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社教案 独特的我 难点和重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生活中的特殊的车的用途。  2、能够学会用完整语句表述。  3、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白板课件、视频等。  经验准备: 幼儿在生活中对不同的汽车有一定的认知。  活动的重点:能够知道特殊汽车的用途。  活动的难点:特殊车辆结构与选车用途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听音乐开汽车入室  师:今天我们到汽车博物馆参观,来,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啦  二.进行部分:  (一)认识不同的汽车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了汽车博物馆。  2、汽车博物馆的汽车可真多,都有什么车呢?它长什么样?  3、教师进行小结:  (二)认识三种特殊功能汽车的特征:  听一听,这是什么汽车发出的声音?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呢?  它有什么本领?  (三)出示课件,认知人物与车辆的关系。  紧急的任务来的时候这些特殊的车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看看他们是谁,在做什么?(看动画视频)  (四)认知特殊的电话号码:  119、120、110  (五)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我们在玩一个连连看的游戏,谁知道,遇到坏人打什么电话找谁呢,请小朋友连一连。(教师总结)  结束部分:  汽车博物馆的汽车,本领真大,我们要把他们的本领告诉其他的小友。

中班社教案 独特的我 难点和重点

2,幼儿中班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是什么求详解给分

教学部分 语言:诗歌《生日》 目标;(1)感受诗歌中表现家的温馨氛围。 (2)理解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生日 喜洋洋 《什么样的路》 目标:喜欢书写,能手眼协调的运笔。 《什么车》 目标:喜欢问答儿歌的形式,愿意学习仿编,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车辆。 数学:《看电影》 目标:学习5以内的序数,并能在生活和游戏中找到序数所表示的位置。 《自制棋》 目标:复习10以内的序数,能够熟练地正数和倒数,体验自制棋的乐趣。 《平行四边形》(二) 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找到含有平行四边形的物品。 (2)发展动手能力。 (3)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社会:《有用的纸》(二) 目标:能用纸进行学习和游戏。 科学:《车的秘密》 目标:初步了解汽车的外形和结构。 艺术:《下蛋啰》(音乐) 目标:感受音乐中不同音值并做动作,随音乐改变动作的速度、难度。 《快乐折纸》(美工) 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习看图折纸。 英语:新单词学习 6 oclock、7 oclock、8 oclock、9 oclock、 10 oclock、11 oclock、12 oclock。
幼儿中班社会《我家都有谁》的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

幼儿中班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是什么求详解给分

3,我爱爸爸妈妈中班教案包括1教学目标2重难点3教法4学法5课前准

设计意图:  因为米是孩子经常要接触到,而且不少家长在家也经常玩,而沙和水相对应米来说比较麻烦,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来也不太卫生,不可能长期当作区域来玩,而水受季节的影响,也不可能当作长期的区域来玩,更不可能拓展开来,而米就不同,不但让幼儿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发展小肌肉动作,而且可以拓展开来,尝试不同的“米宝宝”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样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样,米和糖果掉下来的声音不一样,等等,而且米玩过后洗干净还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们吃的饭,知道我们不能撒饭、剩饭,从而让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道理。我们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设计三个层次发展幼儿的能力。  第一层次:  感知装米材料区:(提供真实的物品)  (1)生活中的工具:各种装米器具若干:如小盘、碗、小调羹、奶粉罐、纸杯等。  (2)真实的食物:米  第二层次:  感知不同材料区  成品材料  第三层次:  自制模拟生活材料区  成品材料:米、糖果、泡沫、白云豆、盆子、轱辘桶、勺子、漏斗等  目标:  1、智慧成长:  (1)能够正确地感知装米时容器的性能:知道“上”、“下”、“里”、“外”  (2)能够用比较恰当地语言表达自己对装米不同容器的理解:知道底空的不能装米或知道大的东西装米多,口子大的容器装米容易,口子小的容器装米困难。  (3)能进行简单的观察比较,逐渐开始理解“大小”和高矮,多少。  2、肌体成长:  (1)动作比较协调随意地行走并搬运各种玩具玩米,不会将它们到处洒落在地上。  (2)愿意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捞、舀、倒、搅拌等动作  (3)愿意认识及正确的使用简单的工具:勺子、盘子、碗、瓶子、罐子漏斗等  (4)知道餐前餐后要洗干净手,不乱扔果壳,吃完食物要漱口,用小毛巾擦干净小脸  3、社会性成长:  (1)乐意与喜欢的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  (2)知道好玩的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说“借我玩一下好吗?”“谢谢”“我们一起玩吧”
你说呢...

