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年级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请给范文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5-31 01:52:16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请给范文
[yǔ wén]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编辑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2,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怎么写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精品学习网触屏版 2012年10月08日 14:11:16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 一年级语文教案查看原文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的前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触和接受,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亮丽火花。这种火花是新旧课程理念冲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师渐次接受新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毋庸置疑,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思想完全被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所接纳并转化为行动尚需时日。现行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的。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梳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需要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在大量调研、走访、深入中小学课堂后,我们发现:一线教师虽然对新课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但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理念与行为脱节,是两张皮。
4,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一年级老师们要如何设计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呢?我为 一年级语文 老师整理了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案例1 教育 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雨水 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3、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B、过程和 方法 : 1、在自由读、分角色读、为动画配音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2、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 3、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C、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 2、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3、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案例2 童心,需要诗意的氤氲。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也应是充满诗意的灵性的和谐的天堂。在学习《阳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构建教师、文本和学生对话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语言分外精彩。 场景一:激活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走进阳光。开课时创设情境:孩子们,喜欢旅游吗?闭上眼睛,咱们走出教室,来到郊外,一起欣赏阳光下那美丽的景色吧。清晨,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教师诗意的激情的言语浸润着孩子的心灵,激活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走进了阳光。当学生闭上眼睛,听得入神,陷入无限的遐想中时,老师问:“孩子们,阳光下的风光美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马上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我看见太阳像喝醉酒的老爷爷,涨红了脸,一跳一跳地升起来了。”“我看到小鸟一边跳舞,一边 唱歌 ,非常可爱。”“我想到早上的空气非常清新,许多人都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孩子们入情入境,初步感受到阳光的美好。 场景二:扫描斑斓的生活,师生共享灿烂阳光。教学中,老师引读、学生自主感悟后,师顺学而导:从“更高了”“更绿了” 这两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孩子们激情高涨:我从《 十万个为什么 》中知道禾苗在阳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才会变绿;我读懂了小树会在阳光下生长,所以小树才能更高;我带来了五粮液酒瓶中的“锦缎”……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直观形象的展示,让我惊喜万分!当老师把 “……因为有了阳光,……更……”的问题抛出时,孩子们更是神采飞扬:花坛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草坪上的草,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果树上的果子,因为有了阳光,更大了;竹竿上的衣服,因为有了阳光,更干了;天空中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飞得更高了。……这是多么的诗情画意!“自由与灵动”、“想象与活力”,扫描着五彩斑斓的生活,让老师一次次地收获到多彩的想象和诗意的语言。 场景三:链接生命的灵动,孩子就是缕缕阳光。在教学《阳光》拓展练习时,伴着 “阳光,阳光,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走向未来!”的歌声,我采用了“补白”的教学形式: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用你感恩的心写一写,用你率真的口说一说,将那阳光下大自然中的一切展示给大家;专题讨论“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渲染了教学高潮。在浓浓的诗意境界里,孩子们如脱缰的马驰骋沙场,用心灵留下了生动活泼的画面,稚气灵活的讨论,诗情画意的语言……我欣喜地感受到:课堂中,阳光正跳跃,生命在生长!