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反思,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我家的变化活动方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01 20:08:48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我家的变化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念儿歌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是快乐的。 2、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就不要对爸爸妈妈恋恋不舍,要做一个独立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消除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也是家。 活动准备 色彩鲜艳的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1、布置环境,在活动室里布置几个布娃娃,减少桌椅,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使幼儿园环境接近家庭。 2、大带小,来园时,让大中班的哥哥姐姐们在门口欢迎,介绍姓名互相对话,共同游戏使新来的小班小朋友感到有伙伴,增加安全感。 3、教师尽可能做到在学唱儿歌的同时,搂抱每个孩子,与孩子说几句亲切的话,与他们共同游戏。 4、多安排自由活动,少坐在座位上。 5、对话,今天你认识了谁?来幼儿园是高兴的。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刚进园,我会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要用妈妈的语气告诉他们,大家已经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要认真的学习本领,做一个合格的小班幼儿。 如果条件允许多发一些发响声的玩具各一些机动玩具,像在家一样自由取放,效果会更好。
2,幼儿园小班语言我发现的线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讲《水果屋》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教学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宝宝。让幼儿去探索水宝宝的秘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一)中,我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动(二)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盛水活动和溶解实验中,感知了水是流动的及有些东西在水里会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个体操作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幼儿的自由探索时间再适当长些。
3,小班语言 调皮的球 教案及活动反思
设计意图 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常常会抱怨游戏材料不够多、不够新,自制的游戏材料有时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园里有一些随处可见的现成材料,如果教师稍加利用,就能成为“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所以设计了《调皮的小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行进中用均匀的力量踢球,听到口令后能用脚尖马上控制皮球,使球停下来(重难点)。 2.积极探索皮球一物多玩的方法,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哨子一个;字卡:球;幼儿人手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玩球 1.出示字卡:球。提问:你知道哪些球,他们可以怎么玩? 2.集体做各种玩球动作。 二、出示皮球,幼儿自由探索皮球的玩法 1.出示皮球,引导探究:皮球可以怎么玩,你有几种玩法? 2.幼儿自由探究,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皮球的玩法。 三、技能训练:控制皮球 1.提活动要求:请小朋友边踢小皮球,边前进,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让你的小皮球马上停下来,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操作方法 教师小结:踢小皮球时要用轻轻的力量去踢,小皮球不能离开你的脚远,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可以用你的脚尖马上去点住皮球,小皮球就不会逃跑了。 4.幼儿再次练习,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四、放松活动: 球操。 活动反思: “物”虽普通,切入点有新意. “一物多玩”中“物”和“玩”是两个关键词。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即离不开“物”,也离不开“玩”。在选择了“球”为本次活动的“物”后,怎么玩?引导幼儿怎么新颖的玩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分析孩子对球的原有经验,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能滚球、拍球、抛球等技能,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还是重复这些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兴趣吗?所以我在引导孩子们动脑筋“一球多玩”的基础上,结合足球,让孩子们学习“控球”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4,小班语言活动好看的电视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长方形纸进行简单的折、粘、画,做成小小电视机。 活动准备: 范例作品一件,长方形纸、长条形、浆糊、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小小电视机。 1、出示范例作品:这是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幼儿讨论。 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并示范小小电视机制作步骤和方法:将长方形纸段边对折,做成电视机的机身;将长纸条斜折成一个“V”字型,做电视机的天线;将纸折成“V”字型,做电视机的机身上;在电视机的一面画上屏幕和开关,一台电视机就做好了。 二、幼儿制作。 1、交代作业要求,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折电视机身,短边要对齐。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除了画开关和屏幕之外,还可添画简单的图画作为电视节目图像。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天线的折叠和黏贴发。 三、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作品。