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数学中商不变的性质从指导视角方面的评课记录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小学数学中商不变的性质从指导视角方面的评课记录

2,急求一份初中数学评课稿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7&class_id=239 里面应该有,希望对你有帮助!

急求一份初中数学评课稿

3,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怎么写啊

不管是那个年级的听课记录都应该包含: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叫做教师行为),相应的还应该有学生的行为,还可以记录教师的板书设计。当然还可以有你的建议或意见;如果有评课的环节,还应该有说评课的内容。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怎么写啊

4,小学数学谁爬得快公开课评课稿

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发现问题到问题的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语言的表达等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是直接解答,而是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发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认识循环小数,真正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其次,注重了活动性教学。通过“谁爬得快”认识循环小数,“认一认”运用概念去判断,进一步认识了循环小数。最后通过“练一练”,深化了循环小数的认识,层次非常清晰,使得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

5,新课程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的目录

数与代数1.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2.数轴3.有理数的减法4.有理数的减法5.科学记数法6.实数与数轴7.用字母表示数8.代数式9.运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一)10.日历中的方程11.教育储蓄12.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13.增收节支14.花边有多宽(一)1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6.一个有趣的跷跷板题——问题探究活动侧记17.一次函数18.《一次函数》复习课19.反比例函数空间与图形20.角21.角的比较和运算22.这样处理,好!23.平行线——平行线的特征24.勾股定理(一)25.平行四边形的识别(一)26.正方形27.正方形28.梯形(一)29.梯形30.由立体图形到视图31.立体图形的展开图32.中心对称图形33.图案设计34.确定位置35.平面直角坐标系36.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37.难道是教材设计有问题?38.几何复习课统计与概率39.统计的意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40.数据的表示(2)41.平均数——由奥运首金谈起4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43.一定摸到红球吗——《可能性》教学设计及点评44.频率与概率课题学习45.跟我学46.让数学从这里放飞——《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教学案例与反思47.课题学习的回眸与反思——《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案例48.创新性数学课教学过程

6,份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今天听了 老师的课,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第1课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看到了 老师的精彩的教学展示,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从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几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感受。 本节课重点讨论了两方面内容:1、如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归纳其基本过程;2、如何解不等式,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不等式是解决涉及求未知数取值范围的有力工具,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下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实现目标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既完成了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上 以不等式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本章的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本章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含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分析出其中的不等关系,并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不等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式和手段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方式。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通过设置若干个具有层次性、挑战性的探究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并适时恰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利用幻灯片,一方面创设强烈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适时予以指导。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练习,然后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类比、对比过程,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规范解题步骤,养成按步骤操作的解题习惯,夯实双基,同时发展学生运用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 在整个过程中 老师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一份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出示下图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   (2)学生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   (3)概括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   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   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质疑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五、布置作业.   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剪图形   活动目标   通过剪图形实现所学过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要求   每个图形只许剪一刀.   ①将平行四边形剪为梯形.   ②将梯形剪为平行四边形. ③将任意四边形剪为梯形.   ④将梯形剪为两个三角形.   ⑤将三角形剪为梯形.   看谁完成的最快最标准.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 一、 复习整数的加减法 二、讲授小数的加减法 例1.李伯伯这个月水费24.83元,天然气费用51.6元,他家这个月应付水气费多少元? (1)、抽生列算式 (2)、 抽生列竖式 (教师讲解加法的规则)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3)、抽一个学生估算一下要多少元? 25+50=75(元) 做活动:写出几个比10晓得小数(2位或1位),抽出较大或较小得数的同学,计算他们的和 (4)、小结、小数与整数的加法是一样的,只是小数点要对齐。 例2.大田村出售小麦49.5吨,黄角村出售小麦32.48吨,求大田村比黄角村多出手小麦多少斤 ? (1)抽一名学生列算式: 49.5—32.48=? (2)列竖式:49.5 -32.48 --------------- 17.02 三、小结:教师讲规则(略) 四、布置作业 略 评点: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 一、 复习整数的加减法 二、讲授小数的加减法 例1.李伯伯这个月水费24.83元,天然气费用51.6元,他家这个月应付水气费多少元? (1)、抽生列算式 (2)、 抽生列竖式 (教师讲解加法的规则)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3)、抽一个学生估算一下要多少元? 25+50=75(元) 做活动:写出几个比10晓得小数(2位或1位),抽出较大或较小得数的同学,计算他们的和 (4)、小结、小数与整数的加法是一样的,只是小数点要对齐。 例2.大田村出售小麦49.5吨,黄角村出售小麦32.48吨,求大田村比黄角村多出手小麦多少斤 ? (1)抽一名学生列算式: 49.5—32.48=? (2)列竖式:49.5 -32.48 --------------- 17.02 三、小结:教师讲规则(略) 四、布置作业 略 评点: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文章TAG:听课评课记录20篇数学听课  记录  数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