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案例3 1.理解课题的意思。 引导学生 说说 “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 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说说诗句的意思。 (1)指名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 疑举头思故乡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五 ·《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 ·圆――创新作文课教案设计 九寨沟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论文 2008年8月12日 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九寨沟 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等案例研究方面的教学参考资料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析--柳絮飞飞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Re: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圆圆(游客) 写得真好 by 圆圆(游客) 2007-7-4 23:48:33 小学语文教案论文_喇叭花小学语文教案论文为您提供最新免费的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维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http://www.google.com/bookmarks/url?url=//rwxx.ruh%0dexuangou.c%0dom/m/kw/52219/1617297.html名师同步教学设计1——6年级 全国小学语文新课标经典案例赏析3——4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6,小学一年级语文快乐的小公鸡精选教案模板
通过《快乐的小公鸡》使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如何有礼貌地问别人,让学生从中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一年级语文 《快乐的小公鸡》精选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快乐的小公鸡》精选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字14个,“整、恼、就、庄、稼、蜜、蜂、姐、得、报、帮、助、虫、丛”,继续练习综合运用多种 方法 识字。 2、学写“助”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如何有礼貌地问别人。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习用想象、角色再现、表演读等方法读懂 童话 故事 。 2、学习用语言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积累 “整天、苦恼、帮助、庄稼、花丛、蜜蜂、姐姐、报时”等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读中感悟“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愿意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在读中初步感悟“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的情感,愿意帮助别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进童话 1、出示小公鸡形象,与小公鸡打招呼 2、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 3、读课题 二、初读童话,自主识字 1、用多种识字方法自读课文 2、集中识字 3、采用多种方法记字——记字妙妙屋:样 虫 牛 三、趣学童话,随文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小公鸡为什么苦恼 2、学习2-4自然段 ① 指名读,问:小公鸡到哪里去采访?都采访了谁? ②读好小公鸡的问句:学习有礼貌地打招呼、问别人 ③ 感受动物们的“快乐” ④ 教师范读“老牛”“青蛙”“蜜蜂”说的话 3、分角色朗读 生读完,师 总结 评价。 4、角色拓展,学习表达 拓展:如果小公鸡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蚯蚓、啄木鸟,会怎么采访他们? 出示句式,生练习说话,师指名反馈。 5、写字 ① 出示词语“帮助” 生认读 ② 交流:“帮”字笔画比较多,要怎么记住它? ③ 重点指导写好生字“助”,师适当引入“写字操”和写字注意事项。 ④ 学生的写字作品评价反馈 ⑤ 教师总结激励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留下悬念:小公鸡在大家的帮助下,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快乐呢? 2、课外拓展:①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 ② 拓展阅读:语文天地里的《好吃的帽子》 教学 反思 : 一、教学中较成功之处 1、自主识字,总结方法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帮助学生归纳识字方法,可以拼音、查字表、问别人、听读、编字谜等等多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自主识字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学会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 2、快乐朗读,读中体会 在教学中,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学生在一过程中逐渐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快乐的学习,感悟和发现了“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快乐“的道理。在这一环节,我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以读为主,读中探究;以学为主,学中体验;以人为本,关注情感体验。把课堂真正让给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联系生活,还原生活 学文后,我设计了“你有做过什么帮助别人的事情?用快乐说一句话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把 语文学习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平日的生活中真正体验助人为乐的好品德,让语文走进生活,还原于生活,在生活中升华。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引导学生读的还不够,导致阅读教学环节的“小组表演、师生合作读”等成果展示环节,没有想象中的精彩。如果我能在讨论时,能结合 句子 、口语交际的学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主旨,必定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单调贫乏,不够简练,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等,这样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能再丰富些,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内容。