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儿童财商教育应该教什么

美国理财专家EricaSandberg认为,帮助孩子学习理财,需要把握一些基本的时间线,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不错过每一个培养孩子财商的最佳时机。3岁:练习等待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学会等待,培养耐心。方法:简单的延迟满足训练。告诉你的孩子,你会给他一块饼干,但如果他多等10分钟,就可以得到两块。鼓励他选择多等10分钟。孩子的收获:明白耐心等待往往能得到更好的结果。4岁:学数数你的孩子可能还无法了解金钱的意义,但他已能很好地数数了,有些甚至能掌握简单的加法。方法:每周向孩子介绍一种新的硬币。当他认完所有硬币以后,给他一堆面值各异的硬币,让他数数一共有多少钱,或是让他练习从一堆钱里把特定的硬币全部找出来。孩子的收获:认识硬币,学会简单的加法。5岁:拒绝不合理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学会相互攀比了,我们要学会拒绝孩子的要求。方法:告诉孩子“我不可能给你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只能选择最重要的”。当孩子看中两样东西的时候,只能让他选一个。孩子的收获:买东西是需要花钱的,你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6岁:发放零花钱为他们提供零花钱,这就意味着:当他们想要什么东西时,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存钱来实现目标了。方法:每周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做法是几岁的孩子就发几元。孩子的收获: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必须弄清它值多少钱,并学会储蓄。7岁:长大以后做什么在这个年龄,老师会问孩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因此,这是和孩子谈论未来职业的最好时机。方法:问问孩子,他未来想做什么工作,并告诉孩子你的工作内容,向他解释你在工作中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工作。孩子的收获:人们工作是为了挣钱,但可以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为事业。8岁:了解成本孩子所掌握的加减法足以让他轻松了解金钱的来源和去向了。方法:从现在开始,在你支付账单的时候,让孩子坐在身边,让他帮着做一些简单的记账工作,或者把一些数字加加减减。孩子的收获:成年人必须支付账单,但只要有足够的收入和积蓄,付账就不是问题。9岁:开一个存款账户孩子已有足够的自制力,这是给孩子开立存款户头的最佳年龄。方法:带孩子去开户,在里面存上30元,但不要让他随意取款。如果他想要花一大笔钱,让他先来征得你的同意。告诉他,如果他想存款,你随时可以带他去银行。孩子每存一元,考虑给他一元作为奖励。孩子的收获:攒钱太有趣了。12岁:示范理智购物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们应该学会理性购物。家长应该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购买便宜的商品,什么时候应该购买高品质的商品,以及如何判断商品的品质。方法:带着孩子去购物,向他们展示价格便宜的商品和同类的高品质商品,告诉他们如何分辨两者的差别。当你选择便宜的那件,解释原因;当你选择更贵的那件,告诉孩子为什么。孩子的收获:价格并不是做出消费选择的唯一标准。做出聪明的选择比仅仅选择好的或者选择便宜的更加重要。14岁:让孩子去工作孩子开始和朋友出门玩,花费更多钱购物,零花钱开始不够用了,是时候让他们为了挣到零花钱而工作了。方法:寒暑假可以通过打小工,让孩子感受自己挣钱的能力,以及花自己钱的自由。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件120元的毛衣,告诉他:你必须做一个月的家务活。孩子的收获:必须通过工作来获得想要的东西。16岁:找到平衡高中阶段,孩子会非常繁忙:运动、课外活动、学业压力……是时候教会孩子如何在压力下找到玩乐与学习的平衡了。方法:你可以腾出一个下午,泡杯热巧克力,做点饼干,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下他的日程表。看看他的日程安排够不够科学,谈谈他应该如何处理压力,如何放松自己。孩子的收获:了解每个人都有极限,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得不偿失。18岁:研究贷款在孩子进入大学或工作之前,他需要对贷款有个全面了解。方法:一起坐下来研究孩子的学生贷款,和孩子讨论他是否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经济负担,以及你们是否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了解学生贷款的种类和金额,制定储蓄和还款计划。孩子的收获:了解贷款知识,承担起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儿童财商教育应该教什么

