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考地理考点

中东地震地区情况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缅甸风暴你的家乡南方雪灾情况西藏情况

中考地理考点

2,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如下:1、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3、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4、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5、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6、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3,中考地理全部知识点

生物地理背同步上的画图题,语文第一部分就是基础知识,然后把文言文背熟,汉译,解词,中心,都背了。数学就看看书上的例题就行了,看懂意思了,就绝对能考90多,社会,科学看看重点单元,背背知识重点就行了。月考的话,你就背同步上的题,我们那会儿都从上边找的!期中的话,老师应该给你上届的期中题练练,一般期中都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考高分!多背书就能考好!

中考地理全部知识点

4,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为了方便初中生记忆,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 地理知识点 ,仅供参考。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之世界地理知识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4、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 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的差异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5,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易混淆的概念: M、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N、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 O、等压线:在地图上,把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用曲线连起来,就是等压线 P、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Q、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就是等降水量线

6,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知识点

地理知识又多又杂,那么如何提高地理成绩呢?下面我整理了初中地理中考重点考点,供大家参考! 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理重点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7,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汇密码:bpib以上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 希望采纳
你去买本曾经的高考真题集看看就知道主要考察什么知识点了 尤其是现在的参考书十分贴心的还是考点总结之类的玩意儿 主要地理常考的就是 依托于某个具体或者非具体地方的地形河流矿产交通气候等一系列的具体事件 所以对于大局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其实地理的学习十分简单 不用对每个地方都了如指掌 只要把握好地形河流矿产交通气候的整体情况 就能分门别类的解决好具体的问题 而且每年常考得或者说是能把考点融进去的地点只有那么几块 比如什么珠峰南坡地中海气候之类的这种

8,初中地理要点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几大洲,几大洋,名称)、海陆变迁(板块构造说,火山地震分布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七年级下册:各个地区的位置(重要的如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地形,河流,气候(对应的农业),资源(对应的工业),国家,主要城市;几个主要国家的位置,纬度,地形,河流,气候(对应的农业),资源(对应的工业),经济,旅游景点,主要城市,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各区域的差异(为什么有差异,划分的依据,怎样协调) 八年级下册:四个必修的省是重点,其余的应知道简称,省会,美称(如“富饶水乡”指的是江苏省)
那几个国家、大陆的地图一定要熟悉,经常考的。比如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埃及等,亚欧大陆,美洲大陆,欧洲大陆。

9,整理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初中地理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初中地理复习是中考取胜的重要一环,在全组的齐心协力下,本组人员献计献策,以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 第二步:填、写结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作),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第三步: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 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就应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与地理有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 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自己复习教材、转绘教材。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你的地理空间观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4303163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复习的目的。

10,初中生物地理到底有什么考点

各大洲分界线(欧亚,亚非,欧非,北美南美,亚北美等)马六甲海峡(交通咽喉)白令海峡(三线穿过)石油最多的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西亚)南亚(印巴次大陆)西欧(经济极地地区(南极考的多一点,如南极的最佳考察时间等)美国(农业的专门化,机械化,商品化。和五大湖经济)巴西(最大的高原,平原,热带雨林)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比例尺(大小)地球(怎样证明是球形)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20度W,160度E)晨昏线等高线地形图(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地震)世界人口分布世界等温线图各地区降水类型(如赤道附近地区下对流雨)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等)地球的自传(昼夜交替等)地球五带的划分地形地势与气候(如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纬度位置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中国政区图中国人口分布(黑河—腾冲一线)中国气候中国干湿地区中国温度带(作物熟制,活动积温)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长江黄河(发源地,水能资源,地上河)中国水资源中国四大牧区中国铁路线(交通枢纽,起止点)我生物地理都不错,小中考刚考完,你有不会可以私信我,我可以给你解答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地理的学习主要强调“三基”、突出“主干”。三基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突出等值线的判读;突出循环经济联系;突出地球运动规律;突出气候特征解读;突出区域特征描述。 对于考试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把握:对全球各区域地理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主要地理原理、观念和规律的透彻理解,把握主干知识;从时空性、区域性和有用性等多角度培养地理的学科思维能力;加强对地理牲准确描述的能力。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 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文章TAG:初中  地理  中考  考点  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