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要一篇关于幼儿园中班课程会变的图形的活动设计要详细一

有电脑就好办了,用Flash设计一个 如果没有,就用纸片一个个剪下来

我想要一篇关于幼儿园中班课程会变的图形的活动设计要详细一

2,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感知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电脑、自制课件等;   2、操作材料:各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点击课件--出示圆形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圆形)点击课件--出示排放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物品的图片提问:小朋友看看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果盒、抱枕、手表)点击鼠标--圆形物品跳动着归类到圆圈里。   (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方法同上)教学设想:采用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这游戏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   (二)运用图形拼物体   1、点击课件--出现四个拟人化图形娃娃小朋友,今天我们图形娃娃带来了几个小魔术,小朋友想看吗?   2、演示课件(内容是用图形拼成五个由简易到复杂的范例:小鸡--花--房子--热带鱼--机器人)   (1)演示小鸡拼图过程,电脑会自动出现伴有优美音乐的拼图过程供幼儿观察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2)点击花、房子、热带鱼、机器人方法同上。   (三)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小朋友,图形娃娃也想和我们做个游戏。小朋友看,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它们拼成你喜欢的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教学设想:   1、了五个难度不一样的范例,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   2、体的恰当运用,自动出现拼图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老师手忙脚乱地边讲边贴,幼儿看不清的弊端。同时,在整个拼图过程中伴有音乐,使孩子在观察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3、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用扫描仪把部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幼儿欣赏(五)引导幼儿运用物体组合画面讲述故事1、演示多媒体课件 (其内容在拼物体的基础上,把物体组合成画面,并伴有音乐)   (1)提问:这幅画是由哪些物体拼成的?   (2)老师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2、幼儿分组自由组合画面,鼓励幼儿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组合画面,并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3、教师积极评价,活动结束。   教学设想:   本环节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   1、作品,互相学习。把全班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优点,维护幼儿的自尊心。   2、工角提供各种图形材料,刺激和鼓励幼儿随时拼图或自己制作拼图。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

3, 哪个小朋友知道这硬币是什么形状的中班数学教案圆形食物总动

挂图。3、水果盘。活动过程1、通过交流,引导幼儿对圆形的认识。如: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今天带来了一块硬币,?(幼儿作答圆形)2、出示各种圆形水果,引起幼儿对圆形的兴趣。3、再通过交流,启发幼儿交流讨论圆形的实物。4、出示圆形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哪个小朋友知道这硬币是什么形状的中班数学教案圆形食物总动

