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托班优质课

不知道你计划上什么优质课,是语言还是算术,是音乐还是美术。给你推荐一个网站,中国幼儿教师网(yejs.com.cn),上面有很多这样的优质课,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找找看,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托班优质课

2,求适合托班幼儿上公开课的语言教案

专家建议不到3岁的儿童不适合多种语言教育 容易引起幼儿语言障碍
这里有,分类比较齐 http://www.jiaokedu.com/jiaoan/Index.html

求适合托班幼儿上公开课的语言教案

3,小班手工相框教案上公开课用尽量精彩又简单些谢谢

小班优秀教案《孤独的小熊》 活动目标 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2、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背景音乐。 2、毛绒玩具小熊(系红领结)一个。 3、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
没看懂什么意思?

小班手工相框教案上公开课用尽量精彩又简单些谢谢

4,需一篇托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34/sort0637/down-12804.html 托班主题教案 1 小鸡找妈妈 2 什么车子开来了 3 撕撕乐 4 我的朋友在哪里 5 淘气的左耳朵 6 听听小铃动一动 7 宝宝不乱跑 8 红果果,绿果果 9 拍手、点头 10 机灵小耳朵 11 听听铃声有几下 12 铃当树 13 小铃当 14 大猫和小猫 15 顽皮的小孩 16 听铃声走路 17 小猪呼噜噜 18 我是小司机(网络) 活动一:小鸡找妈妈 活动目标: 1.愿意和鸡妈妈一起做游戏,情绪愉快。 2.练习听到信号后,能向指定方向跑。 活动准备: 鸡妈妈头饰一只,小鸡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 鸡妈妈带着小鸡走到活动场地,围成一个圈 2. 小鸡围着鸡妈妈一起游戏。 ......
帮助一下吧,给你一个:云南师范大学校友群的QQ:125344928。他们大多是师范毕业的,应该有这方面的范文吧。呵呵……

5,求幼儿园说课优质教案

一、设计意图 《小兔乖乖》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个小兔宝宝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儿的喜爱,反面角色大灰狼则是幼儿心中“坏蛋”的代名词。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巧妙地将情景游戏纳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 2、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开门!” 三、活动准备 小兔跳的律动音乐、木偶、布景等。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回忆故事,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吗?故事里面有些谁?”(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小兔子,你们想当谁呀?”(幼儿回答: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 出示兔妈妈木偶,引导幼儿说兔妈妈的话。 (二)出现大灰狼 1、传来敲门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请幼儿猜) 2、引导幼儿说:“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瞧!” (出现门慢慢打开,一条大灰狼的尾巴伸了进来。) 3、引导幼儿猜猜是谁,并说出理由。 师:“是不是大灰狼呢?”(出现大灰狼的头。) 4、师:“真的是大灰狼,开门吗?”(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开门!”) 5、(出现大灰狼不见了。) 师:“看,大灰狼看见你们把门关得紧紧的,走不进来,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过渡:幼儿听音乐做小兔的律动。) (三)出现大老虎 1、传来敲门声。 师:“又是谁在敲门?”(引导幼儿猜。) “我们问问它。”(幼儿集体问:“谁呀?”) 2、传来老虎的回答声:“我是你们的妈妈”。 师:“是我们的妈妈吗?”(请幼儿说出让他把尾巴伸进来。) (出现门慢慢地打开,一条大老虎的尾巴伸了进来。) 3、引导幼儿观察尾巴,猜猜动物,并说出理由。 4、师:“到底是谁呢?”(出现大老虎的头。) 5、师:“真的是大老虎,开不开门?” 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短句。 6、引导幼儿想出对付大老虎的办法。 (过渡:小兔子本领真大,把门关得紧紧的,大灰狼、大老虎都进不来。我们休息一会儿,睡觉吧。) (四)兔妈妈回家 1、传出兔妈妈的敲门声和唱歌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呢?”(引导幼儿猜) 师:“是不是妈妈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现门慢慢打开,兔妈妈出现了。) 2、师:“真的是妈妈呀!”(幼儿边唱边开门:“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就把门儿开。”) 3、在幼儿唱的过程中,出现兔妈妈木偶。 师:“小兔子,你们乖吗?妈妈不在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吗?”(幼儿讲述先前发生的事。) 师:“你们真乖,妈妈拔了那么多的萝卜给你们吃。”(教师给幼儿每人一根,幼儿听音乐边跳边离开教室。)

