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类科学活动教案中班,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5-29 17:11:22
1,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镜子 活动目标: 1.对镜子感兴趣,乐意探索利用两面镜子看清自己后脑勺的方法。 2.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活动准备:镜子40面、水果贴绒20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今天,我给中一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呀?(出示镜子) 2.照镜子请你照照镜子,你觉得镜子里的你漂亮吗?什么地方最漂亮? 3.小结刚才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从镜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漂亮的五官,镜子的本领可真大。 4.第一次操作 (1)等一下老师再让你们来玩一次照镜子的游戏,这一次请你从镜子里去看看自己的后脑勺。你们知道后脑勺在哪里吗?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后脑勺。好,现在我们轻轻地拿好镜子玩一玩。(幼儿操作) (2)你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集体交流) (3)小结:从这面镜子里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 5.第二次操作 (1)呆会儿老师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相互合作,用两面镜子试一试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吗?(幼儿操作) (2)谁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交流) (3)小结:用两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6.第三次操作(以游戏的形式) (1)好,老师手上有许多的水果,等会儿老师再给你们每人一面镜子,请你自己用两面镜子来帮忙,看看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幼儿操作) (2)你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呢?(幼儿回答) 7.延伸活动 【篇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一些小型取暖用具到幼儿园。 2、教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 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各种取暖用具”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介绍自己带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锻炼、穿厚衣服、取暖等)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再请你用给大家看看。”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你们带来的取暖用具是怎样发热的?请小朋友们为大家介绍。 (2)出示幼儿没有说到的取暖用具,”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认识它们吗?”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如何发热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取暖用具是如何发热取暖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 (4)请幼儿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行功能分类。 好,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取暖用具发热的方法,现在我们给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分个类,看看哪些取暖用具是用电发热的,哪些是不用电的。把用电的这一类称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称为非电器类。我们一起来给这些取暖用具找找家吧! (5)讨论取暖用具的优缺点。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觉得哪个取暖用具好,为什么? 油汀、空调可以给很多人用,但比较浪费电,热水袋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炉子、火炕的缺点是不卫生,但经济实用等。 3、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空调,电暖气要注意别触电。火炉和水暖气要注意防火等。引导幼儿多锻炼、多运动,才是最安全取暖方法。 4、古代人和外国人的取暖方式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我们现代人的取暖工具,那你们知道我们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吗?那你们知道外国人是如何取暖的吗?延伸活动:冬天里,各种动物的取暖方法。 教后反思: 【篇三】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比较粗细(量)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受和比较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 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 1、筷子、木棒、铅笔、彩笔、记号笔、蜡笔。 2、粗细不同的吸管若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 3、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 (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1、观察实物,区别粗细。 (1)教师出示筷子和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哪根粗,哪根细。 (2)分别出示铅笔、蜡笔和记号笔,幼儿比较粗细。 (3)出示三支笔让幼儿比较最粗和最细。 教师小结:判断哪一种物体是粗还是细,一定要通过两样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才能区别它们的粗细。 2、摸一摸,比一比。 (1)教师出示"奇妙的口袋",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细不同的物品。 (2)做游戏"奇妙的口袋"。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支水彩笔,请幼儿从口袋里摸一样比水彩笔更粗的物品,每个幼儿一次摸出一样的物品。 3、幼儿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细的。 教师小结:手臂细,大腿粗;小腿细,大腿粗;手指头细,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细等。 4、尝试用5种以内的物体按正逆顺序排序。 (1)出示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引导幼儿用吸管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出来。