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一二元一次方程数学当堂反馈

一班48人 二班44人 三班38人

初一二元一次方程数学当堂反馈

2,数学补习课结束后怎样反馈信息给家长

数学补习课结束以后要反馈信息给家长,就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注意孩子的表现,然后把孩子的表现给家长说一说。

数学补习课结束后怎样反馈信息给家长

3,女儿数学进步了家长怎么写反馈

你就按照实际情况来写好了最好是有一个对比比如说以前是多少现在是多少
没看懂什么意思?

女儿数学进步了家长怎么写反馈

4,课程反馈

金学优七年级数学 王维嘉 一对一试听反馈 【任课老师】数学刘老师 【上课时间】3月9日(周六) 【课程内容】整式的乘法 【课程目标】 1,熟悉整式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题型。 2,掌握整式变形的运算方法,熟悉题型,懂得灵活应变。 3,查缺补漏,更加全面地掌握该节内容。 【课程目标】 1,温故课内所学,在查缺补漏之余,改写见到"难题"恐慌的心理反应。 2,激发学生积极动笔、思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并更全面地掌握该节内容。 3,让学生从自己不擅长的题型中体会逐渐明朗的感觉,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程反馈】 刚开始,跟维嘉互相了解了一番,从初步的了解中得知,维嘉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并且也特别想要去学好它,不过他跟我反馈到他虽然看起来数学知识点差不多都懂,但是一做起题来就经常出错。 接着,让他开始练习这部分的题型,对于简单题型他还是能够做得出来了,不过对于稍难一些的题型就完全一脸懵逼了,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对知识点的运用不够。 维嘉跟我提到,他在学校也有遇到这种题型,老师上课也讲过,不过因为老师上课讲得不是特别清晰,他没听懂,后面课后也没有巩固,所以,这类题型掌握的有些不扎实。 后面老师引导他运用所学知识点套用进去,让他自己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当做出正确答案的时候,他也表现地挺开心的。同样的题型,后面也出现了两三道,每一道只要老师的轻轻点破,他便能够自己做出来。这一点真棒! 不过每遇到相类似题型还是不是特别熟悉,这个主要还是在于他平时训练的力度还是有些欠缺,对计算过程也不熟,所以后面还需要好好加强训练。特别是针对不熟悉的题型! 在计算过程中,合并同类项计算,他出现了两次错误,可见这一部分还是需要加强的! 还有对于题目的理解方面,这个是很多学生的通病,解决的方法还是多动笔,多涉足,积累解题经验! 【学生评价】 维嘉是个非常认真、好学的人,今天给到他的每道题他都认真地完成了,虽然有一些做错的地方,但是但凡我跟他讲的内容,他都很认真地听讲,这是学会数学的入门素养。而且他也反馈到他很喜欢数学,这更加是不可多得的优势,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学的不算特别优秀的情况下都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我想只要多加引导和训练,他们数学进步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所以,维嘉,好好加油,老师看好你! 【教学计划】 1,同步学校课程,通过多加训练,多总结经验,巩固第一章所学。 2,让维嘉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余多加突破自己不擅长的题型,让其体会数学解题思维的轻快、简便,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套路。金学优三年级班课反馈【任课老师】数学刘老师 【上课时间】3月9日(周六) 【上课学生】邱曦,张馨蕊,王桓炜,苏嘉荣,黎思源,黄嘉翼,孙华易,许皓阳,黄依琳,赖华蓉。(共十人) 【课程内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课程目标】 1,掌握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算式。 【教学过程】 今天给大家讲解了关于三年级除法当中的连除内容,大多数同学都很积极地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参与教学任务。 刚开始由一道例题引出这节课连除的运算内容,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够列出算式并计算,这一点很棒! 后面叫了几位同学上台做题老师再给他们检查,纠正,比如在做题过程中,他们会出现将商中间有0的0漏掉,后面有提醒了,大家对此的知识点也算再次熟悉了一番。 