我爱爸爸妈妈中班教案包括1教学目标2重难点3教法4学法5课前准

4,中班语言教案剪头发重难点

活动目的:1、尝试用撕纸、卷纸、涂色等多种操作形式体验游戏。 2、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感受学做理发师的快乐。 材料准备:理发用品玩具、蜡笔、铅笔。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理发店理头发吗? 2、理发师有些什么本领?(理发师给客人洗头发、剪头发、染头发、烫头发)。 3、小结:理发师真了不起,他们为我们理发,把我们的头发变得很漂亮。 二、体验感知 1、讨论:理发师给客人理发要用哪些工具呢?1)师按照幼儿的答案出示相应理发用品玩具。(剪刀、电推剪刀、梳子、吹风机、烫发卷、染发膏等) 2)看一看,这些工具有什么用处? 3)请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和理发师,幼儿用理发工具给客人理发。(剪头发、烫头发、染头发) 2、游戏——小小理发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客人朋友,请小朋友们给这些客人朋友剪头发、烫头发和染头发。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1)师出示三种(烫、染、卷)操作材料。(涂色、撕纸、卷纸)。 2)师示范操作方法,交待具体操作要求。(涂色均匀、糨糊不要抹的不多) 3)幼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3、展示交流: 1)幼儿展示制做好的发套,例:我今天给客人剪(烫、染)头发。并归类摆放。 2)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染了多少头发?烫了多少头发、剪了多少头发?三、延伸:小朋友们把客人朋友打扮得真漂亮。客人朋友说谢谢你们。下次我们在角色游戏中,也来学做理发师好吗?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活动目的:1、尝试用撕纸、卷纸、涂色等多种操作形式体验游戏。 2、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感受学做理发师的快乐。 材料准备:理发用品玩具、蜡笔、铅笔。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理发店理头发吗? 2、理发师有些什么本领?(理发师给客人洗头发、剪头发、染头发、烫头发)。 3、小结:理发师真了不起,他们为我们理发,把我们的头发变得很漂亮。 二、体验感知 1、讨论:理发师给客人理发要用哪些工具呢?1)师按照幼儿的答案出示相应理发用品玩具。(剪刀、电推剪刀、梳子、吹风机、烫发卷、染发膏等) 2)看一看,这些工具有什么用处? 3)请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和理发师,幼儿用理发工具给客人理发。(剪头发、烫头发、染头发) 2、游戏——小小理发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客人朋友,请小朋友们给这些客人朋友剪头发、烫头发和染头发。

