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化学 高一必修一

钠块在水面旋转,发出嘶嘶声,溶液变为红色。最后钠块消失,

化学 高一必修一

2,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到http://wenku.baidu.com/view/d234c04bcf84b9d528ea7a29.html去下载。不行找我

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课怎样讲

你问的太粗了。物质的量必须边讲边练,这是第一次涉及高中化学计算的核心。打好基础是关键。
你买王后雄学案就有了,我上高一的时候就这么干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课怎样讲

4,高中化学必修一

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又有钠离子作催化剂,后者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应该属于过氧化物,但也可与二氧化碳,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 化学方程式为:   2Na?O? + 2CO? ==== 2Na?CO? + O?↑     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Na?O?+2H?O ==== 2NaOH + H?O?   2H?O?==Δ== 2H?O+ O?↑,反应放热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2Na?O?+ 2H?O== 4NaOH +O?↑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它是过氧化物,而Na2O才是氧化物。
老师教是 考试的内容 网友说的应该是更深层次的
同学,你信老师还是网友? 考试卷是谁出? 所以,相信老师吧。 谢谢采纳。
讲清楚你要干什么 将过氧化钠加入水中?

5,人教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每课课后题答案

第一节答案1.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 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用纱布袋将豆腐渣与豆浆分离;在淘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逐渐吸出上层的油;当铁屑和铜屑混在一起时,可用磁铁分离等。 2.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你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提示:可以用酒精、 洗涤剂、汽油洗去油渍,利用了萃取原理,油汤中的油在酒精、 洗涤剂、汽油中的溶解度较大,洗涤时油汤中的油就溶解在酒精、 洗涤剂、汽油中,从而洗去。 3.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捡验CO32-。设计实验验证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含有CO32-,如果你家中有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检验它们是否含有CO32-。 提示: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捡验CO32-。将盐酸滴在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或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表面,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了其中含有CO32-。若家中无盐酸,可以用食醋来代替。 4.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某同学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而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可靠吗?为什么?应该怎样检验? 答:这位同学的结论不可靠。因为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碳酸钡或两者的混合物。正确的检验方法应该是:(1)取少量混合物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无沉淀生成,再向混合物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此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2)取少量混合物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沉淀生成,将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此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

6,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起讫日期 计 划 进 度 备注1 9、1—9、6《化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约3课时 2 9、7—9、13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约3课时 3 9、14—9、20 练习、测验、评讲、学生实验…约3课时 4 9、21—9、27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约2课时 5 9、28—9、30 练习、讲评……约1课时 6 10、1—10、8 国庆放假 7 10、9—10、11 第二节 离子反应…约3课时 8 10、12-10、18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约3课时 9 10、1-10、25 练习、检测、评讲、学生实验…约3课时 10 10、26-11、1 前两章内容复习…约3课时 11 11、2 —11、8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 12 11、9—11、15 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约3课时 13 11、16-11、2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约3课时 14 11、23-11、29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约1课时练习、评讲…约2课时 15 11、30—12、6 练习、评讲、学生实验…约3课时 16 12、7—12、13 第四章 第一节硅……约2课时 17 12、14-12、20 第二节 氯…约3课时 18 12.21—12、27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约3课时 19 12、28—01、3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约3课时 20 1 、4-1、10 练习、测验 评讲…约3课时 21 1、11-1、17 练习 讲评 复习 22 1、18-1、24 练习 讲评 复习 23 1、25-1、31 期末考试
34对 12错 可以用pv=nrt做 (r为常数)t v p 相同 n相同 所以34就对 12错 这个克拉博龙公式最好学一下,做填空选择很好用 如果实在不会就假设0度 1个大气压 22.4l然后全部算出来

7,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章

乙酸乙酯是酯类,油状且不溶于水,而乙酸钠是盐类,可溶于水,所以用分液的方法。乙醇与丁醇都是醇类,但是碳原子个数不同所以熔沸点存在差异,可以用蒸馏来分离。至于溴化钠与单质溴,一个是盐类,一个是可以溶于有机溶剂的卤素,所以自然是用萃取来分离。选c
一. 本周教学内容:专题 物质的量二. 教学目标:本章能力题主要是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点为载体,考查分析、推理、应用、记忆、运算、实验等能力。一道题往往考查学生多种能力。三. 知识分析:1. 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如mces90第3题: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 )a. 千克 b. 摩尔 c. 立方米 d. 克/摩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物质的量”是1971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第七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的七个物理量分别是:质量、长度、热力学温度、时间、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尔文、秒、安培、坎德拉、摩尔。即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为1摩尔。对物质的量和摩尔这两个概念的学习,不能单纯靠机械识记,因为它们极具丰富的实践性和内涵,具有很丰实的理解内容,如能掌握它们的真谛,变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模型,就会使记忆准确而持久。虽说现在高考中单纯考识记的题目所占的比分很小,但很多题目中都包括有记忆的知识。如果平时不注意记忆、积累,解题一定不会熟练、快捷。因此,不可忽视记忆的作用。2.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如mcen92第31题: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以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物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 个a原子,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应用阿伏德罗定律解题的能力。阿伏加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在温度和体积都不变的条件下,气态物质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则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和之比也为,即,则,,a单质分子里有4个a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也可以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出,在体积一定时压强增加75%,即是物质的量增加75%,则,。该题易出现的错误是,不能正确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压强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楚,不按题给信息去解题,定势思维,将本题的反应写成:,从而错误地认为a单质分子里含有2个a原子。用10ml的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b. c.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这类“求比”的试题有多种解法。解该题的思维要点是:① 使定量的中的完全沉淀;② 三种盐溶液的体积相同;③ 三种盐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法一:假设、、三种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由的物质的量相等得,则,答案为c。解法二:在解法一中得到后将试题里各选项中的三个数据分别看成、、代入上述方程,只有答案c符合。解法三:由题意可知,所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的浓度要大于的浓度,符合上述两点的只有c选项。4. 考查学生理解、鉴别能力,如mce89第27题:体积为vml,密度为的溶液,含有式量为m的溶质,其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本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摩尔质量等量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由于有些错误答案跟正确答案之间区别很小,容易混淆,故又考查了学生的鉴别能力。根据可知a错误。上式经变换得,由此可判断c也错误。b答案所表示的意义是: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质量分数,故正确。d答案可由变换得到,故正确答案为b、d。5.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如mce93第39题:硫酸银的溶解度较小,每100g水仅能能溶解 0.836g。(1)25℃时,在烧杯中放入6.24g硫酸银固体加200g水,经充分溶解后,得饱和溶液的体积为200ml,计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在上述烧杯中加入50ml溶液,充分搅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 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mce96第17题:化学必修1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1.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将碘从碘水中提纯出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 将食盐和沙子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③ 将浑浊的自来水制成蒸馏水采用的方法是 _ ④ 从海水中得到淡水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2. 万能公式是:n = = = = cv(溶液) ,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vm表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通常是l/mol ,在标准状况下vm = 22.4l/mol应用举例:⑴ 在1mol na2co3中含有na+的数目是多少?⑵ 把2.8g naoh固体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100ml溶液,则此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步骤是__________、称量、________、_________、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并贴标签。判断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1)称量时,在天平托盘上放上称量纸,将nacl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2)溶解nacl的烧杯未洗涤(3)定容时,俯视液面(4)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4. 溶液的规律:对于同一溶液而言,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 ?v(稀溶液)例如:将 10 ml 0.5 mol/l 的hcl稀释到1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若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出10 ml,则此10 m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又是多少

文章TAG:高一  化学  必修  修一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