接着进行连除的变式,这个算是对第一个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度学习的过程。刚开始大家会一脸蒙逼,不知所措,后面让大家回想前面所学,之后这类问题大家也开始熟悉起来了。 还有,最后一个知识点进行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也有部分学生积极主动上来做题,在讲解完之后,学生的准确率也提高了不少。 【学生评价】 这次课堂大家还是很活跃的,虽然有的时候部分学生会说些悄悄话。不过在练习上大部分还是比较积极的,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动笔,例如像华蓉同学。大概是因为她自己觉得自己有些题会做了,便觉得没必要动笔吧,不过她是很积极发言的,这一点很棒!但是动笔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希望能够改进。 【家庭作业】完成后面习题,下节课记得带课件过来。金学优五年级班课课后反馈 【任课老师】数学刘老师【上课时间】3月9日(周六) 【上课学生】章雯莉,朱煜天,朱煜宸,蔡俊凯,陈彧 【课程内容】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程目标】 1,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详情】 刚开始,老师温故了之前所学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相关知识点。这一节内容还算比较简单,主要是考究大家对公式的熟悉程度,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和计算能力三个方面。 后面,老师让学生上台将他们的解题过程写出来,经过检查,发现问题并纠正。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于理解题意和运算过程出错,有的时候大家会很容易遗漏掉某步计算,所以审题这一方面还需多多加强。 【学生评价】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表现地很棒,能够积极练习做题校对! 另需点评下陈彧同学,你大多数时候还是挺听老师讲课的,但是如果你能够积极地做笔记,多思考自己所写的内容是怎么来的,那就更加棒了哟!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几道习题,下节课记得带课件过来。金学优四年级班课课后反馈【任课老师】数学刘老师 【上课时间】3月9日(周六) 【上课学生】詹振熙,陈珍慧,刘欢 【课程内容】图形分类与三角形的分类 【课程目标】 1,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2,明确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课堂详情】 刚开始通过图形分类,进行对图形的一个整体理解。接着通过做题来让他们内化所学,掌握多种图形分类的方法。 在前面四边形的学习方面,他们掌握地还可以,不过在三角形的分类方面他们学的有些模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定义不是特别理解,比如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区别,后面再给他们普及了这一知识点之后,正确率便有所提升。 【学生评价】 学生们上课都很积极练习、积极发言发言,这一点特别地棒。希望再接再励,继续加油! 【家庭作业】完成后面习题,下节课记得带课件过来。金学优二年级班课课后反馈【任课老师】数学刘老师 【上课时间】3月9日(周六) 【上课学生】徐冰贤,赵彬成,许悦,刘伟祺 【课程内容】方向与位置 【课程目标】 1,能准确找到地图上和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2,能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堂反馈】 课程起始,小伙伴们都比较活跃,静不下心来听课。刚开始是以哄的方式,不过大家还是无法静下来,所以老师便跟他们边开始讲课便与他们沟通他们的状态问题。短暂平息了一会,大家稍停了下来,开始做笔记,听课,也能够积极回答我的问题,在不掺杂现实场景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对知识点的了解的了解还是可以的,不过一旦大家开始做题,出现错误的就比较多了,后面让学生一步步地改进。有的时候部分学生不大喜欢动笔,需要催促着才会去做。 后面,学生间断性地还是会出现有些活跃的情况,不过在老师大声跟他们表达情绪,讲明道理时,学生逐渐消停下来了。 【学生评价】上课活动度比较高,有的时候还是有些任性的,上课时,你一言,我一语。还有新成员的加入,大家内心更加兴奋,需要一定时间的调节,讲解道理! 【课后作业】完成后面的练习题,下节课记得带过来。

