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中的物理

就是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这个物体就受桌子对他的支持力 支持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初中的物理

2,寻找一个初中物理学科网

可圈可点(百度搜一下就出来了),我用这个网站找题目,出试卷,里面有不同类型,难度的题目,很好用的,我也是初中物理老师。注册——初中物理——组卷——选题——生成——下载。

寻找一个初中物理学科网

3,初中物理 在线等

1.金属块的重力 G=5N 金属块的质量 m=G/g=5N/10N/kg=0.5kg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浮=G-F=5N-3N=2N 金属块的体积 V=F浮/p水g=2N/(1000kg/m3*10N/kg)=0.0002m3 金属块的密度 p=m/V=0.5kg/0.0002m3=2500kg/m3 2.由开始到刚好全部浸没时,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水面逐渐升高,水对底部的压强逐渐增大,压力增大 浸没后,继续向下,不再改变
体积v=F/p液g=2N/1.0×103kg/m3×10N/kg=2×10-4 m3 压力变大,因为容器水的高度增加,所以根据P=pgh,压力变大

初中物理 在线等

4,中学学科网初中物理总复习

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跟着老师走,上课听讲,下来之后总结、归纳、理解记忆、做题实战运用。此外,复习中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科情况、薄弱科目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查缺补漏、复习提升。

5,初中物理

1). 当S1,S2都断开且滑片p移到变阻器中点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一半阻值 串联. 因为灯泡正常发光,UL=6V,PL=3W,根据P=UI 所以IL=PL/UL=0.5A, 由I=U/R, 得,RL=UL/IL=6V/0.5A=12欧姆. 2). U1=U-UL=24V-6V=18V,I=0.5A,所以由I=U/R,得,此时R1=18V/0.5A=36欧姆. 因为此时在中点,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72欧姆. 3). 当S1 S2都闭合时,灯泡被短路 , P总=P1+P2,P2=U^2/R2=24W,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P1最小,P1=U^2/R1=8W. P总=P1+P2=24W+8W=32W. 所以当开关都闭合时,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最小值为32W.

6,初中物理学科网

以下摘自于《理化夺分奇招》-----如何学好初中物理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1)课前阅读,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 (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宇、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 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观察要有主次 (2)观察要有步骤 (3)观察时要思考 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4、多思考,细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6、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于你要有恒心想学好这门学科。我觉得适当的还是要有一两本教辅资料帮助你学习,毕竟个人的时间还是有限的,以前用过一本教辅叫《理化夺分奇招》,《理化夺分奇招》这本教辅涵盖了配套了大量的针对性训练试题,直击考试重点、难点,帮你有效提高理化学习成绩!它有初高中两个版本, 而且还有配套光碟,可以观看实验操作演示视频,观察现象,分析结论,方便更省时! 在百度上直接搜索《理化夺分奇招》,显示在第一条的就是其官方网站 望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7,初三物理马上在线

分析与解:车辆行驶时,交警要重点检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有没有超速(即车辆行驶的速度是否超过允许的最大值);二是有没有超载(即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允许的最大值)。因此,求解本题时,可以先求出车速和车对地面的压强,再跟题中的规定进行比较一下,就能找到原因了。 汽车的速度为V==m/s=25m/s=90Km/h<100Km/h因此该汽车没有超速。汽车的重力为G=mg=10×10^3Kg×10N/Kg=10^5N所以它对地面的压强为p===N/m^2=8.33×10^5Pa>7×10^5Pa,故该车被拦的原因是车辆超载。这样会使公路由于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强而损坏。 点评:车辆的超速和超载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之一。大家平时学习和练习时,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物理思想去思考和理解生活实际问题。
不会

8,初中科学物理

由题意得 声音传播速度340m/s 时间 :3S S=VT =340m/s乘3s =1020 选B A太离谱了 1020接近于B
音速是约340m/s 应该是340*3得1020.所以选B。 在说闪电是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大气一般分三层 对流层 平流层 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一般距离地面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所以根本不可能是A 90万千米。
笨啊,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时间是3秒,距离是90万千米。答案千真万确啊
A,因为,打雷和闪电同时发生的,声速和光速相比,忽略不记,所以当你看到闪电时,雷声可以当作还没开始传递,还在原地,所以距离应该是声速乘以时间,选B的,
选B,有问题可以找我
肯定是B
对了

