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十分钟的初中数学微课怎么上

就准备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讲十分钟左右的,和平时上课没什么区别,最好提前写好教案,提前演练几遍,把握一下时间。
如图,等腰rt三角形abc中,角acb等于90度,d为斜边ab上一点,以a为圆心,ad为半径的圆弧交bc与e,交ac的延长线于f,如果图中的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则ad比ab的只是多少

十分钟的初中数学微课怎么上

2,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学生好的话,快点没问题
衣服穿好、牙刷干净、说普通话 就ok 了
最好准备初三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太简单,比如讲二次函数,还要做今年的中考数学题,因为笔试就考这个,试讲注重讲题思路清楚
...我觉得应聘的话还是讲几何好点,毕竟现在教育体制下中考重点是在综合题方面,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几何了,我觉得你要是讲还是讲讲三角形或多边形,这些看起来有些技术含量,你要是要教案的话我给你找找,你HI我吧,我给你传过去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微课运用

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准确而又彻底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乃至整个数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弱,对于概念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而效果却差强人意。如何能让学生在彻底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把概念记牢,重要的是要把概念翻译得通俗易懂,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一点可以利用微课做到,把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录制好视频,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回顾概念,对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时,二次根式概念只有一句描述性的语句,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但它的外延和内涵常常让学生搞不清。我在百度优酷视频上发现一个录制好的《二次根式的定义》微视频,形象直观,语言幽默,我大胆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让学生观看微视频,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曾经最难让学生理解的概念在2分多钟的微课里带来了欢乐与效益,学生对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比我以往任何一届学生都好得多。随后在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概念讲解中我如法炮制,利用PPT结合屏幕录像,自己制作了一个4分多钟的微视频,学生对于中点四边形的概念及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只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性质,居然与矩形、菱形的对角线特性没有发生混淆,效果出人意料。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微课运用

4,初中数学试讲

几何题最好,比如轴对称图形,做幻灯片演示更好
初中数学现在又好几个版本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北师大版本和人教版。 建议你先问一下老师看是哪个版本的。 在试讲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心态要平和。不能太紧张,一紧张就越讲月快。 讲的时候要把握住时间。不能讲的太快了。
老板会问你,你是数学老师吗?教了多长时间的数学课,谈谈在学校教数学和在辅导班教数学有什么不同吗?你一定要回答,有不同,要给老板拉生意,替老板把辅导班的生意做大!因为我也是你的同行,我也做过家教!信赖我没错!
呵呵,我也是,明天面试,找了一个小时了还没有找好,不过我去参加过这样的面试,给你几点建议哈,讲的题目千万不要太难,最好只有一个问题,最好找个易错题讲解最好。如果你讲的问题难,下面听你讲的面试官都没心情听你慢慢讲,到最后你会发现就只有你自己讲给自己听,上次我的题很简单结果效果最好额!实际上你只要思路清晰,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互动,别一个人自言自语就行,注意停顿!别紧张,适时放慢语速,给人思考时间,相信你行的!呵呵
到培训班兼职的面试稿最好是代数的内容,几何图形的话如果她面试条件允许的可以制作一个PPT。知识点简单点好,可以找找初一或初二的书的内容,初三内容还是不要。

5,怎样使用的得地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7626239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白勺“的”的结构是用“形容词或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来表示,而我们最常见,用得最多的还是 “形容词+的+名词”的结构。  而土也“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词+地+动词”的结构来表示。  双人“得”是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来表示

6,初一数学10分钟

设他骑自行车的速度应该是x,所用时间是t,5分钟=1/12小时,则据路程不变有 15*(t-1/12)=9*(t+1/12)得出t=5/3小时 x*5/3=15*(5/3-1/12)得出x=14.25千米/时设AB两地距离为x 单位是 千米 时间的单位都是用的每小时 (x/20+1+0.1-0.25)*16= x - 2 x=78 千米 甲从出发到与乙相遇的时间为 x/20+1+0.1 x/20就是x除以20 也就是甲从A到B所需的时间,就是路程除以速度,1表示的是 甲在B停留1小时 0.1就是指甲从B返回时到与乙相遇走了2千米所花费的时间,也是路程除以速度。
7
15分钟=1/4小时15×1/4+9×1/4=6(千米)6÷(15-9)=1小时(距离差除以速度差)1小时-15分钟=3/4小时(这是从家到火车站的时间)15×3/4=45/4(千米)(这是从家到火车站的距离)45/4÷(3/4小时-10分钟)=19又7分之2解设距离为X千米 15分钟=1/4小时 60分钟=1小时 (X-20×1/4+2)/20=(X-16×1-2)/16 (X-3)/20=(X-18)/16 20×(X-18)=16×(X-3) X=78
某人从家骑车到火车站,若他的速度为15千米/时,则比火车开车时间早15分钟到火车站。若速度为9千米/时,则比火车开车时间晚15分钟到站,现打算提前10分钟骑车到车站,他骑车的速度应是多少? 设开车时间是t 15*(T-0.25)=9*(T+0.25) T=1 15*(1-0.25)=45/4(千米) (45/4)/(1-1/6)=13.5千米 他骑车的速度应是13.5千米甲从A地出发到B地,15分钟后乙也从A地到B地,甲在B地休息60分钟,即由原路返回A地,在离B地2千米处与乙相遇,已知甲的速度为2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6千米/时,求A,B两地的距离?设:甲用时间x小时, 20*(X-1) - 16*(X-1/4) = 2*2 X=5 20*(5-1)-2=78A,B两地的距离78千米

