ppt野猫赶走。) 鼠妈:“哎呀呀,好痛!那只坏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咱们了,它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音画一体,学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们”遇见危险搬家。 鼠妈:看来这里一点儿也不安全,还是跟妈妈回家吧!(ppt老鼠家,回家音乐起。) 鼠妈:宝贝儿,我们终于到家了。练声曲:小老鼠们好!你好你好,妈妈你好!怕不怕野猫害怕害怕,我们都害怕;让我们睡一觉,睡觉睡觉,好好睡一觉……(ppt老鼠做梦,虫儿飞音乐起。) (2)“鼠妈妈”引出“老鼠画猫”: 鼠妈(惊讶状):“宝宝们,快醒醒,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它变了。你们猜猜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鼠宝:眼睛变得小小的; 鼠宝:爪子变少了! 鼠宝:变得和我们一样了……(鼓励“鼠宝宝”自由议论,大胆表达想法。) 2.听听、说说理解歌词 (1)熟悉歌词。 鼠妈:真是妈妈的乖宝宝,你们的心思和妈妈是一样的。你们来听一听我梦到的猫到底是什么样的(鼠妈清唱一遍歌词,宝宝倾听。) (2)感受歌曲。 鼠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老鼠画猫》。你们听了《老鼠画猫》,感觉怎么样” 鼠宝:真好玩,很好听,很有趣…… (3)回忆歌词,理解歌词。 鼠妈:妈妈梦见的猫到底什么样子 鼠宝:眼睛变得小小的。 鼠妈:变得小小的就怎么样 鼠宝:胡子往上翘。 鼠妈:猫的胡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鼠宝:猫的胡子是用来丈量老鼠洞的。 鼠妈:真聪明!猫的胡子往上翘了,就不能准确地测量我们老鼠洞了。 鼠妈:还有哪里发生了变化 鼠宝:小腿变短了,牙齿一个也不能要…… (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 经验 、科学常识,发表观点,大胆交流、表述。) 3.画画、唱唱学习歌曲 幼儿结伴,自主作画。 鼠妈:这样的猫,你们喜欢吗那我们也来画一画。听好妈妈的要求:5只小老鼠合画一只猫。一定要听清歌词,画出歌曲中猫的样子(ppt老鼠画猫,歌词音乐起。) 慢唱歌曲,进行绘猫。 鼠妈:你们真是能干的宝宝,一会儿就将猫画出来了。我们来看看,你们画的猫是不是歌曲中猫的样子!(用歌声边指画边点评)嗯,你们画的猫和歌曲中的猫还真像!妈妈也想来画一画这只猫呢!好,你们来说歌词,妈妈来画猫(引导幼儿放慢速度说歌词,老师根据内容描绘猫的样子,) 鼠妈:你们说得真好,妈妈画得怎样我们互相鼓鼓掌吧! 根据回应,出示图谱。 鼠妈:是的,这样善良、可爱的猫,才是我们老鼠家族喜欢的猫。(边唱边出示图谱)“小老鼠,来画猫……”接下去,怎么画哪位小老鼠能用歌曲中的话说一说,唱一唱(根据宝宝回答,出示相应图谱,鼠妈妈和鼠宝宝进行回应歌唱。) 倾听歌曲,验证图谱。 鼠妈:看,我们通过回忆歌词的方法将图谱一一请出来了。那图谱摆放的顺序是不是正确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鼠宝:听音乐。 鼠妈:好,那我们听一遍音乐,检查一下图谱!(播放音乐,幼儿倾听,进行图谱检验和调整。) 鼠妈:现在图谱摆放正确么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唱一唱。(逐句学唱歌曲。) 鼠妈:请问最后一句话唱了几遍 鼠宝:两遍。 鼠妈:(出示反复记号)这是什么符号(反复。)表示在符号里面的歌词要重复唱一遍。这两遍唱得有什么不一样 鼠宝:(茫然) 鼠妈:那再听我来唱一遍。(清唱两遍最后一句。) 鼠宝:第一遍唱的,第二遍说的。 鼠妈:你的耳朵真灵,那声音发生变化了吗 鼠宝:第一遍睡大觉,声音高,后来声音低…… 鼠妈:你真是太棒了!(出示老鼠睡觉图2)最后一幅“我们可以睡大觉”第一遍声音要扬上去,第二遍声音要滑下来。另外,当我们重复第二遍的时候,要用说的方法念歌词。好,我们来试着唱一唱最后一个长句。(指着图谱,进行清唱。) 根据图谱,幼儿学唱。 鼠妈:好,现在我们要听着伴奏音乐,看着图谱,大声完整地将这首歌唱出来。(伴奏音乐起。) 鼠妈: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样有没有歌唱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 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鼠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演唱:我只唱前面两幅图,这幅图由这边的小老鼠接唱,这幅图由你们来接唱,最后一个长句你们一起合唱。这么有趣、幽默的歌,你们一定要用快乐、高兴的心情去演唱哦。(伴奏音乐起。) 三、情境再现,游戏收场。 1.善良、可亲的梦中之猫登场,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尽情表现歌曲。 鼠妈:看,谁来了哈哈,我们梦里的猫真的变了,不再凶狠可怕,变得善良、可爱了。我们围着它一起唱歌、游戏吧!(ppt善良猫,伴奏音乐起。) 2.结束退场。 鼠妈:宝宝们,今天开心吗和妈妈一起去外面做游戏吧!