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活动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谁的尾巴最好看教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30 23:11:09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音乐活动谁的尾巴最好看教案
活动目标: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活动准备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1、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三、 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幼儿音乐教案蚂蚁中班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欣赏、动作表演的基础上,理解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萌发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反映歌词内容的图谱、小蚂蚁、蘑菇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集体演唱歌曲。 2、幼儿边表演边唱歌曲。 二:理解歌词,动作体验情感 1、师边演示图片,边根据歌曲内容讲故事。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东西的时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么办呢?小蚂蚁真着急呀!正在这时候,两个小蘑菇看见了,他们一起呼唤小蚂蚁:“小蚂蚁,快快到我的伞下来避一避吧。”小蚂蚁高兴地来到小蘑菇的伞下。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了,小蚂蚁心里很感激。他们给小蘑菇唱歌,围着小蘑菇跳舞,他们和小蘑菇玩得可开心了。小蚂蚁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了。小蚂蚁对小蘑菇说:“谢谢你,好朋友谢谢你。”小蘑菇说:“不客气,不客气。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 2、提问: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幼儿用动作体验小蘑菇热心帮助小蚂蚁以及小蚂蚁在蘑菇伞下快乐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么呼唤小蚂蚁的?一起说说小蘑菇的话。 (2)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心里怎么样?它们是怎么做的? (3)老师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蚂蚁。表演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快乐地跳舞唱歌。(音乐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师一样张开小伞,还会怎样张开小伞让小蚂蚁来避雨呢?请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试着做一做,师表扬做出不同动作的小朋友。 (5)请几个幼儿做小蘑菇,其余幼儿做小蚂蚁表演。师观察指导幼儿的表演。(音乐) 4、通过语言关心别人的情感 (1)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避雨,他们玩的非常快乐。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离去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3,中班音乐教案顶一顶
中班音乐
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的旋律,能清楚地唱出歌词。
2
、感知歌曲弱起节奏,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尝试接唱。
3
、感受上幼儿园的愉快心情,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准备
1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
2
、学习
DVD
。
活动过程
1
、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
、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
“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
、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
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
、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
1
)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
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
2
)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
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
3
)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
4
)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
时表扬。
5
、出示“小朋友”图片。
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6
