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什么

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综合课的结构包括什么

2,突出课程综合理念中分哪三个层次

教材的内容和主体。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的组成3、教材的内容和主体。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在教币招聘考试中是重难点内容,应以客观题为主进行备考,其中作为单选题备考的有,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概念, 中心和作用。

突出课程综合理念中分哪三个层次

3,综合课程的类型主要包括

(1)相关课程;(2)融合课程,或称合科课程;(3)广域课程;(4)核心课程;(5)经验本位课程。[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综合课程的类型主要包括

4,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课程观

我觉得应是渗透式的和多元化的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经验,我国的幼儿教育最缺乏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多动手的方面的课程。让孩子多运动多尝试减少填鸭式的教育。
实践能力,,,别只相信理论。。。敢于向理论提出质疑

5,论述新课程改革所主张的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践这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把要改革内容加以论述,嘿嘿个人观点~~~

6,教师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教师观的基本内容是现代教师角色转换和教师行为转变,角色转换体现在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书转变为研究者;学校教师到社区型的开放教师;行为转变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自我、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四个方面。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中小学教师观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教师角色转变、二是教师行为转变,具体内容如下:一、教师角色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首先,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能力。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二、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另外,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系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7,关于2017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通知

海文考研河北分校免费为您解答关于2017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通知为推进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下同)公共英语课程开展分级教学,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免修免考(一)申请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免考公共英语。1、TOEFL考试成绩(新题型)不低于85分(两年内有效)。2、IELTS考试成绩不低于6.5分(两年内有效)。3、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不低于520分(两年内有效)。4、本科英语专业毕业,全国英语专业八级(TEM-8)成绩合格(两年内有效)。5、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70分(含70分)。(二)申请程序1、申请免修免考的研究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研究生学院培养科提出申请(网上申请),交验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成绩不需提供证明材料),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的复印件。2、申请免修免考的研究生参加校内水平认定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免修免考公共英语。(三)成绩认定1、通过免修免考资格认定者公共英语期末成绩按校内水平认定考试成绩乘以系数(1.1)计算,最高不超过100分。2、通过免修免考资格认定者也可参加期末研究生公共英语考试,公共英语成绩以课程考试成绩为准。二、分级教学(一)申请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参加研究生公共英语分级考试。1、TOEFL考试成绩(新题型)不低于75分(两年内有效)。2、IELTS考试成绩不低于5.5分(两年内有效)。3、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不低于460分(两年内有效)。4、本科英语专业毕业,全国英语专业四级(TEM-4)成绩合格(两年内有效)。5、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65分(含65分)。(二)申请程序申请参加研究生公共英语分级考试的研究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研究生学院培养科提出申请(网上申请),交验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成绩不需提供证明材料),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三)分班原则研究生公共英语分为基础班和应用班。符合条件的2017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根据自愿原则,报名参加研究生公共英语分级考试,公共外语教学部根据分级考试成绩遴选应用班研究生,成班条件原则上不高于60人。其他研究生编入基础班。(四)培养目标设置根据英语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1、基础班的培养目标为:较强的读、写、译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2、应用班的培养目标为:听、说、写能力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五)课程设置1、硕士研究生英语基础班课程设置: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一),第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二)。课程设置具体内容如下:学期课程修读对象课程设置学时学分1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研究生英语读写(一)研究生英语听说(一)5432学术学位硕士生研究生英语读写(二)研究生英语听说(二)5432、硕士研究生英语应用班课程设置:第一个学期为学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第二学期除基础课程外,增设语言技能类专项课程,如实用英语写作课程。课程设置具体内容如下:学期课程修读对象课程设置学时学分1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合班上课)研究生英语读写(一)研究生英语听说(一)5432学术学位硕士生研究生英语听说(二)实用英语写作(六)期末考试要求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小测和口语考试),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相关网址:http://graduate.hbu.cn/pyhj/950.jhtml