5,家长去学校听了数学课给老师的反馈怎么写

写一下家长对于老师的评价,和老师沟通了孩子的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类的。
写你真实的感受不就可以了吗?
随意写啦,表明态度就好了,老师又不指望你什么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课堂数学反馈意见

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呢? 一、反馈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数学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个性特征具有差异性,势必会对同一个知识学习后的效果也具有差异性。课堂教学是全班同学的学习交流相互沟通的舞台,不是个别优秀生表演解题过程或结果。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1、反馈时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进行,人教版教材提供了主题情境图:1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当综合性、探究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抛出时,必然形成短时的课堂冷场现象,此时有的学生在运用原有知识进行探索思考,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而茫然不知所措。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展开充分的交流,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方法。要解决“24×12”,有的学生会运用上一课时学过的估算来解决:先“24×10”,“24×2”,再把两部的积再起来;也有的学生会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来解决:“24×6×2”,也会有学生直接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教师要充分反馈这三种具有代表价值方法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沟通,教师不宜直接选择列竖方法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中后学生机械模仿怎样列竖式计算。 2、反馈时发挥优秀生引领作用,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个别学生思维顿悟往往会掩盖多数学生迷惑,造成课堂反馈的片面性。因此要保证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真实有效,应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于好、中、差每个层次学生的整体情况全面了解,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知识的教学。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开始就出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班级里总会有几位学生已通过不同途径或方法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但会如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讲得清楚道理的学生不多。因此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怎样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呢?多数学生首先想到是用量角器来量给定的三角形,教师让学生量一量然后进行反馈时会出现“178度、179度、180度、181度”等,甚至个别已经知道结论的学生会在量的基础修整每一个角的度数得出180度,课堂上只观注这样优秀的学生,忽视了其他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学的成效就估计不足,教学的失败是肯定的。这时教师要反馈不同层次、不同动手能力学生的结果,同时更不能对“180度”结果的暗示性肯定,而且让全体观察“178度、179度、180度、181度等”,让所有学生都感悟虽然量出度数都不同,但都比较接近180度。然后引导学生用其它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接近180度,多位学生除了知道量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度数之外,想不出其方法时,在考虑反馈对象要尽量全面的基础上,既要会捕捉到优秀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发挥其引领作用,也能捕捉到学生“卡壳”时的关节点。部分优秀学生会想出把每个角剪折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让这部分学生说清楚怎样动手操作,然后分小组,每组用各不相同的三角形通过剪折成一个平角,从而反馈出用的三角形形态各异,但都拼组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的内角和是180度。 3、反馈时应顾及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 如何选择不同学生程度的学生的信息进行反馈时要讲究策略:如果内向型学生,平时上课时表现不够积极,缺乏自信,那么教师在巡视时,发现这类学生是正确,那么把他的正确练习反馈,让这类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如果需要反馈典型错识,如果平时学生成功尚可,个性过于张扬的,又不够谦虚的,把这类学生的练习拿出来进行反馈,从而促动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鼓励学生积积主动,做课堂的主人,让优秀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把的想法拿出写全班同学交流。中后学生学习状况反馈同样具有价值,让中后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成熟关点,在表达、交流的过程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让这些同学出现的错误为全体同学的后续学习起警示预防作用,而不应对错例嘲讽,应营造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课堂反馈氛围。 二、反馈的内容要具有选择性和代表性课堂教学反馈的内容在教学设计应早有预设,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捕捉动态生成教学信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教学情景,及时把握好班级学生情况,选择有典型性的问题进行反馈。 1、选择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例子进行先反馈 如学习新知识时,两步计算10-3×2先算哪一步,由于学生此前所学过的是从左往右依此计算,受前摄抑制影响,依从了这种习惯,学生会错成先算10-3,像这类具有代表性问题,教师不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有的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两步计算顺序。选择做对的学生来进行反馈,先让做对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做。同时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感悟10-3×2为什么要选算3×2的合理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从而使先算10-3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方法进行自省。 2、选用具有共性问题的错例进行重点反馈 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反复性,新授课后学生初步了解方法后没有及时巩固还会再次重复一些认知上的典型错识。如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在全班同学探究好、已获得长方形计算方法基础上。在练习还是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淆地用计算周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此时,可以选这个错例进行反馈讨论,让全班讨论对照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明确两者区别之处。选择有典型性错误展示出来。如果做错面较大,选择正确的题时进行反馈,让学生有正确感知,有正确导向,然后并进行分解步聚,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做的?如果学生的题正确率较高,那就选择有典型性的错误进行反馈,让学生明确错误的思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预防,尤其是在新知刚获得时,让学生更加清晰正确的方法,从而提高正确率。 三、反馈的时机和方式要得当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在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对学生一一进行评价,需要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反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反馈方式。 1、提问式反馈 在提问中捕捉即时信息。提问可以对学生起一个思维桥梁与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同时提问也是教师捕捉反馈信息的有利时机。课堂提问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在提问中反馈出教师输送的信息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内容,宜采用通过提问获得学生信息。 例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这些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体验来理解,了解学生体验得如何,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反馈比较有效。有的学生对面积理解停留在对具体图形的描述上,有的学生只能用生活语言来描述等,教师可以综合多位不同程度的学生课堂发言,有完整的及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再请学生发言进行补充。使之逐渐完善成数学语言,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此外,一般性练习如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方面的反馈,可以采用个别学生口头回答,集体对照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明确掌握的如何。 2、板演比较式反馈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及连续进位的乘法,这三类计算是学生高频出错的题目。这三类计算程序性较强,计算的过程中某一步疏忽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出错情况表现为漏进、漏退。如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反馈可以采用练习时请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同学观察分析板演情况,通过比较,共同寻找问题,重点把握是否有漏进的情况或不该而进位情况。 3、实物投影展示式反馈需要形象地展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反馈。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如三年级数学广角中的《搭配问题》:2件上衣,两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三年级学生采用连线搭配法,很多学生缺乏有序思考,通过实物投影分别展示出不同学生的连线方法,从而让不会做的学生有所领会,使似是而非的学生变得清晰,使会做的学生更加自信。 课堂教学的反馈需要教师有智慧、有策略的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馈出来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是非正确让学生之间去评判,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切不可做裁判断定对错。更不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直接地告诉学生怎么做。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评价功能。课堂教学是以某个学习内容和项目展开的,教学反馈的信息流贯穿于教与学过程的始终。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数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中反馈的信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7,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每节课作业反馈和教学反思怎么写