需在今后多向有 经验 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语言,提高专业素质。 3、教学机智有待提高,关注学生的程度还不够,没能及时捕捉学生发言的亮点及问题进行有效引导,对有些词句的理解和朗读的训练不够到位,致使课堂上有些环节有“蜻蜓点水”的感觉。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感受颇多。虽然这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但到教学实践上,还是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 小学一年级语文《快乐的小公鸡》精选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3个生字、15个生词,学写12个生字。 2、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从中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整体认读中认字学词。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导入课题 1、背《画鸡》 2、出示小公鸡图,这是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3、读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互帮互学。 1、读课文用“”标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试着解决。 2、同桌互读互教,标出自然段。( 说说 你用什么方法自学什么字或教同桌什么字) 3、请同学分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找哪些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词。 4、学生说词,老师出示(贴)学生所讲的词语。 5、交代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通过读课文识词认字,从而了解这个故事。 三、整体认读,读中时词认字。 1、认真地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师适机引导,在读中悟,读中解决问题) (1)苦恼——快乐,是一组 反义词 (2)小公鸡向别人请教怎样才能快乐。 (3)小公鸡明白了帮助别人就快乐。 (4)小公鸡帮助人们报时,他也得到快乐。 (5)小公鸡得到了快乐,他不苦恼了。 2、读5、6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呢?爸爸回答他的问题了吗? (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3、分角色朗读。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此”从什么时候开始? 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成了” 5、读课文,说一说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快乐?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快乐。 四、把词语从文中摘离出来认读。 1、开火车读词语。 2、选四个你喜欢的词语带大家读一读。 3、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词语搭配,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传播害虫 耕种别人 捉花粉 帮助田地 五、生字从词语中摘离出来认读。 1、指名带读 2、同桌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交流说一说,你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六、写一写。 指导书写:情、帮 小学一年级语文《快乐的小公鸡》精选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从中领悟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整体认读中认字学词。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新引思,目标定向 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来到课堂上的还有一只小公鸡,它呀!十分苦恼,因为它整天没有事情做。今天,它打算出门去寻找快乐,你们想不想和它一起去呢?(想!) 好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小公鸡》板书课题。 既然是快乐的小公鸡,我们应该怎么读?是的,高兴地读,那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一遍课题,好吗?(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 一(7)班的同学很爱动脑筋,勤学好问是你们的优点。今天,你们能表现一下给老师看吗?读了题目以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自由地说,老师边听边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老师和大家的想法一样,想知道小公鸡去哪里寻找快乐?它找到的快乐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想法和小公鸡一起向着快乐出发吧!板贴:小公鸡的图片 二、稳抓生词,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听课文录音 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课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 2.播放课件,趣味读词 刚才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老师先从文中请来了生字宝宝。 整天 烦恼 蜜蜂 姐姐 田野 池塘 报时 耕种 传播 庄稼 苦恼 花丛 (1)老师大声读,全班同学小声跟读,老师小声读,全班同学大声跟读 (2)男女生赛读,男生女生,谁先来?(我先来)女生先来。 老师及时表扬学生并纠正学生的读音。 三、深读交流,探究体验 1.自由读2、3、4 自然段,想一想;小公鸡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谁? (1)个别学生反馈:小公鸡在路上遇见了老牛、青蛙、蜜蜂。 (2)老师放课件,并随时板贴老牛、青蛙、蜜蜂的图片。 2.引导质疑,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公鸡在哪遇到它们的?它们分别在干些什么? (1)分小组读2、3、4自然段 小公鸡在——遇到正在——的老牛 小公鸡在——遇到正在——的青蛙 小公鸡在——遇到正在——的蜜蜂 (2)齐读句式 小结;原来小公鸡遇到它们时,它们正在做自己能做的事呢,咱们来看看,小公鸡会跟它们说些什么呢? 3.出示小公鸡与老牛的对话图(放课件),品读并体验 (1)齐读对话。 (2)个别读,引导小公鸡是怎么问老牛,老牛才会乐意回答呢? (有礼貌),那你来问问吧!谁还愿意问老牛? 表扬学生;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相信老牛一定会很愿意告诉你做什么最快乐了。 (3)齐读老牛说的话 老师随机板书;耕地 (4)引导质疑;老牛为什么认为给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呢? (5)演一演;老师扮农民,学生扮老牛。 请一位学生上台戴头饰扮演老牛 农民:好大的一片田地,我用锄头什么时候才能翻好呢? 老牛:我来帮你耕地吧 农民:谢谢你! (6)采访老牛:听了农民的感谢,你现在心情如何?你为什么高兴? 预设:很开心、很高兴,因为我帮了农民伯伯的忙。 你作为老牛,愿意将你的快乐说一遍给大家听吗?(个别读)“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很快乐了。” (7)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老牛与小公鸡的对话 过渡:小公鸡遇到了老牛爷爷,知道老牛爷爷的快乐是帮人们耕种田地。接下来小公鸡遇到了青蛙哥哥和蜜蜂姐姐,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4.出示小公鸡与青蛙、蜜蜂的对话图(放课件) (1)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哥哥教小公鸡什么办法呢? 预设:小青蛙教它说为庄稼抓害虫,就会快乐了。(板书:抓害虫) (1) 这就是青蛙哥哥的办法,如果你是青蛙哥哥你要怎么说?咱们一起来读读青蛙哥哥说得话,为——齐。 (2) 小公鸡问了老牛爷爷、青蛙哥哥,它找到快乐了吗?(没有) (3) 它又接着去找了,你瞧,路上遇见了蜜蜂姐姐,小公鸡就问它(引读):“蜜蜂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姐姐是怎么告诉她的,女生一起把这句读一读。(板书:传花粉) 小结并过渡;哦,原来小公鸡一路走来,遇到了勤劳的老牛爷爷,庄稼的小卫士青蛙哥哥,勤快的蜜蜂姐姐,它们都说了自己的快乐,小公鸡走呀走,还会遇到谁?它们又会说什么? (1)让学生自由地想象 (2)反馈(啄木鸟医生、狗、猫头鹰……) 小结并过渡;有礼貌的小公鸡一路都在寻找快乐,它请教了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啄木鸟医生……。天已经黑了,它还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快乐,于是,它回到家来问谁? 5.(1)齐读5、6自然段 (2)学生反馈;它回到家来问爸爸 (3)出示问题;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得不一样呢 引导:它们虽然说的不一样,但它们都在帮助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 它们觉得这就是快乐。 引读:所以公鸡爸爸告诉小公鸡————(齐读) 出示重点句;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过渡:是啊,他们都是在 ——帮助他人(出示“帮助” (4)(出示带田字格的帮)师: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预设:加一加,拼拼音…… (5)引导学生观察。 (6)师:“我们观察一个字可以观察它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笔画变化,这样就能把字写好看了。” (7)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8)师:“但是这个帮自己一个人很孤单,于是它找来了它的好朋友(课件出示助),这种找朋友的方法我们叫他组一组,那你能不能用老师教过你的方法,观察一下这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它呢?” (9)引导学生观察。 (10)师:“小朋友们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看看大林老师怎么写,咱们一起来书空。现在请你们拿出本子,将帮助写一遍。写完的请举手” (11)生书写。(提示学生的坐姿) (12)师:“小朋友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得又端正又整洁” 老师引读;你现在就是公鸡爸爸,你会对小公鸡说————(个别读) 你们都是公鸡爸爸,会对小公鸡说————(齐读) 老师随机板书;帮助别人,就会快乐 6.(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公鸡听到你们的声音了,它真的找到了快乐,那就是——报时 四、联系实际。感情升华。 下面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声高兴地读—遍全文。 1.配乐朗读 刚才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感觉到了你们的高兴与快乐,哪位同学能将你生活中的快乐事说出来和我们大家分享吗? 2.说一说;你生活中快乐的事。 让学生自由说,老师及时引导并表扬。 3.总结:是啊,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会觉得很快乐,这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老师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比一比看谁帮助别人做的事情多,谁就是最快乐的人。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公鸡 小公鸡 报时 老牛爷爷 耕地 帮助他人 青蛙哥哥 抓害虫 就会快乐 蜜蜂姐姐 传花粉 相关 文章 : 1. 小学一年级语文《特别的作业》精选教案 2.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井》优秀教案三篇 3. 小学一年级语文《想飞的乌龟》教材教案三篇 4.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三篇 5.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题练习
7,一年级拼音a的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 课。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很多故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听??讲的)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它能帮助我们读书,让我们知道更多的故事,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 1、谈话导入:星期天公园里真热闹,我们看谁来到了公园,出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画面,鼓励学生用语言把看到的内容说出来:(从情景图入手,由图到音) 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教师将带有a o e的拼音和图片列举在一起。一边出示图,一边出示a o e。 2、老师示范读,领读,指名读,分组读,充分认识a o e 这三个字母。 ①示范读的时候,指出发音的部位方法张大嘴巴a a a, 嘴巴拢圆o o o,小嘴一咧e e e。 ②o的发音是教学难点。教给学生发音的要点,嘴要张圆,发音时口形不要动。让小朋友观察,老师的双唇张得多圆啊,再学老师发音,口诀:"大公鸡,喔喔叫,嘴张圆,不许笑,o o o"。 ③韵母的发音要读得长一些,声音响亮,并注意"a o e"口形由大到小,声音由强到弱的变化。) (三)学习儿歌,带调读韵 母。 1、我们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首儿歌。(出示儿歌《做早操》)读一读。(老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 2、找一找这首儿歌中我们刚学的韵母(指名说一说)告诉学生韵母声调有高低升降的不同变化,(例:a的教学。学生找到“大”“马”,让学生说一说他们一样吗?学生会认识到它们有不同的“小帽子”,用"—/∨\"四种符号表示,进而引出不同读法,教师领读。学生读的时候要求边读边用手势画调号。) 3、课外拓展: (1)读一读:布娃娃 (2)读一读:握手