(教师巡回检查) (2)教师出示4个粗细不同的纸筒,请个别幼儿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集体检验) (3)发操作材料,让幼儿把5棵树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教师巡回检查) (4)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儿排对,教师给予鼓励。 5、教师小结:在给物体排序时,如果是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序,就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较继续排。如果是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就要把最细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较继续排。这样就能准确的排出物体的粗细。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中班以观察法为主的科学游戏活动
这个是网上的:一、课题:中班科学 有趣的指纹 二、教材见解: 在活动的选材上,选择了“指纹”为整个活动的探索对象,这一活动对象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带有一定的陌生感,让幼儿从发现自身的奥秘开始,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欲望。三、目标预设:1、初步了解指纹的类型、特性以及指纹技术简单的应用。2、在活动中探索拓印指纹的方法。3、能利用指纹塑造不同的形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目标的设计上,将目标定位在观察、发现、探究、操作的这样一个活动过程,在一种宽松、自由地交流氛围中,鼓励幼儿们能大胆地探索、寻找结果,通过自身与同伴之间的一系列自主操作,体验到集体学习的快乐。四、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类型,知道指纹独一无二的特性。 难点:了解指纹技术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利用指纹进行形象塑造。五、设计理念: 带着“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教育理念设计了此活动,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幼儿外,还设计多样的“问题情境”,让幼儿有目的的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引导和帮助幼儿去思考和探究,充分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主要以观察法、记录法、体验交流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活动进程。六、设计思路: 好奇心是孩子们们与生俱来的,孩子们对于“指纹”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在玩橡皮泥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了许多痕迹,不过却不知道那指纹是每个人独特的存在,《有趣的指纹》这个活动将幼儿的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类型,知道指纹独一无二的特性,对指纹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利用指纹进行形象塑造。七、教学过程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指纹》 2、放大镜、印泥、透明胶带、水彩笔、橡皮泥、抹布、幼儿绘画用纸和记号笔。活动过程:一、看动画《名侦探柯南》,引出指纹话题。 导入语:大侦探柯南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把手枪,这把手枪是谁的?谁是真正的凶手呢?1、幼儿观看动画片《名侦探柯南 抢上的指纹》片段。 2、提问:是什么帮助柯南找到了真正的凶手?(根据抢上的第三个人的指纹)。二、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类型,学会拓印指纹的方法,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一)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类型。引导语:那么我们的指纹在哪呢?请你指给老师看看。(幼儿用手指出指纹的位置:在每个手指的第一个关节上。)1、点击出现指纹图片,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类型:①箕型纹——特征:它的中心纹理向一面开口像个簸箕;②涡型纹——特征:它的中心是一个封闭的圈,一圈一圈像池塘里的小旋涡(或是小蜗牛的壳)。师:我们的指纹一般有两大类,涡型纹和箕型纹,(聚光灯观察)仔细观察涡型纹中心是一个封闭的圆,这样的纹理像什么?幼:像蜗牛壳、像树的年轮、像池塘里的小酒窝…….(点击涡型纹图片左方出现蜗牛的图片,下方出现漩涡图片).师:再看箕型纹,它的中心纹理向一边开口像什么呢?幼: 像木头上的花纹、有的像弯弯的弓、中心像小马的脚……(点击箕型纹下方出现簸箕的图片)。师:箕型纹的中心纹理向一边开口像个簸箕,所以叫它箕型纹,有的箕型纹的中心纹理像一边开口较大像弓箭似的也叫弓型纹。师:那么用什么工具才能更清晰观察自己的指纹?幼:用放大镜放大指纹可以看得更清楚。幼儿利用放大镜自主观察自己以及同伴的指纹。(幼儿在自主观察中知道自己指纹的类型。)师:涡型纹又叫螺型纹,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过一首关于螺的童谣,一螺巧,二螺好,三螺四螺背稻草,五螺穷,六螺富,七螺八箩开当铺,九螺是秀才,十螺中状元。你有几个涡型纹?有几个箕型纹呢?(童谣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和同伴指纹的类型。)(二)通过讨论、实践,学会拓印指纹的方法。1、幼儿说说印指纹的方法。师:我们认识了指纹的类型,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把指纹印下来呢?(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回答问题,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怎样印的。)幼:用水笔涂在手指头上,在纸上印下来。幼:手指蘸上印泥,像盖章一样盖在纸上。幼:把手指头用力按在橡皮泥上,就印下来了。幼:在玻璃上哈气,手印上去就有了。幼:面粉洒在桌子上,把手按在上面,就有手印了。……………………………2、通过各种操作材料尝试拓印指纹。师:小朋友的想法真的很不错,那么选择你所需要的材料来试一试,看看哪一种方法可以最清晰的把你的指纹印下来。幼儿利用老师提供的胶带、橡皮泥、水彩笔、印泥等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操作时有个小朋友发现胶带上的手印特别清晰,兴奋地与同伴分享,周围幼儿纷纷尝试。师:通过尝试,小朋友们有哪些心得要告诉大家呢?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最清晰的印下自己的指纹?幼:哈气印的指纹马上就消失了。(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幼:橡皮泥上只能印下指纹不太清楚。幼:我看到了胶带,胶带上粘粘的,印的很清楚。(举起胶带给大家看)幼:我用印泥印的。(展示给大家看,发现有的糊在一起,有的很清晰,有的都看不清了)师:大家来帮忙找找原因,为什么印泥印的有的糊,有的清楚,有的很淡呢?幼:手指上的印泥太多了,一碰就糊了。幼:太少了就印不出指纹了。