、欣赏儿歌。
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
、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
、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9
、引导幼儿尝试根据图片的提示和教师接唱。
(
1
)教师:除了大家一起演唱之外,我们还可以试一试接唱。
(
2
)教师介绍接唱的方法:教师演唱蓝字部分,让幼儿试着接唱后面
部分。
(
3
)教师与幼儿练习对唱。
10
、复习歌曲。
活动延伸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教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快乐、高兴等)
教师:幼儿园的生活多美好,我们大家都爱上幼儿园。
4,幼儿园音乐教案蚂蚁爬山
幼儿园案例:有趣的蚂蚁 教师:屈老师 主题的产生:关注孩子的兴趣点 随着天气的渐渐暖和,小蚂蚁的出没越来越频繁了,总有一些小朋友在午餐后休息时关注起蚂蚁来。一天,雯雯和辉辉惊奇地发现几只小蚂蚁正在搬食物。辉辉大声地叫道:“快来看呀,这儿有好多小蚂蚁,它们在搬东西呢。”他的话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大家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蚂蚁把食物搬到哪里去呢?” “蚂蚁的家在哪里?”“小蚂蚁有几只脚?” ……对于“蚂蚁”的话题一下子成了孩子们讨论的热点。根据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开始了有关蚂蚁的探索活动。 主题的开展: 实录一:鼓励孩子多途径寻找、收集资料 在活动的前期开展阶段,我想了解一下孩子们关于蚂蚁想了解些什么,便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到了很多有关蚂蚁的问题。在大家的一致讨论下,我们决定一起回家找找有关蚂蚁的资料。为了让孩子能多途径地去收集资料,便提出:“你们会怎样收集资料呢?”思维一向敏捷爱动脑筋的静静说:“我让妈妈帮我到电脑上去找找,网上什么都有的。”喜欢看书,见多识广的真真说:“我家有《百科全书》的书,明天我带来,上面应该有小蚂蚁知识的。”善于表达、我班的“小百灵鸟”雯雯说:“我姐姐有动物的碟片,我去问她借一下。” 连平时不太善于言语,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得不太主动的辰辰这次却非常积极地说:“我回家问爸爸,爸爸知道得多,他会告诉我的。”我班的“小淘气”龙龙说:“我回家仔细去观察小蚂蚁,找找它们的家在哪里。”…… 我连忙表扬了他们,还奖给这些孩子每人一张小贴纸,并告诉他们如果真的找来,还有更好的奖品。没过两天,蚂蚁的资料越来越多,为以后的探索活动打下了基础。 反思:在收集资料前,通过教师的支持,启发,使孩子们知道了收集资料的各种途径和通道,从孩子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孩子自发学习的需要。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种需要,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并采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活动的孩子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并引导他们在集体中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收集资料的方法,在无形中让幼儿彼此间相互取经。 这种形式的交流使能力强的孩子获得了发挥的空间,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与大家分享;能力一般的孩子从能力强的孩子身上了解到收集资料的方法,从而得以借鉴;能力比较弱的孩子也通过和大家的交流产生了学习的愿望,从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投入更大的探索热情。
5,小班音乐教案小蚂蚁观察与分析
一、设计意图 《小小妈蚁》这首歌旋律工整、起伏不大,歌词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蚂蚁找食的过程,小班的孩子容易用模仿动作来表现。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自然流畅的旋律,学习有节奏地做“碰须须”、排队走”等动作。 2、尝试创编出不同的“碰须须”的动作及“排队走”的方式。 3、在游戏能够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一个跟一个走的经验。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场,获得相关信息:蚂蚁传递消息时会碰碰触角的。蚂蚁走是一个跟一个按一定的路线走的。遇到大食物时是许多蚂蚁一起搬的。掌握蚂蚁找食物过程:发现食物一找朋友(碰碰触角)一排队出洞一搬食物。 2蚂蚁头饰若干个。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难点:按游戏玩法的规定边游戏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小蚂蚁搬豆》 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听是什么? 幼儿倾听,熟悉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小蚂蚁的动作。 幼儿自己模仿蚂蚁走、蚁传递消息、蚂蚁排队走、蚂蚁搬食物等动作。 提出进一步的动作要求:像老师一样一拍一拍的做。 幼儿听音乐再做二次。 2、学习蚂蚁:“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师:蚂蚁搬豆时好朋友见面了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呢? 学习“碰须须”、“排排队”的动作。 (1)教师扮大蚂蚁,幼儿扮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在大蚂蚁后面踏步走,模拟蚂蚁“排队走”。 (2)幼儿竖起双手食指在头顶作蚂蚁触角,蚂蚁头儿随音乐与其它蚂蚁互相碰头,模拟蚂蚁“碰须须”。 (3)学习游戏玩法。 老师(或一名幼儿)当大蚂蚁,其佘当小蚂蚁,大蚂蚁在歌曲第1至4小节,模仿蚂蚁走找食物,发现食物;第5至第8小节大蚂蚁模仿蚂蚁走回洞找小蚂蚁;第9至16小节,大蚂蚁与小蚂蚁“碰须须”传递消息,被“碰须须”的小蚂蚁一个跟一个排队在大蚂蚁的后面;17小节至27小节,蚂蚁排队走来到食物前面围着食物;28至31小节,集体抬食物回洞。 3、学习创编蚂蚁“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好朋友见面除了刚才我们做的动作,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如:互相碰手指,互相拥抱等,模拟蚂蚁“碰须须”,碎步走,开车走等模拟动作。 (1)让想出动作的幼儿领大家练习。 (2)让想出动作的幼儿扮演大蚂蚁领大家一起游戏,按照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新想出的动作。 4、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队搬食物的方式。 教师出示大的食物,提出一队蚂蚁是搬不动的,怎样办?让幼儿想办法。如:两队一齐走去搬、几队从不同方向来一起搬等。根据幼儿想出的办法,按照前面的要求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五、活动结束
6,幼儿园音乐课我是什么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2. 教会幼儿如何对所探究的事物做记录,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2. 《动物尾巴记录表》和幼儿人数相等,教师示范图一张。 3. 音乐:《尾巴谣》 活动过程: 一. 音乐:尾巴谣 幼儿与老师共舞,使幼儿用肢体语言引发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二. 图片引出动物尾巴,并让幼儿大胆说说动物尾巴的形状特征。 1. 谜语引出壁虎,金鱼,牛,燕子四种动物。 2.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这四种动物尾巴的形状。 壁虎的尾巴像绳子、针···· 金鱼的尾巴像扇子····· 牛的尾巴像鞭子、毛笔·····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3. 出示已准备好的四种动物尾巴形状的标记图(出示在展板上)。 三. 由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出尾巴的作用 1. 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出现了哪些动物?有没有动物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为什么? 2. 让幼儿大胆的讲述故事里的动物不借给壁虎尾巴的原因,并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尾巴的作用。 壁虎的尾巴有着断尾逃生的作用。 金鱼的尾巴可以帮助它在水里掌握方向。 牛的尾巴可以赶苍蝇。 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和保持平衡。 3. 教师引导性的出示每种动物尾巴作用的标记图(出示在展板上)。 四. 出示动物尾巴记录表 1. 教师示范画不同的“形状标记”, “作用标记”. 2. 请个别幼儿示范画“标记图”。 五. 出示ppt多种动物图片 1. 幼儿讨论其它动物尾巴有何作用。 出示松鼠、袋鼠、孔雀、鸭子、蜻蜓、老虎等····· 2. 老师进行讲述总结。 松鼠的尾巴又大又蓬松,当它从高处往下跳时,尾巴起着降落伞的作用。 袋鼠的尾巴长满了肌肉,起着支撑的作用,还能帮助它跳跃的很高很远。 鹿的尾巴又短又小,但它是很重要的报警器,当敌人靠近鹿群,遇到危险时,首先发现敌人的那只鹿就会竖起尾巴露出亮点,鹿群就会马上逃离。······· 六. 幼儿自由操作“动物尾巴记录表” 幼儿一起分享探讨并交流自己记录表所记录的内容。活动目标: 1、观看公益广告,强化对正确行为的认知,了解小小宣传员要宣传的内容。 2、制作文明宣传卡,大胆地向周围人宣传文明的行为。 3、通过小小文明宣传员活动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活动准备: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幼儿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活动重难点: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你听见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我看见小朋友很懂礼貌,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师: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幼儿: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儿: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幼儿: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幼儿: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最喜欢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儿:…… 3、观看幼儿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教师:录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做?你想学谁? 幼儿:我喜欢排队的小朋友,不推挤。 幼儿:我喜欢浇花的小朋友。 幼儿:我喜欢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话的小朋友。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幼儿:我们要像录像里的好娃娃学习。 幼儿: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引导幼儿自选分成小组,用不同形式将我们了解的文明行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传卡。 6、幼儿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幼儿送出宣传卡,并做简单讲解。