2,争做花钱小能手 幼儿财商启蒙

前段时间单位有走进社区增进小学生理财意识的志愿者活动,妈妈带着宝贝一起参加。同时,妈妈还当了回志愿者老师,和小学生们分享了理财知识。后来,妈妈又去幼儿园进行了“争做花钱小能手,幼儿财商启蒙”的助教活动。小朋友们参与度很高,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当然,Andy也非常高兴妈妈能去幼儿园助教,而且他还是妈妈的助教哦。 考虑到幼儿园小朋友长期看投影对视力不好,妈妈把PPT中很多有用的图片用厚纸彩打出来,然后让Andy帮忙剪好。宝贝在剪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比如剪伞的时候发现直接沿伞柄剪开容易断,后来调整了按大概形状剪。在剪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宝贝更多了解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另外,在准备过程中,妈妈还用简单版的思维导图来和宝贝介绍课程大纲,比较直观。 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大家分享如下,其实不一定是在课堂中,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聊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财商启蒙。 一、了解钱的起源和作用 现在的小朋友其实对钱的认知还是很多的,知道手机支付等现代化的方式。课堂上我们询问了小朋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还没有钱的年代,古人如何想要一样他自己没有的物品该怎么办?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我们由此引出了最初是物物交换,比如一头野猪换三只羊。 当然,物物交换的前提也是要双方有相应的意愿,如果有野猪的古人想换大米,但有大米的人不想换野猪,而是需要布,?有布的人需要牛,有牛的需要羊,有羊的人才换野猪。这个交换过程可能就会比较复杂,甚至无法完成。所以后来人们发现用某一些特定得东西和所有的物品交换来充当媒介,更容易让交换完成,贝壳就是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物品交换的工具。 那贝壳在交易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问题呢,特别是买比较贵的东西,或者长途出行时。小朋友们发散思维,提出了很多可能的困难。渐渐地,易于携带和分离的金钱慢慢出现。这里,妈妈还带了一些不同国家的钱币,有不同图案,不同造型。同时,还让小朋友们猜一猜5000韩元和50人民币那个更值钱。最后通过询问班级里的小爱同学来得到答案,原来5000韩元约等于29块人民币。通过不同国家钱币的认识,小朋友对货币是人类赋予的价值更有概念了。还有个小插曲,有个小朋友还想知道新西兰元和人民币的兑换,妈妈也没概念,建议小朋友寻求小爱同学的帮助哈。 另外,日常生活以及出游时不防让小朋友们多体验现金消费,对于小朋友会更有直观直观的概念。比如在日本自助售卖机只支持现金,我们让Andy拿100日元的硬币去买水,虽然小朋友还小,可能不大懂汇率,但起码有概念日元100是个硬币,大概只能买瓶水,和人民币100长得不一样,能买多少东西也不一样。相信小朋友们也更能体会货币是人类赋予的价值的含义。二、区分想要的和需要的 了解钱的起源后,我们知道了钱可以买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是我们想要的。怎么区分需要和想要呢,让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下。大家可以在腾讯视频中搜索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eds and wants.虽然视频是英文的,但图片居多,稍加引导,幼儿园的小朋友理解也是完全没问题的。特别时通过这条小鱼,了解到水个食物空气是它生存需要的,而鱼缸里的假山是它想要的,能让小鱼玩得更快乐,但是没有假山小鱼也可以。有些小朋友就说自己家里养的鱼没有假山,小鱼也能快乐生活。 当然,生活中也不乏这类案例,可以引导宝宝来区分。比如爬山的时候自己带的水快喝完了,看到自助售卖机,有矿泉水、椰汁和旺仔牛奶。让小朋友们想一想,水是需要的,饮料则是想要的。另外,相信小朋友们都有旅行或回老家需要收拾行李的经历。建议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收拾行李,然后假设安检时假设只能携带5样物品,小朋友们怎么选择,理由是什么;如果只能携带四样呢,怎么取舍以及原因。