4,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经过对五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初步学习,幼儿基本对这五种图形有所认识。而数学课比较枯燥无味,有什么方法让幼儿上一堂有趣的复习课呢?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拼图给孩子们玩,没想到他们都很喜欢。因此,我便突发其想,不如把图形变成孩子们平时喜欢的机器人拼图,引导孩子们看看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机器人拼图,找一找每种图形各有几个,从中复习所学的图形。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五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图形,了解其特征。   活动难点:能正确区分各种图形,知道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2、物质准备:奇妙盒子、多媒体课件、操作用的五种图形若干。   3、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做手指游戏:变变变,稳定情绪。   2、游戏:奇妙盒子里找图形娃娃   今天,教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小盒子(出示盒子),大家想不想知道盒子里有什么?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儿歌:奇妙盒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是什么啊?;本文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娃娃呢?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平时我们见过那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呢?   (2)奇妙盒子东西多,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图形啊?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呢?我们一起用儿歌说出正方形的特征好不好?开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见过哪些正方形物品呢?   (3)奇妙盒子东西多,我请第二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图形啊?为什么说它是三角形娃娃呢?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那我们见过哪些物品是三角形呀?   (4)奇妙盒子东西多,我再请第三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   它是什么图形呢?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呢?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我们想想看,哪些东西是梯形呢?   (5)奇妙盒子东西真多,想不想知道盒子还里有什么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瞧!这是什么图形啊?你怎么知道它是圆形呢?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我们一起用儿歌说出常见的圆形物品,好不好?   (小结:奇妙盒子里藏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能正确区分它们,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师用拼图及折叠的方式,演示图形的变化。   (1)老师拿了两张什么图形?(正方形)我把它们相拼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2)一个正方形,老师用折叠的方法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的多种图形。看看它变成什么图形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就说明图形是可以变的。   4、播放多媒体,欣赏动画拼图,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图形娃娃们的精彩表演,看它们相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图形?   (2)小朋友们说长方形和圆形拆开后还能变回小汽车吗?我们接着看图形娃娃究竟变回小汽车没?   瞧,它们分开后,又变回了小汽车,图形娃娃真厉害!   5、数数、分类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看看它是什么?(机器人)你们喜欢它吗?   (1)先来看看机器人是由哪几种图形拼成的?(幼儿说,教师逐一贴出相应的图形。)   (2)一共有几种图形呢?那我们就要找出它的数字朋友6,贴在图形的下面。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贴在图形上。   (小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可真棒!当图形娃娃们在一起游戏时,是可以相拼成许多不同的图形。)   6、幼儿操作,自由拼图。   现在,大家想不想和图形娃娃们一起做游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呀?那小椅子轻轻转向桌子,我们比比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拼出的图形最漂亮!   教学反思   反思《图形变变变》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   主要体现在:活动中,师生互动方面较好,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还通过演示图形的变化及课件欣赏,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知道各种图形拼在一起就能变出新的图形,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 学习将正方形、长方形变成三角形的方法。学习将图形折叠、分割,感知图形的变化。   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储备: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可供折、剪的正方形、长方形折纸,剪刀、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圆形方形三角形》跳舞入场,这首歌曲可真好听呀,那你在里边听到了什么呢?   2、谁家这么热闹,放这么好听的歌曲?(出示小兔子) ——奥~原来是小兔过生日啊,过生日要吃什么?(蛋糕)那小兔子的爸爸妈妈给也她定了一个蛋糕,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蛋糕。——正方形   3、叮咚——咦,谁来了,原来是小猫来了。小猫会怎么说啊“生日快乐!”两个好朋友见了面抱一抱,看到了这么好看的蛋糕,他们好像尝一尝呀。小朋友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蛋糕可以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才能一样多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来试试吧!(——让幼儿拿正方形的纸进行操作展示。)   4、刚才小朋友用了这么多好办法,那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出示蛋糕的不同分法。)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竖着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横着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这样的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看。原来正方形分成两份有这么多办法呀。   5、那小兔子分蛋糕啦!“叮咚”,咦,谁又来了?奥,原来是小狗和小猴来了。他们也来给小兔庆祝生日,那他们会怎么说:祝小兔子生日快乐。小朋友们来看看现在几个小伙伴了?(1234)小兔子想:一个正方形的蛋糕该怎么分给四个好朋友呢,还要一样多呢。小朋友们快帮帮它吧!现在快用这张正方形的纸试一下吧!小朋友们用了不同的办法,那现在来看看陈老师是怎么分的,将一个正方形对边折两个短边再对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细细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一个正方形对角再对角折变成四个小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那看看小兔子是怎么分的?蛋糕分好了,小伙伴们吃了好吃的蛋糕想要出去玩。   6、“哎呀”小猴子突然想起来礼物还没给小兔子呢?赶紧拿起礼物双手递给小兔子。小朋友们快看看是什么礼物呀?   原来是一块长方形的丝巾,小猴和小狗想给小兔子做一件花裙子。小兔子想:我要用这块长方形的花布做成四块丝巾,分给我的好朋友,可是要怎么分呢?小朋友快来帮帮它吧!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块长方形的纸,小朋友们试试该怎么分呢?   7、小朋友们用了这么多好办法,可是小兔子想用长方形的花布做成三角形的丝巾,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那陈老师也来帮帮小兔子吧!   8、小兔子找到了分丝巾的好办法,妈妈帮他们剪好了丝巾,小伙伴们戴上了漂亮的丝巾又唱又跳可开心了。小兔子非常感谢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它,所以呢也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它的生日聚会。现在我们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给去参加小兔子的生日聚会吧!   《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3   目标:   1、知道图形可以通过组合变成其它物体。   2、通过拼摆、添画使图形发生变化,激发幼儿想象力。   3、乐意参与图形拼摆、添画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准备:   几何图形学具;画纸若干   过程:   一:巩固几何图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些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   2、师:嗯,小朋友真聪明,都认识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宝宝可神奇了,他们还会变魔术呢。   二、播放图形组合PPT,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东西都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变出来的?(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观察的很仔细,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图形组合变出来的,那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操作一下呢?   三: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第一组:操作几何学具的图形   第二组:找画中的几何图形,根据提示涂色   第三组:对几何图形进行添画。   四、作品评价   1、师:你用了什么图形把它变成这样的?   你的画中有什么?它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你添画了什么把它变成了什么?   2、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4   目标:   1、学习将图形折叠、分割、拼摆,感知图形的变化。   2、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圆形的认识,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准备:   1、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若干张,事先张贴于活动室内供幼儿观赏。   2、图形操作卡片(各种几何图形)。   