8,课堂教学案例怎么写小学语文请给个范文或格式谢谢
案例名称: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案例》 学年:2008
教学片段:
(一) 教学线段:
1、过渡语:老师手中的毛线真顽皮,瞧,它们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师出示课件1,显示一条线段)请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
2、如果给你一把尺子,能量出这段线的长度吗?
3、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生说后,他要求同学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让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二)教学直线
……
(三)教学射线
1、请大家再发挥想象,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课件出示手电筒和太阳的光线,)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线可真不少,我发现这些射线大多都是光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过一点画射线,边画边想,能画多少条?(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总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4、出示一组练习
5、请大家以组为单位,比较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异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课件)
(1)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结果。
……
反思:关于获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与需要去实施教学,促使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促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教师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示和演示,动手操作感知,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用电脑演示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一端延长变成射线。这样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究、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如: 在辨析直线、线段、射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
3、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过一点画直线,过两点画直线和过一点画射线能画多少条?的操作题。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概念。
总之,这节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适合学生构建知识的学习背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获得了深刻的:“做数学”的体验。
9,为什么要用爬字呢爬天都峰教学案例
──《爬天都峰》教学案例 湖北省黄石市市府路小学 朱 慧 今天第二节课我讲了《爬天都峰》这一篇课文。上课没多久,我就看见有只手举得高高的,我一看,原来是罗伟豪,他可是我班最喜欢提问的孩子。我请他起来说话,他提出个问题“课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为什么不用“登”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鼓励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你真爱动脑筋。同学们,我们都来帮助罗伟豪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首先我就让学生们了解什么叫“爬”。“爬”就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接着,我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同学们都自主地组成了小组,自由地朗读起课文来。 “谁能告诉罗伟豪同学,你在书上找到什么答案。”有的同学说:“我从书上知道了天都峰很高,峰顶在云彩上面呢!”也有的学生说:“天都峰不仅高,而且陡,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是啊,天都峰真是又高有陡啊。我在网上找到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走近──天都峰。”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的画面,并附有天都峰的简介:“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看着看着,同学们都发出了一声声感叹:“啊,这么高啊。”“这么笔陡的石级真险啊,我如果在上面,脚一定会发抖的……”在同学们议论时,我就想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一番。“如果这时你正站在这石级上,你会想些什么呢?”问题还没有说完,同学们纷纷抢着举起手来:“我肯定会很害怕。”;“我一定会紧紧抓着铁链不松手。”;“我会低着头看脚下的,不会转头去看后面的。要不就会掉下去的。”大家都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是啊,这么又高又陡,而且很险的山峰,真叫人发颤啊!就象刚才陈彦杰说的那样,这样的山峰我们不可能直起身子走,只能紧紧地抓住铁链,慢慢地向上爬,所以作者在这里用了爬山而不是登山。” 通过引导分析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用爬字呢?”这个问题,我运用了引读课文、观察多媒体课件和有关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我觉得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我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来感悟天都峰的高、陡、险以及感受作者对天都峰的畏惧,为下文写小姑娘和老爷爷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克服困难终于爬上天都峰作了铺垫。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教案今天第二节课我讲了《爬天都峰》这一篇课文。上课没多久,我就看见有只手举得高高的,我一看,原来是罗伟豪,他可是我班最喜欢提问的孩子。我请他起来说话,他提出个问题“课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为什么不用“登”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鼓励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你真爱动脑筋。同学们,我们都来帮助罗伟豪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首先我就让学生们了解什么叫“爬”。