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简单的数学设计

那366个球,写上1--366个数字,随机模30个,看是否有两个数字相同
从每个带子里面拿一个.你1写到366,每组365个球.弄30组数.,一共366个不同数字.呵呵 我想到一个不过比较麻烦,再随机摸30个怎么会有相同的呢楼上的
一副扑克牌玩二十四点;九宫格类的矩阵游戏;数独;等等

简单的数学设计

2,比较先后学前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序列,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1、种子发芽、早晚的变化、洗手、脱衣服睡觉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讲一讲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脸、刷牙,后吃早餐2、师: 去上幼儿园,来到幼儿园里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师问好,去区角玩游戏、收玩具、最后跟老师去做早操。  3、师:吃点心了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点心。  小结:小朋友刚刚我们说了很多平时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知道我们做事都有先后顺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先后。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时间与事件先后的理解。  1、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师: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有先后顺序。  种子发芽长出两片叶子长出许多叶子2、幼儿分组操作,根据图片内容的先后排序。  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一些生活及自然变化的图片,请小朋友给图片排序。  3、 分享交流,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为故事图片排好了序列,来看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给洗手的顺序排序的?  幼:我们是根据老师教我们的洗手方法来排序的。  师:这组的是从早到晚的变化排序,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看从太阳到月亮来排序。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师小结:在这次活动中都学会了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会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可见的先后顺序,请你说说还有那些?  妈妈炒菜的时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比较先后学前班数学教案

3,有没有那种很详细的初中数学教案可以下载的

试试12999数学网吧
数学教学教案 勾股定理(二)一、学习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二、重点、难点1.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2.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三、学习过程1、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用几何语言表示)2、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注意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让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能力。3、在rt△abc,∠c=90°⑴已知a=b=5,求c。⑵已知a=1,c=2, 求b。⑶已知c=17,b=8, 求a。⑷已知a:b=1:2,c=5, 求a。⑸已知b=15,∠a=30°,求a,c。4、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⑴求等边△abc的高。 ⑵求s△abc。四、练习1.填空题⑴在rt△abc,∠c=90°,a=8,b=15,则c= 。⑵在rt△abc,∠b=90°,a=3,b=4,则c= 。⑶在rt△abc,∠c=90°,c=10,a:b=3:4,则a= ,b= 。⑷如果c=10,a-b=2,则b= 。⑸如果a、b、c是连续整数,则a+b+c= 。⑹如果b=8,a:c=3:5,则c=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第三边长为 。(9)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则它的高为 ,面积为 。2.已知:如图,在△abc中,∠c=60°,ab= ,ac=4,ad是bc边上的高,求bc的长。 3.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dc, ab⊥ac,∠b=60°,cd=1cm,求bc的长。
直接浏览数学书的出版社网站,一般都有的

有没有那种很详细的初中数学教案可以下载的

4,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微型教案怎样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预设: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 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预设:  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数学教案格式 课 题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新知(三)练习巩固七、作业设计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

5,小学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earch.asp?word=%B7%D6%CA%FD%B5%C4%BC%F2%B5%A5%BC%C6%CB%E3&m=2&searchbtn2=%BF%AA%CA%BC%CB%D1%CB%F71、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实践与思考《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实践与思考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许多课堂教师放下架子弓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有合作有交流、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但是... 类别:三年级数学反思 大小:11.0 KB 日期:2010-11-13 [查看详细] 2、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实录《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 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 类别:三年级数学教案 大小:30.0 KB 日期:2010-11-13 [查看详细] 3、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有些感受。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可能只需要5分钟,全体学生便能全部掌握。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类别:三年级数学反思 大小:4.00 KB 日期:2010-11-13 [查看详细] 4、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小学《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2(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课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 计划学时 3个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教科书第99页—103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含义的基础上,从整数到分数的数的加减... 类别:三年级数学教案 大小:11.0 KB 日期:2010-11-13 [查看详细] 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人教版《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 类别:三年级数学说课 大小:0 Bytes 日期:2008-09-19 [查看详细] 6、《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是本课... 类别:三年级数学说课 大小:0 Bytes 日期:2008-04-21 [查看详细] 7、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计算课件

6,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比多少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其中“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只是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20以内的数”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与数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已经比较熟悉。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顺序”主要使学生熟悉0~20各数排列顺序,以及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数的序数含义”主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序数含义。“20以内数的组成”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11~20各数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 2.“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计算主要有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论是数范围,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并很快说出得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认识图形”的复习。 本学期主要学生的活动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4.“认识钟表”的复习。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复习中,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5.“用数学”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第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使学生知道,画面上所画出的开来的汽车并没有画全,要解决“现在有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这个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给出条件和问题,学生根据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解答:百度文库-输入: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比多少 教案-找到你喜欢的-点击下载-保存-ok!
一般都是百分之三十

7,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共63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7课时)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三、教学时间:7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出示例1挂图:*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第2课时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3、玩“认方向”的游戏。二、新课:(一)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4、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三、巩固练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完成问题。四、总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第3课时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2、进一步熟练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过程:一、练习:1、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老师给知一个方向(邮局在百货大楼的东面),学生说出其他的3个方向。
- -题目?

文章TAG:简单  简单的  数学  教案  简单的数学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