3、可供折、剪、贴、拼的各种彩纸以及剪刀、固体胶、操作纸等。   4、一块大展板,分为三个区域,用于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图形宝宝们来到了我们班,可是他们很调皮,和小朋友们玩躲猫猫的游戏,他们躲在一幅幅画里,请你们来把它们找出来吧!   2、找图形。   教师出示由几何图形组成的画,请幼儿欣赏。提问:你能找出这幅画里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   3、借形想象,拓展幼儿想象空间。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将它们找出来了,我们请图形宝宝们出来吧!(请幼儿以呼唤的方式请出各种图形,教师一一出示。)   2)师:图形宝宝们被你们找出来后,还不甘心,还要考考小朋友们,它们想请你们一起来想想,图形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形象外,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教师请幼儿先相互讨论,然后再举手告诉大家。   4、区域活动。   1)游戏区域1:图形变变变   提供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纸若干,鼓励幼儿大胆操作,通过折、剪、拼、贴的方法探索图形的变化,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学会介绍自己的操作成果。   2)游戏区域2:找图形   提供图案画1——4幅,幼儿找出其中图形的名称、数量,并做记录,在操作卡上用圆点表示各种图形的数量。   3)游戏区域3:图形添画   提供画有几何图形的画纸,鼓励幼儿想象并添画,变成某种物体形象。   教师先向幼儿介绍各个游戏区域的活动要求,然后请幼儿自选区域活动,操作的结果展示在指定的展板区域内。活动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其选择多个区域活动。   5、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教师请幼儿共同欣赏、点评幼儿操作结果。点评后,请“找图形”活动区记录得不正确的幼儿加以纠正自己的操作结果。   《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5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以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激发幼儿去想象,并以绘画的形式和运用完整的话说出图形的变化。我根据幼儿的好奇心|注意力差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运用了神奇的图形会变的口吻,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象在玩魔术,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添画成简单的物体,并变现其主要特征。   2、能够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进行图形添画活动,发展创造力。   3、愿意参与图形添画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小筐六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每种图形若干个)、勾线笔、蜡笔等。   2、画有不同图形(大小不一)的作业纸若干张,拼图添画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巩固几何图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都有什么图形?   2、师:哟,小朋友真聪明,都认识了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可神奇了,他们还会变魔术呢。   二、欣赏范例,了解添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出示范画图形变出来的东西)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什么图形添上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示添画的图形)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观察的很仔细,知道这些都是添画了一些东西变出来的,老师也想来变魔术,你们一起来帮助我好吗?老师示范。   三:引导幼儿联想导论,鼓励幼儿新奇有趣的想法。   1、师:这些图形还能变成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2、小朋友们想的可真多,把图形变得这么神奇,桌上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形,请小朋友把它变成你想变的东西,变好之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把什么变成了什么。   4、幼儿添画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四、作品评价   1、师:你把图形变成了什么,什么添画上什么变成了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2、表扬添画有创意的幼儿。   美丽的帆船(中班美术)   一、活动名称:美丽的帆船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   1、“大海”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大海”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   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反面均匀涂色。   4、帮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6   【设计意图】 一次活动区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在数学区很喜欢玩图形拼摆。乐乐在拼房子的房顶时,只找到了两个小三角形,没有找到合适的大三角形,他犹豫了很久,最后放弃了房顶的拼摆。其实他寻找的那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正好做房顶,但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没有完成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设计了图形分割和拼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积累对于图形关系的认知。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感兴趣。   2、知识目标:理解二、四等分的含义,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图形间的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创新目标: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知道其基本特征。   (2)进行了三角形的二等分,初步感知图形与等分后图形之间的关系。   2、物质准备:   (1)教师教具:大黑板,正方形蛋糕图片一张,剪刀一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图片压模各一张,正方形图卡一张,二、四等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幼儿学具:正方形纸若干、剪刀、图例引导卡、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   环节目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感兴趣。   (1)情景引入:教师以羊羊村要为喜羊羊过生日为主题,出示正方形生日蛋糕图片。   (2)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教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呀?教师:生日蛋糕是什么形状的呢?   (3)提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教师: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美羊羊图片)她要为喜羊羊过生日,喜羊羊可高兴了,要把生日蛋糕分给美羊羊一起分享。师:这个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几块呢?师:怎么分才能一样大呢?   2、操作部分。   环节目标:通过操作理解二、四等分的含义,尝试对正方形进行二、四等分,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图形间的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为每个幼儿发一张正方形的纸,请幼儿观察后进行二等分操作。   (2)操作后提问。教师:你们把正方形分成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教师: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一样大吗?你是怎样知道它们一样大的呢?师:把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状呢?   (3)小结:可以用对边折或对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长方形),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可以变成原来的正方形。   3、探索部分。   环节目标: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1)小朋友,你们快看谁又来给喜羊羊过生日了?(出示懒羊羊、沸羊羊图片)一共有几只小羊在一起过生日呢?(四只)   (2)引发思考并提问。教师:现在这个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几块呢?师:怎么分才能把蛋糕分成四块一样大的呢?教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   (3)幼儿尝试探索,教师指导。   (4)操作后提问。师:你们把正方形分成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师:你是怎么分的?用了什么方法?教师:这四个三角形(正方形)一样大吗?你是怎样知道它们一样大的呢?教师:把这四个三角形(正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状呢?   (5)小结:可以用对边折再对边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这四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和在一起还是原来的正方形。用对角折再对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个一样大的小正方形,四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合在一起还会变成原来的正方形。   4、运用部分。   环节目标: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解决实际问题。   (1)喜羊羊的生日过得非常开心,它带来了许多小游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咱们一起看一看,是什么游戏呢?   (2)教师出示正方形图卡,引导幼儿用提供的三角形、长方形等进行拼合,巩固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   (3)游戏:和图形娃娃做游戏。幼儿操作,每组投放图例,正方形、小三角形等图形若干,请幼儿依据自选图例,采用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方法或拼合的方法,完成图例。   (4)送礼物。教师引导幼儿将制作好的图形画送给喜羊羊。   5、活动延伸。   环节目标:巩固对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所分图形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解。   交流讲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操作结果,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做法。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

