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有没有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25 10:18:09
本文目录一览
1,有没有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2,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1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 提供 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 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 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 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 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 评价,然后把 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 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 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 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2 【学习目标 】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 提供 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 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 评价。 3、 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剧组和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 作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3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 2、练习创变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 作文情节。 3、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 作文情节。 学情分析:孩子们通过第三组几 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依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分层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 写作童话能力这一目标,让他们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生进行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 篇童话?为什么? 出示童话特点,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 二、指导 写作方法: 1、出示幻灯片《去年的树》这 篇童话,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这 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师:这 篇童话中鸟会说话,树会说话,称门为门先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添了童话故事神奇的色彩,增强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以对话和拟人方法写童话。) 2、生回忆《小木偶的故事》这 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 三、生创编童话: (一)出示自学提示: 之前在小木偶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主人公可以是原来课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想象。 1、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二)出示钢笔和墨水的图片。 1、生创编童话。 2、指名汇报。 四、写童话: 可以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写钢笔和墨水的故事,还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出心中最美的童话。 五、学生互评 六、 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2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2)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 (4)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图片(绿草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自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图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三、教学“日积月累”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四、总结、课堂延伸 口语交际 组织过程: 1、出示课下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挂图或录像、课件等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你认识画面上的哪些小动物?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还能说出其他小动物的名称吗?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这些小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你喜爱这些小动物中的哪一个,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自己决定讨论哪一种小动物;教师巡视,随机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相机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生讨论出来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学生可以向说的同学质疑,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5、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广告、制作标语牌,画宣传画等。 6、展示实践成果,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掌握了新的识字方法,词语接龙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也很顺利,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不是很好,需提高训练。

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急
http://www.osjyw.com/html/kejianxiazai/jiaoan/yuwen/renjiaoban这有人教版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你看看是不是你要有。
4,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及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构想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课文的叙述顺序还不是很了解。教学中要以“教科书”为线索,按照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这个思路,结合有关词句理解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革命战争年代学习艰苦的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时代背景,检查预习课文情况,通过范读、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介绍时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战争从此开始。战争给解放区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今天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这个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个别字给予正音、分析字形。 3、结合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三、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主要讲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事。)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提出要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后交流,并引导学生概括为小标题:盼书、取书、护书、激励我前进。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抚摸、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构想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知识。教学时,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小狮子生长过程,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重点了解“我”怎样关爱小狮子以及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有关狮子的习性、外形、产地等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课文记叙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养过小动物吗?谁能给大家讲讲自己喂养小动物的趣事。(学生自由回答,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亲密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喂养一只小狮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读音。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体会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这条大鲈鱼的诱惑作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今天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问题引路,揭示课题。 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 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 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 快速浏览全文,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月光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 第二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时:“我”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 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 引导学生划分层次。