还有不同旅行目的地和不同的季节可能对于携带物品是属于想要还是需要会有变化。比如夏天去海边旅行,防晒物品就属于必需的等。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要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想要的东西能让我们开心快乐,关键是我们怎么对待它。必需优于想要的前提下来合理分配。 三、如何支配零花钱 现在很多小朋友们都有零花钱,有些是固定发放,有些是临时奖励或劳动换取的。关于小朋友们怎么花零花钱,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了理财小老师的视频。视频来源于日本,讲述哥哥妹妹怎么支配零花钱的故事。同龄人的故事会让小朋友们更有代入感,看视频的时候小朋友们很认真。这个已经是翻译好的中文版,大家可以在优酷视频中搜索。 其实零花钱的支配也涉及到延迟满足和自我选择。Andy最初开始固定发放零花钱是4岁,当时发放频率高些,约定好两天发放一块钱。5岁的时候按周发放,每周六块,他自己选的每周?一发放。零花钱的金额随着岁数增长,为周岁的2次方,到6岁就可以每月领到36元,10岁100元。零花钱发放频率逐渐降低,估计再长大些可以半个月发放或者一个月发放一次了,记账也可以慢慢放手,让小朋友自己记了,记账的时候也会让他算算,两周的零花钱加一起多少之类的。 另外,之前听同事提起小学还有考过一双鞋是99元,还是99角,还是99分的选择题。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也尽量父母让宝贝多接触,比如超市购物时看价格标签,交物业费时了解单价和预交,做包子时数个数(比如每个蒸笼放四个包子,三层蒸笼一共多少个包子)、吃火龙果西瓜时了解二分之一等,去超市的时候提前约定可以选择20元以内的零食等等。小朋友多了解日常家庭支出,也能多体验下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学。

争做花钱小能手  幼儿财商启蒙

3,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

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   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是很重要的,要教会孩子克服这些困难,所有家长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看完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1    1、最基础的理财知识是什么?   别立刻就想到股票投资大全或是基金上去,三岁的孩子对货币和购买行为有初步的理解,三岁的孩子能够知道“买”是怎么一件事,四岁的孩子能够辨认出不同钞票的面值,六岁的孩子懂得将不同币值的钞票累加出他想要的那个数字,这就是理财。   这些理财知识除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外,接受比较有针对性的早教课也很重要。以现在流行的蒙氏早教而言,它的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帮助孩子认识千以内的数字,通过模拟实际买卖行为的游戏,培养孩子最初级的理财意识。   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早教,这样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配合,比如在上过辨识十元以内币值的课程后,晚上路过超市,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拿着五元纸币去购买他最爱的大果粒酸奶了。    2、和孩子一起制定他的入学派对花费预算(5~6岁)   幼儿期的社交越来越得到家长们的重视,对于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统筹能力都大有好处。趁着为他举办一个热闹入学派对的时机,还可以促进孩子理财技能的发展。父母不要全部包揽派对事宜,让他也加入其中吧,特别是花费预算,更是要带孩子全程参与。要花多少钱购买派对用的美味点心?要花多少钱为每位来宾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要花多少钱孩子逐项分解费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财务项目案例。   这次教育会对以后的生活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一直到孩子筹备自己的婚礼,他都会应用在此中学过的知识,轻松解决问题。    3、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务活动报酬清单(7~10岁)   虽然还是有幼教专家不提倡有偿家务劳动,但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并不会出现他们担忧的那种情形。