6,我是一只小小鸟亲子游戏幼儿托班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教案:我是一只小小鸟  教师:屈老师  习作目的:  1.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写作的内容入手,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教育身边的人。  3.习作重点:创设情景让学生感想敢说,进而落实到行动上。  4.教具准备:课件录相磁带。  5.课前准备:拍手歌。  “绿色家园”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地球妈妈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爱国爱家爱自然。  你拍四,我拍四,争当环保小卫士。  你拍五,我拍五,减少污染靠你我。  你拍六,我拍六,勤俭节约能长寿。  你拍七,我拍七,生命之树要珍惜。  你拍八,我拍八,滥杀生灵是自杀。  你拍九,我拍九,青山常绿山常有。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千秋事。  写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有一只小鸟却无家可归了,这是为什么呢?  二.播放课件,进入情境。  1.展示画面《我是一只小小鸟》动画  2.老师提出问题。  a你此刻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呢?  b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又会说什么?  c哪些镜头给你的印象最深,能说说吗?  3.联系生活,感受情境。  师: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镜头的场面呢?请小组交流一下,再汇报。  a交流汇报  b表演〈针对猎人打鸟,一生演猎人,一生劝说〉  师:针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情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小结:  师:世界上的万物都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为了让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爱我家园。板书:爱我家园  三.指导写作,描绘情境。  师:刚才呢大家说得生动,演得精彩。同学们,你们的心声就是小鸟的心声,你们替小鸟发出呼吁,能不能把它记录下来呢?  1.你准备怎么写呢?  a按顺序:描绘画面,先写……再写……最后写……  b按体裁:叙述故事,可以发出倡议,可以写封书信,也可以写诗……  板书:  爱我家园:书信、自述、童话、建议书……  2.你准备定什么题目?  3.师小结:  不管以什么形式写,表达一个中心“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四.再次入境,升华主题。  1.看录相。  师:是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这么一个环保卫士,他为了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正在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就是——  生:杨乃喜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杨乃喜伯伯的敬意。  (看录相)  师:你们再看在杨伯伯带动下,我县人民都纷纷行动起来啦。  (看录相)  师:这是4月10日我县第一个爱城日的情景。  师: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小学生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五.作文讲评,指导修改。  1.出示课件:静心听伙伴的交流、发现、学习他(她)的长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出示课件:点播厅——赏一赏  A.欣赏精彩题目。  B.欣赏精彩内容,同学们最想欣赏哪个题目?  师:欣赏了这两篇习作,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讲,谁先来讲一讲?  生;讲。  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赏评,也谢谢俩位小作者的精彩朗读。  3.出示课件:展示台------品一品。  A.小组赏读: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片段,然后再推荐出其中最优秀的片段让同学们互相欣赏。  B.集体交流:  a.各小组先说说你们所推荐的优秀习作片段,说出推荐的原因,然后请朗读这一片段。  b.欣赏三、四个习作片段,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c.师生共同评价、感悟习作方法。  4.治疗室------评一评。  出示两篇习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师:读一读,想一想。提出修改建议。  生:提出建议。  4.自助餐-----改一改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交流评赏中,你们得到什么启示了吗?  生:具体谈。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的收获真不少!。现在一起进入自助餐厅(出示课件),自主修改作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改,再同桌互提建议,最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5.延伸。  师: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细心琢磨,精心修改,才会写出好的作品,我相信你们在老师、同学、家长和你自己的努力下写出一篇篇令人赞赏的好文章。  六.总结谈话,产生共鸣。  师:刚才同学们的文章给我的感触很深,从你们的文章中我看到的已不再是那只可怜的小鸟,而是你们给小鸟的一份关爱,给生活的一份责任,给未来的一道绚丽彩虹。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7,幼儿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