(在《老鼠画猫》的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情境中以老鼠的角色参与,通过多媒体引入老鼠觅食一回家一梦境一画猫一唱猫等一系列的情境,让孩子乐于游戏,乐于歌唱,习得音乐的表现能力,并运用多通道参与原则,借助形象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通过情境表演、梦境想象等策略,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与表达,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和音乐表现能力。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认识弧线、螺旋线与波浪线的初步经验; 2、教具准备: A、用彩色电线制做的《伤心的小鱼》图片三幅; B、长短、粗细、颜色不一的彩色电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情境导入用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彩色电线,情境导入:“今天呀,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就是电线宝贝!”教师说完举起彩色电线和幼儿热情地打招呼。 2、玩变 魔术 的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孩子们,电线宝贝今天想和我一起为你们表演变魔术的节目,你们高兴吗?(高兴)想不想看?”(想) 3、教师提出观看要求引入活动主题:“那就请你们看仔细啦!看看我和电线宝贝都会变出些什么来?” (教师用彩色电线分别“变”出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并且每变出一种线条都要多展示一下以便幼儿能够观看仔细!) 二、教师用提问和玩魔术两种形式唤起和巩固幼儿对线条的掌握经验 1、唤起经验: 教师提问:“孩子们,谁能说一说刚才老师和电线宝贝都变出了哪些线宝贝?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也可以用手在空中比画比画。(教师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 2、巩固经验: 发出邀请:“孩子们,电线宝贝也非常想和你们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 布置任务:“那就请你们也用电线宝贝变出自己喜欢的线宝贝好吗?” (孩子们在尝试变自己喜欢的“线宝贝”时,一边“变”一边还在不断的调整已变好的形状,甚至在“变”完了以后还要进行一定的修改,这说明孩子们对线条外形特点的掌握已经相当牢固了) 小结变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的方法:“电线宝宝扭一扭,变出一个波浪线宝宝;电线宝宝弯弯腰,变出一个弧线小宝宝;电线宝宝转圈圈,变出一个螺旋线宝宝。” (教师用巧妙的语言进行了小结,使孩子们在形象化的语言中掌握了变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的方法,为下面的造型活动埋下了较好的伏笔) 三、教师引导幼儿在自由造型中积累丰富的造型经验 1、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看一看这些波浪线宝贝、螺旋线宝贝和弧线宝贝它们象什么?”(象水草、象蜗牛、象太阳、象小桥------教师的引导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把这些线条“物体化”) 2、激发兴趣:教师再次用“线宝贝”分别变出小鱼、小花、发夹等等各种东西来激发幼儿大胆尝试:“你们能不能也用“电线宝宝”变出更多的东西来呢? 3、尝试自由造型 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幼儿的任何一个随意摆弄的结果,帮助幼儿回顾和 总结 其造型方法从而积累一定的造型经验再来进行有目的的造型,使孩子们得到经验的提升。 4、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总结造型的方法:教师先请幼儿互相参观自己的作品后再请幼儿单独到前面来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怎么做的?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会先要了解物品的外观形状或主要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的形状来选择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的造型方法例如:螺旋线可以做小蜗牛的壳、弧线可以做桥面等等) 四、制造情境引导幼儿有目的的用电线造型进行经验的提升, 1、情景导入:教师出示三幅《伤心的小鱼》的图片(图片中小鱼的嘴是向下撇着的一幅伤心的模样),幼儿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的小鱼它怎么了?它为什么伤心?”