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适合教学课件的背景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D%CC%D1%A7%BF%CE%BC%FE%B1%B3%BE%B0%CD%BC%C6%AC#
搜搜手绘风景,或是上那些古风桌面背景网,琴棋书画花鸟鱼虫一应俱全。或者可以用ps“国风化”教程自己修改图片,不过我是不会滴,加油↖(^ω^)↗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v=&word=%BF%CE%BC%FE%B1%B3%BE%B0%CD%BC%C6%AC%B4%F3%C8%AB&z=0&fm=rs9#

适合教学课件的背景图片

2,幼儿园 语言听说 西瓜船 急求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西瓜船》的动画课件一套,幼儿每人一套《西瓜船》的图片。盛有水的塑料盆10个,玩具若干。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难点是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坐好,准备上课。 2、出示水盆及玩具。(小朋友,今天老师用许多小盆排成了一条小河,在小河的岸边有许多玩具,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个办法,把这些玩具送到河对岸去,而且玩具不能弄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能。好,下面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把这些玩具送过小河。)幼儿动手帮老师运玩具。 3、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玩具运过小河的。 二、展开: 1、出示课件画面(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西瓜船、小河、两只老鼠。今天两只老鼠〈吱吱和闹闹〉和西瓜船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2、请小朋友拿出粘有兰花的图片(图一)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上有什么?老鼠吱吱在哪儿?闹闹在哪儿?两只老鼠怎么在小河里?(对画面的前引进行想象,鼓励幼儿向的不一样) 3、图一讲述完后出示图三图四,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上有什么;然后引导幼儿动脑筋将三张图排一排,说一说。(这三张图怎样排?谁在前,谁在后? 为什么这样排?)着重讲图三、图四的顺序及理由。 4、排好、讲好后,出示图二进行插图讲述:请小朋友打开粘有红花的图片看一看,这张图片应该插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将出图二排在图以图三中间的理由,最后将四张图排好完整地讲述一遍) 5、请小朋友给排图讲述起名字。 6、请小朋友观赏动画课件《西瓜船》(大家看看、听听和小朋友编的故事一样吗?) 活动结束 1、讲完后问一问幼儿的感受:“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喜欢它?(从中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幼儿养成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3、请幼儿帮助老师把上课的用品收好。(自然下课。)

幼儿园 语言听说 西瓜船 急求

3,学前班幼儿语言教案诗歌摇篮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
鹅鹅鹅,春晓。故事等等

学前班幼儿语言教案诗歌摇篮

4,蒙氏绘本阅读教案虎和兔活动过程

生活中,中班幼儿会有一些字词读不清楚的音,特别是相似音,有时会发不准,针对这些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  内容分析:  虎和兔是两种差别很大的动物,绕口令中虎和兔的发音很相似,并且充满了乐趣,感受到了小兔的机智,在快乐活动中,让幼儿分辨清楚易相似发音的字词。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能清楚、准确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音。  2、培养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内容:绕口令《虎和兔》  活动准备:  1、课件2、老虎、兔子头饰活动重点:学说绕口令活动难点:学说难念的字与易读错的句子。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了解绕口令--学说绕口令--情景表演活动过程:  一、课件激趣,理解内容:  1、 逐一出示课件,幼儿讲解图片内容。  ①、这是在什么地方?有谁?老虎想干什么?  ②、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③、老虎吃到兔了吗?结果怎么样?  2、教师小结完整诵读(目的:让幼儿在看图讲述过程中,对图片和内容进一步了解,教师诵读突出了活动的主题)二、通过提问,了解绕口令:  1、教师用较快的速度朗诵绕口令一次,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边讲解绕口令边提问:  ①、 "这首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②、 "坡上的老虎想干什么?他是怎么做的?"③、"坡下的灰兔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躲过了老虎?"④"你听到这首绕口令中哪两个字的发音相似。"三、幼儿学说绕口令1、边看课件,师幼共同朗读。  2、重点学说相似的字和易读错的句子。  3、跟节奏幼儿诵读(目的:在幼儿学说与出现的过程中,通过相似音的念读,易读错句子的练习,完成活动的难点)四、情景表演,表现绕口令的内容。  1、请2名幼儿扮演虎、兔,进行情景表演,其余幼儿念绕口令。  2、分组扮演虎和兔,边表演边说绕口令。  五、师小结结束绕口令中,老虎想吃灰兔,结果灰兔躲起来,老虎没吃到,说明兔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慌张,肯动脑,我们下节课把学到的绕口令画出来,也可以想一想、编一编,老虎和兔子之间还可能发生什么事,讲给我们大家听。  附:绕口令虎和兔坡上有只大老虎,坡下有只小灰兔;老虎肚子饿,想吃灰兔兔。  虎追兔,兔躲虎,老虎满坡找灰兔。  兔钻窝,虎扑兔,刺儿扎疼虎屁股。  气坏了虎,乐坏了兔。