以我身边的成功个案为例,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给家务活分分类:哪些是属于个人生活的——自己贴身衣物的清洗、个人书桌的整理,哪些是属于整个家庭公共的——照料阳台上的花草、节日前的大扫除、早晨去取牛奶和报纸、把垃圾分类装袋处理。   属于个人生活的部分,一定不可以通过付酬进行。清洗自己的贴身衣物是分内之事,帮助妈妈整理衣柜可以得到赞扬、亲吻或是一份礼物,但没有钱拿。唯有家庭公共事务,是可以明码标价的,谁来做都能够取得这份报酬。和孩子一起制定这份报酬清单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甚至你可以把记录账目的工作也交给他。这个月,爸爸取了15次牛奶和报纸,妈妈承包了全部照料花草的工作,而孩子则在大扫除中表现突出,到了月底,按账领酬,一家人其乐融融。    4、和孩子一起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11岁)   书包里放一个零钱包会让他觉得自己更像个大人了!不管是随时响应学校的慈善募捐活动,还是偶尔需要为自己买一本好看的童话书,次次都要向父母汇报领取,会让孩子减少管理自己的机会。不如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零用钱额度申领”会谈。   在会谈进行前几天,你可以通知孩子自己列计划,哪些活动需要多少花费,他是否有记账计划,如果超支通过什么来进行弥补。在会谈之日,你们可以就此展开热烈讨论,直到达成共识。   相信经此而得到的零花钱,一定会减少孩子浪费的`冲动,对于培养他今后做事情的计划性,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5、和孩子一起申请属于他的儿童银行卡(12岁)   你的钱包里还会放很多现金吗?当然不会,信用卡和借记卡早已取代了大额现钞的功用。对孩子来说,这类教育的时间也要有所提前了,不要再等到他离家上大学时才拥有第一张银行卡,12岁前后就是时候了!   现在国内如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推出了针对少儿用户的银行卡,这些银行卡通常设有透支额度或是透支额度很小且需要事先经过家长批准,刷卡消费额也有很严格的限制,但各类功能倒是一样不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额度缩小了的成人银行卡。   一张少儿银行卡,好处多多。首先家长可以借刷卡记录了解孩子的消费习惯;其次可以尽早培养孩子的金融意识,使他对银行服务早日熟悉。    6、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短途旅游的花销计划(13岁)   许多家庭有在暑假带孩子出门旅游的计划,除了背上自己的换洗衣物外,孩子几乎不用操任何心。这样做看似合理,实则剥夺了孩子的许多机会,把他变成了一个小木偶,跟着大人制定好的旅游路线走。   真正合理的方式,是和他一起来计划这次旅行。对迪斯尼感兴趣?那好,就把行程中和迪斯尼有关的部分交给他,是否需要提前信用卡预订门票?需要住在迪斯尼乐园酒店还是在香港市区另选住处?要买什么纪念品,需要准备多少钱?想想看你和大群人出去游玩,如果某处的行程是你预定的,你是不是就会立刻有身为主人的责任感?孩子也是这样。到了迪斯尼,他会非常兴奋地变成你们的导游,对于花销的控制,也会精明得出乎父母的意料。    7、和孩子一起选择家庭保险案(14岁)   可能许多大人还没有保险意识呢……不要用这个做借口。看看欧美国家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也许要不了十年我们也会发展到那个水准。那时候还要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自己一样从头学习怎么看保险合同吗?   什么都要从娃娃开始。当你约保险顾问见面谈方案的时候,带上孩子,最初的时候让他旁听,理解什么是保险、为什么要投保、买怎样的保险产品是基于何种考虑。当孩子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共同探讨家庭保险方案了。思维活跃的他,可能会提出不少令你吃惊的要求呢。    8、和孩子一起开设他自己的投资帐户(16岁)   经过这两年股市、基市还有黄金投资产品的培养,大多数家庭都知道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了。跑赢CPI也成为挂在嘴边的常用语。这样的情形下,也应该给孩子的理财教育加码了。也许我们暂时培养不出少年百万富翁——那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培养出一个初步具有投资意识的半成年人,还是很可行的。   一些外资银行,比如花旗银行,就有亲子成长账户,专供18岁以下的人群使用。渣打银行也有天骄少年成长账户,这些账户在实际功能上一点都不逊色,除了必要的银行业务外,亦能关联进行一定额度内的股票买卖或其他投资,但均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办理业务,所以安全性不必担忧。   