师:总结的非常好,我们在用印泥拓印指纹时,用手指肚蘸少许印泥,把手指肚用力地按在纸上,手指肚不能移动位置,迅速的拿开,这样才能清晰地记录下你的指纹。(详解用印泥拓印指纹为最后的指纹添画作伏笔。)(三)进一步观察比较指纹,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师:我们的指纹都一样吗?(不一样)指纹的类型不一样,指纹类型的个数不一样,那么同一类型的指纹它们的每一条纹理线都一样吗?(点击出现六个涡型纹,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引导幼儿发现同样是涡型纹,但是他们的纹理线或多或少的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师: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指纹,它们也存在着细小的差别。 小结:指纹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当我们还是个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不同的人有相同的指纹,所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指纹的纹样一辈子都不会发生改变改变。三、指纹的应用,初步了解指纹的独一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师:因为指纹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人们借助于指纹技术设计出了许多的高科技产品,(出示指纹签到机)看,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幼:妈妈学校里有,妈妈早上去上班时用手按一下,校长就知道妈妈有没有迟到。师:这就是指纹签到机,涵涵的妈妈学校大门口就有他,它在里面储存了学校里所有老师的指纹,www.jy135.com每天早上老师们在签到机上按一下,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它能准确地记录下老师上班的时间。那么指纹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呢?幼:指纹破案(柯南利用指纹破案)、电脑上的指纹开关、在银行看见爸爸盖手印……….师:因为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指纹技术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财产和隐私,(点击出现动感视频相册,向幼儿展示指纹锁、指纹保险柜、指纹门禁、银行卡指纹付款、汽车指纹识别、指纹鼠标等指纹技术产品。)指纹技术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安全,四、指纹添画,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教师师范。师:指纹不光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安全,还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点击出现画面:指纹,老师在指纹上师范添画,引导幼儿想像可以变成什么。)(变成小鱼、小猫、人物头像等等)(二)幼儿在白板上利用指纹塑造不同的形象,师幼互动。 师:指纹能有这么多的变化,你有更好的创意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幼儿在白板课件上尝试添画,塑造各种有趣的形象。(三)幼儿自主创作指纹创意作品。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真是太多了,白板上都画不下了,愿意把你们的奇思妙想展示在画纸上分享给大家吗? 幼儿运用已学会的方法拓印指纹,进行指纹添画。(背景音乐响起)(四)指纹作品展示。幼儿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老师和同伴讲解自己的创意。结束语:小小的指纹蕴藏着大智慧,医学上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也能发现某种疾病,将来指纹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挑战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寻找答案。

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2.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为幼儿提供一个大沙坑,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组织幼儿自由玩沙。让幼儿在沙池里自由地玩沙子。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用铲子、小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让幼儿互相合作进行游戏。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沙是没有气味的。 教:"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是没有气味的) (2)沙子不溶于水。 教:"小朋友,你们试过用奶粉冲牛奶吗?""我们现在试一下用奶粉冲牛奶,好吗?"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教:"原来奶粉是溶于水的,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水子能溶于水吗?""不知道。""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教师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然后画上一条线,再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画线,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手抓一抓沙,看看手上怎么样?手上的沙是怎样的?" 幼:"摸起来软软的,沙子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现在我们用筛子来筛一下小石头和沙子,会怎么样呢?" 幼:"我看到沙子能从筛子上漏下来,小石头不行。" 教:"筛过的沙子和没筛过的沙子有不同吗?(特别细、小、软) 教:"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幼:"因为沙子很细小、柔软。" (4)教师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二)、幼儿认识到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 教:小朋友们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软的,现在我请你们在旁边的水泥路上跳一跳,你们脚有什么感觉,在那儿跳得舒服?"幼儿玩的时候,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幼:水泥地太硬了,跳一下脚就疼了,在沙坑里面脚不疼,在水泥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 股摔得疼死了,要是在沙坑里面就好了。 教:水泥地很硬,沙很软,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里面,掉下来就不会摔伤。 幼:还有跳远的时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练拳头也要打沙包。 教:对了。因为沙子很柔软,所以小朋友在体育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教: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 幼:我看见路边堆了许多沙,是用来铺路的。 