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本上册610认识和加减法一个表格内有图形和数

△=3 〓=5 ☆=10 □=9 ◇=7 ○=6+ 1 3 7 5 2 3 5 9 7 3 4 6 10 8 观察到左上角有一个加号 这是一个类似表格的形式 里面的数等于最上面的数加上最左边的数 如已知的第二行的3等于1+2 第三行的4等于1+3 所以可以得到5=△+2 所以△=3。那么○=△+3,所以○=6.其他符号可以类似的推之。

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本上册610认识和加减法一个表格内有图形和数

2,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册全套教案,共11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数一数………………………………………………约1课时比一比……………………………………………… 约2课时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分类…………………………………………………约2课时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认识钟表……………………………………………约2课时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总复习………………………………………………约4课时`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NO:1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3,一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教案 第几和第几之间有几人

两个数之和,减一;例如:从左边数第五,从右边数第六,一共有5+6-1=10人!因为本人计算两次,所以要减去一次!
认识几和第几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 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 结合排队活动,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仪谦让的社会公德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压缩包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几和第几.doc
两数之差再减一就是第几和第几之间的人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教案 第几和第几之间有几人

4,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怎样说

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61课时)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

5,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0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0~2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 教学安排 (见教参课时安排)

6,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比多少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其中“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只是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20以内的数”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与数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已经比较熟悉。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顺序”主要使学生熟悉0~20各数排列顺序,以及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数的序数含义”主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序数含义。“20以内数的组成”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11~20各数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 2.“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计算主要有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论是数范围,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并很快说出得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认识图形”的复习。 本学期主要学生的活动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4.“认识钟表”的复习。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复习中,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5.“用数学”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第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使学生知道,画面上所画出的开来的汽车并没有画全,要解决“现在有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这个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给出条件和问题,学生根据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解答:百度文库-输入: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比多少 教案-找到你喜欢的-点击下载-保存-ok!
一般都是百分之三十

文章TAG:表格式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