(没有好朋友、找不到妈妈、没有水快死了等等) 2、提出要求:“那我们就用线宝贝一起来帮帮小鱼吧!” 3、研习活动: 教师提问: 1、“你想做些什么来送给小鱼?” 2、“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3、“你想怎么来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明确自己想制作的东西的外观形状、颜色及明显特征的形状等等,它们可以用哪些线条来表现,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想象转换成具体的实物景象,让幼儿在下一个活动环节中的创造更有目的性!避免了幼儿在“动手”这个活动环节中产生畏难情绪!) 4、有目的的大胆创造:幼儿进行创造活动,教师在巡回辅导中为幼儿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支持,例如:帮助幼儿确定创造的目标、分析物品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参观其他幼儿的作品等等。 五、作品展示 1、感受:教师在幼儿完成作品时悄悄将小鱼的嘴调换方向让小鱼“笑”起来再引导幼儿观察小鱼表情,让幼儿感受到助人为乐的甜蜜同时激发幼儿能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体验:教师鼓励幼儿相互自由交流,一起分享创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活动延伸: 我们把这些彩色电线投入到活动区中,孩子们非常喜爱用电线进行造型活动,随着孩子们知识经验的积累,他们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并且在教师层层递进的指导过程中提高了画面布局、线条组合、拼画等能力!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篇】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方案【五篇】 ★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精选5篇大全 ★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2020【5篇】 ★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精选5篇 ★ 创意实用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篇 ★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方案5篇 ★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艺术教学方案5篇 ★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 ★ 实用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5篇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实施方案【5篇】

文章TAG:
活动设计教案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 设计 教案
大家都在看
-
美术小区里的大高楼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2-12-14
-
洪恩6第一课英语教案,从零开始学英语一定有收获!
2022-12-22
-
幼儿园比较轻重教案视频,幼儿园教案七篇文章供参考
2022-12-26
-
初中数学环境教案,从初中数学到教案写作顺序一文看懂
2022-12-29
-
社会教案逛公园及反思,我收集幼儿园社会教案6供大家参考
2023-01-19
-
考试后感受作文教案,考试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同学不要太气馁
2023-01-27
-
拟行路难免费教案,诗歌创作涵盖各行各业
2023-01-29
-
四年语文教案长城,从远处看长城蜿蜒在群山间
2023-02-01
-
弯曲的身体教案,体育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身体活动细节
2023-02-02
-
美术课教案画小狗,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动物》
2023-02-03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植物插条生根需要留芽或去掉部分叶片
2023-02-04
-
会飞音乐盒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2023-02-04
-
社会扑克牌搭建教案,扑克牌如何叠出花?
2023-02-09
-
人教版学写人物小传教案,写小传要遵循传记特点严格选材
2023-02-11
-
马诗幼儿园教案,马诗作者:马厩里全是肉马不懂天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