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面试教案模板范文三年级,那数学准备试讲面试的教案要怎样写才能提高的比较快呢是不是最好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01 02:02:02
本文目录一览
1,那数学准备试讲面试的教案要怎样写才能提高的比较快呢是不是最好
虽然我不是师范生,也不知道教案要怎么写。百度上说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所以,应该差不多就这样,不用把每个字每句话都写出来
2,小学数学试讲 应该讲什么
十五分钟试讲首先要确定课题的可发挥自己教学擅长之处,学生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好课堂效果来衬托自己的教学能力,再者精彩处往往是自己讲课的意外收获。说白了试讲就应该是课业流程设计。我发了一篇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新课堂流程设计你可借鉴一下。
3,教师资格证小学数学面试教案怎么写
数学教案涉及内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过程(具体环节可以根据所讲内容具体设定) 导入、探索新知、深入探究、巩固提高、 小结作业 4)板书设计 5)教学反思 示例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中教学过程环节:导入新课、生成原理、深化原理、应用原理、课堂小结。 比如: 1)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 2)生成原理: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4,小学数学面试说课稿模块越清晰结构越好财富值不是问题先来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说了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章()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这位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学习内容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及为其它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树立好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3、教学的重点、难点二、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以观看生活中的数学图片为开端,让学生们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图形的美,提升学生审美意识。(2)、情景教学法,创设丰富的图片情景,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习热情。(3)、比较教学法。2、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3、学情分析(1)、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充满着幻想,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2)、生理上的表现,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教学中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三、教学程序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画面,首先展示()等三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的共同特征的概念,从而揭示课题。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观察()定义和性质,为了让学生理解()定义和性质,我设计了两幅动作变化的画面,一面演示、一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对事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3、课堂练习、巩固提高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展开练习,使学生讲数学活动的体验变成自己的财富,让学生能达到会与熟的地步。4、课堂小结、深化新知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则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使人回味无穷的作用,激起他们对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强烈欲望。5、目标测试、检验新知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我紧扣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好达标当堂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深切体会到学习的乐趣。6、布置作业、课外深化
5,跪求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个人认为,说课稿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课件、教师的语音能力和技巧、仪表状态都很重要。
下面是一篇不错的说话稿,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说课课题:轴对称图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说课分五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说第一个环节。
一、说材料
1、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且有多种变换形式。认识轴对称图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剪刀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感悟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情感目标:在认识,制作和欣赏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3、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是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教具准备:图片、纸、剪刀。
5、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剪刀。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初步感知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剪对对称图形的情景,又激起了探索对称图形的热情。
2、演示法:充分借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说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也是本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法。
四、下面我就详细地说一说说课的第四个环节——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为手段,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安排以下五个步骤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两幅图像,第一幅图像不对称,第二幅图像对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一比,哪幅图像美,为什么?学生肯定会说,第二幅图像美,因为第二幅图像的脸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时我巧设悬念——像第二幅图像一样,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在教学上称为什么图形呢?通过本书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弄明白的。(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初步感受了对称美,让学生说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看一看、折一折,探究对称
首先我出示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蜻蜓、树叶、蝴蝶、面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看看这几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这几个图形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种现象在数学称为对称,同时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物体是一种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头脑中的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两种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将这两个图形对折,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通过对折学生肯定会发现这两个图形对折后左右或上下完全重合,这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全)。
