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年级孩子每天读书量是多少

半个小时左右

一年级孩子每天读书量是多少

2,一年级学生怎么提高识字量

1、熟读课本,认识课文中的字这是语文学习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语文书上生字词语是孩子必须要掌握的汉字。对于生字我们可以叫孩子多说词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词语写出来,再和孩子认读几遍。另外对课文内容必须熟悉,因为除了生字词语之外,还有许多不是生字词语的汉字,也有必要指导孩子认识,这样孩子的识字量就会大大提高。2、卡片挂图识字法为了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我们一方面可以购买大量的卡片和挂图,让孩子认读,和家长做游戏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卡片,画图画,把大量的字做成卡片。做卡片时,我们将拼音、汉字、组词放在一起。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就可以掌握汉字。还可以让孩子将卡片组合成词语。将家里的所有物品都贴上卡片,叫孩子结合实物来识字,是不是会轻松许多呢?画图画也是识字的好方法,根据该字的造字法来画图,是帮助孩子识字的好办法。比如我们可以画出山的形状,然后把"山"字写在旁边,给孩子就在画画中掌握了"山"字。3、生活识字法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这就给孩子识字提供了具体的环境。认标牌、认广告,认商标,读说明书,认电视字幕……有汉字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呢?如何增加一年级孩子识字量?4、阅读识字法一年级的孩子初学了拼音,能认识一部分汉字,家长要多给孩子买些拼音读物和古诗,和孩子一起有效阅读。不会认时,家长可以先读给孩子听;慢慢让孩子自己拼拼音认读,家长帮助;等到孩子掌握所有的拼音时,孩子就可以自主拼读识字了。家长要多陪陪孩子,及时鼓励孩子克服拼读困难,必要时可以帮助一下。一句一句地拼读,拼读完了再指导孩子把句子连起来。夯开始训练时,可能会有些吃力,家长要循序渐进,慢慢加时间和量。不能让孩子感到厌学。5、游戏识字法这种方法老师在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做游戏,比如用卡片和其他道具做摘果子,青蛙过河,采蘑菇等游戏。汉字无处不在,这就是学习母语的优势,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中识字,既认识了大量汉字,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识字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让他多读课外书(像童话书、寓言故事等等),这样能提起他的兴趣,自然识字量就增加了!

一年级学生怎么提高识字量

3,一年级的小孩怎样提高小孩阅读能力

一、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带孩子去书店让他挑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这时,家长要做适当的正确引导。 二、给小孩买的书籍中一开始最好有图画,这样孩子会愿意接受一些。试想,让一年级的小孩去阅读一本整本书全是密密麻麻黑字的书籍,孩子怎么会喜欢? 三、阅读书籍中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孩子能从中有所学。 四,家长可做榜样,看书引导孩子,可以看完后和孩子互讲各自书中的故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五、必要的夸奖。孩子需要。 六、循序渐进,慢慢来。孩子喜欢看书了,会看书了,阅读能力自然就起来了。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口算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市场交易、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口算还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口算还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据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一、传授 传授,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思路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横向思维、逆向思维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通过这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达到懂理、会算。并使学生在学习口算方法的同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都得到锻炼,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例1“64+25”。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思路,把第二个加数25分解成20和5,然后,用64加20得84,再用84加5得89。使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计算道理。然后再提问学生:“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这时,学生可能说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会说:先用60加20得80,再用4加5得9,然后用80加9得89;还有的会说:先用64加5得69,再用69加20得89,等等。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后,教师应该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哪种比较简便?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计算步骤少的比较简便。接着,教师抓住时机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进行小结,并向学生说明,在以后计算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应该尽量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初练 初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进行的初步练习。这时的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的速度。练习时应注意: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3.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时,可选用下面几种练习形式。(1).看口算卡片算。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反复使用。(2).用口算簿进行口算。使用时,教师翻动口算簿,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得数,最后让学生自己订正。(3).用活动口算卡。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纤维板或胶合板等,中间用钉或螺丝固定,大小圆板上分别写上不同的数字。中间写上运算符号。使用时,教师可任意转动圆板,组成需要的题目。(4)用口算板。口算板上是0~99的100个数字。教师任意指两个数,说出运算符号,让学生口算出得数。(5)用口算表进行口算。一张口算表可以组成各种类型的口算题,便于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三、活练活练,是在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之后进行的经常性练习。在每节课前,要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口算练习,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习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计算合理、灵活、迅速,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中,要紧紧依靠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进行教学。讲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形成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2.练习中应采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在计算时,让学生先说出口算方法,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方法。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对新知识加深记忆。3.在进行口算练习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如果用一个标准要求,有的学生就会精力过盛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就会完不成任务,失去练习的信心。因此,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一年级的小孩怎样提高小孩阅读能力


文章TAG:一年  一年级  年级  儿童  一年级儿童阅读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