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教案50篇中班数学,能够打印的幼儿数学教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0-16 14:49:53
本文目录一览
1,能够打印的幼儿数学教案
http://www.xinfanwen.com/jiaoan/youerjiaoan/youershuxue/
下载后转成WORD文档就可以打映拉
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长度守恒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理解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不变。 2.能够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感知长度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教师两根不同颜色、长度相同的塑料管,两条一样长的铁线.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2根不同颜色长度相同的塑料管,两条一样长的铁线。 正方形表格一张,小塑料管8根。 活动预设: (一)尝试发现比较两根木棍,长短的方法。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根不同颜色的木棍,这两根木棍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要想知道塑料管是不是一样长,不管你是横着放,还是竖着放,只要塑料管的一边对齐,然后进行比较,那它们一样长吗?对,它们是一样长的。2.教师改变木棍摆放位置,让幼儿说说、比较两根木棍是不是一样长? 教师小结:是的,一样长的塑料管,不管你怎么改变它的位置,斜着放,横着放,竖着放,交叉放,塑料管的长度都是不边的。 3.教师出示两根长度一样的铁线,改变铁线的形状,让幼儿观察比较两根铁线是不是一样长?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铁线,不管你怎么改变它的形状,它的长度是不会变的。 (四)游戏:走小路 提要求: 1.篮子里有红色的塑料管,也有蓝色的塑料管。请小朋友制定一条红色的路线,一条蓝色的路线。 2.这两条路线要一样长。 3.路线的塑料管的头尾要连接在一起。 教师小结:“只要数量相同、长度相同的塑料管,它们连起来的长度是一样长的。 老师知道小朋友还有很多的想法,想制定更多的路线,现在我们带着我们的教具回班上距续制定不一样的路线吧! 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分类(小熊和小精灵) 幼儿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案例 大班科学活动《层级分类》(数学)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3.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大的红圆、小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的绿正方形、小的.绿正方形,大的绿圆;大的蓝三角形、小的蓝三角形,小的蓝圆。标记卡片(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画好的“房子”。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的几何图形片、第9页《数物拼图》、第14页“看标记贴图形”,第22页《连一连、圈一圈》、第23页《给图形做标记》的操作材料,不干胶材料,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按标记找图形”。 1.教师出示图形片(大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大的绿圆)和房子,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里有哪些图形?每个图形都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说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是图形的家,住在一起的图形必须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想一想,哪两个图形可以住在一起?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验证。 教师:住在一起的图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它们相同的地方呢? 3.教师出示各种标记,引导幼儿用标记记录每组图形的相同点。 4.师幼共同检查。 (二)概括图形间的相同点。 1.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两个标记(如大标记和圆标记或红标记和方标记等),幼儿按标记选择相应的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两个标记,可以找出不同的图形片。 (三)幼儿操作。 1.第一、二组:“看标记贴图形”。 教师:看看图上有什么标记,请小朋友按照标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形贴在空格中。 2.第三、四组:给图形做标记。 教师:看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你用标记把相同之处记录在空格里。 3.第五组:“数图形”。 教师:小朋友要仔细地看图,数数每幅图里面藏着几个图形。请你在正确的数字上画圈。 4.第六组:数物拼图。 教师:请小朋友按数字找实物卡片,找到后将实物卡片与相应的数字拼在一起。 (四)。 教师展示“给图形做标记”的作业单,引导幼儿验证所做的标记是否包含2个图形的共同特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涂色练习寻找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感受几何图形美。 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蜡笔 活动过程: 寻找图形 让幼儿在这张练习纸上分别寻找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 让幼儿说一说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 让幼儿数一数它们的个数,比一比它们的多少。 涂色练习 分别给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涂上不同的颜色。 涂好以后幼儿进行看图讲话,叙述中要渗透数量,形,方位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认识2的分解与组合。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 活动准备: 1. 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 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多类玩具,每类两个。 3. 小黑板、数字卡2数字卡1 多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灭火器,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工具,什么会人使用它? 共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 2. 认识 2 的分解。把两个玩具灭火器分给两名幼儿,向幼儿提问每人手中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让两位幼儿分别取 1 个数字卡 1 ,引导幼儿明白两个灭火器分给两个小朋友就是每人 1 个,也就是 2 这个数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成形式(即 2 分为 1 和 1)。 3. 认识 2 的组合。请两位幼儿把玩具灭火器和数字卡还给老师,引导幼儿明白两个小朋友的灭火器合起来又成了两个灭火器,1 和1 合起来就是 2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请幼儿说出刚才的过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 2 的分解与组合。 5. 给每个幼儿发两个玩具和相应的数字卡 2、1,让幼儿操作 2 的分解与组合,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1.理解 2 的分解与组合。 2.能利用玩具进行 2 的分解与组合操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数学活动: 认识1、2、3 一、活动目的 1、目测点数3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1、2、3,知道其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幼儿每人一套1-3的数字卡片和实物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过生日"的形式,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礼物,让幼儿目测、点数礼物的数量,并做"看物拍手"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 2、以"送礼物"的形式做"听音举卡"的游戏。