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设计模板100例,谁知道初中生物学教案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29 10:22:33
1,谁知道初中生物学教案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参加比赛的教案一般包括: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重点难点5教法学法6教学过程7课堂小结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你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浏览现成教案参考一下搜一下:谁知道初中生物学教案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2,有关微生物的课程设计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3,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初中教学案例、课件与试题等 初中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您的位置: 公文易 初中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感谢您选择我站的服务,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您的工作带来方便,并让您满意,如果您有意见或建议或需要额外帮助,请 初中生物教案技术文章-免费教案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案站 -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教案 - 文章内容,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新课程教学案例“血量、输血和血型”-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北师大-生物教案, 11-02, 466 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教学教案,教案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课堂实录,试卷,教学论文,计划总结,班主任,评语 初中生物 人教初中生物栏目征集人教版初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与案例、课堂实录、课件、教学随笔、视频课例、达标测评、学生作品等文章。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http://www.google.com/bookmarks/url?url=//tyfj.23%0ddian.c%0dom/m/kw/52219/1617392.html
4,高中生物教案 哪种好
金星教育的,可以到书店看看,应该不错的,解说很详细。老师有用,学生也很多在用。高中优秀教案生物必修2配人教版/人教版/志鸿优化/任志鸿这本书很好!好用+实用本书紧扣“提升学科素养,注重能力生成”的课标理念,以“好用+实用”作为本书编写的落脚点,把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首批课改省区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融为一体。“好用”主要体现在一些课时提供多个不同思路、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方案,或者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提供多种设计思想,便于教师选择、参考;“实用”主要体现在备课要素齐全,内容详实完备,资料丰富实用。详案+简案部分课节提供两种教学方案设计:一种详案,可直接拿来上课教学;一种简案,可借鉴上课,启发教学思维。两案供老师依据个人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灵活选用。部分科目还依托志鸿优化网提供了多媒体课的设计案例。一书两用,物超所值。精选备课资料+常见网络资源联系教材内容,精选紧贴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汇集生活现实、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备课资料供教师备课参考;书末附有常见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中不乏直观形象的优秀课件、丰富的教学素材供教师备课选用。三册都有。你可以上淘宝、当当网购买。我的迅雷博客里有专辑(生物课件和生物试卷大全),应该有你想要的,可以去看看!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0407040034
5,生物教案里面有一项作业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 2、了解嫁接的意义;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 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营养繁殖的具体技术,而是把营养繁殖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 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天竺葵等的枝条,将枝条的下部浸在清水里,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课时可以展示长有不定根的枝条。 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对红梅、碧桃、菊花等进行嫁接,上课时展示嫁接成活的植物体。 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本章还安排了一节实习。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进行操作练习。 关于组织培养,最好在课前收集一些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组织培养具有多项用途,千万不能让学生得出片面的结论,以为组织培养只是一项用来进行营养繁殖的先进技术。
6,生物教案应该怎么写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 彭建军 唐鸿倩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学生: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并结合有关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课堂上表演)。
课时分配 2 课时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食物的营养物质 认真听题,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巡视,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
格。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水与无机盐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病症和相应的食物治疗
膳食纤维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看教材第23页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组在此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
对误差大的进行反思。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积极、踊跃通过“医生看病”的角色扮演,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根据角色扮演情况,将相关知识填入P25表1及P26表2。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
巡视检查,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给予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到各个小组中进行个性化指导。
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指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
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
小结
练习巩固 积极发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想。
自行完成练习,也可小组讨论。 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维持其学习积极性。
最后小结有关内容。巡视、指导。
2005-03-28 自《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生物学 七年级 下册》
7,帮忙设计一节生物课
一节生物探究实验课的教案设计与分析
——关于“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溧水县永阳中学 任良保
第一部分 教案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探究实验目标
1、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探究实验准备
1、实验材料准备
新鲜馒头、淀粉、麦芽糖、碘液、烧杯、试管、温度计、三角架、石棉网、清水、火柴、标签纸、消毒棉、镊子、刀片等。
2、实验安排
全班56人,2人一组,共分28组。
3、课时安排:l课时。
三、探究实验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过程,运用观察、交流和讨论进行探究活动。
四、探究实验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一胖一瘦两名学生谈一谈平时自己的饮食情况,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分析两人出现胖瘦的原因,以引起学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胖瘦关系的思考:探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变化过程。
(二)探究实验的设计
1、提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吗?
2、提出问题:
细嚼馒头,说说能尝出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馒头在口腔中,牙齿、舌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什么物质?
3、制定计划: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②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③取唾液分泌物: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④取3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a、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里,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b、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c、将C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d、另加4号和5号试内分别放入淀粉和麦芽粉,并各加入2毫升清水。
⑤将这5支试管—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⑥5—10分后取出这5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
4、得出结论: 2、3、4号试管中变蓝。说明2、3、4号试管中馒头(淀粉)没有被消化;1、5号试管中没有变蓝。说明1号试管中馒头(淀粉)被消化成麦牙糖。
5、交流讨论: 1、2、3号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从全班28组中抽出8个小组,由学生把自己实验中得到的颜色结论汇总并交流:
①你的实验结论与其他组学生一样吗?如不一样请分析原因?
②食物与牙齿、舌和唾液有什么关系?
③为什么要放在37℃的温水中?
④根据1,2、3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证明:馒头消化需要哪些条件?
⑤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
6、课堂评议:
①学生自主性探究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②实验结果和假设与观察是否一致?
③学生在操作中是否有问题?
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究了哪些知识?
⑤学生在实验中有无改进的设计?
第二部分 总结与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陶行知也有一首著名的诗:“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能力。
在本节实验教学中,我突出了探究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思维方式来进行实验,通过反向探求、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方法,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主性探究实验。
探究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来根据实验要求,自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亦由学生相互进行论讨交流,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三、教师的指导,不能够束缚学生的主动性。
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指导时,重点应放在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上,要在不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前提下,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对有问题的小组作个别指导,以帮助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目标。
四、实验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各种能力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注意到学生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1、发挥学生自主动手实践的能力;2、细心观察的能力;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善于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创造性的应用和发挥。
让学生自主性设计实验计划,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们要敢于创新。学生实验活动不是一种接受性学习,而是一种发现性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创造性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性强、动手动脑的教学实验机会也多,如何创设更多更好的实验课,使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研究并获得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所要努力的方向。
文章TAG:
生物 生物教学 教学 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模板100例
大家都在看
-
我妈妈 绘本故事教案,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和妈妈
2022-12-14
-
黑白线描少儿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
2022-12-14
-
幼儿园冰皮月饼 教案,自制冰皮月饼制作过程图
2022-12-28
-
区别回收和不可回收 教案,无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都可以回收?
2022-12-30
-
数学分析教案下载,数学分析新练习:直接点击视频下载
2023-01-19
-
走进实验室教案浙教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如何进行?
2023-01-24
-
跳高比赛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动动手指也要动起来!
2023-01-25
-
幼儿园科学我们的小鸟朋友教案,幼儿园小鸟找家教案
2023-01-30
-
二年级认识米教案人教版,一米长的毛巾和书包
2023-02-03
-
100以内数加减法教案ppt,100-3加减法快速计算技巧
2023-02-04
-
小学数学招聘考试教案,学习四则运算和带括号算术
2023-02-12
-
布创意画教案,儿童创意art教案1课时内容及注意事项
2023-02-19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元宵节灯谜,幼儿园-3教案来历
2022-12-15
-
有趣的动物泥工教案,教师展示纸糊画引起幼儿观察和思考
2022-12-16
-
花朵律动教案,全球免费高清资源下载地址
2022-12-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