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2   当然,也有宠爱宝宝的祖辈会觉得自家小孩打人都不是恶意的,没有必要管教。   严厉训诫和置之不理,长期看来,都不利于宝宝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除了立即蹲下来替宝宝向对方道歉之外,你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打人的原因,学会甄别处理宝宝的行为。    0~1岁宝宝打人该如何处理   1岁前的宝宝也可能开始打人了。事实上,当小婴儿挥手打人时,你多半不会生气,反而觉得很好玩呢。但请一定忍住不要笑,因为你的笑对他来说是一种鼓励。   小婴儿打人,也许是挥动手臂的游戏,也许是挫折感爆棚后不知所措的发泄。他还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所以,惩戒式的管教还不到时候。   平静地跟他说“不要”,然后迅速转移他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    1~2岁宝宝打人该如何处理   一两岁的宝宝打人、咬人,通常是因为他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但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用肢体来表达是他最精通的方式,同时,他还没有控制冲动的能力。   换句话说,他有很多想法,但是不能很好地让别人知道,于是就把打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   当然,这不表示对宝宝的攻击行为你可以置之不理。你要让宝宝明白,打人是不对的,并教他表达情绪的其他方法。   简单地告诉他,打人不对,如果他已经会说话,你可以教他和小伙伴沟通的合适方式,比如教他说,“请让一让”。如果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带他离开“犯罪现场”,在一旁冷静一会儿。    尽量不要表现出很气愤的样子   不要对宝宝吼叫,你再怎么对他吼,都无法阻止他再犯,只是给了他更多的模仿“发怒”的机会。事实上,你应该让他看到你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的,你的行为模式,他都会模仿。    2~3岁的宝宝打人怎么办?   两三岁宝宝打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宝宝正在发育的情感世界来说,发脾气和哭闹再正常不过了。然而,你不能让宝宝伤害其他孩子,即便他不是有意的。   无论如何,你都不能通过打他来进行教育。有些父母会这样做,因为他们想让孩子知道“被打是什么感觉”。但是,这样只能让宝宝认为,打人是可以的。   要想让宝宝安全愉快地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不打人、不抢玩具,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马上阻止,不要等   宝宝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你要盯牢他。他一开始打人,马上阻止。不要等到他打第二次、第三次了才说“太过分了!”。马上把他抱开,在旁边冷静两分钟。对于这么大的孩子,两分钟就足够了。    给宝宝更多正向关注和爱护   孩子打人、咬人、踢人等,是一种能引起你注意的方式,而你的注意正是宝宝想得到的。你需要给宝宝的是正向关注,即当他玩得很好的时候,对他表现出肯定的、慈爱的关注。他就不再需要通过打人和咬人来获得你的关注了。    总结规律,防患于未然   注意观察他的这种行为是否有一定规律,你也许会发现某些情况容易让他爆发,比如,别的小伙伴拿走他的玩具火车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把他最宝贝的东西收好,不那么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和别人分享。   如果你的宝宝总是在傍晚时分容易发脾气、动手打人,那一个可能性是他太累了。调整一下宝宝的日程安排,在他吃饱、睡足后再带他出去玩。    玩轮流游戏,培养耐心   通常来说,小孩子要到3岁才能真正做到分享,不过也可以提前培养意识。你可以和他玩一些简单的、需要你们按顺序轮流的游戏。比如抚摸宠物。告诉孩子“轮到我了”,你摸一会儿后,对他说:“轮到你了”。等他摸一会后,再对他说:“又该我了”,让他停下来。如果有条件,你甚至可以用一个计时器,这样孩子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别人摸了。你可以让他玩的时间比你稍微长一些,这样他慢慢就会愿意按顺序轮流玩了。

不同年龄宝宝财商培养方案


文章TAG:少儿财商课程教案ppt少儿  财商  课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