教: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幼: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叔叔用沙袋来堵洪水,沙子可以装在袋子里堵洪水。 四、教育幼儿 应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教: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平时在沙地里和沙子玩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话,沙地的沙就会越来越少,以后就没有沙子和我们玩游戏了,所以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园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 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学习准备: 1.活动前对园内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学习过程: 1.在观察了解园内不同树种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教师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并提问: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讨论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5.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让幼儿学习点数。 6.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各种电动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 2、使幼儿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3、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电动玩具。 活动进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教师扮演师猫头鹰博士,邀请幼儿去电动城玩。 2、幼儿在电动城里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玩过以后,告诉大家,自己玩的是什么?它会怎么样? 3、幼儿分散按意愿玩,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进行观察。 4、幼儿交流观察结果。 二、寻找电池。 1、教师提问。电动玩具为什么有的能动、有的能响呢?(幼儿互相发表自己的想法) 2、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寻找电池:请你们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谁供给它们电,使它们动的? 3、幼儿交流探索结果,是电池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的。 4、请一名幼儿上来将电池拿掉,其他幼儿仔细观察。 5、教师简单小结:看来,真是电池起了作用,电池可以供电给玩具让它们能动、能亮,电池的本领可真大啊! 三、学习正确安装电池。 1、幼儿观察电池,了解电池的基本结构。 2、幼儿初步尝试给玩具装上电池,让它们能再动、再跑。(幼儿尝试装电池,教师巡回观察,不作指导) 3、请一名幼儿上来边操作边讲述,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 4、请没有完成的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电池是各种各样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还学会了正确地装电池,可你们要记得电池用完了以后一定要拿出来,不然会把电动玩具给弄坏的,记住了吗? 四、结束活动——教师扮演猫头鹰博士,欢迎幼儿下次再到电动城来玩。 4.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尝试,操作发现―自我创造、描述构思―情感激发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5.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准备: 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 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水,可是它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不舒服了,它们想搬到宽敞的大盆子里,怎么办呢?它们想考考你们。不用倒的办法,用小盆子旁边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 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红了的“小细管”。 4、幼儿欣赏图片(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百合花等) 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 5、讨论:毛巾、海绵、纱布,吸水纸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等才会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白色纸花变成彩色的花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结束。 幼儿将彩花送给树妈妈,给树妈妈打扮。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观察 类科学 幼儿园观察类科学活动教案中班
大家都在看
-
我妈妈 绘本故事教案,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和妈妈
2022-12-14
-
黑白线描少儿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
2022-12-14
-
幼儿园冰皮月饼 教案,自制冰皮月饼制作过程图
2022-12-28
-
区别回收和不可回收 教案,无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都可以回收?
2022-12-30
-
数学分析教案下载,数学分析新练习:直接点击视频下载
2023-01-19
-
走进实验室教案浙教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如何进行?
2023-01-24
-
跳高比赛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动动手指也要动起来!
2023-01-25
-
幼儿园科学我们的小鸟朋友教案,幼儿园小鸟找家教案
2023-01-30
-
二年级认识米教案人教版,一米长的毛巾和书包
2023-02-03
-
100以内数加减法教案ppt,100-3加减法快速计算技巧
2023-02-04
-
小学数学招聘考试教案,学习四则运算和带括号算术
2023-02-12
-
布创意画教案,儿童创意art教案1课时内容及注意事项
2023-02-19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元宵节灯谜,幼儿园-3教案来历
2022-12-15
-
有趣的动物泥工教案,教师展示纸糊画引起幼儿观察和思考
2022-12-16
-
花朵律动教案,全球免费高清资源下载地址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