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物理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

不是从两方面解释,明显的 物块和小车之间存在摩擦,会产生内能令一方面,小车的移动距离是s,但物块的不是

物理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

2,机械能守恒定律经典例题解析

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重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外力对物体做的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解析:机械能是否守恒看是否只有重力做功和弹簧弹力做功。B项,匀速直线上升的过程,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守恒。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动能不变,而不是机械能,所以C错。答案:D点拨引领:本题考察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系统(通常是物体和地球,弹簧等)和所研究的物理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选择零势能面,确定物体在初末位置的动能和势能(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重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外力对物体做的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解析:机械能是否守恒看是否只有重力做功和弹簧弹力做功。B项,匀速直线上升的过程,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守恒。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动能不变,而不是机械能,所以C错。答案:D点拨引领:本题考察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系统(通常是物体和地球,弹簧等)和所研究的物理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选择零势能面,确定物体在初末位置的动能和势能(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机械能守恒定律经典例题解析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三种情况都符合。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只有重力做功的时候,是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只有弹力做功的时候,是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当重力和弹力同时做功时,势能和动能之间转化。
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才守衡。
三种情况都符合!当重力做功时系统的重力势能改变,弹力做功时系统的弹性势能改变,而这两种情况都不会改变系统的机械能。因为机械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势能的概念在中学就是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等到学了热学和电磁学的时候,势能还包括分子势能和电势能。
书上讲的没错,你可以按照书上的理解记忆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②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①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只有弹力何做功; ②系统内的摩擦力不做功,一功外力都不做功。 表达式 重力势能为 ep=mgh 弹性势能为 ep=1/2*kx^2(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f=kx,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倔强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倔强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动能为 ek=1/2*mv^2 所以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1/2*m(v1)^2+mgh1+1/2*k(x1)^2=1/2*m(v2)^2+m龚鸡夺课懿酒额旬帆莫gh2+1/2*k(x2)^2
都符合的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4,急高一物理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希望给出详细分析过程

动量守恒:mv0=(M+m)v能量守恒:0.5mv0^2=0.5(M+m)v^2+mgh解上述方程,得v0=sqrt(2gh(M+m)/M)。这是极限情况,实际小球v0大于此值时,都能越过障碍物。
mv0=(M+m)v0.5mv0^2=0.5(M+m)v^2+mgh解得 v0=根号(2gh(M+m)/M)。
首先小球要越过去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当小球在最高点是速度小于M则下一时刻任然在M上,当小球速度大于M是下一刻就越过,所以速度相等时是个临界点。假设速度相等时能量守恒可以这样:1/2(m+M)v*2+mgh=1/2mv0*2,这里还用到了动量定理:水平方向合外力为0,则水平方向用动量守恒得:mV0=(m+M)V,则带入上式就可以求的为你看到的答案了。这里我想说几句:对于动量定理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0,;当然水平方向也可以使用。还有就是你有没想过为什么速度大于这个v就一定能越过呢?我给你讲下,因为他的运行过程中对M的推力是一样的。M的加速过程也一样,故大于V是M到那点时的速度必然小于m,故越过。
只用机械能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涉及动量守恒,如果你还没学,后面就不用看了,超纲了,你肯定看不懂动量守恒:mv0=(M+m)v(即最终两块达到共速时的速度,滑块之所以会上升,是M给的支持力,支持力又来源于两块速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如果共速了,这个力就不存在了,故共速时滑块上升时最大高度)动能定理:mgh=1/2mvo^2-1/2(M+m)v^2。得到h0,就是m上升的最大高度令h0>h,最后解得v0,希望你理解了
解题关键:将m、M整体看作系统,【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5,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初始时,火车的动能为mv0^2/2=500000000*(18000/3600)^2/2=6.25*10^9焦末时,火车的动能为mv1^2/2=500000000*(54000/3600)^2/2=5.625*10^10焦火车自身机械能(动能)增量为5*10^10焦(在3分钟内实现)所以火车至少能提供5*10^10/180=25*10^8/9瓦特的动力功率即约2.778*10^8瓦 或 277778千瓦这和g无关但这里说的是至少,因为不能确定它是恒加速的,更多能量是消耗在火车和轨道的摩擦之间所以火车应该有更高的动力功率才可以由于摩擦力不确定(未给定摩擦系数),不能算出摩擦损耗功实际上可以举例火车以500000千瓦的功率,当速度低是,单位时间内摩擦损耗能量低功率主要用在加速,而速度高时,能量损耗高,加速用功率就少所以恒定功率过程中,实际上应当都是变加速的(a逐渐减少)如果给定摩擦系数,可以计算火车的实际功率因为以摩擦力乘以距离 就可计算出摩擦力损耗功的大小加上5*10^10焦(纯动能),才是火车真正动力机的做功然后在3分钟内平均计算 就是恒定功率值即使摩擦力损耗是不均衡的,但不表示火车动力功率不均衡,恒功率做功时的能量可以被自动调整分配给损耗和实际动能增量
由p/v-f=ma,速度最大时a=0则可求出f=p/v(1)在对整个过程列动能定理:pt-fs=1/2mv2-1/2mv`2(2)①②联立可得
(1)因为恰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所以在最高点时,向心力等于重力最高点处,小球对绳的拉力 n1=mv12/l-mg=0所以机械能为1/2mv12+mg2l=2.5mgl在最低点时,设最低点的速度为v2,小球对绳的拉力为n2机械能守恒,所以有 1/2mv22=2.5mgl ,得 mv22=5mgl最低点的拉力 n2=mv22/l+mg=5mg+mg=6mg小球对绳的拉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 n2-n1=6mg(2) 由 (1)可知 机械能为2.5mgl