5,中班科学送给妈妈的礼物教案

设计思路: 正确感知7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内容之一,这一活动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认识7这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的数量,也就说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幼儿感兴趣的卡通人物身上,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积极投入,同时感受到相关的内容。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添去的方式得到相应的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数量。 2、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图片:小猫图片一张,小鸭子、小鱼、小老鼠图片若干。2、小圆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能运用添去的方式得到相应的数量,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复习1—6的数量,感知数量7。 “今天是猫妈妈的生日,我要送妈妈礼物,送什么好呢?妈妈最喜欢吃鱼了,我带你们去钓鱼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啦?”(小河) 1、观察小河边的景色:幼儿发现有相同数量(数量7)的树、花、草。请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 2、这些东西都是7样,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数字7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小猫钓鱼,运用添去的方式感知数字7。 “小鸭子游累了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6只小鸭)?有几条小鱼?(少于6)” 1、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 2、一只小鸭吃一条鱼,那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小鱼) 3、这时,又游来了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条小鱼) 4、小猫钓鱼 “呀,鱼要被小鸭子吃光了,我要快点钓鱼了。”“哇,小鱼上钩了,看看我钓了几条鱼?” (1)观察小鱼,知道钓到的小鱼数量。(2)把钓到的小鱼装入鱼筐(知道要按7添上小鱼)(鱼框上有数字7)。 三、猫捉老鼠 “真高兴,钓了这么多,回家咯。咦,谁的声音?(老鼠)家里有许多的老鼠,请你们帮忙抓老鼠,好吗?可是,你们看看这只老鼠身上的点都太多了,怎样才能把他们变成7呢?”(把抓到的老鼠按数量7将身上的点划去)。 1、个别幼儿操作:根据数量添上或划去身上点,并装入筐。 四、礼物——花,复习4—7数量的感知 “我送给猫妈妈的礼物有了,那你们的礼物准备好了吗?”“为了谢谢你们帮我抓老鼠,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花,可是花瓣要你们自己做。一定要按上面的数字贴。”(数量为4—7) 1、幼儿制作,并相互检查花瓣的数量。 2、请幼儿把礼物给小猫看看,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 五、活动延伸:送礼物 “让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我们的好妈妈。”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节,让幼儿产生活动的兴趣 观察、感知相关的数与数量的关系 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活动的主导性留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将活动内容穿插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相关的知识经验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将“添上”“划去”有机结合
1、教师请小青蛙们帮助青蛙阿姨、青蛙叔叔爷爷奶奶们运输装有害虫的袋子。 2、教师交待游戏规则,说明地情。运完害虫后的小青蛙们可获得一只害虫的奖励并回到自己的荷叶上练习捉害虫。(练习纵跳触物)

6,幼儿园中班拼音b的重点难点教案怎么写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学习目标:  1.学习 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和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拼音方法。  3.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学习重难点:1.区别b 、p 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2.练习带调拼读音节。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b p m f 四个声母,会读会写。  学习重、难点:区别b 、p 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2.指名认读声母 y 、w。读后提问:它们叫什么?(声母)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本课要学内容。  二、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声母乐园,去认识更多的声母宝宝。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充满生活情趣。  三、学习声母“b、 p 、m 、f”  (一)学习声母“b”。  1.出示教学挂图第一幅:图上画着谁?她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2.出示声母卡片b,告诉学生“b”的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行了。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启发记忆字形。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像?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教读顺口溜:“b 、b、 b,听广播”。  5.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声母b,让学生观察它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右半圆写在中格,要写得饱满,即触着第二、三条线。  (3)学生书空笔顺,描红,再写一个。  【设计意图】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字母在四线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美观地书写字母。培养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生幸福。本环节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为下面的教学搭桥铺路,作好了铺垫。  (二)学习声母“p”。  1.出示第二幅教学挂图,问: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p,告诉学生山坡的“坡”读得轻些短些,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p的读音。  3.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4.区别“b”与“p”的发音。  (1)告诉学生“b”不送气,“p”送气。可以用一页纸放在嘴前,看纸的颤动大小作区别。  (2)学生自己练习“b”和“p”的音。指名读。

