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读后感,幼儿教案科学种养计划的反思和反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0-27 07:15:33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教案科学种养计划的反思和反馈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2,小班教案科学小豆子旅行记及反思
小脚丫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人体器官,在幼儿园里小脚丫每天奔跑、做游戏、踢球…..但是孩子们并不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小脚丫,也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自己的小脚丫。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对自己的身体、器官有初步的保护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 多种渠道认识小脚丫在认识小脚丫的结构和功能的环节中,我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和出触觉,让幼儿看一看自己的小脚丫;数一数自己的脚趾头;挠一挠朋友的脚底心;摸一摸自己的脚背;走一走各种质地的毯子。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参与,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脚丫由脚心、脚背和脚趾组成,自己的小脚丫能感受出不同质地的材料。当然在走不同材质的毯子过程当中,我也考虑到了各种感觉的对比:软的和硬的、冷的和暖的、光滑的和粗糙的等等。 尤其是在挠脚底心、数脚趾头和走毯子的环节,孩子们非常高兴,感觉像是在做好玩的游戏。 二 情节贯穿始终,动静交替在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小脚丫旅行这一情节,始孩子参与活动的时候更加投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说教。小脚丫旅行--休息--旅行,这也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动静交替,保证了活动的效果。 三 把孩子零散的生活经验归类"小脚丫有这么多的本领,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之后我只是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梳理归类和补充。并进行引导:你的脚趾甲长不长?我们应该怎样坐电瓶车呢? 四、反思不足本次活动存在以下不足: 1、在走毯子的过程当中,没有关注到后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孩子已经走完了一种材质的材料,后面的孩子还没有跟上。可以等孩子都走完之后再集体回忆讨论。 2、自主学习的环节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我把小脚丫的功能归纳为:跑、跳、踢、跺、走,但我应该给孩子更多自己回忆的机会,相信孩子会给出更多令人惊喜的答案。 3、最后的结束环节教师无话可说,可以借助怎样穿袜子的儿歌,帮助小班幼儿学会穿袜子。
3,幼儿小班科学我会画秋天教案评价反思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设计背景 秋天挂图 、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活动目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活动准备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活动过程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教学反思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4,大班科学雨是什么教案与反思
活动意图: 幼儿对雨十分好奇,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很多疑惑,并对此充满幻想。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利用视、听、讲、做的结合,帮助幼儿感知和了解雨的特征、用声音和动作对雨进行模仿,引发幼儿对雨的思考,打开幼儿思维的空间,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1、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2、探究云和风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小水滴旅行》,云和风头饰,纸和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 小花,小草,小树,小鸟和小朋友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帮他们想办法。 二、欣赏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云帮了什么忙?(许多云聚在一起,负荷太重,变成雨滴往下落) 2、云是怎么形成的?它们怎么会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变成了云,天空中有很大的风,吹得云很冷很冷,它们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么形成的?(江河里的小水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它们变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1、讨论。 2、分组合作画雨循环图。 五、游戏:云彩和风儿 幼儿演风和云。 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气,扮演“云”的幼儿先表现出各自的形态,然后慢慢聚集在一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园大班教案《雨从哪里来》 教师:屈老师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了解“蒸发”、“雨是怎么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操作及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与人们的关系。 教学准备:磁带、玻璃杯、玻璃片、酒精灯、烧杯、火柴等实验用具等,投影机、课件《小雨点旅行记》。 教学过程: 一、听,什么声音?(下雨啦) 二、讨论:雨的种类及好处与危害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来讨论雨。” 提问: 1、你们看见过什么样的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震雨) 2、下雨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 (好处:下雨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灌溉庄稼、花草树木、) (坏处:如果雨下大了会造成灾害) 3、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雨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猜测,激发幼儿探索的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实验:雨的形成 教师操作: ·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把烧杯中的水加热并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蒸发。 ·启发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启发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教师总结:水遇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升上天-----遇冷----形成细小的云滴---小云滴相互碰撞凝结成大水滴---当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就从云中落到地面,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雨。 四、观看课件《小水滴去旅行》 引导幼儿说说雨的形成。 课程结束。(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5,想要一篇科学活动感想是四年级的小表妹要的求求