5,中班教案一一有趣的半圆

你好教案如下: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半圆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活动准备: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故事表演到最后,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量一下吧,想想办法?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6,中班科学领域认识正方形试讲教案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1、辨认几何图形。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二、出尝试问题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3、提示记录方法。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五、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六、幼儿操作活动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7,急求一篇中班教案其中要渗透礼仪教育的

礼仪教案——学做小客人活动目标: 1. 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 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33037简单礼节。 活动准备: 1. 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 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 1. 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 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 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 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 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 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 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 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 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 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 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34/sort0638/down-15216.html 中班社会 礼仪教案 中班社会(礼仪):我是文明的小乘客 活动目标: 1. 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知道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 2. 通过集体走迷宫,巩固礼仪常识。 3. 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做文明乘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课件:乘车礼仪歌。 2. 棋谱图片,红旗、大骰子一个等。 3. 扮演老爷爷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 1.导入:今天我们要乘车到张家港公园去,应该乘几路车呢?好让我们站在站台上等候吧。 2.排队。 (1)提问:呀!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这样挤来挤去好吗?为什么?谁来提醒他?这样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一定又快又好。 (2)图片小结:老师也来提醒他吧“乘车请您先排队,前门上来后门下”。我这样说清楚吗?我们一起来提醒他们吧。 (3)幼儿上车。 听喇叭声。(师:听,又开来一辆车,真的是11路开了!这辆车哪里是前门、哪里是后门呢?让我们 ......