(三)剪一剪、画一画、感悟对称轴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我安排了学生剪一剪纸活动。在这一环节里,我先提问:同学们,通过你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你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接着指导学生看看教科书上是怎样做的,然后我以教科书68页例2剪衣服为例进行示范指导,边示范边告诉学生剪对称图形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第二步照画好的虚线剪;第三步将对折的纸打开就成了对称图形,通过老师的直观演示,学生一定能领悟出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可能剪出了一棵对称的小树,也可能剪出了一颗对称的爱心,还可能剪出了一个对称的小葫芦。我把学生的作品依依展出,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通过实践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展出学生的作品后,我让学生观察展示的作品,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中间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几个图形的中间有折痕,老师从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引出对称轴。(折痕——对称轴)
在学生认识对称轴后,我就重点指导学生画对称轴,画对称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 以展出的小树为例进行直观演示,老师边画对称轴边告诉学生,对称轴画在对称物体的中间折痕上,强调对称轴用虚线表示,同时指导学生画在自己的作品上画对称轴。
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学生可能会说,教室里的黑板课桌是对称的,窗户是对称的,家里的玩具小熊)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提高练习
让学生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并画上对称轴
3、拓展练习
完完教科书70页的第三题,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学生通过说收获,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了所有知识。
五、板书设计
最后,我就来说一说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既让学生欣赏了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又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时搞点有创新的东西也很好,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对数学科有用
6,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一、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有一个“经历、体验、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来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应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探索性教学的课堂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二、设计思路 1、关于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册,第()单元的()。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基本的(),进一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应注重()……。2、关于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2)………………(3)…………….(4)…………………这一课的重点是:教学难点是:3、关于教学流程为体现本课的教学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世学生生活的……..引出课题“”(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的特征及(),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并非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懂得在生活中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生活中……(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再次感受数学的魅力,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 (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1、多媒体出示……….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 (这里主要是与本课有关的问题)4、汇报:………..5、引出课题“”(二)、引导探索1、认识……(1)、………..(2)、…………(3)、………….(4)、……………..(5)、……………..2、3、4、(三)、应用提高1、2、3、4、(四)、交流评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的表现如何?并且告诉大家。有时间的话挑选一两位学生发言。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共215篇文章,30篇每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8 小学数学说课稿_罗拉美文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提供大家需要的关于小学数学方面的优秀说课稿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直线和线http://www.google.com/bookmarks/url?url=//mico.ruhex%0duangou.c%0dom/m/kw/91219/1565031.html 段》 - 罗拉美文范文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直线和线段》 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 教师教课:周长(说课稿)_中国范文 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00~p102《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师教课:周长(说课稿)来源中国范文,转载请注明!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小学数学说课稿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共215篇文章,30篇每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8 小学数学说课稿_罗拉美文范文小学数学说课稿提供大家需要的关于小学数学方面的优秀说课稿而且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现在也不是太难找了吧。关于找具体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我推荐你到这里看看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之所以这里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比较全,其他地方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网,应该这里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原因是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很容易找的,而且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现在也不是太难找。找具体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我推荐你到这里看看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之所以这里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比较全
7,小学数学教师招聘教学设计该怎么写