表扬积极动手、折叠平整、大胆添画的幼儿。设计意图 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常常会抱怨游戏材料不够多、不够新,自制的游戏材料有时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园里有一些随处可见的现成材料,如果教师稍加利用,就能成为“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所以设计了《调皮的小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行进中用均匀的力量踢球,听到口令后能用脚尖马上控制皮球,使球停下来(重难点)。 2.积极探索皮球一物多玩的方法,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哨子一个;字卡:球;幼儿人手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玩球 1.出示字卡:球。提问:你知道哪些球,他们可以怎么玩? 2.集体做各种玩球动作。 二、出示皮球,幼儿自由探索皮球的玩法 1.出示皮球,引导探究:皮球可以怎么玩,你有几种玩法? 2.幼儿自由探究,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皮球的玩法。 三、技能训练:控制皮球 1.提活动要求:请小朋友边踢小皮球,边前进,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让你的小皮球马上停下来,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操作方法 教师小结:踢小皮球时要用轻轻的力量去踢,小皮球不能离开你的脚远,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可以用你的脚尖马上去点住皮球,小皮球就不会逃跑了。 4.幼儿再次练习,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四、放松活动: 球操。 活动反思: “物”虽普通,切入点有新意. “一物多玩”中“物”和“玩”是两个关键词。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即离不开“物”,也离不开“玩”。在选择了“球”为本次活动的“物”后,怎么玩?引导幼儿怎么新颖的玩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分析孩子对球的原有经验,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能滚球、拍球、抛球等技能,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还是重复这些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兴趣吗?所以我在引导孩子们动脑筋“一球多玩”的基础上,结合足球,让孩子们学习“控球”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5,幼儿园小班语言牙齿的重难点及反思
现在的孩子吃糖太多,牙齿早早的就坏掉了,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知道刷牙的好处,会正确掌握刷牙的方法,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并能坚持早晚刷牙。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始终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 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让幼儿了解牙齿,认识龋齿的原因、危害,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活动采用了经验交流、实物观察、亲身体验、了解原因、表述总结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活动的效果良好。 第一个环节,以猜谜语引出本活动的内容,激发孩子们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你们想不想猜?谜面: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晚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它是什么呢?请幼儿品尝花生,老师: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怎么剥的?花生一粒一粒怎样吃到肚子里的?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启发幼儿自己去想、说说牙齿的用处。老师小结:牙齿真有用,又白又坚硬,可以嚼烂食物,帮助消化。实验对比做铺垫,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师:蛋壳就像我们的牙齿,醋就像口腔里的有害物质,时间长了就会把我们的牙齿蛀掉。出示龋齿形成的课件,讲解龋齿形成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现在请你用小镜子照一照,找找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观察龋齿。 第二个环节,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发给幼儿每人一颗芝麻糖,吃完糖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师:刚才小朋友吃过芝麻糖,照过镜子了,现在请你们说说牙缝里多了什么?糖什么味道?糖为什么会甜?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述故事《爱吃糖的大老虎》,提问:狐狸为什么害怕大老虎?狐狸想了个什么坏办法去害大老虎?老虎的牙齿怎么样了?小结:牙齿坏了会牙痛,牙痛的时候很难受。牙痛要去看医生、吃药、打针,有时还需要把坏牙拨掉,拨牙好痛呀,小朋友要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要让他坏掉。 第三个环节,预防龋齿,保护牙齿,经验交流,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预防龋齿。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请有换牙体验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经过。怎样保护刚刚长出的新牙?乳牙还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怎么办?出示牙齿模型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动作,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讨论怎样保护牙齿?教师:我们不要牙齿坏掉,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总结:我们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还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这样我们的牙齿就会健康,不会牙痛。音乐《刷牙歌》师生共舞,幼儿模仿正确的刷牙动作,唱唱跳跳,体验牙齿健康的快乐。 幼儿观察泡在醋里泡过的鸡蛋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鸡蛋有什么不同,这样他们就明白了产生蛀牙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酸性物质的作用。这个环节幼儿很感兴趣,幼儿在充满乐趣中学到了知识。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知道刷牙的好处,会正确掌握刷牙的方法,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并能坚持早晚刷牙。 通过本节活动,幼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能坚持早晚刷牙,达到了本活动的设计目标。