幼儿听老师敲铃,根据敲铃的次数举相应数量的卡片。 3、认读数字1、2、3,并想象它们像什么? 4、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数量是1-3的实物。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中数量是1-3的物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分家 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3,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http://www.kjxy8.cn/caidown/,教案 /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 万条,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34/sort0638/index_1.html
中班教案你好,楼主。很幸运看到你的问题。但是又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也可能你现在已经在别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可能是你问的问题有些专业了,没人会。或者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你的问题,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论坛去求助,那里的人通常比较多,也比较热心,可能能快点帮你解决问题。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你!谢谢祝你好运~!
4,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2——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美羊羊、喜洋洋等6只羊的卡片;6座房子卡片;1、2、3的圆点卡。 学具:幼儿每人一套操作卡。 活动重难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2——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一起玩游戏“吹泡泡”。调整幼儿情绪,进入活动状态。 2.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游戏“找邻居”,帮助幼儿理解相邻的意思。 师:站在我们旁边,离我们最近的小朋友就是我们的邻居,大家找找看你的邻居是谁和谁。 师幼一起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邻居,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是我们的左邻右舍。 二、基本部分: 1.设计故事情境,为美羊羊等找邻居。 (1)复习6以内的数和6的形成。 (2)分别为每只羊找邻居。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一左一右、最近等) 2.帮助屋顶上的数字找邻居。幼儿运用知识迁移,找出数字的左右邻居。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活动难点) 教师以“2”的相邻数为例,以“最近”为切入点,辅助圆点卡,引导发现。 师:小朋友都说1和3离2最近,是呀他们是紧挨着2的,那1和2之间,3和2之间相差几呢? 根据幼儿的反应,适时出示圆点卡,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师幼共同小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少1和比它多1的那两个数。 4.幼儿动手操作,自由选择操作板,为2或3、4、5找相邻数。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5.展示幼儿操作板,集体检验、纠错,加深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认知。 教师要善于鼓励肯定幼儿的表现。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对能力弱的幼儿提出希望,将材料和错误的操作放在区角里,鼓励幼儿反复操作;对能力强的幼儿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到区角里为其他数找相邻数等。此环节要将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紧密结合。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邻居”。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对相邻数的认知,舒缓幼儿学习的紧张氛围,在游戏中轻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左邻右舍》是学习2——5以内相邻数的新授课。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幼儿对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小动物的喜爱,创编故事情境引出课题,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个部分以情境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轻松地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等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我以2的邻居为例,启发幼儿操作探索,发现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一个比它少1,一个比它多1,从而为探索3、4、5的.相邻数作铺垫。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幼儿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满足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操作摆弄学具中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相邻数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孩子们的操作展示,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们都能正确操作,也有个别孩子没有完全理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需要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机会反复摆弄验证,因此我将材料继续投放到区角活动中,使得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紧密结合,互相发挥其作用。 另外在数学活动中,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因此我们在幼儿理解“邻居”的基础上,会在第二课时,将“邻居”转换成“相邻数”这个专用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开火车。随音乐节奏开火车,节奏快,火车就开得快,节奏慢,火车就开得慢。游戏结束时,让幼儿猜谜: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 北风送它下地来,地上、树上一片白。(雪花) 2、集体活动。 (1)学习6的形成。 教师请幼儿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请幼儿点数,一共有5颗。再拿出6的串珠,让幼儿换茬这串串珠与5的串珠有什么不同。(多了一颗白色粒珠。)数一数,这一串串珠有几颗。 小结:5添上1就是6,6比5多一,5比6少1. (2)幼儿自己操作探索7的形成。 幼儿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数一数有多少粒,再与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了解7的形成。 (3)认读数字6、7. 教师:“6个猴子,6个桃子可以用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6“来表示,6像哨子,有一个大大的肚皮,长长的脖子;7只小兔、7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宝宝”7“来表示、7像爷爷的拐杖。” 3、操作活动 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9——10的活动。 