7,中班关心我们的人社会教案重难点

中班关心我们的人社会教案重难点1、借助故事,互换角色,讨论如何关心他人,通过故事,讨论自己应当如何关心他人?刚才听了这个故事,所有的小朋友都说到了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关心自己的事情。如果现在你是故事中的娇娇,你会怎样去照顾奶奶呢?2、设置情境,进行实践,强化认识,渗入角色,操作实鉴。假如你现在是爸爸妈妈,你有一个宝宝,你会怎样去关心她?为她做些什么呢?(邀请3—4位幼儿进行表演)。小结分析:原来奶奶每天会给娇娇扎上漂亮的辫子,穿上干净又好看的衣服。然后送她去幼儿园,给娇娇洗衣服,打扫房间的卫生,收拾被娇娇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去市场买娇娇最爱吃的菜。天冷了,给娇娇缝一床暖和的小被子等等。引导幼儿通过讲述身边的人为自己做的事情,学会用感恩的心情去体会、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导幼儿学习通过实践来关心他人的技能。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讲述身边的人为自己做的事情,学会用感恩的心情去体会、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2.引导幼儿学习通过实践来关心他人的技能。3.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1.自编小故事:《奶奶和小孙女》2.娃娃一个,自理区中的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讨论故事和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心,激活经验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人的注意。(故事内容见附件)2.借助故事,描述身边的人为自己做的事情。师:小朋友们,故事中的奶奶是怎么关心娇娇的?她为娇娇做了哪些事情啊?教师小结:原来奶奶每天会给娇娇扎上漂亮的辫子,穿上干净又好看的衣服。然后送她去幼儿园,给娇娇洗衣服,打扫房间的卫生,收拾被娇娇扔的到处都是的玩具,去市场买娇娇最爱吃的菜。天冷了,给娇娇缝一床暖和的小被子等等。师:那么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也这样地关心你们吗?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3-4名幼儿说一说)(教师及时进行小结)二、借助故事,互换角色,讨论如何关心他人1.通过故事,讨论自己应当如何关心他人师:刚才听了这个故事,所有的小朋友都说到了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关心自己的事情。如果现在你是故事中的娇娇,你会怎样去照顾奶奶呢?(教师进行归纳)2.通过身边的事例,讨论如何关心他人师:爸爸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很辛苦,下班回到家时,你们又会怎么做呢?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拿拖鞋,背助他们捏捏肩,帮捶捶等。三、设置情境,进行实践,强化认识1.渗入角色,操作实践师:假如你现在是爸爸妈妈,你有一个宝宝,你会怎样去关心她?为她做些什么呢?(邀请3—4位幼儿进行表演)师:宝宝哭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宝宝饿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宝宝冷的时候,你会做什么?2.引导幼儿,提升经验师:今天我们班的宝宝真的很能干,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别人,希望大家能多多关心身边的人,做个懂事的好宝宝。附:故事内容: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个漂亮又聪明的小孙女,名字叫娇娇,娇娇的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很少回来,她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奶奶都会给娇娇扎上漂亮的辫子,穿上干净又好看的衣服,然后送她去幼儿园,娇娇已经上中班了,可是她不想自己走路,总是让奶奶抱着,奶奶说:“我老了,抱不动你了”,娇娇不听,又哭又闹不去幼儿园,奶奶只好抱她去。送下娇娇,奶奶赶快回家,因为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给娇娇洗衣服;打扫房间的卫生,收拾被娇娇扔的到处都是的玩具;去市场买娇娇最爱吃的菜;天冷了,给娇娇缝一床暖和的小被子…有一天,娇娇在幼儿园等奶奶来接她,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小朋友都接走了,奶奶还没来,后来,邻居的阿姨来接娇娇,告诉她奶奶病了。娇娇回到家,看见奶奶躺在床上,不能陪她玩了,也不能给她做好吃的了,娇娇很伤心、她特别希望奶奶快点好起来。
1. 《虎牙河狸改行》是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虎牙河狸从一个“伐木工”改行变成一个“护林员”、“植树人”的过程和心里变化的历程,教育幼儿要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 河狸是一种不常见的小动物,小朋友比较陌生。因此,在活动开始我先给小朋友们看了一张河狸啃树的图书,并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么?它是谁呀?来介绍河狸这一小动物。然后继续让幼儿猜一猜河狸有什么本领?会干什么呢?来引出下面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首先讲述了故事的前半段,让幼儿理解虎牙河狸的工作,并且让幼儿说一说,你们喜欢虎牙河狸的这一工作吗?为什么?由于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和幼儿讲述一些环保小知识,因此,小朋友们都觉得虎牙河狸利用树木制造一次性筷子很浪费,并且都说要保护树木。在这一部分我并没有深入的展开环保这一环节,而是继续后半部分故事。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重要性,让幼儿深入的了解为什么要保护树木。 最后,在完整欣赏故事后,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喜欢现在的虎牙河狸吗?你们会怎样保护树木的?小朋友们说的很多,例如,节约用纸,一张纸可以画两幅画,画错的纸可以用来折纸而不是扔掉;不要用一次性筷子;尽量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等等。 《虎牙河狸改行》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此次活动中由于小朋友们对环保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顺利,小朋友对故事的理解也很到位。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的地方还是很放不开,还可以给孩子们更多发言的空间,让他们更多地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中班  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活动重难点  独特的我  难点和重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