9,初中物理试题

G = mg = 0.25*10 N =2.5N 若完全浸没 F = ρgV=1*(10^3) * 10 * 3*[10^(-4)] N = 3N 因为 F > G 所以没有完全浸没 F = G = 2.5N
因为静止,所以受力平衡,浮力=重力=0.25kg*9.8N/kg=2.45N
球的密度=250g÷ 300(cm3)明显小于水的密度1g/(cm3),所以球静止时漂浮,所以浮 力=重力=0.25kg × 9.8N/kg=2.45N
首先判断物体的漂浮状态: 若物体完全浸没,依据公式则 F浮=ρvg=1.0×103kg/m3×0.3×10∧-3m3×10N/㎏=3N 若物体漂浮,依据公式则 F浮=G物=0.25㎏×10N/㎏=2.5N ∵3N>2.5N ∴物体漂浮 ∴浮力是2.5N
具体浮力公式我都忘了,就用浮力公式.好像是F=pgv吧!
我们班里同学现在都用vcm仿真实验,一种专门做实验的软件,里面有配套最新初中物理试题,基本上将理化课本上、考试大纲要求的实验一网打尽,做实验时候跟实际操作情景一模一样,很形象很生动。另外也有一些中学学科网,中学物理化学网的都有免费最新的初中物理试题,可以上网找找去。

10,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

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注意 :铭牌中有电压,电功率 时,先计算出R,(R= )另外,如果题目中有“正常工作 ”就隐含着条件。
一、重力:G=mg 单位: N牛,( g=9.8N/kg) 二、密度:ρ=m/v 单位:kg/m3 三、速度:V=S/t 单位:m/s 四、压强:P=F/S  单位:Pa 帕斯卡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 其中h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到液体中某点的距离。 五、浮力F浮: 1、浮力产生的原因法:F浮=F向 上-F向下 2、 称重法:F浮=G空 气称-F水中称 3、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V排g 当物体被浸没液体中时:V排= V物 (V排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物表示浸没在液体中部分的体积) 4、 浮沉条件法: 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的浮力: F浮=G物= m物g 推理: 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 F浮=G物= G排 m物g= m排g ρ物V物g=ρ液V排g 则:ρ物= ……六、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七、功:W=F·S  单位:焦耳J 克服重力做功:W=G·h    水平移动做功:W=F·S (做功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八、功率: P=W / t = F·S / t =F·V    单位:W(瓦特) 九、机械效率:η= W有/ W总 = G·h / F·S=G/nF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W有 = G·h  W总 = F·S        W额 = W总- W有
1、功:W=Fs=Gh2、功率:p=W/t=Fv3、机械效率=W有/W总=P有/P总4、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5、动滑轮(滑轮组):F=G/n(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6、斜面的机械效率=Gh/(Gh+fl) (h为斜面高,f为物体受摩擦力,l为斜面长)7、电功率:P=UI8、电功:W=Pt=UIt9、电流的热效应:Q=W=I^2Rt电功率实用公式1、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U实<U额 时,P实<P额U实=U额 时,P实=P额U实>U额 时,P实>P额2、电路中(包括串联和并联)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3、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也等于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4、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的倒数之比,也等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5、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比,等于相应电压的平方比6、对于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用电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他们的实际功率之比等于他们的额定功率的倒数比这个是九年级的。 初中物理公式(一)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来源:学科网ZXXK] 速度 υ= S / t 1m / s = 18/5 Km / h 1Km/h=5/18 m/s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C=λf(电磁波) 2 温度 T = t +273K T :开尔文(K)、t :摄氏度(0c) 3 密度 (属性) ρ= m / V m一定时,ρ和V成正比; V一定时,ρ和成m反比。 1 g / c m3 = 103 Kg / m3 ρ木=0.6×103 Kg / m3 ρ冰=0.9×103 Kg / m3 ρ水=1.0×103 Kg / m3 ρ铝=2.7×103 Kg / m3 ρ铁=7.9×103 Kg / m3 ρ铜=8.9×103 Kg / m3 4[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合力[来源:Z.xx.k.Com] F = F1 - F2[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文章TAG:学科  初中  初中物理  物理  学科网初中物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