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活动会冒泡泡的水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24 18:17:16
本文目录一览
1,大班科学活动会冒泡泡的水
是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 所以会冒泡泡 望采纳!!!!!
2,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有趣的水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诗歌《有趣的水》是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用清新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四种不同形态的水,抓住水这一关键点,以问答的结构形式,情景交融,分别把小小的水,甜甜的水,劳动的水,蓝蓝的水,编入了诗歌,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妙。本次活动借助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提问、看图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朗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形式,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编,充分体现了让幼儿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诗歌并感受诗歌里对水的热爱。 2.理解诗歌语言,并初步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诗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清水一杯不同颜色的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声音,这个声音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2.播放水滴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是水的声音 3.刚才,我们听了水的声音,下面,我们来看看水。(出示水,引导幼儿说出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二.学习儿歌 1.水是很调皮的,他可喜欢跑来跑去了。他到了不同的地方,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2.出示图一(孩子流泪图片) 提问幼儿水变成了什么?泪水。泪水是小小的,那老师要来问你们了.小小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小小的水是泪水。接着提问。泪水除了小小的,那他的味道是怎么样的?(咸咸的`)对了,所以,咸咸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咸咸的水是泪水。 3.出示图二(西瓜水图片) 提问幼儿,西瓜水的味道。甜的。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甜甜的水是什么水。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甜甜的水是西瓜水。 让幼儿自己说出西瓜水的特征,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 4.图三(农民伯伯流汗图片) 提问幼儿,图上是谁,在干什么。这时水变成了什么。(汗水)。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劳动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劳动的水是汗水。 5.图四(海水图片) 提问幼儿,海水的颜色特征。(蓝蓝的)。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蓝蓝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蓝蓝的水是汗水。 6.学习完整的儿歌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好听的句子。老师把它们写下来,变成了一首诗歌。 出示有趣的水,教师范读。 让幼儿跟老师一起念诗歌做动作。 7.引导出问答式诗歌的含义,让幼儿理解 小朋友们看一看,这首诗歌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中间有问号,后面有句号)对了,这种形式的诗歌就叫做问答式,就是前面问,后面答。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读完后换女孩问,男孩答。 三、仿编诗歌。 1.出示图片,让幼儿看图片进行仿编 (柠檬水,冰水,可乐水,喷泉)让幼儿根据各种水的特点自己来提问。 四、节约用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让幼儿谈谈水的用处及如何珍惜水资源。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用有趣的水来了解了问答歌的形式,小朋友都变成了小诗人。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用问答歌的形式来仿编儿歌。接下来,我们就到外面去找一找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能编成诗好吗? 教师跟幼儿一起念诗歌《有趣的水》走出教室。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动,初步了解水的透明性、流动性及溶解性。 2、乐于在操作活动中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得到的结果。 3、有初步的环保概念,懂得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两个透明杯子(一杯内装一彩球,另一杯内有沙,沙内埋一玩具),一玻璃杯清水 2、 每组一份奶粉、白糖、果汁、咖啡,用碗装好。(溶解实验使用) 3 、每组一套操作材料: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验证水的流动性实验使用) 4 、水污染视频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看是什么 1、教师出示两个透明杯子,一杯装水,一杯装沙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沙,我现在要将两个神奇的宝贝藏在它们里面,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老师藏了什么宝贝在里面 3、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水和沙里都有什么宝贝 4、师:为什么我们能很快的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宝贝,却不知道沙里有什么呢?(水是透明的,能一眼看到) 二、游戏:水宝宝搬家 1、出示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盆和碗 师:水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家搬到面前的小碗里,你们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水宝宝呢?(幼儿自主回答) 2、师: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几样好玩的工具,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提供的工具,分别为:小筐、漏网、塑料袋、有洞塑料袋、小杯子)。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帮助水宝宝,大家动手之前请先卷起袖子,如果桌子上面有积水了,可以用边上的抹布来擦干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试验的过程 师:我们来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帮水宝宝搬家的经历。