有一次,孩子们发现我在喝水时杯盖上有水滴滴下来,就好奇地问:“咦!老师的杯盖上怎么有小水滴的啊?” “是啊,因为冷水烧开了,变成热水,热水倒在老师的杯子里就出来了水蒸气,水蒸气身体很轻就往上升,遇到冷的杯盖又变成小水滴”。圆圆问: “那小水滴是怎么样的呢?”其他孩子都围过来看:“一粒一粒的,没有颜色,透明的”我问他们: “水蒸气又是怎样的呢?”孩子们用手在杯盖上试试。天羽说:“是热热的、湿湿的。”冰冰说:“我发现有小水滴滴下来的”。 “因为水蒸气遇到了你冷的手,所以有小水滴”。孩子们用小镜子放在杯子上发现了:“老师,镜子上有小水滴滴下来”“还可以画画呢!”静静说:“那许多小水滴会变成什么呢?” “很多小水滴在一起就变成了水, 水烧开了倒在杯子里又有水蒸汽出来碰到冷的镜子、杯盖,就又变成了小水滴了呀”。 之后,我又请孩子们回家去观察你在什么地方还看到过小水滴?这些地方怎么会有小水滴的呢?围绕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简单科学原理:小水滴哪里来的?怎么样形成小水滴?我设计了小水滴的科学案例,通过做小实验、观看录像,带着班中的孩子参加了区、市举办的“小淘气玩科学”比赛,指导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我们的小淘气求知、探索精神,营造了在生活中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氛围。通过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爱科学的情感,挖掘了他们的潜能,突出了孩子的表现及表达的自信力,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一次,孩子们发现我在喝水时杯盖上有水滴滴下来,就好奇地问:“咦!老师的杯盖上怎么有小水滴的啊?” “是啊,因为冷水烧开了,变成热水,热水倒在老师的杯子里就出来了水蒸气,水蒸气身体很轻就往上升,遇到冷的杯盖又变成小水滴”。圆圆问: “那小水滴是怎么样的呢?”其他孩子都围过来看:“一粒一粒的,没有颜色,透明的”我问他们: “水蒸气又是怎样的呢?”孩子们用手在杯盖上试试。天羽说:“是热热的、湿湿的。”冰冰说:“我发现有小水滴滴下来的”。 “因为水蒸气遇到了你冷的手,所以有小水滴”。孩子们用小镜子放在杯子上发现了:“老师,镜子上有小水滴滴下来”“还可以画画呢!”静静说:“那许多小水滴会变成什么呢?” “很多小水滴在一起就变成了水, 水烧开了倒在杯子里又有水蒸汽出来碰到冷的镜子、杯盖,就又变成了小水滴了呀”有一次,孩子们发现我在喝水时杯盖上有水滴滴下来,就好奇地问:“咦!老师的杯盖上怎么有小水滴的啊?” “是啊,因为冷水烧开了,变成热水,热水倒在老师的杯子里就出来了水蒸气,水蒸气身体很轻就往上升,遇到冷的杯盖又变成小水滴”。圆圆问: “那小水滴是怎么样的呢?”其他孩子都围过来看:“一粒一粒的,没有颜色,透明的”我问他们: “水蒸气又是怎样的呢?”孩子们用手在杯盖上试试。天羽说:“是热热的、湿湿的。”冰冰说:“我发现有小水滴滴下来的”。 “因为水蒸气遇到了你冷的手,所以有小水滴”。孩子们用小镜子放在杯子上发现了:“老师,镜子上有小水滴滴下来”“还可以画画呢!”静静说:“那许多小水滴会变成什么呢?” “很多小水滴在一起就变成了水, 水烧开了倒在杯子里又有水蒸汽出来碰到冷的镜子、杯盖,就又变成了小水滴了呀”。 之后,我又请孩子们回家去观察你在什么地方还看到过小水滴?这些地方怎么会有小水滴的呢?围绕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简单科学原理:小水滴哪里来的?怎么样形成小水滴?我设计了小水滴的科学案例,通过做小实验、观看录像,带着班中的孩子参加了区、市举办的“小淘气玩科学”比赛,指导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我们的小淘气求知、探索精神,营造了在生活中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氛围。通过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爱科学的情感,挖掘了他们的潜能,突出了孩子的表现及表达的自信力,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经过几次对科学案例的不断修改中,我感受到了自身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还很欠缺。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就是要对科学有深刻正确的认识,同时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地捕捉到孩子对问题的发现,洞察到孩子探索中遇到的困惑,从而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及对科学持久的兴趣。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保持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幼儿科学教育。同时在参加活动过程中,使我们幼儿园教师正视了自己对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增强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要求!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科学 科学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读后感
大家都在看
-
语文版《百合花》教案,中秋之夜百合花的背景
2022-12-23
-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乘法of有理数的概念
2023-01-01
-
语言活动教案祝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仅供参考
2023-01-09
-
托班主题教案搬鸡蛋,公仔、大鸡蛋和母鸡妈妈的故事
2023-01-24
-
超越嫉妒心理课教案,我们不会嫉妒爱因斯坦和巴菲特
2023-01-29
-
络绎梨花免费教案,第二集:《特种兵》第一集
2023-02-13
-
幼儿园健康教案 换牙,教案怎么写?
2023-02-13
-
手指教案和反思,幼儿园教材:毛球运动项目
2023-02-17
-
教案悬空,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矛和盾儿童动手操练
2023-02-26
-
美术活动神奇的圆教案及反思,一文读懂!
2023-02-26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译林出版社,怎么拼写英语单词?看这里!
2022-12-15
-
中班区域美丽的树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一文读懂!
2023-01-02
-
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小鱼,纸上画a小鱼剪上小鱼
2023-01-03
-
请多喝水教案,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2023-02-01
-
交通安全记我心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案1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