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 4008怎样教学

先算:40÷8=5 再由:400=40x10得:400÷4=5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二视频去http://profile.zone.ku6.com/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 4008怎样教学

2,求小学三年级除法课件讲解多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商过程另求小学

按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进行,第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用这个数的乘法口诀试商。
你只要到百度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下载里面的课件
商=被除数/除数在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商故:商=被除数/除数
e

求小学三年级除法课件讲解多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商过程另求小学

3,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的除法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的除法是以整除为主,或有余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分盘子的游戏来进行引导教学,比如,把9个桃子分四盘,那么先摆好四个盘子,然后每个盘子里面先放一个,还有五个没放,再每个盘子放一个,还剩一个,比盘子数要少,那么这一个就是余数,而盘子里面的桃子数就是商.再有就是乘法口诀表,背除数的倍数,直到前一个小于或等于被除数,后一个大于被除数,那么就能得出商数是前一个倍数,而被除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就是商了.至于后面立竖式的算法,就是乘法与减法的结合,以及退位进位之类的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的除法怎么教

4,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怎样给娃教

教学建议:1、熟练乘法口诀。口诀熟练是除法笔算的关键,试商最重要的就是乘法要快。2、讲清楚算理。除法,实际就是在分,在平均分。有余数除法,就是在分到最后的时候把不足1的作为余数。平均分,那么如果商不够1,就是0,百位不够分,那么就要和十位一起分。在分的过程中要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低位分,也就是说从最高位开始除,一直除到最后一位——个位为止。3、一些特殊的除法笔算。要注意有一些除法在笔算过程中,是有特殊的格式。比如说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商0的时候可以跳过商0的过程,但商0必须要写。还有就是商末尾有0的时候同样可以跳过商0的过程,但是要注意,由于商0的在末尾那段被跳过,在最后商非0的那一位计算结束后就要写上0.

5,三下笔算除法ppt

亲切地与学生交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如,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 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学生发表意见: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2. 引出实际问题。(1)呈现植树画面。(教材第19页主题图)“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问题。①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②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二、探究笔算方法1. 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2)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2. 师生交流笔算过程。(1)谈话。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3. 试一试。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1)先谈话: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三、实践与应用1. 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2. 帮小动物检查对错。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通过这些活动,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3. 设计活动(书上练习四的第3题)(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的花卉图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2)自主设计图案并解决问题。(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4. 猜数谜。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ppt是什么啊,教一下

6,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笔算除法的教案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先数出根数。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教学反思:

7,三年级下册两位数除法 三四位数也行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721 更新时间:2010-3-3 10:50:40 -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 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6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4)4 8 6)8 4 4 □ □ □□ □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 11 1 2)68 6)96 5)60 68 6 5 0 6 1 6 0 五、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文章TAG:三年  三年级  年级  下册  三年级下册除法教案  4008怎样教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