活动延伸体育游戏“变变变”,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迅速组成一组,组成各种造型。如6个人组成花朵,7人组成葫芦娃造型等。 活动提示: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逐步抽象出数概念,使幼儿初步体会到一个数可以代表相同数量的任何物体的个数。 生活中的数学:1、完成《作业纸》第3册第17—20的活动。2、利用挂历、钟表等有数字的物品让孩子认读数字6、7。 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2、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认读数字6、7.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黑白灰串珠”。2、学具准备:“数字客片”。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5的分合方法,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初步的推导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 [2-68]分开和聚集,[2-70]分开和聚集,[2-72]分开和聚集。 2.乐趣卡:寻找隐藏的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找5游戏,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一个找5的游戏,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和5有关系,比一比看谁找的最多? 2.教师可启发幼儿,“我的衣服上有5颗扣子”“我的右手有5个手指头” 二、展开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5的组成 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小花在桌子上分一分、合一合,并让幼儿口述分、合的结果,感知5的几种分法。 2.课件:2-68分开河聚集,2-70分开和聚集 (1)教师展示课件,进行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5的组成。 (2)展示5的组合式,教幼儿正确表达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3和2, 5可以分成4和1; 1和4合起来是5, 2和3合起来是5, 3和2合起来是5, 4和1合起来是5。 小结:5共有4种分合法。 3.课件:2-72分开和聚集 观察比较,引导幼儿比较5的两种组成形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发现两个部分数的变化,进一步体验、理解它们的互换规律。 4.游戏练习“凑数”巩固5的组成。 玩法:教师说:我出1,幼儿:“我凑4,1和4合起来就是5”。 三、结束 训练观察力:寻找隐藏的动物 请小朋友在树林中找出5个隐藏的小动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本活动围绕去公园郊游的形式展开, 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难点: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2、理解10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 2、数量为78910的动物卡片若干,大色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进场) 2)游戏:找座位,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座位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呢?(9只刺猬找9号座位,这就是对号入座)请你看看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应该找几号座位?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评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兴趣,活动中对号入座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复习9以内数物的匹配。 2、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0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公园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树)有几棵? 河里有几只鸭子?有几棵桃树?飞来了几只蝴蝶?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谁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样多的小动物请上来。 2)认识数字10并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师:看天上飞来了几只燕子?(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0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 ) *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0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掷色子,通过数数、认认、巩固10以内的数量。 游戏玩法:先由教师掷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图,如果掷到的是图片,请每个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如果的是数字,请您找到相应的图片.(幼儿游戏3-4次) 评析:通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公园美景,先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在新授认识数字10时,教师运用合起来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10的由来。活动中还运用掷色子的游戏通过观察、数数、比较找出相应的卡片帮助孩子感知10以内的数。 3、个别操作活动:变成一样多
5,中班教案一一有趣的半圆
你好教案如下: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半圆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活动准备: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故事表演到最后,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量一下吧,想想办法?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6,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空间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 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海底的朋友》动画视频;“小丑鱼的舞蹈”情景图片;“海星”情景图片;“海底生物连连看”图片。 纸面教具:《海底生物连连看》。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海底的朋友》,导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熊猫奇奇和妙妙要去认识新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去哪里?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出示情景图片“小丑鱼的舞蹈”,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奇奇和妙妙在海底游啊游,遇到了一群小丑鱼,小丑鱼们正在表演舞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一个队形,排成了一排,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二个队形,围成了一圈,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三个队形,排成了S形,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结:6条小丑鱼一会儿排成一排,一会儿围成一圈,一会儿又排成S形,无论他们的队形怎样变换,数量都没有变,还是6条。 出示情景图片“海星”,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大小、颜色、形状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感知数的守恒。 