6,小班语言领域小太阳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词语:暖洋洋,红彤彤、甜蜜蜜。 2、学习比喻句:弯弯的香蕉,就像一只小船。 3、感受散文所抒发的情感,培养对散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橘子、苹果,香蕉等形状独特的水果。 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小太阳》 3.准备小女孩子,姥姥手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熊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现在就来和小朋友认识一下吧。看,这是红红。你们好,我叫红红。另外一位是红红的姥姥,小朋友知道姥姥是谁吗?是外婆还是奶奶。哦对了,是外婆。 二、充满感情地讲述故事 今天,红红要去姥姥家,因为前些天姥姥生病了,妈妈叫她送些水果去看望姥姥。她来到姥姥家,看到姥姥在干活,。红红就说:“姥姥你病刚好,还是不要干活了,要多休息才是,走,我陪你去晒太阳吧”。她们来到院子,找了把椅子坐下晒太阳,太阳暖洋洋的。红红想:要是让姥姥开心,她的病就会好的更快,于是,她想了想给姥姥变魔术吧!她一定会开心的。她对姥姥说:“姥姥我给你变个魔术吧!”姥姥说:“哦,你还会变魔术,我还真想看看。”于是红红就拿出魔术棒,变变变,变出个可爱的小兔子;它就在那儿蹦蹦跳了,她又说了声变变变,变出个小乌龟,小乌龟就在地上爬呀爬;她又说变变变,变出个小鱼,小鱼就在那里游呀游------。这时乐得姥姥都合不了嘴。红红说:“玩了这么久了,我们也渴了,我给你变个橘子吧。让我们解解渴吧。”于是她又开始说:“变变变,变出个小橘子。”姥姥你看,我变出一个橘子。这个橘子圆圆的,红彤彤的,就像个小太阳。红红说:“我来剥它,你一瓣我一瓣。”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里暖洋洋。橘子吃完了,红红说:“小太阳没啦!”这时姥姥搂着红红,亲亲她的红脸蛋儿,对她说:“你才是我的小太阳。” 三、重点句练习. 比如:“我陪姥姥晒太阳,太阳暖洋洋。”“圆圆的橘子红彤彤,就像个小太阳。”“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里暖洋洋。幼儿跟教 四、提出问题 姥姥为什么说:“这才是我的小太阳。”以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小朋友要怎么做教师的小太阳。 五、结合散文学习比喻句。 出示香蕉、苹果、梨等水果让幼儿学说比喻句。教师:“刚才红红玩变变的游戏是不是很好玩?”幼儿:“是呀”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老师变出苹果来,你只要会说XX(形状)的XX(东西)XXX(颜色),就像个XXX。谁会说得来这个苹果就奖励给他。“ 六、出示教育挂图培养幼儿想说的兴趣。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根据挂图来讲述故事。比比哪一个小朋友说得最好。我们奖励他小红花一朵。 七、让幼儿谈心:“我也要做个小太阳。” 小朋友你们想做老师的小太阳吗?想,那怎么样做才可以当老师的小太阳?上课认真听,不随便插嘴讲说等。对的,小朋友说的真好,那以后小朋友要记住怎样做才是老师的小太阳,可不要忘记了。 八、以《你帮我来我帮你》的歌曲结束活动。【课后反思】 首先我利用晨间活动组织幼儿感受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然后,出示小兔子手偶引出故事,通过边讲故事边运用手偶移动背景图片(灯笼、萝卜、气球、太阳),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体验了解一些太阳的特性。通过比较这四种圆圆的、红红的东西,丰富幼儿的词语: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最后是表演坏节,怎样才能让教师和孩子真正的互动起来,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孩子们在这个环节最为兴奋:开始,我只请了一位"小兔子"来和我表演对答,活动气氛缺少高潮,孩子表演时有点拘禁、放不开。 于是我就多请了一位幼儿扮演"兔妈妈",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接着,沈喻航说到:“老师,我来当兔爸爸好吗?”部分幼儿也争先恐后的举手,喊着想上来表演。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表演欲望,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来演故事,男孩子当小兔子,女孩子当兔妈妈,就这样,全班幼儿都进入了表演的环节,进入了故事里,全然不觉得厌烦。让我觉得活动的不足,那就是我的语言表达还有些罗嗦,不够严谨,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活动不足之处,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反思,改进。 从这次活动我发现,教师的眼光要面向全体幼儿,如何让每位幼儿都进入到故事里,真正理解故事就显得非常之重要了。
7,小班幼儿语言活动看看周围有什么活动反思
设计背景 随着冬天的到来,孩子们发现人们的穿着有所改变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迷惑:“为什么看不到小蚂蚁出来搬食物?树上的小鸟不见了,它们都到哪去了?”孩子们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改变产生了好奇,因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我通过活动《冬天是什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冬天对动物们生活习性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了解一些动物在冬天里的特别活动。 2.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感受冬天的快乐。 难点: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课件《冬天是什么》。 活动过程 1.教师:冬天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呢? 吃热的东西,戴围巾、戴手套、穿棉袄、戴棉帽,烤火或用取暖器、做运动等方式取暖。 2.教师:原来,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有好多方法来取暖!但是,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一、倾听故事《冬天是什么》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 二、理解故事,交流讨论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 2.教师:冬天,燕子、杜鹃和大雁有什么特别的活动?(飞到温暖的南方—迁移过冬) 3.教师:青蛙、小熊和蛇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美美地睡觉—冬眠) 4.