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Al的化学性质是首先分和酸反应和碱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这就体现了它的金属性即为还原性。 然后其氧化物也成两性,和酸碱都能反应。 单质Al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即为铝热反应,在实际中应用于火车轨的修复等。 再者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于清洁水源。 Al元素被摄入人体后积存于人脑中,会引发老年痴呆症。

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2,高中化学 铝的知识

首先是铝的物理性质,比如密度小,能导电,然后是化学性质,比如它能与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把铝保护起来。剩下是铝的活波性很强,能与强酸强碱反应,铝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反应。 其次是铝的化合物,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制单质铝,其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 然后是偏铝酸盐,能与酸反应重新生成氢氧化铝的沉淀。 铝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发生铝热反应,把不如铝活波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高中化学 铝的知识

3,化学 高一 希望可以帮我总结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点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3AlF6)降低其熔点。 电解 2Al2O3========= 2Al + 3 O2↑ ②与酸反应:Al2O3+6HCl=AlCl3+3H2O ③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2Al(OH)3= Al2O3+2H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②Al(OH)3+NaOH= NaAlO2+2H2O ③Al(OH)3 + 3HCl= AlCl3 + 3H2O Al(OH)3具有两性的原因:H++AlO2—+H2OAl(OH)3Al3++ 3OH— 注意:(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HAlO3)。    (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 3、明矾:KAl(SO4)2·12H2O 复盐的概念: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 KAl(SO4)2 =K++Al3++2SO42- Al3++3H2O ====== Al(OH)3 (胶体) +3H+ △
和其他金属相比,1、多了个两性,与酸碱都能反应产生氢气,2、还有就是他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3、在其表面极易形成氧化膜,所以金属防腐可在表面渡铝,大概就这样了,希望能帮到你……

化学 高一 希望可以帮我总结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点

4,高一化学铝的知识点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共生分布,并混有杂质。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用于提炼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资源,利用霞石和明矾石提炼氧化铝。中国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回收氧化铝。 2.铝的知识点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三元弱碱.也可以看作是HAlO2+H2O,这样,它也可以看成是一元弱酸.Al(OH)3只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与弱酸弱碱(如CO2+H20,NH3.H2O)都不反应关于Al^3+ 和AlO^2-的问题也比较简单,把Al(OH)3看成是对应的酸 碱就行了别的一些知识就比较简单了,看看书和笔记就能明白 LZ说的制取铝,要看是用什么原料了,方法不同
1.镁知识点(1)物理性质:镁,化学符号mg,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银白色金属;熔点 648.8°c,沸点1107°c,密度1.74克/厘米3.(2)化学性质:能与卤族元素反应,例如:mg+cl2---(点燃)mgcl2 能与氧气反应:mg+o2——mgo 能与稀酸反映:h2so4+mg==mgso4+h2(气体) 能与沸水反映:mg+2h2o==mg(oh)2+h2(气体)注:镁位于第三周期第二主族,所以你可以找和他相邻的元素,他们的结构性质都相似2生物方面:是生物生活的必须元素,不能缺。在植物体内,以离子态存在。 新叶含的镁比老叶多。 2.铝的知识点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三元弱碱.也可以看作是halo2+h2o,这样,它也可以看成是一元弱酸.al(oh)3只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与弱酸弱碱(如co2+h20,nh3.h2o)都不反应关于al^3+ 和alo^2-的问题也比较简单,把al(oh)3看成是对应的酸 碱就行了别的一些知识就比较简单了,看看书和笔记就能明白