(钓鱼——放鱼——启示) 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第一处对月光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品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钓到鲈鱼时的快乐。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杯陈酿令作者三四十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a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 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整合资源优势。联系以前所学过的此类科技说明性课文,并且把“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有机整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作统筹安排。突破时空限制,打通学科界限,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二、扎根语文课堂。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对这些科学知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依据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上成自然常识课。 三、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自主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和科学老师联系,了解科学课上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资料、主题网站,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目标前置,激发学课文之趣。 1、教师板书课题。 2、师:课前,我请科学老师阅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他读完就向我们下挑战书:等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和我们PK一下,内容就为20世纪的科技信息,以及造福人类的事实。老师不仅替你们应战了,还反将他一军,到时还要比一比谁的语言表述得当、清楚。你们有信心吗?要想取得胜利,我们首先要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 一个小小比赛的预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有了良好阅读的开始。从比赛要求中,学生既明确了学习本文的要求:从课文中获取大量科技信息,学习本文的表述方法,也为本节课后的作业——查阅资料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字词训练,落实语文之基础。 1、出示12个生字,让学生从文中画出“呼风唤雨、改观、程度、程控电话、依赖、寄托、原子核、因特网、腾云驾雾、哲学家、农耕社会”等词语。 2、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4、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这是小学语文的专务。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豪华而放弃基本的语言学习,不能为了强调综合学习而让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 三、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个学生透透彻彻的把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四、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共同做好标记。 预设 ⑴: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 ⑵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设计意图〕 重视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的意识和习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组织检查交流,互相帮助,指导集体反馈,探究稍有难度的问题。从而人人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学生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导“赖、耕、幻”的字形。 2、学生练习写字,自己决定写几遍。 3、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 ⑴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并与家人、老师或者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资料册。 ⑵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同时也为和科学老师PK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课堂作业真正做到课堂内完成,这是给学生减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并且课内作业,高效高质,当堂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解将课题再读一读。 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3、学生给老师释疑: ⑴诗句的本意。 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 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 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 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 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 给教师释疑,孩子们必定兴趣盎然。在老师步步紧逼地疑问中,学生争锋相对地进行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主动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 四、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方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设计意图〕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一同上课、讨论,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大量信息,储备越多,学生的积极性越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感受就越多,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也就越丰富,课堂发言时学生的语言才会更真切更鲜活。 板书:科技万象 20世纪 呼风唤雨 实现愿望 21世纪 改天换地 再创奇迹 附:作者信息 执教者: 朱雅芳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5,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0课主要内容
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6,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集锦1 观 潮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6n)雷 涨(zhǎng znàng)潮 飞奔(bēn bèn)而来 恢复(hù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 风号(háo hào)浪吼二、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l“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7,语文新课堂四年级上册的答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ruyi81100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书法园地二、基础乐园1.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笼罩、规律、缝隙、照耀、静寂、应接不暇、不容置疑、山崩地裂2、比一比,再组词:应接不暇、瑕疵、树梢、稍微、白茫茫、光芒、船桨、泥浆、震动、振奋、土堤、提水3、选择正确的读音:múmóɡànshǔshǔyìnɡwèiténɡháo三、 1、柳条随着风跳起了舞蹈。2、她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3、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上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4、即使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他也百分百是个富翁。 五、用所给字组词填空: 连续继续陆续持续 平静 安静 镇静广阔 宽阔 辽阔六、智慧背囊。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略。 5、梨黄、紫檀色、百合色,我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颜色的。我还能写几个这样的词语:橘红、琥珀色、咖啡色、酒红色、雪白等(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七.阅读练习,回答文后问题(一)1、,,,:“,?”“!,,?”。2、同一株长春花竟交映着五六种不同的花色,白的像雪,红的如霞。各色花瓣重重叠叠,卷成了秀气的花型,一朵朵衬着那婀娜多姿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木参天对新苗茁壮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地新气象新 风拂千条柳对雨润万朵花
文章TAG:
人教 人教版 四年 四年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大家都在看
-
小班分类的相关教案,按颜色分类小班math教案精选
2022-12-31
-
整合教案车轮的秘密,幼儿园小班教案一览表
2023-01-21
-
隆中队教案,复习参考资料(一)
2023-02-04
-
衣架的使用教案,空气干燥器衣架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2-17
-
小班水果区域活动教案,我的最爱水果
2023-02-27
-
我用镜子做游戏幼儿教案,小学语文活动照片
2022-12-19
-
人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第七种营养元素
2022-12-31
-
幼儿园中班体游小蜘蛛请客教案,小蜘蛛织网教案怎么写?
2023-01-20
-
小班付又反思的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安全全滑梯》
2023-01-23
-
绘本别再请来请去教案,一文读懂!这些幼儿园绘本教案
2023-01-23
-
教案画一棵树的教案,如何写幼儿园美术教案?
2023-01-25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小数乘法整数有何不同?
2023-02-10
-
音乐教案 贝多芬与歌德,歌德不愿意走但乐队鼓励他继续走下去
2023-02-18
-
生活当中的色彩搭配教案,坚毅向前预算案
2022-12-17
-
小学武术踢球教案设计,体育健身操、跑步、游泳、乒乓球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