奇奇和妙妙继续往前游,遇到了很多成群结队的海星。 这些海星的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哪一群的海星最多?请你数一数。 小结:每一群的海星无论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只。 出示图片及纸面教具《海底生物连连看》,引导幼儿巩固数的守恒。 1、发放纸面教具,鼓励 幼儿操作。 奇奇、妙妙在海底还认识了很多海底生物,看看都有谁?把数量一样的海底生物连起来。 2、出示图片,验证正确的答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数学区中投放围棋,鼓励幼儿用固定数量的围棋排列出不同的图案。 日常活动 组织幼儿6人一组,听音乐随意走动,每次音乐停止时排列出不同队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学习4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 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 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 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 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事物卡片若干(6青蛙、白鹅;7鸭子、小鱼;8只乌龟;9蝌蚪、虾子) 2、幼儿用书3、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20套 活动过程 1、目测数群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数能又快又对?(引导幼儿学习按群记数、两个两个数和三个三个数,熟练目测数的技能。) 2、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给实物排队,启发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排?一样多的怎么排?(引导幼儿发现理解一样多的可以上下摆放。)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你怎么排卡片?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 集体小结:青蛙和白鹅的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的数量都是7,……(幼儿通过叙述将动作与语言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操作方法。) 3、操作活动 按数量多少分类排序摆放,再匹配相应的点卡。(能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把相同数量的实物、点放在一起,感知不同物品的相同数量和多少的序列。) 找相等数量的动物。(感知不同物体数量相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摆放位置的影响点数20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 不受物体摆放位置的影响点数2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7页。 2.挂图:《小狗的地洞》。 3.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到第27页,各自数一数小狗的地洞里皮球、小汽车、积木各有多少个。教师随机和他们分享点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挂图,让幼儿随时去介绍自己的点数方法,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点数方法。 1.皮球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数的? 2.谁有不同的方法? 3.你是怎么保证自己不漏数、不重复数的? 二、请幼儿取下玩具卡上的数字,贴到相应的框框里,完成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一次性餐盘、叉子、蛋糕图片各7个、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语言描述。 难点: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并理解7里面有7个1;7个1合起来是7。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老鼠和猫》 老鼠要去买蛋糕,路上遇到了猫,过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猫,我们看看有几只猫出现? 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边说儿歌边用手一个一个的指。 儿歌:小老鼠上大街买蛋糕,遇见猫。(指到谁,谁就说:“老鼠”,当指到六个人的时候,那个幼儿就要学一声猫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猫。看哪位幼儿点数清晰,反应最快。 (二)讲解操作: 1、通过猫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学习7的形成。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请的谁呀?我是怎样指的老鼠呀?(一个一个的指)我们现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请出来吧! 提问幼儿:几只老鼠?我们一起点数。 教师小结:6老鼠又来了一只猫,现在是几只动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猫是7只动物,6添1是7。 2、教师出示6个空的一次性餐盘当蛋糕盒,有序摆好6个,幼儿点数。 提问幼儿:(1)有几个盘子。(2)比较动物和盘子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教师讲述:我们给老鼠盘子,猫不高兴了,怎么使6个盘子变成7个盘子? 教师总结:对!6个盘子再添上1个盘子(彩色)是7个盘子,6添1是7。 3、发蛋糕。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我们为每只小老鼠发蛋糕吧!(请幼儿在分餐盘的上面一个一个将蛋糕对应放好)。 提问幼儿:蛋糕是怎么放到盘子上的?6里面有几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师讲述:猫说我也想吃蛋糕,我们也给它一份蛋糕吧!原来有几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几份? 量的物体,感知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关系运用已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巩固数字6尝试数字1~6的排列 。 教师总结: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发叉子。 请幼儿发7把叉子,提问幼儿:7里面有几个1呢?(7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三)幼儿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过程。 教师讲述:老鼠和猫吃完蛋糕都没有饱,那我们给它们再准备一些吃的吧!你们想给它们再准备什么? 1、请幼儿在第一行插好6个绿苹果,如果再给猫1个绿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6个绿苹果再添上1个绿苹果是7个绿苹果,6添1是7。 2、请幼儿在第二行插好6块奶酪,与绿苹果比较多少后,再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奶酪是几块了? 教师小结:6块奶酪再添上1块奶酪是7块奶酪,6添1是7。 3、幼儿在第三行插出6块红色糖果,与奶酪比较多几少几后,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糖果是几块? 教师小结:6块糖再添上1块糖是7块糖,6添1是7。 4、请幼儿在第四行插出6个蓝莓,如果再添上1个蓝莓是几个? 教师小结:6个蓝莓再添上1个蓝莓是7个蓝莓,6添1是7。 幼儿一个个将棋子收起来,然后点数说:“7里面有7个1。”将棋子摆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松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 让我们每位幼儿都当蛋糕面点师,每个人都做一个不同的蛋糕吧!说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体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黄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动反思: 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是我们从纲要中所学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宗旨,我以游戏和情景故事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巩固学习。