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方法很多,可以随笔式的, 以描述的形式记录一件事,有没有个人分析都可以;可以个案记录,重点观察一个孩子在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生活环节的情况加以记录分析,这类随笔的对象最好具有典型性,便于跟踪记录;可以用档案记录法,也可以是教学反思等等。
这个我有很多~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2,怎样才能教育好不爱说话的孩子

首先,不爱说话,不是孩子的缺点,切忌动辄以此批评孩子。其次,在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时,不要轻易打断。不爱说话的孩子,通常有做事专心的优点,要鼓励。建议多带孩子参加朋友聚会,创造与同龄孩子共同游戏的机会;还要让孩子进入幼儿园。在孩子高兴的时候,多给他/她提一些回顾性质的问题,如:“刚才看见什么了?”“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故事?”创造讲述的机会。
那你就多说,唱歌,儿歌,唐诗等,每天和宝宝多说点,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也和宝宝说说,慢慢的情况会有所好转,不过有些宝宝个性如此,没太着急了。
1.使对方听得进去 2.善于“察言” 3..站在对方立场 4.说话尽量平实易懂 5.幽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6.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选择不同的沟通话语

怎样才能教育好不爱说话的孩子

3,小班随笔小朋友乱跑

这几天酷热难当,每天一早,火辣辣的太阳就高高挂在了天上,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只有趁难得的一个阴天,才可以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次。  整天呆在屋子里,天气的闷热,再加上学期临近尾声,让孩子们变得躁动不安。别说孩子们,我发现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地烦躁。随着这种情况的发生,孩子们之间的摩擦也在不断升级,不是谁和谁撞到了,就是谁和谁又打架了,我感觉这样下去可不怎么好。难免会发生点小以外……想个什么办法呢?  这天课间我照常让孩子们到走廊上去稍微活动一下,因为为了安全起见,我总叮嘱孩子们不要在走廊里乱跑。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一边活动,洋洋走过来,看着我,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对我说:“陈老师,我好想绕着走廊跑两圈哦!”我想,是啊,孩子们老闷在教室里,也确实挺可怜,人多是不安全,如果让他们分组有秩序地在走廊里跑跑,也没大问题啊,何况有我在旁边“监督”呢!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分组在走廊里跑一会,刚没跑一会,我就发现孩子们满头是汗了。我说:“太热了,还是别跑了吧?”结果孩子们一致反对:“不行,我们还要跑一会!”结果这次,每个孩子都跑了好几圈,虽然跑得满头大汗,可都开心极了!全体跑完回到教室喝过水,我发现教室里一下安静了许多,不只这一会,这一整天,孩子们都好象平静了许多。  看来孩子们的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能量,应当找适当的途径让这些能量发散掉一点,这样孩子们的身心才能得到更健康地发展!

小班随笔小朋友乱跑

4,请问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任性耍赖怎么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想让孩子不任性耍赖,父母首先遇事讲道理,为孩子做出文明、礼貌的榜样。其次,要创造一个和谐、协调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逐步改掉身上的坏习惯。遇到孩子有任性耍赖表现,家长要态度坚决地加以制止,绝不因其哭闹而放弃原则、改变要求。当孩子耍赖发脾气而又不听劝阻时,家长可采取暂时的“冷淡而不去理睬他。此时无情胜有情,待孩子情绪稍加平息后,即指出他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应该怎么做,耐心地讲道理,对他的不合理要求毫不妥协、让步。讲道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寓道理于一个小故事中,让孩子受到启发,知道对错;可以通过对比两个孩子的行为、态度,让被教育的孩子知道好孩子应该怎样做,相信这种平行教育的效果是会很有效的;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帮助幼儿了解任性的危害,懂得凡事要讲道理。总之,家长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每个要求,尽可能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让他们感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只有讲道理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相信孩子会听从父母的要求,逐步明白如何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在阻止孩子任性耍赖的行为时,父母必须注意既不让孩子随心所欲,也不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是很重要的。例如,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耍赖,这时就得讲究点方式,冷静处理;可先想办法使孩子情绪迁移,事后再进一步帮助教育,这样效果会比较好。为了改变孩子任性的坏习惯,教育的一贯性是很重要,可以对孩子经常性的行为做一个规定,如:作息时间访友作客时的礼貌要求,不发脾气,不挑穿拣食,举止文明等。在执行中,要积极运用鼓励的方法加以肯定,激励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之间的一致性也挺重要。如果一个严,一个宽,哪怕极细微的分歧也会给教育孩子带来难以克服的障碍。只要家长意见要求统一,教育协调,孩子任性耍赖的不良习惯会改变的。
可以写一些幼儿园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趣事。。。。。。等。一些小插曲啊。。。。。。等。还有孩子们自己穿衣服的动作。。。。。。等。他们怎样自己吃饭。。。。。。等。反正随笔很好写,就从生活中去寻找。。。。。。