(用的什么工具?发生了什么情况?) 三、游戏:会变化的神奇水 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 师:老师又把水宝宝请来了,这次,要和水宝宝一起变个魔术。 2、教师将奶粉放入杯中搅拌 师:谁来告诉我,水宝宝怎么了?(变浑浊了或者变成牛奶了等)为什么水宝宝变色了?(因为奶粉溶到水里了) 3、师: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神奇材料,我们一起和水宝宝来变魔术吧!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5、幼儿坐在操作台边,教师进行提问 师:你们的水都发生变化了么?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告诉我们大家,你的水宝宝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尝一尝变了魔术之后的水宝宝。 四、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师:我们今天和水宝宝做了这么多的游戏,大家都喜欢水宝宝么? 2、师:小朋友们还知道水宝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作用? 3、师: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视频中的水宝宝怎么了? 4、师:水宝宝怎么了?什么样的行为会让水宝宝生病?我们应该怎么爱护水宝宝? 5、教师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且爱护好我们身边的水宝宝,不让脏东西污染了它们。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教室,继续和水宝宝一起做更多有趣的游戏吧。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幼儿喜欢水,对水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 活动准备 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思想。《水中的发现一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儿学习的三个特点: 一、是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玩水是幼儿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是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用动作和各种感观来帮助思维。因此,给幼儿提供操作机会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共同参与尤为重要。 三、是由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发展。

3,幼儿园大班下科学什么东西能化在水里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有变化吗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测量液体的多少,感知容积不会因其形状以及颜色的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 2、认真观察进行多角度比较,判断物体容积的大小. 活动准备:透明塑料杯(6个),量杯(2个),颜色深浅不同的水两种,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两种颜色不同的水倒入量杯中(一样多),让孩子们首先用目测的方式比较两种液体,哪种液体多? 二. 1、将两种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比量杯小的杯子再进行观察.孩子得出结论:“水会变多.”同样将水倒入大量杯孩子们的结论是:“水变少了.” 2、教师操作,引导孩子们自己探索: 用大杯子和小杯子盛了一样的水,用同样大的杯子盛颜色深浅不同的水,发现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不同.孩子们相互进行交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水变多或者是变少的. 3、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用量杯验证前面的结论:容积不会因容器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液体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4、和孩子们重复进行实验加强孩子们对这节课的理解.然后请个别孩子单独进行实验自己将结论进行叙述. 三.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家长进行实验:将相同多的液体倒入不同大小的容器,看看会有哪些变化,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好记录,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共同交流. 小结及反思:这节课基本以实验为主,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又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了测量液体的不同容器,感知同样多的液体不会因容器的形状及液体的颜色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孩子们对这节课很感兴趣,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判断出容器里液体的多少,只有少部分的孩子还不是太理解,我会利用课后对不理解的小朋友进行巩固复习.【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某些物质的溶化过程。 2、比较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体特性。 【活动准备】 大水盆、水杯、小勺、固体饮料,各种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品,如面粉、白砂糖、盐、粉笔、纸片、糖纸、塑料插片、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1、出示三杯白开水 (1)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放进一勺白糖搅拌至糖化在水中。 (2)另一个杯子中放进一www.jy135.com勺盐,搅拌一会至盐完全化在水中。 (3)让幼儿品尝三杯水的味道。 讨论:三杯水的味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糖和盐哪儿去了? 2、让幼儿将几种不同的东西投入水盆中,注意观察它们的变化。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什么东西在水中能化?什么东西在水中不能化? 3、让幼儿用准备好的固体饮料自制桔子水、橙汁、山楂汁等。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杯子中的变化。 4、比较怎样化的快。 带领幼儿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情况。 (1)两块同样多的肥皂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看看哪块肥皂化的快。 (2)同样多的一块肥皂和一些肥皂粉,放进一种水(热或冷)中,它们化的一样快吗?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溶化现象,并积极动手操作。