8,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理想的课程(Ideal curriculum):是科学家认为有价值的和有用的课程。这样的科学家工作与领域的前沿,他们正在对接受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学生怎样能获得新开发的知识进行反思。2、书面的课程(written curriculum):是详细说明学习目标、相关领域内容、测验要求以及必须要达到的成绩标准文档。书面课程的详略程度,从全局性描述——例如在国家政府的官方文档中——到课本和练习册各不相同。3、解释的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是教师对书面课程文档的解释。4、实施的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是由教师建构内容、提供信息和描述学生应该解决的问题的方式所构成。5、评价的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表征着通过考试、正式测验和态度调查表而得到的学生成绩。扩展资料:一、课程特点1、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2、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3、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4、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二、课程的作用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5、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6、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7、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程
1.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加以组织。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2.经验课程的特点:1.主体性。2.乡土性。3.综合性。4.经验性。3综合课程:1、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2、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3、 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按用途分类这是最明显的分类法了。 计算机制造商通常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他们的产品;用户用同样的方法来描述与他们交流的机器。例如:超级计算机 迷你超级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企业级服务器 小型机 工作站 个人计算机或者台式机 膝上型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 个人数字助理 可以穿戴的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很通俗,但是也导致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仅仅当前广泛使用的设备被包含进来了。计算机发展的快速性意味着计算机新的用途层出不穷,当前的定义很快就过时。许多不再被人使用的计算机的类型,例如微分分析器,通常不被列入分类条目之中。所以,必须采用其他分类方法来明白无误的定义 计算机 这条术语。[编辑]按制造技术分类机械式 半电子-半机械式 电子式 晶体管 半导体集成电路 光学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编辑]按设计特点分类现代计算机综合了许多基本的设计特点,这些特点是许多贡献者在很多年里逐渐开发出来的。设计特点经常独立于实现技术。现代计算机的综合性能来源于这些特点互相作用的方式。一些重要的设计特性罗列如下:[编辑]数字式 和 模拟式设计一种计算机时有一个基本的决定:这种计算机应该是数字式还是模拟式的?数字式计算机处理离散的数字性或者符号性值,而模拟式计算机仍然应用于一些特殊目的的领域:例如机器人和回旋加速器的控制。其他的途径,象脉冲计算和量子计算,也是可能存在的;但是他们或者用于很特殊的目的或者仍然处于试验阶段。[编辑]二进制 和 十进制在数字式计算的发展历程中,一个重大的设计进步是引入了二进制作为内部的数字系统。这种方法避免了那些基于其他数字系统的计算机中必须的复杂的进位机制,例如十进制系统。采用二进制的好处是简化了实现算术功能和逻辑运算的设计。[编辑]按能力分类对不同的计算设备分类的最好办法可能是按他们的内在能力分类,而不是按他们的用途,实现技术,或者设计特性来分类。计算机按能力可以分为三大类:只能计算一种函数的单用途设备,可以计算有限范围内的函数的特殊用途设备,以及我们天天使用的通用设备。过去计算机这个词用来描述所有这些类型的机器,但是现在口语中的用法通常特指通用计算机了。[编辑]通用计算机按定义来说,一台通用计算机能用来解决任何问题,只要这个问题可以用程序来表示。然而,程序运行的是有一些实际的限制的:计算机的存储能力,问题的大小,以及运行的速度。在1934年,艾伦·图灵证明了:给定正确的程序,任何通用计算机可以模拟其他任何计算机的行为。他的数学证明是纯粹理论上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通用计算机存在。这个证明的意义是深远的:例如,从理论上说,现在的通用计算机能够模拟任何未来制造的通用计算机的行为,尽管速度很慢。通用计算机也称作完备的图灵机,它经常被用来作为定义现代计算机的能力上限。然而,这种定义是有问题的。几种过分单纯化的计算设备已经展现出完备的图灵机特性。但是他们都处于一种幽默化表达的“图灵沥青陷阱”(?)状态,一种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和实用性一点都不沾边。现代计算机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通用化,而且是实用化的通用工具。从1930年中期到1940年后期,许多人在开发现代的,数字式的,电子的,通用计算机。许多试验型的机器被造了出来并且可能是图灵完备化的。这些机器在当时都被宣称为第一台计算机,然而它们都只有有限的处理通用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的设计最终都被抛弃了。[编辑]存储程序计算机[编辑]特殊用途计算机[编辑]单用途计算机[编辑]按操作类型分类计算机也可以按用户操作的方式来分类。有两大类操作方式: 批处理 和 交互式处理[编辑]旧条目解释计算机是计算的辅助工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计算机包括:算盘 加法机 计算尺 计算器 狭义计算机就是电子计算机,如今称为电脑。计算机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机(pc)。计算机已经逐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进入了家庭和个人领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日常面貌。

文章TAG:综合  综合课程  课程  突出  综合课程观突出课程设置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