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本活动的内容,我为教育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 一、老鼠和猫的游戏导入,理解7的实际意义。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导入,让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采取了二个步骤: (一)是通过故事图片的操作,让幼儿在表象认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数数,并进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断。 (二)通过操作智慧盒,让幼儿亲自操作,在实物认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数数,知道6、7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游戏、故事以及操作,让幼儿在抽象符号的认知中形成对7的数概念的理解,幼儿学习起来会很轻松。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故事,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这种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操作过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丰富些,达到每个幼儿都能人手一份,互动的效果会更好,再多渗透的一些数学的概念。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动中再渗透一些情景游戏,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活动的自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恳请各位园长、主任以及老师们多多指导,我会虚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动中的困惑与困难。谢谢! 教学反思: 在设计“7的形成”活动中,考虑到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人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我依据《纲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规律,将数学活动与有效的故事情景互为整合,让幼儿学会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尝试剪不同的形状,并进行粘贴活动。 2、排除颜色的干扰,培养对图形的观察、辨别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材料设计 1、衣服、裤子形状的纸若干(纸的颜色要单一)。 2、各色花纹的包装纸若干。 3、各种不同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4、画笔、剪刀、双面胶。 玩法提示 1、请幼儿说说纸像什么?(衣服或裤子)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包装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把剪下的图形随意贴在衣服(或裤子)上。 3、请同伴猜一猜你的漂亮衣服(或裤子)上,有些什么图形。 指导要点 1、能用彩色包装纸剪出不同的图形,并进行粘贴活动。 2、喜欢进行手工操作活动。 3、能巧妙地进行粘贴,装饰自己的衣服(或裤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替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摆放形式、位置的影响进行正确点数。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替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教学难点:理解7、8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动物磁性教具各8个,数字1——8磁性教具图片 2、教室里摆放一些数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笔等 3、操作材料、钢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动物故事导语:森林里最近非常热闹,因为动物王国要开演唱会啦,情景一定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请你们拍7下手欢迎小动物们出场。 二、创设情景,学习8的形成 1、出示小兔子图片,师:看,首先出场的是谁?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用数学几表示?瞧!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是几只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数字几表示?本来有7只小兔子,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变成8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7添上1是8"(幼儿跟说) 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7与数字8之间的关系,理解7与8之间多1少1的规律。 师:小兔子要吃胡萝卜,我们帮小兔子送胡萝卜好不好?请幼儿一一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7个)用数字几表示?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样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7添上1是8) 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8的形成的认识。 4、变换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让幼儿排除干扰正确点数。小兔子要为大家表演了,它们能够边敲跳边变换队形呢(师将小兔子排列成圆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几只呢?(师再变换一种排列方式让幼儿点数总数)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样变换队形表演,小朋友们谁能上来帮助它们摆出新队形?一起数一数小猴子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5、认识数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总数是8的物体今天有几只小兔子,几只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呢(8)我们可以用数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还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8。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进一步巩固理解小动物们表演完了,它们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 1、听音说总数老师弹琴,小朋友认真听听弹了几下? 2、听音做动作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做相同数量的动作:拍手、跺脚等3、看数发音请小朋友看数字卡,发出与数字卡相同数量的声音:如学小猫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学具,让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请幼儿独立完成2、教师批改,检验幼儿学习成果3、点评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谁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请将数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数字一样多的物品与春姑娘连上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准备: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3 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 (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二)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三)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 (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三,活动目标 :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7,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谁的影子