7,求10分钟的课件教学

搜一下:如何在10分钟内展示教学设计和课件
DOC】让"十分钟完成教学课件"成为可能文件格式:DOC/Microsoft Word - HTML版类似地可制作全屏滚动字幕. 实践证明,对语文教学课件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解决好语文教学课件的素材,然后进一步研究PPT软件的高级技巧,在十分钟完成教学课件是可能的. 让"十分钟完成教学课件"成为可能 ... 9《课间十分钟》-教学教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1-29 下午 07:44:35 发布人:chjhdl4546dgd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欢乐情绪的感染。 2.学习课文是怎样把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具体的。 能力目标 3.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好场面片段的方法。 情感目标 热爱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1.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活动场面写具体。 2.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具 投影、每人发一张纸(画方位图)、 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生写文章往往部分重点,部分主次,像记流水账。通过学习本课,失学生在写作方法上得到指导。 教学体会学生基本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一、教师启发谈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读词语卡片,理解词语意思 四、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五、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小结写活动场面的方法 七、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八、练习找中心句 九、再次总结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 十、多音字组词 同学们在学校里每天要度过好几个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戏、聊天,做各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课间十分钟带给了同学们欢乐和幸福的童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课间十分钟的。 (一)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 (二)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标出课文中的同学们课间做了哪些活动。哪是详写,哪是略写,(板书: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是详写;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等活动是略写。) (一)读词语卡片。顿时沸腾喝彩小将回合胜负纵身一跃敏捷迅速张望密切合作沉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轻巧海底捞月欢畅丰富多彩 (二)理解词语,学生查词典。顿时:立刻。沸腾:指情绪高涨。喝彩:大声叫好。回合:指双方较量。敏捷:迅速而灵敏。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一)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方位词组。(校园的东墙边;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操场的西边;操场中间。) (二)在老师发的纸上,根据方位词组画一张简单的活动分布图。因各人的绘画水平不同,可以画出简单的人物动作和景物,也可以只把活动的名称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一),思考这三段的开头都先交代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交代了各种活动的位置,这样写清楚、明白。) (二)默读这三段,看一看各项活动中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写了参加活动的人和围观的同学们。) (三)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这些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了怎样写活动场面。学生讨论,然后说一说。 (一)要有详有略,抓住两三个小的场面作为重点来写,其它的一带而过。 (二)写活动场面不光要写参加活动的人是怎么做的,还要写出周围观众的表现和情绪,这样才会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活动场面时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 (一)投影打出第一组句子,进行删词比较。 1.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一抬腿,沙包从裤腿边飞了过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组句子,找一找哪里不一样,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轻巧地”和“嗖”两个词。“轻巧”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动作敏捷、灵活。“嗖”这个象声词说明沙包飞过来的速度很快,还带着风声。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生气,就不够具体。) (二)投影打出第二组句子,进行比较。 2.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两头丢包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发动进攻。(第二句少了“密切合作”,“猛攻”变成了“进攻”)“密切合作”说明了两头丢包的同学配合得非常好。“猛攻”说明了他们丢包时速度很快,来势凶猛。这两个词突出了丢沙包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一)本课写了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是围绕课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二)读一读这句话的上文和下文,它在这里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概括写出了活动场面的特点。)除了前面总结的以外,还要注意:(一)抓住场面的特点来写。本课就是围绕“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展开写的。提到的七种课间活动说明了“丰富”。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得比较具体,写出了活动非常有趣,表现了“多彩”。(二)要把句子写具体,可以用比喻及准确的动作词语、形容词、象声词等。从本课中找出三个多音字练习组词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词语卡片,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画出方位词。听三个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学生讨论,说说你学会了怎样写活动场面。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达标测评回答问题:课文中都写了哪些活动?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针对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16*课间十分钟 详略得当 人物动作, 观众表现 象声词、动作词、比喻句

文章TAG:初中  初中数学  数学  优秀  初中数学优秀10分钟微课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