“爬”就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接着,我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同学们都自主地组成了小组,自由地朗读起课文来。“谁能告诉罗伟豪同学,你在书上找到什么答案。”有的同学说:“我从书上知道了天都峰很高,峰顶在云彩上面呢!”也有的学生说:“天都峰不仅高,而且陡,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是啊,天都峰真是又高有陡啊。我在网上找到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走近──天都峰。”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的画面,并附有天都峰的简介:“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看着看着,同学们都发出了一声声感叹:“啊,这么高啊。”“这么笔陡的石级真险啊,我如果在上面,脚一定会发抖的……”在同学们议论时,我就想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一番。“如果这时你正站在这石级上,你会想些什么呢?”问题还没有说完,同学们纷纷抢着举起手来:“我肯定会很害怕。”;“我一定会紧紧抓着铁链不松手。”;“我会低着头看脚下的,不会转头去看后面的。要不就会掉下去的。”大家都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是啊,这么又高又陡,而且很险的山峰,真叫人发颤啊!就象刚才陈彦杰说的那样,这样的山峰我们不可能直起身子走,只能紧紧地抓住铁链,慢慢地向上爬,所以作者在这里用了爬山而不是登山。”通过引导分析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用爬字呢?”这个问题,我运用了引读课文、观察多媒体课件和有关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我觉得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我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来感悟天都峰的高、陡、险以及感受作者对天都峰的畏惧,为下文写小姑娘和老爷爷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克服困难终于爬上天都峰作了铺垫。 运用知识的迁移,帮助孩子理解《爬天都峰》一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胜利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课堂上,我首先对生字和词语检查过关,然后就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在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但是在找一找这些词语时,却碰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挂”这个词语,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这里的时间就相对多了些,最后,我希望通过知识的迁移来使学生理解,我举了《望庐山瀑布》的例子,通过“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里的“挂”字来使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挂”字,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所以这样一来就比较容量理解了,我也认识到有些东西的学习对三年级刚升上中段的学生不能太强求了,要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帮助才能行! 下载此教案:.docx(word 文档)相关信息:《黄山奇石》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课的名称:《黄山奇石》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时数:两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认识8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查看全文)《黄山奇石》教学案例一、设计理念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查看全文)《黄山奇石》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查看全文)自主 合作 提高──黄山奇石教学案例【教学设想】 《黄山奇石》一课是第三课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我上的是课文的第一课时。〖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弄清黄山奇石“奇”在哪里。
10,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集 体 备 案 流 程 教学时间 执 笔 教学内容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目标 1. 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 3.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课时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小鸟美丽可爱,叫声婉转动听,还能捕捉害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最喜欢什么鸟?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说自己最喜欢的鸟,并简单讲述理由。 2、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小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欣赏图片: 师:看了这些可爱的小鸟,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小鸟惹人喜爱,要爱护它们等等。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鸟护鸟的课文, 集 体 备 案 流 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红领巾”的意思。 提示: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4、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思考、回答。如: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师: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部分,更正读音。 三、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师: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 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提示: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师: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师: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读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指导语气。