5,求所有铝及其化合物的重点方程式高中知识

1.铝与盐酸:2AL+6HCL=2ALCL3+3H2 气体 2.铝与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气体 3.铝与氢氧化钠:2Al+2NaOH+H2O=2NaAlO2+3H2气体 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加热)Al2O3+H2O 5.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 6.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 7.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8.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 9.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OH)3+NaOH=NaAlO2+2H2O 10.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 11.偏铝酸钠与盐酸(适量):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12.氢氧化铝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13.偏铝酸钠与盐酸(过量):NaAlO2+4HCl=AlCl3+2H2O14.铝和硝酸Al+6HNO3=Al(NO3)3+3NO2+3H2OAl+4HNO3=Al(NO3)3+NO+2H2O
al 4al+3o2====2al2o3 2 al2o3+6h2o=====2al(oh)3↓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 2al+ fe2o3===2 fe + al 2o3 al2o3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al(oh)3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cl==3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反应: al(oh)3+oh-==alo2-+2h2o 受热分解 2al(oh)3== al2o3+3h2o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3h2o==al(oh)3+3h+ naalo2 naalo2+hcl(少量)+h2o=nacl+al(oh)3 naalo2+4hcl(过量)=nacl+alcl3+2h2o naalo2+2h2o+co2=nahco3+al(oh)3↓