7,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是家长公开日要互动性多点的歌曲简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歌曲:柳树姑娘目标:1、感受歌曲中美丽的意境、并将其迁移到歌曲的演唱中。2、尝试二声部合唱,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准确地唱衬词。3、感受户外音乐活动的乐趣,同时熟悉户外音乐活动的要求。 活动过程: 1、与幼儿来到后园柳树旁。1)闭上眼睛感受春风的温柔,感受歌曲的基本基调——优美、 轻快。2)观察春风送来的柳树姑娘,熟悉歌词。3)欣赏歌曲。范唱要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重音规律、唱出歌曲 的优美、轻快。4)学唱新歌。重点:掌握三拍子歌曲的重音规律,用连贯优美 及活泼轻快的唱法表现歌曲。5)演唱歌曲,启发幼儿配上动作,表情等。 2、尝试二声部合唱1)复习歌曲。2)复习指挥的要领:站姿、基本的动作。3)看指挥演唱歌曲。4)用创造出不同的伴唱方式进行合唱。 重点:注意耳朵:倾听同伴的歌声、眼睛:看指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火车开了目标:1.学习演唱歌曲,并能邀请同伴接开火车进行游戏。2.尝试边演唱边与同伴合作协调地开火车。3.乐于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的乐趣。准备:1.歌曲《火车开了》的光盘或磁带,录音机。2.不同颜色的手腕花。过程:一、迁移已有经验,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开火车的情景1.自由模拟开火车的动作。师:你们会开火车吗?你是怎样开火车的?(幼儿自由模拟开火车的动作,有的用手臂在身体两侧前后绕动,有的屈肘在胸前绕动,有的将手放在肩上绕肘等。)2.学习游戏中开火车的动作。师:你们是怎样开火车的?(请用手臂在身体两侧前后绕动的幼儿示范。)师:用手臂转动表示火车轮子在转,这个动作真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3.学习听音乐开火车。师:我们试着听音乐开火车,注意车轮要一下一下地转。(幼儿找空地方听着音乐开火车,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手和脚都要跟着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动作。)师:(学习刹车声音“呜哧”,并做刹车动作)这是什么声音?幼:火车到站刹车的声音。师:刹车时火车应该停下不动。4.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师:刚才,你们每个入都是小火车头,现在我们要变成一列小火车,怎么办?幼:几个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幼儿按手腕花的颜色分组,学习合作协调地开火车。用戴手腕花的手转动做车轮,另一只手搭在前一个幼儿的肩上。)师:小火车怎样才能不断开?幼:把手搭紧一点。(幼儿按手腕花的颜色分组,跟着音乐合作开火车。)二、学习演唱歌曲《火车开了》1.欣赏教师范唱并熟悉歌词。师:刚才你们在开火车的时候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儿自由说一说听到的歌词,教师无伴奏演唱和伴奏演唱各一遍。)2.跟随音乐轻声演唱歌曲。3.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幼:应该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师:我们来试一试,做一个快乐的小司机。4.学习边开小火车边演唱。师:我们学做小司机,边开火车边唱歌。(幼儿在座位上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曲。)5.和同伴接成一列小火车,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师:我们现在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一边开火车一边唱歌。(幼儿向左侧身坐,将一只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另一只手做车轮,全班幼儿连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边开火车边唱歌。)三、玩游戏“火车开啦”,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1.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和集体讨论,了解邀请同伴接开火车的方法。师: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来做火车头邀请小车厢。你们帮我一起唱。(在演唱到最后一句歌词时,教师站在一位幼儿的面前。)师:我邀请的是谁?幼:XXX小朋友。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幼:因为你站在他的面前。幼:因为你的眼睛看着他。师:我是什么时候站在他面前的? 幼:在歌曲快要唱完的时候。幼:在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师:我站在xxx小朋友面前时,他应该怎么做?幼:他应该站起来。师:我会对他怎么说呢?你们听听我是怎么说的。(教师伸出右手邀请:“小朋友,请上车。”幼儿集体学说邀请语。)师:他要变成我的车厢,应该怎么做?幼:跑到老师的身后。