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集 体 备 案 流 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四、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 “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实践活动 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会发现在蓝天白云下面,除了绿树红花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树林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2、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也来了想知道他是谁吗?看--是谁?师:想不想和小鸟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 生:想。 师:但是小鸟说了,小朋友必须先闯过它设得两道关才能和它一起去。咱们要不要闯关?有没有信心? 第一关:读生字 生字卡片出示:羽毛、红领巾、捉虫、梳理、活跃、机灵、清晨、 集 体 备 案 流 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师:像蹦蹦跳跳这样得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 指名答。 师:大家的表现棒极了,那就让我们和小鸟一起唱着歌走进大森林,再次走进26课《“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 二 、学习课文 教学第三小节 1、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师:“红领巾”真好,是谁在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谁找到了?快说给大家听吧! 生:小鸟夸红领巾、放鸟巢、写木牌… 师板书:放鸟巢、写木牌。师:你能结合图片,用“因为…所以…小鸟夸红领巾真好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文中是怎样写得呢?谁能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小节。 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2、背诵第三小节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听,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赶快练习吧!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生:练习背课文… 师:谁愿意试试? 生:背诵课文… 师:清晨,红领巾早早来到树林里,手捧鸟巢,肩扛木牌,给小鸟安家,宣传“请爱护小鸟”。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做吗?请再读课文,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讨论一下,谁能说说? 生:交流讨论… 师:课文中是怎样说小鸟活泼可爱的? 生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小鸟是那么可爱,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小鸟吗?大家都喜欢它,那该怎样读出这种语气呢?谁愿意试试? 生读课文,学生评议。 师:小鸟的样子多可爱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得羽毛,你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好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生:汇报。师板书:可爱的 集 体 备 案 流 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生:还因为机灵,红领巾…师板书:机灵的。 师:课文中是如何说的? 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师指导朗读。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生:朗读课文(师放配乐)。 背诵课文 师:读得太好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能背一句话,有的能背一小节,想不想把全篇都背下来? 学生练习背诵课文。指名背诵,齐背。 三、情感升华,拓展思维 师:文中的小鸟儿在红领巾得关心、爱护下,快乐的生活在大森林,可是有一只小鸟却无家可归了…播放媒体资源中林中小鸟视频2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吗? 指名回答。 四、 总结 师:对呀!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红领巾那样爱护它、保护它,同时也要爱护其它小动物,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动物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 课后反思:?”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反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
文章TAG:
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年级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案例
大家都在看
-
我妈妈 绘本故事教案,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和妈妈
2022-12-14
-
黑白线描少儿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
2022-12-14
-
幼儿园冰皮月饼 教案,自制冰皮月饼制作过程图
2022-12-28
-
区别回收和不可回收 教案,无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都可以回收?
2022-12-30
-
数学分析教案下载,数学分析新练习:直接点击视频下载
2023-01-19
-
走进实验室教案浙教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如何进行?
2023-01-24
-
跳高比赛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动动手指也要动起来!
2023-01-25
-
幼儿园科学我们的小鸟朋友教案,幼儿园小鸟找家教案
2023-01-30
-
二年级认识米教案人教版,一米长的毛巾和书包
2023-02-03
-
100以内数加减法教案ppt,100-3加减法快速计算技巧
2023-02-04
-
小学数学招聘考试教案,学习四则运算和带括号算术
2023-02-12
-
布创意画教案,儿童创意art教案1课时内容及注意事项
2023-02-19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元宵节灯谜,幼儿园-3教案来历
2022-12-15
-
有趣的动物泥工教案,教师展示纸糊画引起幼儿观察和思考
2022-12-16
-
花朵律动教案,全球免费高清资源下载地址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