6,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考点聚焦1.《考试大纲》中对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钠、镁等典型的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他金属(如铁和铝)元素的化合物。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金属。2.《考试大纲》中有多条类似于“以××为例,了解(或理解、掌握)××××”的内容叙述,如: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对这些内容的要注意理解实质,达到“举一反三”的要求。在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跟化学实验的综合。近几年的实验试题中比较多地出现了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落点的实验试题和元素推断题,请大家加以重视。4. 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知识梳理 1、钠及其化合物 2、镁及其化合物 3、铝及其化合物 4、铁、铜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2Na + Cl2 2NaCl; 2Na + S Na2S等。②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 变暗(生成了氧化钠) 变白(生成氢氧化钠) 潮解 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多。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⑤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 == 2NaH。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4)钠的用途: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 == 2Na2O2. (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作供氧剂)。因此Na2O2常做生氧剂,同时,Na2O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实验:Na2O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实验研究表明是有:Na2O2 + H2O == 2NaOH + H2O2,2H2O2 == 2H2O + O2 反应发生。因为H2O2也具有漂白作用。当然过氧化钠也可以直接漂白的。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性质 Na2CO3(Na2CO3?10H2O) NaHCO3 性质比较俗称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NaHCO3的颗粒比Na2CO3小水溶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S(Na2CO3)>S(NaHCO3)溶液酸碱性 显碱性 显碱性 同浓度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热稳定性 稳定 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用于除杂质。与酸反应 能与强酸反应 能与强酸反应 等物质的量时Na2CO3耗酸量大于NaHCO3溶液中相互转化 Na2CO3溶液能吸收CO2转化为NaHCO3Na2CO3 + H2O + CO2 == 2 NaHCO3 除CO2中的HCl杂质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用Na2CO3溶液用途 用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制胃酸过多等。 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①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发生的反应:先①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后②NaHCO3 + HCl == NaCl + H2O +CO2 .②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反应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如果用2mol的Na2CO3和2.4mol的稀HCl反应,采用①方法放出CO2是0.4mol;采用②方法放出CO2为1.2mol。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留意。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4、侯氏制碱法反应式: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注意:在生产中应先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aHCO3晶体析出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Cl细末和通NH3析出NH4Cl晶体为副产品。NH4Cl晶体析出后的母液进行循环试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二、镁及其化合物1、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1.74g/cm3,是轻金属,硬度小。(2)化学性质:镁是较活泼金属①与非金属反应:2Mg + O2 == 2MgO,Mg + Cl2 MgCl2,3Mg + N2 Mg3N2等。②与沸水反应:Mg + 2H2O(沸水)== Mg(OH)2 + H2 ↑.③与酸反应: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是酸中的H+与Mg反应,有H2放出。与强氧化性酸反应:如浓H2SO4、HNO3,反应比较复杂,但是没有H2放出。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CuSO4溶液、FeCl2溶液、FeCl3溶液等。Mg + 2FeCl3 == 2FeCl2 + MgCl2, Mg + FeCl2 == Fe + MgCl2.2、镁的提取:海水中含有大量的MgCl2,因此,工业上主要是从分离了NaCl的海水中来提取MgCl2.流程:海水中加入CaO或Ca(OH)2 Mg(OH)2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用稀HCl溶解 MgCl2溶液,蒸发结晶 MgCl2?6H2O晶体,在HCl气体环境中加热 MgCl2固体,电解熔融的MgCl2 Mg + Cl2 ↑。主要反应:MgCl2 + Ca(OH)2 == Mg(OH)2↓+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6H2O MgCl2 + 6H2O , MgCl2(熔融) Mg + Cl2↑。3、镁的用途:镁主要是广泛用于制造合金。制造的合金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镁合金被大量用火箭、导弹、飞机等制造业中。4、氧化镁(MgO):白色固体,熔点高(2800℃),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耐火材料)。是碱性氧化物。MgO + H2O == Mg(OH)2, MgO + 2HCl == MgCl2 + H2O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n(Mg(HCO3)2):n(NaOH)=1:4:Mg2+ + 2HCO3- + 4OH- == Mg(OH)2↓+ 2CO32- + 2H2O;(2)n(Mg(HCO3)2):n(NaOH)=1:2:Mg2+ + 2HCO3- + 2OH- == MgCO3↓+ CO32- + 2H2O;(3)n(Mg(HCO3)2):N(NaOH)=1:1: Mg2+ + HCO3- + OH- == MgCO3↓+H2O 。三、铝及其化合物1、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4Al + 3O2 == 2Al2O3。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③与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⑤铝热反应:2Al + Fe2O3 Al2O3 + 2Fe。该反应放热大,能使置换出的铁成液态,适用性强。在实验室中演示时要加入引燃剂,如浓硫酸和蔗糖或镁条和氯酸钾等。2、氧化铝(Al2O3):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沸点2980℃,常作为耐火材料;是两性氧化物。我们常见到的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是在宝石中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的表现。如红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工业生产中的矿石刚玉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用途广泛。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Al2O3是工业冶炼铝的原料,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电解时,难熔化,因此铝的冶炼直到1886年美国科学家霍尔发现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Na3AlF6),使氧化铝的熔点降至1000度左右,铝的冶炼才快速发展起来,铝及其合金才被广泛的应用。2Al2O3 4Al + 3O2↑。3、氢氧化铝(Al(OH)3):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热易分解。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Al(OH)3 Al2O3 +3 H2O 4、铝的冶炼: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工业生产的流程: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用氢氧化钠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 氢氧化铝 氧化铝 铝。主要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2Al(OH)3 Al2O3 +3 H2O ,2Al2O3 4Al + 3O2↑。5、铝的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迅速风靡建筑业。也是飞机制造业的主要原料。6、明矾的净水:化学式:KAl(SO4)2?12H2O,它在水中能电离:KAl(SO4)2 == K+ + Al3+ + 2SO42-。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已达净水目的。Al3+ + 3H2O == Al(OH)3 (胶体)+ 3H+ 。知识整理:①(Al(OH)3)的制备:在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氨水。AlCl3 + 3NH3?H2O == Al(OH)3↓+ 3NH4Cl 。②实验: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溶解。反应式:先Al3+ + 3OH- == Al(OH)3↓, 后Al3+ + 4OH- == AlO2- + 2H2O。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现象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有沉淀,且不溶解。反应式:先Al3+ + 4OH- == AlO2- + 2H2O,后Al3+ + 3AlO2- + 6H2O == 4Al(OH)3↓。③实验: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有沉淀出现。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④将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混和有沉淀出现。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⑤实验: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有沉定,后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 H+ + H2O == Al(OH)3 ,Al(OH)3 + 3H+ == Al3+ + 2H2O 。B、向稀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先无沉淀,后有沉淀且不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 4H+ == Al3+ + 2H2O ,3AlO2- + Al3+ + 6H2O == 4Al(OH)3↓。有更全的...

文章TAG: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  高中化学  化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