师:这是一个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师示范,边说“嘿、嘿、嘿”,边向后转身跳。)师:我是怎么做的?幼:你是转身向后跳过来的。师:我跳过来的时候说了什么?幼:你说了“嘿、嘿、嘿”。(教师继续示范邀请2~3名幼儿进行游戏。)2.请个别幼儿尝试邀请同伴进行游戏。师:我们现在要请三个小火车头来邀请朋友玩游戏,如果你想邀请谁,在唱到最后一句时,必须站在他的面前。小火车一定要接好,不能断开。3.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再次游戏。师:你们觉得刚才游戏玩得怎么样?哪里好?有什么问题?幼:有的小朋友唱完歌曲还没有找到朋友。幼:火车头要开得慢一点,不然小火车就会断开。师:做火车头的小朋友要开得慢一些,在唱到“火车司机”这一句时要找到准备邀请的小朋友。4.再次请三个幼儿进行游戏。5.在游戏情境中集体开火车。师:现在我们把三列小火车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我来做火车头。师:你们想开到哪里去?师:火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隧道。这时,火车要怎么做?幼:身体要低下来。师:火车还会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要注意开得慢一点,不能断开。(教师将四张椅子背对背作“隧道”,将三张小椅子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高山”。火车经过“隧道”时要弯腰通过,经过“高山”时要绕小椅子曲线行驶,并注意不能断开。)活动分析:这个游戏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而设计,以学习接开火车的游戏为重点,以小组合作与动作协调为难点。在学习游戏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从自己学做小火车,到与同伴合作变成一列小火车,再到学习接开火车的方法,最后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达到高潮,体现出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在活动中,教师将难点前置,既解决了幼儿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幼儿学唱歌曲打下基础。同时,生动的演唱形式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的探索学习,引导幼儿通过自我观察、集体讨论和游戏体验等多种途径,进一步理解游戏方法和规则。附1:游戏“开火车了”玩法:1.一名幼儿做火车头,边演唱歌曲边开火车邀请同伴。当演唱到最后一句时,邀请者站在被邀请者面前,同时被邀请者起立等待邀请。2.邀请者向被邀请者伸出手,同时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白:“小朋友请上车,嘿嘿嘿!”3.当念到最后一个“嘿”时,邀请者向后跳转身体,被邀请者将不戴手腕花的手搭在邀请者的肩上,将戴手腕花的手在体侧从前向后绕动做车轮滚动状,一起开火车继续进行邀请游戏。规则:1.邀请者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必须站在被邀请者面前。2.所有邀请者要一起说念白部分,并在说最后一个“嘿”时转身向后跳。3.火车不能断开。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吹泡泡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意境。 2、借助对物体之间对应关系的认识来操作小图片,理解歌词,通过观察大图片上炸开的泡泡唱准休止符。 3、在学习过程中迁移已有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小图人手一份,大图一张。录音磁带活动过程:1、导入小图:“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儿、藤儿也喜欢吹泡泡,谁会是他们吹出的泡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一张图。”幼儿拿出小图,“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图,都是什么?把你猜出的贴在问号的地方。 2、幼儿贴。边放乐曲磁带。 提问:“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小草吹出的泡泡?为什么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谁是藤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 3、倾听歌曲。“我们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拿好图谱,可以边听边指。” 4、看小图跟着音乐念一遍歌词。 5、看大图,师范唱。“老师来唱一唱。”“这张大图与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一个炸开的泡泡,在歌里是什么用的? 6、再次示范唱。“炸开的泡泡是什么用的? 7、幼儿学唱。“你们能不能唱?炸开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样吗?停中间和停后面一样吗?看你们能不能唱出来? 8、将贴上去的小图揭下来,幼儿唱。 9、唱后半段。这幅图我们还有什么地方没唱到 10、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起来唱。“有没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图,你们看着第二段的图,能唱出来吗?我跟你们学学。 12、谁能介绍你们是怎么学会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样的地方。” 13、你们能将第一和第二段连起来唱吗? 14、利用演唱组合来唱。————————有合适的吗?
文章TAG:
幼儿 幼儿音乐 音乐 音乐活动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