5,教育随笔小班这几天小朋友少怎么写

今年我带的的孩子是小班,想想我送上去的两个大班,两个大班的孩子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在眼前,“老师,我的鞋子穿不上了,我的铅笔找不到了?”“老师,你给我背上书包”“老师,张浩又把我的书装错了,他的书还在桌子上?”“老师这个我不能那个我不会”,所以我开始担忧,我现在的孩子们,开学初期过后,是不是要加强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呢?我的这群孩子们其实应该是能很好地去解决这类生活小问题的。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该有的成长呢?过多的限制,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也慢慢习惯了接受,习惯了求助。于是,我们决定对班级幼儿的生活教育来一次大的变革,让孩子学学自己做事。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小班幼儿,他们可能具备了基本的自我能力,如果我们像对待上两个班级的孩子一样的包办,也许会摧毁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促进他们的成长了。(让他们从“家里娇惯的小皇帝”变成一个大哥哥,大姐姐的经历,当然是制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体验自己服务自己的快乐。因此,我们试着让孩子去实现服务自我:饭后自己把勺子和小碗放到洗刷盆里,自己接水漱口,自己来园后能够自己拉出小椅子坐下,喝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拿水杯子了,上床午休时,不在是一个挨着一个的让老师脱鞋子,找做的好的小朋友表演,在榜样演示中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这不单是一个动作的学会,更多的是幼儿的一种自我意识。我们全班老师都欢喜的不得了,欢喜不是因为自己帮孩子干的少了,而是孩子自理能力有了一点提高,为我们的孩子欢呼吧!我们用奖励小红花,表扬最棒的幼儿,还有做得不是很成功的孩子,我们会用,下次你也会做得很好,等等多种方式来让孩子感受自己进步的乐趣,他们自然也很开心,家长也比较拥护我们的做法,比如韩林洁的妈妈说:“我孩子上幼儿园和不上就是不一样了,自己喝药也不哭闹了,林洁自己说,我上幼儿园了,老师说我是大姐姐了,我要勇敢。”党紫丹妈妈说:“我孩子以前不爱说话,现在回家后争着要给我们全家人说儿歌,说的可棒了”,从家长的眼神和语气,我感觉到了,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的点滴进步影响着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也温暖着我们所有老师的心。 天气马上要暖和了,为了不抹煞孩子的自主能力,我们不久会在孩子能够接受和适应的能力上,推出:自己便后试擦屁股的练习,起床自己试穿鞋子,自己独立洗小手,等等,生活过渡环节的活动练习,自主能力的培养。相信明天我们的孩子会更加能干,并且会学到更多的生活理念。为培养孩子能够做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有用人才,我们用心努力着、快乐工作着!
你说呢...