(1)、S1=1/2*(1-1/3)=1/3S2=1/2*(1-1/3)+1/2*(1/3-1/5)=1/2*(1-1/3+1/3-1/5)=1/2*4/5=2/5S3=1/2*(1-1/3+1/3-1/5+1/5-1/7)=1/2*(1-1/7)=3/7(2)Sn=1/2*[1-1/3+1/3-1/5+1/5-1/7+……+1/(2n-1)-1/(2n+1)]=1/2*[1-1/(2n+1)]=n/(2n+1)证明:因为:1/(1*3)=1/2*(1-1/3) 1/(3*5)=1/2*(1/3-1/5) 1/(5*7)=1/2*(1/5-1/7) ……………………………………所以:1/[(2n-1)*1/(2n+1)]=1/2*[1/(2n-1)-1/(2n+1)]故:Sn=1/2*[1-1/3+1/3-1/5+1/5-1/7+……+1/(2n-1)-1/(2n+1)]=1/2*[1-1/(2n+1)]=n/(2n+1)应聘教学您好,看到这则广告是我们 XXXX学校 的荣幸,本校需要应聘一些数学教学的新的理念想法。所以,如果您有较好的教学理念请和 XXX老师 (电话号码)联系 XXXX年XX月XX日 XXXX学校(愿意选的话,最好使用红底黄字白标题,恩,还不知道有没有偏题)课 题 摆一摆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 √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实问题。 √ √ √ √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体会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掌握并能正确应用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媒体 小黑板、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 1、认真做题,并抢答2、认真倾听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这两快草地认真思考,进入新课1、回忆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生根据实际进行选择生对小正方形进行估计,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生说:不能。1、口算 ①30×16 ②99×10 ③76×14 ④41×13 ⑤1m=( )cm ⑥25m=( )dm ⑦200dm=( )m 2、猴哥哥和猴弟弟绿化草地,为了谁的面积多而争吵起来。同学们, 你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为他俩决出胜负吗?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 形。(8dm×3dm和6dm×4dm) 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同学们已经会用 数方格的方法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 的图形的面积,你会感到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求面积 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二、探究新知 1、估一估。 引导学生估计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1)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几个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再次建立 表象。 (2)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进行估计最合适。 (3)学生独立对小正方形进行估计,然后将估计的结果在小组内交 流。 2、摆一摆,填一填。 (1)你能很快比较出这三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吗?学生说出结果 后,想一想:估算它们的面积。有没有办法能准确地知道它们的大小呢? (2)动手操作: 生答:1平方厘米小组合作,用小正方形量一量三个图形的面积。生分别说一说。生1汇报:沿着长边摆一排,再沿着宽边摆一排,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了。生2:我用直尺分别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有几厘米就师有几个小正方形组成,它的面积页就知道了。其他学生用这种测量的方法试一试可不可行。然后再用其他方法来验证。验证后并再小组内交流结果。生说一说计算长方形的面a每人手上都有一些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b四人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量一量这三个图形的面积。 c学生动手操作。并把自己量的结果填在方格中。 (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师:你实际测量出来这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重点选择一个长方形来汇报。 师:这样摆,你怎么知道卡片的面积呢? 师:他为什么不摆满,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用尺能直接量出面积吗?我知道尺是用来量长度的,我们一 起来听他介绍一下。 师:他的方法你们听懂了吗?谁能再解释一下。 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 片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答案和用小正方形摆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看来用长乘以宽计算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 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来试一试。 (4)举例验证,探索方法 师: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长方形试一试,为了计算方便可以画一个长 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 师:用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 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师: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得到的结果,你是怎么得到的,并选一名 代表发言。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研究结果,并举个例子来说明是怎么验证 的? (5)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师:通过刚才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是正 确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说一说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教学心得 (6)试一试。 积条件。生根据教师引导,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一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回到课文的开始部分,用自己推出的面积公式,来算一算。集体订正认真做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认真做题集体订正师生自由总结生自由说①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然后用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②说一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三、实践运用 1、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猴哥哥和猴弟弟绿化的草地的 面积,你们能用所学知识重新解答吗? 已知猴哥哥绿化的草地长8分米、宽3分米,猴弟弟绿化的草地长 6分米、宽4米,下面开始计算。 2、完成46页“练一练”第1题。 3、完成46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能够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 应该注意强调不能丢掉面积单位。 4、一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5米,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米? 5、完成49页“练一练”第2题。 四、总结评价 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利用我们这节课的知识,你能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呢? 五、板书设计 摆一摆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心得1、教材知识的设计;2、把现实生活融入到教学工作中;3、讲课结束总结并提问学生。
文章TAG:
小学数学面试教案模板范文三年级 那数学准备试讲面试的教案要怎样写才能提高的比较快呢是不是最好
大家都在看
-
语文版《百合花》教案,中秋之夜百合花的背景
2022-12-23
-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乘法of有理数的概念
2023-01-01
-
语言活动教案祝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仅供参考
2023-01-09
-
托班主题教案搬鸡蛋,公仔、大鸡蛋和母鸡妈妈的故事
2023-01-24
-
超越嫉妒心理课教案,我们不会嫉妒爱因斯坦和巴菲特
2023-01-29
-
络绎梨花免费教案,第二集:《特种兵》第一集
2023-02-13
-
幼儿园健康教案 换牙,教案怎么写?
2023-02-13
-
手指教案和反思,幼儿园教材:毛球运动项目
2023-02-17
-
教案悬空,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矛和盾儿童动手操练
2023-02-26
-
美术活动神奇的圆教案及反思,一文读懂!
2023-02-26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译林出版社,怎么拼写英语单词?看这里!
2022-12-15
-
中班区域美丽的树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一文读懂!
2023-01-02
-
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小鱼,纸上画a小鱼剪上小鱼
2023-01-03
-
请多喝水教案,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2023-02-01
-
交通安全记我心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案1
2023-02-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