教学意图:  小班幼儿渐渐地长大、懂事,对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也十分强烈。为此,设计了《我是怎样长大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体方面的成长,又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体验自己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  2、通过回忆和体验自己长大的过程,懂得关心妈妈。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我是怎样长大的&uot;。  2、妈妈的图片。  3、红色嘴唇贴片。  教学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1、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  2、我们从什么时候就会笑了?  二、看幻灯片,初步了解长大的过程1、妈妈怀孕了,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妈妈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宝宝,开心地笑了。  问:你知道你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过什么事情吗?(踢妈妈的肚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玩,会吃手指头,也会开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个月过去了,妈妈的肚子越开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2、宝宝出生了,他睁开眼睛,看到美丽的世界,看看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时候的宝宝,好小好小,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地哭,所以,妈妈就要很细心的观察宝宝,为宝宝吃奶,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好辛苦呀。  3、三个月过去了,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看图片),宝宝会翻身了,你是怎么翻身的?小朋友们来学一学?  4、六个月过去了,这时候的宝宝,不想总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么呢?让幼儿想想,——坐起来,这样好舒服呀!  5、又过了一段时间,七个月过去了,宝宝又学会了新的本领,想想看,是什么呢?——宝宝会爬了,摸摸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爬的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6、后来,宝宝在大人的帮助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们可以模仿妈妈和幼儿一起学走路的样子。体验妈妈的辛苦。
教学意图:  小班幼儿渐渐地长大、懂事,对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也十分强烈。为此,设计了《我是怎样长大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体方面的成长,又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体验自己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  2、通过回忆和体验自己长大的过程,懂得关心妈妈。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我是怎样长大的"。  2、妈妈的图片。  3、红色嘴唇贴片。  教学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  1、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  2、我们从什么时候就会笑了?  二、看幻灯片,初步了解长大的过程  1、妈妈怀孕了,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妈妈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宝宝,开心地笑了。  问:你知道你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过什么事情吗?(踢妈妈的肚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玩,会吃手指头,也会开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个月过去了,妈妈的肚子越开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2、宝宝出生了,他睁开眼睛,看到美丽的世界,看看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时候的宝宝,好小好小,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地哭,所以,妈妈就要很细心的观察宝宝,为宝宝吃奶,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好辛苦呀。  3、三个月过去了,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看图片),宝宝会翻身了,你是怎么翻身的?小朋友们来学一学?  4、六个月过去了,这时候的宝宝,不想总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么呢?让幼儿想想,——坐起来,这样好舒服呀!  5、又过了一段时间,七个月过去了,宝宝又学会了新的本领,想想看,是什么呢?——宝宝会爬了,摸摸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爬的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6、后来,宝宝在大人的帮助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们可以模仿妈妈和幼儿一起学走路的样子。体验妈妈的辛苦。  三、懂得关心妈妈  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了吧!在我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妈妈辛苦吗?现在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让妈妈这么辛苦了,想一想,我们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呢?(擦桌子、扫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气)  四、亲亲妈妈  你们看,这是谁,(妈妈),我们来亲亲妈妈吧,老师这有好多的红嘴唇,你想亲妈妈哪里,就把红嘴唇贴到妈妈哪里,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五、教师像妈妈一样拥抱幼儿,活动结束  活动点评:  本次活动通过观看成长录像,引导幼儿在看、听、说、想等活动中,让他们将主观感受和愿望表达出来,培养了幼儿动口动脑的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幼儿特点、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幼儿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力求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  本次活动,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抓住幼儿的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做了充分准备,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一方面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幼儿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回报的心理状态。  不足之处:  教师与个别幼儿交流做得不够,教师在关注能力强的幼儿同时,也应多照顾不爱说话的幼儿。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充分体现出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文章TAG:托班  优秀  教案  幼儿  托班优秀教案50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