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思路阐述怎么写啊

一、主题活动:水 二、选择主题理由: 水资源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所有水的2.8%,而我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淡薄,我们 生活中对淡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已经造成水资源的缺乏。所以,通过水这主题活动,教育 小孩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另外,让幼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三、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水、感知水、了解水与生活息息相关 ; 2、培养幼儿爱水、节约水、不污染水的良好习惯 ;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4、发展平衡能力,锻炼手臂力量;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模仿能、动手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主题网络图: 活动一::认识水 (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水、感知水、了解水与生活息息相关 2、培养幼儿爱水、节约水、不污染水的良好习惯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二) 活动准备: 1、故事:《小水滴旅行记》、《伤心的小水滴》; 2、一些地方污水的照片,干净的自来水和污水等。 (三) 活动过程: 1、介绍水的身份证:儿歌《水》 ; 水的组成 水的影响 水的形态 氢 氧 气候 地理 生命 固态 液态 气态 农业 水污染与节约用水 2、介绍水 ; (1) 听故事:《小水滴旅行记》《伤心的小水滴》; (2) 请老师讲介绍家乡的水及污染问题; (3) 请老师介绍怎样节约用水。 3、水的作用 ①儿歌:水呀水是个宝 ; ②展示家庭用水调查表 ; ③照片展:亲近水、爱护水 。 4、保护母亲河爱心行动 ①歌曲:《小河之歌》; ③家长签名、捐献爱心。 活动二 玩水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平衡能力,锻炼手臂力量。 2、教育幼儿节约水资源,不浪费水。 (二)活动准备: 1、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水桶、两只大水桶。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分成两组,手提小水桶站好。 2、游戏开始:两组幼儿一个接着一个提着小水桶向前走,快速到达终点,将水倒进大桶里, 然后返回站到队尾。 3、以不将水洒出,并先将大桶住满水的一组为胜。 活动三 给小鱼圆梦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水资源被破坏所带来的影响; 2、培养幼儿爱水、节约水、不污染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动脑筋、想象力等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模仿能、动手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小鱼的梦》; 2、收集“水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保护水”的资料、图片,布置成墙饰。 3、彩笔和纸。 (三) 活动过程: 1、 听老师讲故事《小鱼的梦》;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一些问题;如: “原来清清的河水为什么会变浑浊?”如:很多人向河里乱丢垃圾:工厂排出很多废 水把河水染黑了;等等。 “河水的污染给小鱼带来哪些一影响?”如:小雨快喘不过气了,很可怜,快死了。 “小鱼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哭?”如:小鱼很难过,因为它的朋友都死了, 小鱼很不喜欢脏水,它向往从前那个清澈的小河。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4、 教师和幼儿一同设计禁止乱丢垃圾的提示牌; 5、 教师和幼儿一同圆小鱼的梦:绘画小鱼在干净河中游图。 活动延伸: 1、 节约用水提示牌的设计及张贴; 2、 污水变干净的小实验(用漏斗); 3、 学唱关于水的儿歌; 4、 设计一些关于水的小游戏等等。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思路阐述怎么写啊

2,幼儿园教案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怎么写

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一、活动名称题目格式应为:x班xxxx活动设计:xxxxxxxxx(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二、设计意图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三、活动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四、活动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五、活动过程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六、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活动延伸;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七、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其他注意事项: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级别顺序为“一”“二”“三”——“一”“二”“三”——“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级顺序即可;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点用黑圆点,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不建议用自动编号。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欧文于1816年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办的。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福禄培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孩子们经常被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劳作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在多年的试验后,福禄培尔提出,这样的学园应该叫“幼儿园”,从此幼儿园的名称就被传播开来了。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思想出现在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后来清政府颁布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学制规定了对2~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蒙养院,最早出现的是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1903年)。除了政府办的外,外国传教士和中国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到了1910年,中国幼儿园的学生已达152万多人。

幼儿园教案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怎么写

3,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会做书,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丰富幼儿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整理书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剪刀、胶水、各种图片、空白图片、彩笔、彩纸、订书机   活动指导:   1、以小猫口吻引入:小猫的书店要开张,但是一本书也没有,请小朋友都来当作者帮小猫出版一些书。   2、幼儿分组活动,让幼儿做各种书籍,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1)数学组:做一本关于数学的书。   A、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列出学过的算式,用小图片表现出来,并装订成册。   B、对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让其根据老师列好的`算式排上小图片。   2)常识组:   A、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认识所提供的各种图片,并能用自己喜欢的图片装订成册。   B、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自己画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C、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能大胆的使用图片做书。   3)语言组:   A、师重点指导幼儿能将自己制作的书按顺序讲述出来。   B、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能使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制作图书,并简单讲述出来。   3、引导先做好的幼儿可以再到其他组做书,教师也可让先做好的幼儿将做好的书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4、让家长与幼儿一同使用借书卡玩借书的游戏。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2   活动由来: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幼儿开始换牙。六七岁正是幼儿换牙的时期,所以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牙齿的话题。同时,龋齿问题在幼儿中也严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一周的“爱牙周”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自己的牙齿并知道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   2、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3、幼儿学习记录和统计   活动准备:   1、在“每周论坛”中布置“爱护牙齿专题”,展示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   2、牙齿模型   3、刷牙记录表   4、嗽口记录表   5、活动课件   活动一牙齿的故事   活动过程:   1、谈话:   (1)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请有换牙体验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经过。   (2)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幼儿以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展讨论。   2、讲述故事《换牙的故事》(见《领域活动指导》第15页)   3、故事后讨论:牙齿活动了怎么办?怎样保护刚刚长出的新牙?乳牙还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怎么办?活动延伸:请家长带幼儿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冶疗。引导帮助幼儿减少换牙的恐惧感。活动反思:家长在幼儿的换牙期会传授一些知识给幼儿,但都很零星。   活动中我集中了幼儿零星的经验,使经验更完整。活动从幼儿的讨论开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保护牙齿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   活动二刷牙歌   活动过程:   1、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刷门牙竖刷几下,左边、右边各刷几下,向左上右上各刷几下。   2、学习《刷牙歌》   (1)欣赏歌曲,教师给歌曲按刷牙顺序加入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刷牙。活动延伸: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引起幼儿对刷牙的兴趣,培养幼儿早晚刷牙及食后嗽口的良好卫生习惯。活动反思: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   活动三酸性大怪物   活动准备:   课件、镜子、食物(苹果)、牙签、记录纸。   活动过程:   1、认识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1)(出示牙齿标志)从镜子里看看自己的牙齿,看看牙齿有什么不一样。   (2)请幼儿吃一片苹果,试一试不同牙齿的不同作用。   (3)小结。   2、认识龋齿的原因和预防   (1)这么重要的牙齿为什么会变成蛀牙呢?A.观看片子:酸性大怪物B.请患有龋齿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怎样才能不让自己的牙齿生病。A.幼儿讲述B.小结。   3、观察并记录自己的牙齿你知道自己有几颗牙吗?请你对着镜子,张开嘴巴数数看吧!把看到的情况记录在纸上。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2、小实验: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龋齿蛀牙形成的原因。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文章TAG: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思路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