6,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E机=Ep+Ek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即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因其他摩擦产生热而损失能量】 有功能关系式中的 W除G外=△E机 可知:更广义的讲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除了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 动能守恒定律:速度大小不变。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F大小的变化或方向变化,所以不能直接由W=Fscosα求出变力F做功的值,此时可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来求变力F所做的功.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如果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对全程考虑.如能对整个过程列式则可能使问题简化.在把各个力的功代入公式:W1+W2+…+Wn= mv末2- mv初2时,要把它们的数值连同符号代入,解题时要分清各过程中各个力做功的情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重力以外的力不做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显然,当重力以外的力做功不为零时,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要发生改变.重力以外的力做正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重力以外的力做负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减少,且重力以外的力做多少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就改变多少.即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的过程,就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即WG外=E2-E1.动能定理反映了合外力做的功和动能改变的关系,即合外力做功的过程,是物体的动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合外力所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即W总=Ek2-Ek1.?重力做功的过程是重力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重力做的功量度了重力势能的变化,即WG=Ep1-Ep2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的过程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的过程,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量度了机械能的变化,即WG外=E2-E1作用于系统的滑动摩擦力和系统内物体间相对滑动的位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即“摩擦生热”:Q=F滑·s相对,所以,F滑·s相对量度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多少.?可见,静摩擦力即使对物体做功,由于相对位移为零而没有内能产生. E机o=E机t(或mgho+1/2m(v o)^2=mght+1/2m(v t)^2)
斜面是会移动得,突破点在这里,你想一下,不明白再问我。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952527.html自己看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即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因其他摩擦产生热而损失能量】 有功能关系式中的 W除G外=△E机 可知:更广义的讲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除了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 动能守恒定律:速度不变。

7,高一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我举两个例子帮助你理解:第一个例子是对单个物体的分析:你有个木块:你推他一段距离,显然是你推他的力对他做功,然后转化为他的动能。所以机械能守恒,你的力做的功=物块得到的动能(假设水平,理想状态,初速为0),所以守恒。第二个例子:你有一个木块,然后木块在木板上,摩擦系数为u。咱们把这个木板和木块看成一个系统。这时候当你推这个木板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你对这个系统做功。但是这个系统的总能量不是你给木板的力乘以距离,因为在这个系统的内部,木块与木板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摩擦力也参与了做功,它消耗了你对这个系统的做功。所以这个系统的动能不等于你给他做的功。(因此机械能不守恒)至于重力那个部分,其实并不是重点。比较典型的就是系统内部存在摩擦力做功,只要存在,一般都不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动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即任何物体系统如无外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为零,系统内又只有保守力(见势能)做功时,则系统的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外力做功为零,表明没有从外界输入机械功;只有保守力做功,即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而无机械能转化为其他能,符合这两条件的机械能守恒对一切惯性参考系都成立。  这个定律的简化说法为:质点(或质点系)在势场中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和保持不变;或称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这一说法隐含可以忽略不计产生势力场的物体(如地球)的动能的变化。这只能在一些特殊的惯性参考系如地球参考系中才成立。如图所示,若不考虑一切阻力与能量损失,滚摆只受重力作用,在此理想情况下,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而机械能不变,滚摆将不断上下运动。  机械能守恒条件是:  只有重力(或弹力)所做的功。【即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因其他摩擦产生热而损失能量,所以机械能守恒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而且是系统机械能守恒。一般做题的时候好多是机械能不守恒的,但是可以用能量守恒,比如说把丢失的能量给补回来,  从功能关系式中的 W除G外=△E机 可知:更广义的讲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除了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  如何区分机械能是否改变  由“机械能=动能+势能”判断:若速度和高度不变,质量减小,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若质量和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我举两个例子帮助你理解:第一个例子是对单个物体的分析:你有个木块:你推他一段距离,显然是你推他的力对他做功,然后转化为他的动能。所以机械能守恒,你的力做的功=物块得到的动能(假设水平,理想状态,初速为0),所以守恒。第二个例子:你有一个木块,然后木块在木板上,摩擦系数为u。咱们把这个木板和木块看成一个系统。这时候当你推这个木板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你对这个系统做功。但是这个系统的总能量不是你给木板的力乘以距离,因为在这个系统的内部,木块与木板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摩擦力也参与了做功,它消耗了你对这个系统的做功。所以这个系统的动能不等于你给他做的功。(因此机械能不守恒) 至于重力那个部分,其实并不是重点。比较典型的就是系统内部存在摩擦力做功,只要存在,一般都不守恒。
楼上的是错的。 答案个人认为应该是a,楼上的想当然了。 首先要明白,这道题符合机械能守恒(没有外力做功,向心力与位移时时垂直) 其次是隐藏条件:假设两个碗放在同一平面上,那么半径大的必然碗口高。则可得知半径大的那个碗的小球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那么我们来分析:当他们滑倒碗底,则没有了重力势能,所以,所有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动能。那么原先重力势能大的现在就具有较大的动能。所以大碗的那个现在动能大,因为小球质量一样,所以其现在速度大。 下面看我推导式子:f=m*v*v/r (式1) p=m*g*r=1/2m*v*v (式2) 由式2 得知: v*v=2gr带入式1=====〉f=2mg 可知,两者所受的向心力一样,所以bc都是错的。 那么a呢? w=(v*v)/(r*r)========〉w= 2gr/(r*r),所以w=2g/r 所以w与r成反比,则半径小者(乙)角速度大。 综上所述,此题答案为 a 本人学生,不很敢保证正确率,仍然建议问老师,或许能得到更为简洁的方法。 希望采纳,谢谢。 补充一句,由于本人的公式推导未带入实数,所以所得结论在任何时刻皆可用。

文章TAG: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机械  机械能守恒定律  守恒定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