8,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折纸变变变的活动准备

优秀教学设计 中班美术活动:折纸“漂亮的小鱼” 北关中心幼儿园 曾金花活动目标:1.导幼儿学习看折纸步骤图,用中心对折的方法折出小鱼。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步骤图中折纸的方法,感受轻松的学习折纸的乐趣。3.加强对幼儿同情心教育,使幼儿学会主动的帮助别人。活动准备:准备轻音乐的磁带、背景图、图解、幼儿用的彩纸若干、范例。活动过程:一、出示范例,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教师出示范例小鱼)2. “小朋友,看她是谁?”“对!小鱼。这条小鱼它叫小鱼贝贝,生活在无边的大海里。(教师将范例贴到背景图上)3.她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么大的海洋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小于生活孤单、寂寞等)4.是呀,小鱼生活在海洋没有朋友陪它玩,很孤单,他想叫小朋友来帮助它。小朋友愿意帮助它吗?”那你想怎样来帮助它?”(提问幼儿导入活动)二、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探索折纸的方法。提问:1. “小朋友刚才想的办法太好了,小鱼听了非常高兴,那谁能告诉老师折小鱼一共需要几步?”(教师出示图解)2.谁来告诉大家着小鱼用的是什么形状的纸?第一步应该怎样折?谁想来试一试教教小朋友?”(教师提问幼儿,引导幼儿说出“沿中心线对折”,并提醒试折的幼儿沿折痕用力压平)依次探索尝试其余三步的折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看第三步用相同的方法向后反折的方法)3.小鱼折好后还需要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装饰小鱼)三、幼儿折纸,教师巡视指导。1.以小鱼的口吻提出折纸的要求“在折之前小鱼贝贝还要给小朋友提三点要求:(1)要沿折痕将纸压平,折得平整漂亮。(2)小鱼很需要朋友,他希望我们能快点折。(3)小朋友在折小鱼的时候,想一句要跟小鱼说的悄悄话。小鱼贝贝提向小朋友一定要记得这三点要求,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小鱼贝贝找朋友吧!”3.教师放轻音乐组织幼儿进行折纸(对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教师重点要指导幼儿看图解完成作品)。四、展示作品,组织评价。1.帮助幼儿将折好的小鱼粘在背景图上。2.引导幼儿进行评价小朋友,你们折了这么多的小鱼,老师看了非常的喜欢,小朋友,你们也喜欢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条小鱼?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折的平整、添画眼睛的位置,鱼鳞规则程度等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是谁折的小鱼,你说说刚才跟小鱼说的什么悄悄话?(教师提问个别的幼儿)3. 教师评价 从作品的平整程度、添画鱼的眼睛、鱼鳍、鱼鳞等方面进行评价。五、以参加舞会的形式结束活动“刚才小朋友帮小鱼找了那么多得好朋友又说了那么多安慰小鱼的话,小鱼现在可开心了,有了这么需朋友它再也不孤单寂寞了。他还说要谢谢小朋友,还夸我们小朋友是有爱心、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为了要谢谢小朋友,它还邀请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节日舞会呢,现在我们一起学小鱼游的动作去参加小鱼的节日舞会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模仿小鱼游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不明白啊 = =!

9,中班有趣的图形科学活动教案是什么版本

1. 《有趣的图形》是人教版幼儿美术。2. 活动目标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3.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4. 活动准备(一)、三种几何图形若干。(二)、魔法衣、魔法棒。(三)、课件《图形变变变》5.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开火车》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6. 活动延伸:(一)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人教版幼儿美术《有趣的图形》中班《有趣的图形》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2.找出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构成的事物 3.萌发对图形能够组合成不同事物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大小图片若干,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基本特征 1、请出正方形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法袋,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谁要来摸一摸里面是什么好东西。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摸出袋子里的图形。 教师:他摸出来的是什么图形呀? 幼儿:正方形 教师:正方形有几条边呀,请小朋友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角呀,请一个小朋友摸一摸并且告诉我们 幼儿:有4条边,4个角 教师:小朋友们一起念: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我有4个角,我的边一样长,所以我是正方形 2、请出长方形 教师:现在老师要从第二个魔法袋里请出我们的第二位朋友,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图形呀 幼儿:长方形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正方形,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长方形吧。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教师顺着长方形的边一条条的摸,增强幼儿的直观形象感) 幼儿:有4条边,4个角 教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那这个图形不是正方形吗,为什么会是长方形(教师拿出正方形跟长方形,请幼儿做出比较) 幼儿:长方形的四条边不是相等的(幼儿用手指出上下两条边是相等的左右两条边是相等的) 教师:小朋友们发现我们的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面的两条边相等 3、请出三角形 教师:小小的魔术袋里还有什么图形呢,在请一个小朋友摸一摸(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摸出三角形且请他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且询问其他小朋友该幼儿说的对不对,有什么不同意见) 教师:三角形有三条边,有三个角(教师顺着三角形的边一条条的摸三角形的角一个个的点) 4、请出圆形 教师:老师的魔法袋里还有一个图形,我们摸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图形(教师从袋子里掏出圆形)圆形有什么特点呢 幼儿:圆形没有角 教师:圆形有没有边 幼儿讨论圆形有没有边,教师引导幼儿圆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二)、寻找隐藏在图片中和周围环境中的图形 教师:图形宝宝不见了,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看图形宝宝在哪里(教师打开ppt课件,展示儿童简笔画如小鱼、小鸡、花等) 幼儿根据教师呈现的ppt上的图片找出图形藏在图片的哪个部位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你们都能把图形找出来了,那你们能不能找找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些图形(教师启发幼儿寻找,比如窗户是长方形、镜子是正方形等,教师可以让幼儿放学后回家找一找家里有没有图 (三)、拼有趣的图形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事物都是用图形拼出来的,我们用这些图形来拼你想拼的图案吧(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图形,教师指导幼儿拼图案,比如用长方形跟几个三角形拼成一棵雪松等)

文章TAG: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ppt图形  变变变  中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