6,如何写幼儿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师随笔篇1:雨雨终于问老师好了  班级里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性格脾气个不一样,有的活泼,有的沉稳,但是大部分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表现的都不太一样;有时候往往就把家里任性、执拗的一面表现出来。  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小姑娘,比较内向害羞,平时不太和老师主动交流,特别是早晨入园时候,对于向老师问好也总是说不出口,但是她知道去主动找小朋友聊天:你今天去哪玩了?你穿的衣服真好看!咱们一起玩滑梯吧!我在旁边看着,心想:她不是个内向的孩子。  下午放学时,我对所有小朋友说:明早入园早上主动问老师好的小朋友有奖励,第二天早晨,所有小朋友都兴致勃勃地问老师“早上好”,也得到了一个礼貌小粘贴。她也不例外,她在老师的耳朵边上小声的问道:“老师早上好”,虽然只是老师一个人能够听到,但是雨雨终于开口问好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随即我也回应一个早上好为她粘上礼貌小粘贴的同时,又对她说了一个悄悄话“如果下午放学跟老师说再见,我会很开心的,”她没说话但是点点头答应了。  我相信这个小姑娘以后会更棒的,早上不仅大声跟自己班里老师打招呼,还会跟其他老师打招呼的!  幼儿园教师随笔篇2:背着小书包的孩子  本学期,小班的李老师歇婚假,我在小班帮忙。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叫洋洋。注意到他,是因为他背上的小书包。他的小书包一直背在背上,请他拿下来,他就狠劲的哭。  我想,也不能总让孩子背着书包活动啊,要想个办法才行。于是,在他心情平静的时候,我握着他的小手问:“洋洋,你为什么总是背着小书包,这样多累呀。”“我怕别的小朋友会拿我的东西的。”噢,原来如此,对于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得孩子,他是缺乏安全感的。我说:“你放心好了,有老师给你看着呢,别的小朋友不会动的,咱们把他放在你的小柜子里,过一会儿,你可以去看看他,好吗?”“好”洋洋怯怯的回答。我陪着他将书包放进了小柜子里。过了一会儿,我牵着他的小手去看了看小书包,看到小书包好好地在柜子里,他笑了。我说:“看,没有人动小书包的吧!我们放学时再背上他吧!”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看的出来,他这次放心多了。  第二天早上,我牵着他的小手把小书包放进柜子里,虽然他还有些不舍,但还是放下了,我给了他个大拇哥,他开心的笑了。  随后的日子,他每天都放心的把小书包放到柜子里,我看了,都给他动作或语言的鼓励,看的出来,他很开心,同时,他也更爱来幼儿园了。  每个班都有特殊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些特殊的行为,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方法给予指导,这样,孩子和我们都会有所受益。
2、从兴趣入手学儿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宝宝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习儿歌: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 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7,小班教育笔记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只要你针对他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推荐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 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三类;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第四类,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 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 第三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 第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 第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第五类,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其次是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 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 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总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方法,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一月保教随笔——老师,我爱你 中午吃饭后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进午睡室午睡了,全班孩子在我们的带领下尽然有序进入午睡室开始脱衣服和裤子,我负责看守楼上一半的孩子。我走到孩子们中间,看看有谁要帮助的,看见陈健已经准备钻入被子时候,看似小小的个子,动作比谁都快,我见他比较可爱就忍不住抱了一下他,并且在他的小脸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想不到陈健却对我说:“老师,我爱你,”当时被这句话震惊了一下。我就对陈健说理一句:“老师也喜欢你。”对于陈健的这句话,我觉得并非孩子无意间随口说说的,二十平时的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陈健是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接受能力比较强,最近在做早操的时候在我的鼓励下,表现越来越出色,每次见到他动作认真,我就对着他笑一笑,他也对我笑一笑,每天就是开开心心得做完早操。我们班上新来的小朋友刘科峰,也是这样,一开始进入这个大集体时还有点不适应,渐渐地开始我们两位老师总是逗他笑,做早操时候见到他动起来,我就对着他笑,偶尔也会竖起大拇指,无论今天我是带操还是配班,他总会寻找我的眼睛,即使在后面做操,他也会转过头老看看我。其实,孩子也需要我们大人的承认,承认他们有进步了,有好的变化,因为他也曾经努力过或者一直坚持着,孩子会观察老师的一点一滴变化,老师的一个眼神就能明白,老师是接受我的,因此才会更加大胆地表现自我。

文章TAG:不说  不说话  说话  说话的  不说话的小朋友小班教育随笔  
下一篇