【活动过程】 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带领幼儿散步,找影子。请幼儿观察什么地方有影子,什么地方没有影子,发现了什么东西的影子? 1、室内谈话:幼儿漫谈散步时的发现。 小结:太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没有影子。 2、小实验:影子的产生。 (1)打开幻灯机(或手电筒),将光投到墙上,问幼儿:墙上有影子吗? (2)将玩具狗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玩具狗挡住了光线,所以出现了影子) (3)将幻灯机(或手电筒)关掉,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小结:影子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要有光,二要有不透光的物体。光照在不透光的物体上,就会出现影子。 3、试一试:让每位幼儿拿一件玩具到室外阳光下做游戏。 a:把玩具的影子找出来(把玩具放在阳光下) b:把玩具的影子藏起来(把玩具放在阴暗处) c:幼儿自由交流游戏的方法与结果。 二、游戏:踩影子 1、幼儿在阳光下自由活动,观察自己的影子,找出规律:人动,影子动;人停,影子停;影子跟着人。 2、教师在阳光下跑,让幼儿踩教师的影子。教师可变换方向,站起或蹲下,引导幼儿注意影子的变化,控制幼儿的活动量。 3、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踩对方的影子。 三、美术活动:画影子(时间:上午) 1、两位教师示范,站在阳光下(面向一定方位)互相将对方的轮廓用粉笔描画下来。(提醒幼儿:下午,我们将站在原地,再画一次影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你们愿意试试吗?) 2、幼儿两人一组。互画影子,先画小朋友现在所在的位置,做上自己知道的记号。【活动延伸】 1、下午四时左右,再组织幼儿画一次影子。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影子变了吗?为什么会变?小结:太阳在动,影子也随着移动。太阳在这边,影子总是在那边。(也可让幼儿比较早晚的影子与中午的影子的不同)。 2、上述各项活动,可以让幼儿重复进行,进一步深入观察、了解影子,理解各种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p>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很多,不知你要哪种的,这里自已看一下吧!</p> <p><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jy46.com%2fa%2fzhongbanjiaoan%2f" target="_blank">http://www.jy46.com/a/zhongbanjiaoan/</a></p> <p></p> <p> </p> <p> </p>
8,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有没有
1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梯形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 长方形娃娃 梯形娃娃 各种图形。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活动过程:一、感知梯形的特征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2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做饼干》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编号》 ·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高矮》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一一对应》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四等分》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7是多少》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们的好朋友—数字》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参观医院》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表情娃娃》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小飞行员》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动物宝宝去春游》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小东西》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1和许多》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参观小老鼠新家》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有趣的夹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课教案《小瓢虫找树叶》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蚂蚁过生日》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我会数》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动物瓶》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按两种特征分类》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按规律排序》 ·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魔幻的数字7》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蚂蚁搬豆》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漫游魔术王国》 ·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教案《8以内数的守恒》 ·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4的加法》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优秀 教案 幼儿园优秀教案50篇中班数学
大家都在看
-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课堂小结,中学化学知识点
2022-12-14
-
中庸 节选 教案,中庸:喜怒哀乐不表,都表中段
2023-01-01
-
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我收集的文章
2023-01-27
-
社会绘本好朋友教案,友情绘本让孩子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乐趣
2023-02-02
-
洗涤用品不能吃教案,随便吃东西危害多!这些东西不要乱来
2023-02-07
-
小班手工教案轻黏土《彩虹》,彩虹糖教案教材
2023-02-08
-
中班活动教案 中国结,幼儿园中国结知多少?学一学(一)
2023-02-13
-
消灭大蚊子科常教案,幼儿园音乐节拍蚊子教案一文看懂
2023-02-25
-
学前班数学加法应用题教案,加减法应用题讲两个数练一练字
2023-02-26
-
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
2022-12-31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母鸭带小鸭,幼儿园小班教案怎么写
2023-01-21
-
幼儿园寓言拔苗助长教案,拔苗助长不是好的而是害了它
2023-01-26
-
语文教案 月光启蒙,语文课本第十八课-3启蒙有何不同?
2023-01-30
-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第一集
2023-02-06
-
小班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小班主题精品课程教案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