5,幼儿中班科学课件什么地方可以动

活动目标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ppt《蜜蜂》2、蜂蜜 教学过程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教师说谜语: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谁来告诉大家,这只小小虫是什么?二、课件演示1、我们来看看小蜜蜂长的什么样呀?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蜜蜂的特征(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头、胸、腹)(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眼睛、触角、口器)(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4)蜜蜂的有几对足?看看三对足长的一样吗?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5)蜜蜂全身长什么?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三、蜜蜂的作用1、引导幼儿讨论:(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教师讲解: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2、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课件演示:蜂产品四、认识蜂窝课件演示1.你们知道蜜蜂的子是什么样的吗?蜜蜂的子叫什么?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知识讲解: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的孔都是正六角形,两个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两个钝角都是°而两个锐角都是70°。
你好: 这位老师我带你找了下《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我只是带你找了1种,你可以根据下面的关键字在查找别的因为品种太多.你可以去试试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2%e8%d2%b6%b0%fc%d7%b0%b4%fc&z=0&fm=rs6 直接复制到浏览器中.

6,中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学习角色间的对话,能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大的饼,累的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很着急,他找到了三个动物,是谁?(出示图片)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幼儿相互讨论。 (3)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师:小猪接来下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这么大的大饼,只剩下一点点了,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啊呜,她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它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幼儿自主结伴、快乐游戏。 反思《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猪的形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根据绘本,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中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该文本我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入与透彻,对于剖析文本角色的内心把握的很不到位,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比较正确的引导幼儿,因此与幼儿的互动不是很好,整节活动显得很平,幼儿情绪也不是很高。另外在出示第一个动物朋友小鸟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让孩子说说还有什么动物的嘴巴是三角形的……这样整个活动会更生动。

7,想要幼儿园中班语言借动物的课件

中班语言活动:借动物 中班语言活动:借动物 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 陈季梅 设计意图: 在一次晨间谈话:“你喜欢什么动物”中,孩子们兴趣很浓,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其中孩子们对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非常感兴趣,为了保持孩子这一兴趣,我设想开展一次有关动物的语言活动。而那时,我刚好在一书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该故事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孩子对不同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的认识,又为孩子们创造性地讲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定能让幼儿敢说、愿说、乐说,语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次活动就由此而产生了。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动物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大胆地讲述。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借动物》。 2、动物图片若干。 3、图片(1)果园(2)、木材工地(3)房顶上的气球(4)过河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⑴ 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⑵ 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引出课题 二、分段讲述故事,运用插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较连贯地表达个人见解。 (一)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老爷爷打电话到动物园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 师: “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 (二)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丝巾被风吹到高高的树杈上,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了个头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师: “小姐姐该到动物园去借什么动物?为什么?” (三)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了个电话借动物——黑猩猩。) 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东西,你猜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地猜一猜,猜错了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四)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 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五)小结:原来,动物们有很多本领,可以为人们服务。小猪知道了这</BR>个消息,也开了一家可以借动物的动物园,可是今天要借动物的人太多了,我们来帮帮小猪,看看谁遇到了困难,该如何解决。 三、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可帮助人类的情景。 一 教师出示图片(1)、(2)、(3)、(4) 1、幼儿相互交流讲述图上的人遇到了什么困难。 2、个别交流 3、看一下篮子里有XX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幼儿相互交流)。 二 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自主讲述,贴合适的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三 汇总幼儿的操作结果,个别交流。 四 小结:表扬动物朋友,鼓励幼儿向乐于助人的小动物们学习。 四、引导幼儿创造性想像讲述。 师:“如果我们这儿也有一家可以借动物的动物园,你想借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延伸活动: 请幼儿想象动物为人类所做的事情,进行创造性绘画,并编成一个小故事。 附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 有一家动物园真稀奇:这里的动物不光让人看,还往外借呢!借动物?老爷爷活 了八十岁头一回听到这个消息。这天,老爷爷正在看电视,马上就给动物园打了个电话。老爷爷说:“我的后背正痒痒……我想借个动物帮我挠痒痒。” “好说,好说。”不一会儿,动物园就给老爷爷送来一只会挠痒痒的猴子。 怎么样,好玩吧? 借动物的人很多很多: 有一位小姐姐,她的红纱巾被风吹到高高的树杈上,连警察叔叔都没有办法 取下来。后来小姐姐从动物园借了个头最高的长颈鹿,长颈鹿来到大树下,用嘴轻轻一叨,就把丝巾取了下来。 火车站的出口,一位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了个电话,你们猜他要借 什么动物?他要借一头黑猩猩!这位叔叔带了好多东西,黑猩猩力气大嘛。可以替他扛箱子,拎包。 街上有以为年轻的妈妈。她抱着小宝宝逛商店,走着走着,胳臂酸了,额头 上也冒汗了。年轻的妈妈在路边打个电话,动物园马上就给她送来一只袋鼠…… 听故事的小朋友,如果你们那里的动物园也可以借动物,那么,你最想借什 么动物呢?(摘自《婴儿世界》2000年一月第十三期,有改动) 课件:

文章TAG:幼儿  课件  图片  适合  幼儿课件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