把它写成格式化的就可以了。一、题目;二、正确答案;三、你出错的原因;四、需要你怎样去改正。最后再做一个总结,表明一下自己的决心
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得失的情况,即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从内容到手段都要实事求是的书写!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自己写!

8,初一数学当堂反馈答案75至77页

(1)设买甲种x乙种50-x 1500x 2100*(50-x)=90000 x=25 所以甲种25台,乙种25台 设甲种x丙种50-x 1500x 2500*(50-x)=90000 x=35 所以甲种35台丙种15台 设乙种x丙种50-x 2100x 2500*(50-x)=90000 x=87.5 所以无解 (2)当甲种25台,乙种25台 获利25*150 25*200=8750 当甲种35台,丙种15台 获利35*150 15*250=9000 所以最多可获利9000元,甲种35台,丙种15台。 (3)设甲种x,乙种y,丙种z x y z=50 1500x 2100y 2500z=90000 解得:当x=25 y=25 z=0 当x=27 y=20 z=3 当x=29 y=15 z=6 当x=31 y=10 z=9 当x=33 y=5 z=12 当x=35 y=0 z=15

9,怎么写小学数学认识图形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主要包含: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一)教学实录 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记录: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这一般听课笔记的开头都已明确注出)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记录教学方法对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帮助更大。特别是要详细记录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教学处理方法。每堂课都雷同的环节,或一些平实的述说性语言适当少作记录,把自己从记录员的身份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投向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这往往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地方。当然时间安排是否得当,还有待于学生课堂状态。) 4、学生活动情况。(学生精彩的回答绝对有记录的必要。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我们记录并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 5、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了什么) 听课记录的三种形式: 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 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 3、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的过程全都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者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准确,也可以写出自己对于某部分教材的处理看法。教者的教学思路是否明晰,如果自己上会采用何种思路,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目标达成度如何等等)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评点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突破了难点,如何突破的,突破得是否巧妙,有无更好的办法) 3、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教态、语言、板书、驾驭能力) 7、教学思想(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 8、其它 教学评点的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是总评:就是把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10,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环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调控、组织后续教学、确保实现教学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当前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反馈策略,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为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本教材,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种包含新教育理念的实践。所以我认为教师要打破以往那种陈旧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他们感到自己确实是与众不同。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恰当评价和鼓励,对他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提问,在解答问题时,让学生互相参与,谁来回答他(她)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这样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并让他们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另外,在提问学困生时,我还为他们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并常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以此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二、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被动者,即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而学生的创造潜能无法挖掘出来,因此许多学生也失去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欲望和享受创造后的无比喜悦之情,因此本人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很重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如:我在教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考虑到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已有所了解,所以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程序,不是先安排学生按课本上的数据去计算,而是让学生找出教室内长方形的物体,并且让学生自由组合,动手测量长方形物体的长与宽及收集数据,然后经小组讨论后,再计算出结果。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新知识形成了独特体验,真正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把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一直以来,学生都认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大部分老师也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太好。那原因在哪呢?本人认为:主要是数学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缺乏,俗话说:生活是智慧与知识之源泉,数学课堂教学如果完全脱离了生活,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显然感到枯燥无味和厌倦。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亲切、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而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不太建全,而在校园中玩玻璃球比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了,所以我教三年级《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把玻璃球当做教具,告诉学生游戏的规则:在口袋中装有红、黄两种相等的玻璃球,要求学生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再把球放回袋中,一共摸40次,还要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球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记录表》里,然后分别统计摸到红、黄球的次数,并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中。这样,不管尖子生或学困生,他们都兴趣十足并带着一种轻松自如,颇有兴趣的心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他们两人一组自己去操作,去思考,这样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把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玩中)感知数学,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具能取得意料不到教学效果。教学法专家不是说过:评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只考虑教师怎么教,而要时时想着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效果如何。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有效评价也离不开我以上所述的三个观点。

文章TAG:数学一对一反馈记录数学  一对  一对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