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六年级数学

16000加12000=28000 12000除28000 16000除28000 求出比率 再 乘以14000就是他们分别所得的利润
爸爸拿8000元 朋友拿6000元
这要看你爸爸和他朋友怎么分账了。如果按开始出资的比例来算的话,你爸爸得8000元,朋友得6000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

2,小学六年级数学

1280÷150%+1280
1280÷150%+1280 ≈853+1280 =2133(个)
上月为x 本月为x+1280 x+1280=x*1.5 x=2560 本月2560个
1280÷150%+1280= (求不出整数,题目有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

3,小学六年级数学

1320可以因数分解直接求得答案,不必设未知数:1320=10*11*12,三人年龄分别为10、11、12岁。
1320=10*132=10*2*66=10*12*11=10*11*12.所以他们分别是10,11,12岁.
10*11*12=1320即最小的10岁
X(X+1)(X+2)=1320
10 11 12 所以最小的是10 望采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

4,小学六年级数学

假设全部朝上 3X46=138(步)138-50=88(步) 3+1=4(步) 88/4=22(次)……朝下 46-22=24(次)……朝上 假设全是大狗 3X100=300(块) 300-100=200 3-1/3=2 2/3(块) 200除以2又三分之二=75(只)小 100-75=25(只)大 解:设蜻蜓X只,蝉(32-2X)只,蜘蛛[35-X-(32-2X)]只=(3+X)只 (32-2X)*6+6X+(3+X)*8=240 X =12 蜻蜓12只,蝉8只,蜘蛛15只
jian dan

5,小学六年级数学

三人共刷一栋楼的门窗,甲乙合刷5天,完成1/3,乙丙合刷2天,完成余下的25%,最后甲丙合干5天才完工,雇主给工资600元,求乙应拿多少工资? 本团很高兴为您服务! 解:小学生解法[1/3÷2+﹙1-1/3﹚×25%÷2]×600=150元 解:中学生解法设乙功效为X,那么甲是﹙1/3-5X﹚÷5=1/15-X 丙[﹙1-1/3﹚×25%-2X]÷2=1/12-X 10×﹙1/15-X ﹚+7X+7×﹙1/12-X ﹚=1 10X+1=10/15+7/12 X=1/40 乙应拿600×7/40=105 谢谢采纳,欢迎追问。
150元
假设每人每天的工效不变。 设甲每天可以赚x元,乙每天可以赚y元,丙每天可以赚z元, 列方程5(x+y)=(1/3)*600 2(y+z)=(3/4)*600 5(x+z)=(1-1/3-3/4)*600 解得x=7.5 y=32.5 z=42.5 又甲一共工作10天 共75元
甲:10天 乙:7天 丙:7天 600*(7/24)=175元

6,小学六年级数学

6X把=y改写成比例是(Y:X=6 ),这里的X和y成(正 )比例。1+1/2+1/4+1/8+......+1/128应用: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5:4,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相距348千米
6:y=1:x正比例
1、把6X=y改写成比例是(x:y=1:6 ),这里的X和y成(正 )比例; 2、1+1/2+1/4+1/8+......+1/128=? 因,1/2=1-1/2,,,,,,,,(1)1/4=1/2-1/4,,,,,,,,,(2)1/8=1/4-1/8,,,,,,,,,(3) ,,,,,,.依次类推1/128=1/64-1/128,,(6)则,原式=1+(1)+(2)+(3)+,,,+(6)=1+1-1/128=1+127/128=255/128 3、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快车速度5,慢车速度4,则 (x/2+12)/(5)=(x/2-12)/(4)(相遇时快慢车行驶时间一样,快车比慢车夺走12千米,/分数线) 4(x/2+12)=5(x/2-12) 2x+48=2.5x-60 0.5x=108 x=216 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

7,如何把微课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

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数学是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迁移与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等数学思想来完成,完成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做成微课.如三年级上学期《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当学生掌握了笔算有余数除法后,教材第55页例四“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已没有难度,就没有做成微课的必要了.我们将适合制作成微课的内容总结如下.1. 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主要指概念性、定理定律等知识点.例如,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间》,教师在微课中为了让学生得到1小时=60分钟的结论,要求学生先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观察出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再算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最后要求学生动手拨指针,让分针转一圈,观察时针的变化.通过微课的层层引导,学生在观察、动手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比学生自己看书达到的效果更好.二年级上学期《角的初步认识》中关于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结合一个角的图形,动态显示组成这个角的各部分的同时,讲述“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直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作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把这样的知识点做成微课,对学生来讲不仅能看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其学习效果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的效果要好.2.针对作业格式、书写要求以及知识拓展到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书面作业会比一二年级多,教师一般在开学初会对全班学生讲一次作业书写和答题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较多,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把全部要求都记下来,这时教师不仅可以将作业要求在微课中讲给学生听,还能配上正确的作业图片示例给学生看.有了这样的微课,孩子还可以在家多看几遍,效果比教师一遍遍地重复讲要好.另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将格式要求分为练习本、练习册、试卷的格式要求,分别制作三个微课),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若针对某一类难题的讲解,如计算图1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在微课中动态演示平移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转化方法,最后将问题转化为求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把微课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1、制作微课时教师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包含了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层次去推进,哪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哪些层次要在课堂学习中推进。2、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应该与自学报告单、课堂教学互相补充、层层深入。3、在设计自学报告单时需要注意以下微课与自学报告单相一致。自学报告单主要用于反馈学生是否看了微课,对微课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只有教师在看到“自学报告单”或“前测”的反馈时,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做到“以学定教”。4、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要了解学生完成自学报告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5、实现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练平台或“电子书包”的操作且能得到家长支持。6、微课需要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退来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若要有效创建学习共同体则需制定合理小组活动规则和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7、微课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练习,其练习时间比一般新授课中练习时间设置得长,因为在微课中教师期望的是在学生练习时能够注意到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这样能够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8、教师设计微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充分研读的过程,但微课需要的是教师的讲解能力。在微课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对重点的再呈现、再突破时,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小组学习状态的调节能力以及教师把握契机的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章TAG:小学数学六年级微课小学  小学数学  学数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