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物理光学中的知识点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记住光路可逆,多画画光路图(先弄清楚成像规律)有问题多问问老师
多画图 多理解
理解了就记住了。。

物理光学中的知识点

2,高中物理的光学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主要掌握对现象的识别,比如:给你个图,你能看出是衍射还是泊松亮斑,或是干涉还是衍射等等。还有一些小计算,比如:此处紫光变为红光,折射怎么偏,干涉或是衍射条纹怎么变之类的。还有就是图像题,一般来说必考全反射这个知识,重点记住是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这一前提和临界角就行。另外一些光的应用也应知道的,例如:紫外线能杀菌之类的。光学应该就是这些吧,如有遗漏请你提出来喽,多给一点支持哦!
高中物理的光学的主要知识点有  1、几何光学: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  2、光的本性: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光谱、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

高中物理的光学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3,高中的全部有关光学的知识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光向法线靠拢。 2.光过玻璃砖,向与界面夹锐角的一侧平移;光过棱镜,向底面偏折。 3.光到球面、柱面,半径是法线。 光的本性 1.双缝干涉条纹宽度:Δχ=Lλ/d。 2.用标准样板检查工件表面情况:条纹向窄处弯是凹,向宽处弯是凸。 3.增透膜的厚度为光在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 4.电磁波进入介质时,频率(和光的颜色)不变。光入介质:v=c/n,λ=λ0/n 原子物理 1.在磁场中的衰变:外切圆是α衰变,内切圆是β衰变,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 2.X变成Y经过几次α、β衰变?先用质量数求α衰变次数,在由电荷数求β衰变的次数。 3.平衡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4.1μ=931.5Mev 5.核反应总质量增大时吸能,总质量减小时放能。仅在人工转变中有吸能的核反应。 6.氢原子任一能级:E=Ep+Ek,E=-Ek,Ep=-2Ek量子数n增大,E增大,Ep增大,Ek减小,V减小,T增大。

高中的全部有关光学的知识点

4,物理光学知识

就是入射光射到光屏后反射的反射光,它们构成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反之,若光从反射角射到光屏上经反射的光与上文的入射光一致,且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叫作光的可逆性
光原来是沿直线传播经过反射就叫光的可逆性
费马原理原始表达:一束光经过两个介质界面时,无论反射或折射,在两点之间实际所走的路径总是以最短时间通过的那条路径.同时,注意到费马原理只涉及到光线的路径,而与往返方向武官,也就是说,光线到达某出后,在返回时,将沿着与出发时同一个的最小时间的路径(更确切地说,沿着同一光程为极值的路径)传播,即光路可逆原理.
假如有AB两点.从A点射出的光线能到达B点,那么从A点射出的光线能经原路线到达A点(无论原路线如何反射或者其他怎样)
你能看到我时,我也必然能看到你,这便是由于光路可逆的原理。 当然,不能你在暗处,我在明处啊,呵呵,因为暗处没有“光路”。:)
光路可逆就是指 一条光线的起点和终点可以互换 已知一条光线从左到右,起点是A,终点是B 那么这条光线也能从B到A,经过的路线是一样的

5,高中物理光学

结合实际理解就好: >>>>光的偏振: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只包含一种振动,其振动方向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你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景象:你把一根绳子的一头拴在邻居院子里的树上,另一头拿在你手里。再假定绳子是从篱笆的两根竹子的正当中穿过去的。如果你现在拿绳子上下振动,绳子产生的波就会从两根竹子之间通过,并从你的手传到那棵树上。这时,那座篱笆对你的波来说是"透明的"。但是,要是你让绳子左右波动,绳子就会撞在两根竹子上,波就不会通过篱笆了,这时这座篱笆就相当于一个起偏振器件。 1. 在摄影镜头前加上偏振镜消除反光 2. 摄影时控制天空亮度,使蓝天变暗。 >>>光的干涉: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 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位相差[1]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光的衍射:光波遇到障碍物以后会或多或少地偏离几何光学传播定律的现象。 衍射的种类: (1)狭缝衍射 (2)小孔衍射
平面镜转过30度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夹角为60度。此时反射光线到光屏这段长度为2h,所以转动的线速度V=2hW,这个速度应该是与光线垂直的; 但光屏上的光斑速度与该速度方向成60度夹角。 V2×cos60度=2hW V2=4hW 即光斑S的瞬时速度为4hW

6,关于物理光学知识整合

光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分冷光源和热光源; 冷光源:指发光不发热(或发很低温度的热)。如萤火虫等; 热光源:指发光发热(必须是发高温度的热)。如太阳等; 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有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也可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即光量子,简称光子。 光速取代了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铂制米原器被选作定义“米”的标准,并且约定光速严格等于299,792,458米/秒,此数值与当时的米的定义和秒的定义一致。后来,随着实验精度的不断提高,光速的数值有所改变,米被定义为1/299,792,458秒内光通过的路程。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光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睛…… 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电磁波,覆盖着电磁频谱一个相当宽(从X射线到远红外)的范围,只是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的一部分。 当一束光投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等现象。 光线在均匀同等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波,包括红外线,它们的波长比微波更短,频率更高,因此,从电通信中的微波通信向光通信方向发展,是一种自然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荧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象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位于法线两边,且光路可逆行。 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会产生折射。如果射入的介质密度大于原本光线所在介质密度,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反之,若小于,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但入射角为0,则无论如何,折射角为零,不产生折射。但光折射还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产生,理论上可以从一个方向射入不产生折射,但因为分不清界线且一般分好几个层次又不是平面,故无论如何看都会产生折射。如从在岸上看平静的湖水的底部属于第一种折射,但看见海市蜃楼属于第二种折射。凸透镜凹透镜这两种常见镜片所产生效果就是因为第一种折射。 激光——光学的新天地 激光光束中,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激光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激光能做,而阳光、灯光、烛光不能做的主要原因。

7,物理光学的知识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文章TAG:高中物理选修光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高中物理  物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