教师:松鼠、兔子和绵羊身上出现什么特别的现象?(长出更多更厚的毛御冷—换毛过冬) 5.教师:蚂蚁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躲在窝里,不出门—躲藏过冬和储粮过冬) 6.教师:冬天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坐雪橇、堆雪人、打雪仗) 7.教师小结。在冬天里,小动物们就是通过迁移、冬眠、换毛、躲藏和储粮等过冬方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8.让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动物过冬》,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能运用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同时能引导幼儿理解一些动物不同过冬的方式,从而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物过冬的科学知识。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有效提问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不同见解,在说中学,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但本次活动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练,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结束较快,没能很好的小结等。但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设计背景 随着冬天的到来,孩子们发现人们的穿着有所改变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迷惑:“为什么看不到小蚂蚁出来搬食物?树上的小鸟不见了,它们都到哪去了?”孩子们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改变产生了好奇,因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我通过活动《冬天是什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冬天对动物们生活习性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了解一些动物在冬天里的特别活动。 2.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感受冬天的快乐。 难点: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课件《冬天是什么》。 活动过程 1.教师:冬天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呢? 吃热的东西,戴围巾、戴手套、穿棉袄、戴棉帽,烤火或用取暖器、做运动等方式取暖。 2.教师:原来,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有好多方法来取暖!但是,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一、倾听故事《冬天是什么》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 二、理解故事,交流讨论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 2.教师:冬天,燕子、杜鹃和大雁有什么特别的活动?(飞到温暖的南方—迁移过冬) 3.教师:青蛙、小熊和蛇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美美地睡觉—冬眠) 4.教师:松鼠、兔子和绵羊身上出现什么特别的现象?(长出更多更厚的毛御冷—换毛过冬) 5.教师:蚂蚁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躲在窝里,不出门—躲藏过冬和储粮过冬) 6.教师:冬天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坐雪橇、堆雪人、打雪仗) 7.教师小结。在冬天里,小动物们就是通过迁移、冬眠、换毛、躲藏和储粮等过冬方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8.让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动物过冬》,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能运用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同时能引导幼儿理解一些动物不同过冬的方式,从而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物过冬的科学知识。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有效提问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不同见解,在说中学,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但本次活动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练,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结束较快,没能很好的小结等。但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文章TA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反思幼儿 幼儿园 小班
大家都在看
-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课堂小结,中学化学知识点
2022-12-14
-
中庸 节选 教案,中庸:喜怒哀乐不表,都表中段
2023-01-01
-
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我收集的文章
2023-01-27
-
社会绘本好朋友教案,友情绘本让孩子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乐趣
2023-02-02
-
洗涤用品不能吃教案,随便吃东西危害多!这些东西不要乱来
2023-02-07
-
小班手工教案轻黏土《彩虹》,彩虹糖教案教材
2023-02-08
-
中班活动教案 中国结,幼儿园中国结知多少?学一学(一)
2023-02-13
-
消灭大蚊子科常教案,幼儿园音乐节拍蚊子教案一文看懂
2023-02-25
-
学前班数学加法应用题教案,加减法应用题讲两个数练一练字
2023-02-26
-
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
2022-12-31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母鸭带小鸭,幼儿园小班教案怎么写
2023-01-21
-
幼儿园寓言拔苗助长教案,拔苗助长不是好的而是害了它
2023-01-26
-
语文教案 月光启蒙,语文课本第十八课-3启蒙有何不同?
2023-01-30
-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第一集
2023-02-06
-
小班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小班主题精品课程教案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