4,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有变化吗优质课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 2.那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3.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的变化的有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电热水壶一个、2人一块冰 活动过程: *小实验: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蒸气凝成的小水珠。蒸气→水:看看盘子上有什么,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手的潮湿。 *让孩子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看看冰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了,你们回家可以做许多式样的冰块:彩色冰块、豆豆冰块、模型冰块…… 活动延伸: *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染孩子进一步了解、感知冰的特征,有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 *小朋友回家做冰块玩。 活动过程的对话: 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电热水壶,又打了水,都围起来看。 荣一郎说:“水是软软的。”小实验开始了,插电加热,很快水开了。 陈新说:“水壶唱歌了。” 张俊骞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 老师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这个现象我们叫它什么?” 有小朋友说冒烟、 有小朋友说烧开水, 蓝钧说是小乌龟,与水联系上了。 思考过程的观察记录 黄劲说:“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黄晨把手放进蒸气上:“我的手湿湿的。” 有几个小朋友好奇也来试试,老师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发生什么现象?看看盘子上有什么,盘里有许多水珠。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水的变化。老师打开窗,水蒸气出去了,去哪儿?变成什么?有小朋友说,找它的好朋友玩。只要黄劲说到天空变成白云了。 潘子健说怎么会变成冰呢? 感受冰块的冰冷: 孩子每2人一块冰,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小手冻得受不了,一个个做鬼脸。 看看冰块变化?慢慢地融化了。老师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冰在0度凝固,温度升高了冰块会融化的。陈炫昊玩冰块后,手冰凉的,调皮的故意去摸摸老师的手,看到老师被冻吃惊的样子,觉的他自己胜利了。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成水了,还依依不舍。 怎么会变成冰呢?请大家回去放水到一个容器内,放进冰箱里,一段时间,就做成冰块了。 评价: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和蒸气互变的有趣过程,又感知冰的特征,又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幼儿园大班教案:水有变化吗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测量液体的多少,感知容积不会因其形状以及颜色的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 2、认真观察进行多角度比较,判断物体容积的大小。 活动准备:透明塑料杯(6个),量杯(2个),颜色深浅不同的水两种,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两种颜色不同的水倒入量杯中(一样多),让孩子们首先用目测的方式比较两种液体,哪种液体多? 二.活动过程: 1、将两种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比量杯小的杯子再进行观察。孩子得出结论:“水会变多。”同样将水倒入大量杯孩子们的结论是:“水变少了。” 2、教师操作,引导孩子们自己探索: 用大杯子和小杯子盛了一样的水,用同样大的杯子盛颜色深浅不同的水,发现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不同。孩子们相互进行交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水变多或者是变少的。 3、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用量杯验证前面的结论:容积不会因容器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液体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4、和孩子们重复进行实验加强孩子们对这节课的理解。然后请个别孩子单独进行实验自己将结论进行叙述。 三.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家长进行实验:将相同多的液体倒入不同大小的容器,看看会有哪些变化,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好记录,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共同交流。 小结及反思:这节课基本以实验为主,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又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了测量液体的不同容器,感知同样多的液体不会因容器的形状及液体的颜色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孩子们对这节课很感兴趣,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判断出容器里液体的多少,只有少部分的孩子还不是太理解,我会利用课后对不理解的小朋友进行巩固复习。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文章TAG:
大班 科学 领域 活动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有趣的水
大家都在看
-
美术小区里的大高楼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2-12-14
-
洪恩6第一课英语教案,从零开始学英语一定有收获!
2022-12-22
-
幼儿园比较轻重教案视频,幼儿园教案七篇文章供参考
2022-12-26
-
初中数学环境教案,从初中数学到教案写作顺序一文看懂
2022-12-29
-
社会教案逛公园及反思,我收集幼儿园社会教案6供大家参考
2023-01-19
-
考试后感受作文教案,考试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同学不要太气馁
2023-01-27
-
拟行路难免费教案,诗歌创作涵盖各行各业
2023-01-29
-
四年语文教案长城,从远处看长城蜿蜒在群山间
2023-02-01
-
弯曲的身体教案,体育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身体活动细节
2023-02-02
-
美术课教案画小狗,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动物》
2023-02-03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植物插条生根需要留芽或去掉部分叶片
2023-02-04
-
会飞音乐盒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2023-02-04
-
社会扑克牌搭建教案,扑克牌如何叠出花?
2023-02-09
-
人教版学写人物小传教案,写小传要遵循传记特点严格选材
2023-02-11
-
马诗幼儿园教案,马诗作者:马厩里全是肉马不懂天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