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是什么

主要是保证伤口周围的清洁,因为会从气管切开处向外溢痰;另外就是鼓励病人自己咳痰了。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是什么

2,气管切开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气道湿化加口腔护理加吸痰 定期消毒插管.
湿化气道

气管切开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3,气管切开的病人该如何护理

气管切开/插管病人吸氧方法的探讨《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可有效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插管的病人常需吸氧治疗。...

气管切开的病人该如何护理

4,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首先是气道的护理,吸痰以防痰痂阻塞气管注意无菌操作,减低VAP的风险,还有就是更换气切垫,记得消毒!
气管切开/插管病人吸氧方法的探讨《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可有效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插管的病人常需吸氧治疗。...

5,简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要点

2 器官衰竭按发生频率大小依次为肺66例,心59例,肺脑53例,肾23例,肝22例,消化道4例,DIC3例,衰竭器官愈多病死率愈高。其中肺、肺脑、肾衰,DIC是造成肺心病死亡的严重因素。 3 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血容量不足;感染毒素作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4 防治及护理要点: 4.1 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镜吸痰或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功能。 4.2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良好的循环状态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饮食。 4.3 严密观察病情,对重症肺心病患者行心肺监护,及时抢救。 4.4 对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先兆者及时采取措施,休克前合理应用升压药,及时应用肺脑合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过氧化物拮抗剂抑制细胞毒性介质的破坏作用,切断病理通路。 4.5 衰竭脏器的支持疗法包括综合支持疗法,纠正急性代谢失调,防止肺心病恶液质状态出现,增加调理素和纤维素连接素强化免疫功能。 4.6病人烦燥不安或有精神症状避免使用镇静剂。 4.7 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4.8 注意受凉,以防加重呼吸道感染。 平时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要积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防御疾病的能力。

6,气管切开的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7,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怎么护理

1. 保持内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分泌物过多时,甚至间隔半小时清晰次。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2. 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温度宜再22℃ 左右,湿度在90%以上,用蒸汽吸入疗法,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药物。 3. 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气管切开后,呼吸应通畅无阻。如病人再度发生呼吸困难,应考虑一下种原因,并针对原因,及时处理: ① 内套管阻塞:迅速拔出内套管,清洁后再放入,呼吸即可改善。 ② 外套管阻塞: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入管内深处痰液,必要时换管。 ③ 外套管脱出:立即将原套管再度插入气管内。 4. 防止感染:每日换药1次,保持伤口清洁,酌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 拔管:若喉阻塞或下呼吸道阻塞症状解除,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1—2昼夜,如病人于活动、睡眠时呼吸平稳,可在次晨拔除套管,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 伤口都能自愈。拔管1—2天内应加严密观察。
巧妙地将麻醉科使用的一次性止痛控制泵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湿化中,减少了患者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的机会。 在抢救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危重病人时,随时可能发生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的观察护理非常重要。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湿化、加温作用丧失,使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结痂,阻塞管腔,同时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传统上采用雾化吸入和定期气管内滴药的方法保持呼吸道湿化,以预防感染、稀释痰液。传统的定期气管内滴药的缺点是:每次用药量不均衡,量小不易达到肺内,只能在气管内进行抑菌和湿润痰液;用药量大则有丢失肺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弊端,易诱发医源性支气管哮喘。 通过临床护理反复实践,马肖男将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湿化液注入一次性止痛泵,另一端连接于一次性头皮针软管上,将软管固定于内套管侧壁,插入深度为5~7厘米,根据痰液的粘稠程度采用不同控制速度,2~5毫升/小时。实践证明,应用一次性止痛控制泵进行气道湿化的优点是:可保证用药剂量准确、微量、持续,而且使用方便,节省人力;湿化液的缓慢流入不仅使人工气道保持良好的持续湿化,而且对气道无刺激,降低痰液的粘稠度,减少痰痂形成;分泌物引流通畅,减少了吸痰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同时减少了肺部感染发生的机会,由此使气管切开的病人能得到更细致、认真、科学的护理。

文章TAG:气管  切开  护理  ppt  气管切开护理ppt课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